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文言文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kuhen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塑造积淀下来的,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我们民族语言的根基,它是掌握运用现代汉语的起点,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起点。它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文言文在推动国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一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获取并继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让学生从读懂文言文开始。在中小学教学中,文言文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是中小学生应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开始渗入了文言文的学习,而在这一阶段抓好文言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为学生今后学习文言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可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今的差异,加上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知识缺乏,要想学生很快地掌握文言文知识实属不易,基于这样的情况将文言文教学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研究,以下是从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发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起来,才能使他们的学习化难为简。
  策略一:融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故事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古文化的熏陶;策略二:在重句难句处挑出问题让学生对比、联想,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策略三:激发学生渴求追溯历史的欲望,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故,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学生也可以借助听来的故事,加深对文言文字词和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也是一种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的好方法,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就不厌学了。
  二、注重文言文学法的指导
  (一)学习词句理解的方法
  首先,教会学生会看注释,通过注释来理解词句。其次,掌握小学阶段出现的常见的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实词,让学生大致了解一些简单常见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等用法就可以了,不必过高要求。对出现频率高的应重点掌握,如之、其、而等。接着,学习各种句式可以采用与现代白话文比照学习的方法来进行。最后,注意文言文的现代白话文翻译,翻译时要注意语言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各方面注意要求不宜过高,要求过高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二)教会学生积累的方法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文言文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知识积累的方法也能转化为能力。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文言文知识,踏踏实实地一课一课地积累。
  (三)培养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推断语意的能力
  主要是要善于联系旧知识,推知新知识,并掌握文言文的一些语法规律,懂得结合上下文,推断语意。如《杨氏之子》这篇课文,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全文上下浅显易懂的词句并结合生活实际来推断语意。
  (四)鼓励学生学会质疑
  让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古汉语探究精神。
  三、引导学生会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文言素养
  (一)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
  要做到:加强诵读的指导。要求:一是字音读准确,这是诵读的起码要求,也是课程目标的要求。二要采取各种方式读,读出韵味,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情感。教师在语调、节奏、腔调等方面多加指导,总的说来,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摇头晃脑读等。读的方法有很多,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们通过组织相关学习活动来强化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在文言文的传统诵读方法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时代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传统与现代的交集将会碰撞出火花,更赋时代意义。同时它利于知识的积累,利于学生明白事理,更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注重背
  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背也是读的升华,背诵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快对知识的消化,培养感悟语言的能力,同时又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手段,因此,文言文教学要大力提倡背诵。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怕背。故教师宜给学生指导背诵文言文的方法,降低背诵的难度。如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法将文言文所要表达的感情或讲述的故事在脑海中形成一定通过想象力构成的回路来达到见文知义的记忆。背诵时,要求学生带着情感,诵出文章的音乐美,悟出文章的意蕴美。同时鼓励学生采取多种多样的背诵方法。如学习小组合作背,利用电子设备辅助背,双人合作译背,图文结合背等方法,各种各样的背诵方法避免了乏味无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达到积累的目的。
  (三)注重拓展,丰富想象
  茹贝尔说:“想象是灵魂的眼睛。”语文学科有广阔的想象拓展空间,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这一特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文言文改编成现代白话文。也可以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学习文言文。比如对情节性强的文言课文,可以组织指导学生将其改编成课本剧,自导自演。甚至还可以组织古诗文朗诵会、文言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拉近了,学习兴致也就来了,文言文的学习就不会枯燥无味了。
  总之,把文言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完全可以轻松地教,学生也可以快乐地学,教师们如果能够做到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古人直接对话,那语文教育定将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及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并不断地积累和光大。
其他文献
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现象在初中普遍存在。一般在七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出现,以后越来越严重,使英语教学陷入被动,这一问题很值得研究与重视。  应该承认,学生学习英语,在智力上是有很大的差别。表现在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模仿力、听读接受能力、说写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各个不相同,同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英语有快有慢,出现上、中、下的差别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指出,不同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智力
期刊
一、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  教师通过参加各种教学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们学会了某一种数学知识,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更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这不但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学生本身具备的能力,堵死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道路
期刊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以最大的限度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高效的方式完成教学的任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做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
期刊
新课标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小学生爱上阅读,与书本成为朋友,书籍中的精髓就成了他们的精神砥柱,逐渐擦出思想的火花,久而久之,产生梦想,拥有理想。遗憾的是,当下,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往往重视对课内的阅读反复练习、举一反三,忽视对阅读兴趣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忧虑。作为教师,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自由而广泛地阅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渐渐喜欢上阅读。  一、拨动心弦,增
期刊
小学体育教育旨在从学生的情感入手,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小学体育教育应该强调良好的教学氛围,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情趣,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当中,使学生得到身体上的锻炼,身心上得到全面的放松,快乐体育反对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对教学活动的丰富,对教学思想的创新,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体育教育教学的综合质量、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应用的作用,有利于丰富教学内
期刊
什么叫个性化阅读?顾名思义,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阅读。其实质就是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机遇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注重的决不是松散、无序的课堂氛围,更不是貌似民主的“形式化”读书方法,那种你想怎样就怎样,你喜欢
期刊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语言的积累阶段,要做到正确的用词或是造句,并进行字、词、句、段的综合表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课堂上的说话训练存在以下现象:一是训练面窄。几个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反复在说,而其他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则当听众,得不到表达的机会,缺乏自主性。老师手把手教学生表达,老师说一句,学生学一句,缺少自主性,学生的表达没有创新。二是评价单一。只有来自老师的评价,缺少来自同伴的欣赏和对自己的肯定。
期刊
我镇于2012年4月创建成“广东省教育强镇”后,学校教学设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每个教室都安装了一体机,为我校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机遇。但我们清醒认识到:作为一所座落在经济欠发达山区县的农村初中,作为一所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的初中,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晚,要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除了加强软硬件建设外,更重要的是以课题研究带动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
期刊
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是教师教学智慧、口语技巧的全面展示,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有效评价,让课堂更精彩?我觉得这一步是非常复杂而有争议的,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总是用“错”和“对”来评价,那将违背新课程的理念,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期下去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恶之情;如果总是用肯定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而有错也不否定,那将会造成学生错误认识
期刊
【本课的设计意图】  让学生知道并感知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要回馈社会。  人教版七年级思品上册第三课第三节《让生命之花绽放》在2014版以前,本节的内容编排顺序是: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方法)→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原因)延伸生命的价值(升华)。从思维逻辑上看,编排顺序颠倒了,应该是:先讲生命是有价值的,肯定生命(原因)→再讲如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