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改革的形式多种多样。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例如洋务运动、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例如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结果上看,有成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也有失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苏东改革。
知识精要:
一、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
洋务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清朝地主统治阶级为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开展的自救运动。
(1)背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2)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4)内容:前期、后期。(5)评价。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一)戊戌变法
(1)背景国内:①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国际背景:①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②启蒙运动的影响。(2)目的:在保护清政府的前提下,使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4)内容:①政治;②经济;③军事;④文化教育。(5)影响:戊戌变法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6)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时间:1861年;(2)人物:亚历山大二世;(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5)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6)评价: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最积极意义是使上千万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局限性:一是政治上沙皇专制统治没有改变,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二是使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但必竟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一)前苏联的历次改革
1、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
(1)背景:三年内战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适应和平建设时期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2)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大型企业由国家管理,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3)“新”的表现: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4)这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做出的最主要的探索,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苏联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1)含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政治体制:个人高度集权)(2)形成的标志:1936年通过新宪法。(3)评价:①它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情况下形成,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②它也有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第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产量,使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拿农民东西太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农民无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4)给我国的启示:①制定政策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③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
3、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根本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经验总结:
改革的基本要素:原因、目的、内容、方式、性质、特点、结果、作用、影响,这成为进行两种或多种改革比较的比较项。(1)根本原因:旧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解放发展生产力。(3)领导力量和方式:国家、政府的行为,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4)过程:具有曲折性、艰难性。
对改革持肯定或否定评价的依据:(1)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2)坚持历史的标准。(3)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要看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2)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如戊戌变法。
改革的启示:(1)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2)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3)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4)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改革的形式多种多样。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例如洋务运动、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例如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结果上看,有成功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也有失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苏东改革。
知识精要:
一、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
洋务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清朝地主统治阶级为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开展的自救运动。
(1)背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2)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4)内容:前期、后期。(5)评价。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一)戊戌变法
(1)背景国内:①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国际背景:①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②启蒙运动的影响。(2)目的:在保护清政府的前提下,使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4)内容:①政治;②经济;③军事;④文化教育。(5)影响:戊戌变法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6)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时间:1861年;(2)人物:亚历山大二世;(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5)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6)评价: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最积极意义是使上千万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局限性:一是政治上沙皇专制统治没有改变,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二是使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但必竟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一)前苏联的历次改革
1、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
(1)背景:三年内战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能适应和平建设时期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2)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大型企业由国家管理,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3)“新”的表现: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4)这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做出的最主要的探索,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苏联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1)含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政治体制:个人高度集权)(2)形成的标志:1936年通过新宪法。(3)评价:①它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情况下形成,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②它也有严重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第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产量,使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拿农民东西太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农民无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4)给我国的启示:①制定政策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②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③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
3、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根本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经验总结:
改革的基本要素:原因、目的、内容、方式、性质、特点、结果、作用、影响,这成为进行两种或多种改革比较的比较项。(1)根本原因:旧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解放发展生产力。(3)领导力量和方式:国家、政府的行为,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4)过程:具有曲折性、艰难性。
对改革持肯定或否定评价的依据:(1)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2)坚持历史的标准。(3)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要看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2)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与权力的高低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如戊戌变法。
改革的启示:(1)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2)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3)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4)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