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过古碑评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ul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眺李陵墓

  笔者《下李侯村释几疑》发表后,阅读量过八千,向众友感激之余,仍感对该村宋代“李陵碑”文化价值和历史意涵,未及深入挖掘解读,留有遗憾,故欲专文阐述。
  近日闲暇,屡阅此碑,又发现一些有意义的重要信息,整理如下,权当抛砖引玉,对个别不解问题,顺便求教于方家。

碑文内容写了啥


  此碑立于宋天禧二年(1018年),距今千余年,是介休保存不多的古碑。
  碑高130厘米,宽68厘米,厚15厘米,楷书,21行,满行63字,计1200余字。从尺寸和字数看,属于中等碑石。
  兹碑文铭皆由洪山《源神碑》铭文撰者徐賓撰写,骈文体裁,词藻华美,用典颇多,可与《源神碑》媲美。
  此碑原在下李侯村李陵庙。前些年,原市文化局领导担心丢失或损坏,迁至市内后土庙钟楼北侧保存。
  整篇碑文,晦涩难懂,有些词组,查遍《辞源》《古汉语词典》和百度百科等,无该条目,应是作者自造,就笔者现在学养,实难准确翻译。
  但是,反复阅读,可知全文分为九个内容。鉴于篇幅,不录原文,仅叙大意:
  ——开篇采用叙事散文由远及近、从面到点的议论手法,到“持虎口向銮舆之后”止,计170余字。大意是历代忠心耿耿、作为显著的文臣武将,所以彪炳青史、留名华阁,是他们具有司马相如之文采,更有周公“一沐三握发”为国求贤精神,终生为君主尽效劳,使得国泰民安,四夷来朝。
  一从“伏自将军功书洞谷”始140余字,赞美李陵。自幼文武双全,论辩可使列国臣服,撰文而让诸邦朝贡。辅佐皇帝彰显忠心,危难时刻持守大节。
  从“东临管朔”起150余字,介绍李陵墓建在下里后原由,尔后大段文字描述李陵墓周边地势风光,颂称李陵显灵,护佑一方平安,庇荫国家昌盛。
  ——从“将军先祖老口讳聃”起60余字,简述李陵先祖为(老子)李聃,因生于李树边而封李姓,尊称“太上”,道教之祖,书五千言《道德经》。
  ——从“次有老将军讳广”始,以30余字,简述李陵祖父李广功德。
  ——从“庙内将军讳陵”始,以60余字,简介李陵功绩。
  ——从“后有唐朝仆射讳靖”始,洋洋洒洒160余字,描述唐代李靖武御外患,文安邦民的文治武功,及昼夜勤劳恪尽职守的高尚情操。
  ——从“今有太上继世之孙”至正文完毕,100余字,论述李陵传承家族荣光,生前立功为国,身后显灵佑民,因而立碑留铭。
  ——最后四字铭文,36句,144字,是古碑中较长的铭文。
  ——落款与立碑人员名单。

碑文如何评李陵


  李陵其人,汉代名将。先为国请缨,孤军深入,以少抗多,血战匈奴。后兵败投降,异邦纳妻,屡劝不归,死殁他域。


1982年李陵墓被确定为介休县文物保护单位

  因此,历代对其评价各异,褒者居多,贬者不少,择要几家:
  司马迁:
  “(李陵)有国士之风。”称他“提步卒不满五千,深鞣戎马之地,抑数万之众……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是说李陵虽身陷重围而败,但其战绩足以传扬天下。他被逼投降,是等待时机,立功赎罪报效汉朝。
  司马迁的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处“腐刑”。正是在这种奇耻大辱下,司马迁发奋完成了千古巨著《史记》。
  苏武:“每念足下,才为世英,器为时出。”
  开国英君李世民称赞:“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
  杜甫:“李陵、苏武是吾师。”


下李侯村九曲黄河灯

  苏轼:“苏、李之天成,二公尊之至矣。”
  北宋军事家何去非:“夫李广、李陵皆山西之英将也,材武善战,能得士效力。”
  近代学者钱穆《秦汉史》:“李陵之才气,及其全军之勇决,令千载下读史者想慕不已。”
  责贬者较少,有:
  白居易贬责曰:“汉李陵……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虔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读通鉴论·武帝三十》:“李陵之降也,罪较著不可掩”,“为将而降……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
  清末文学家蔡东藩持责贬态度,曰:“宁为杨业死,毋为李陵生。”
  当代虽有褒奖,然词有异:
  山西籍学者李零《漢奸发生学》:“李陵由降而叛,亦属‘逼叛’”。逼迫李陵降叛的“用人唯亲的汉武帝,指挥无能的李广利,老奸巨猾的路博德,善为谣言的公孙敖,以及墙倒众人推,’随而‘媒孽其短’的满朝大臣,才是真正的汉奸。”
  回族籍学者张承志《杭盖怀李陵》:“在北方史观中,真正使我感动的人是李陵”。
  时至今日,实现振兴中华,弘扬爱国主义,需要英雄精神。但是,以上历代名人对李陵不同评价,应引起我们深刻反思和理性认知,方可以史为鉴,弘扬正气。   既为李陵建庙,碑文肯定是正面赞颂,实录如下:
  前面介绍建庙缘由时,褒称为:“忧分汉主,遐边狂狄”,“辅弼显忠,扶危尽节”。对李陵投降后,仍称:“寿足戎封,望宁国而怨胡天;殁念家山,慕归朝而忆同庄舄?”。
  这充分表述了一位朝廷大将,生前赤心耿耿勇赴国难的高尚情操,落难受辱仍然怨恨胡天而盼国家安宁,死后不忘家乡埋葬故土的赤子之情。
  又写道:“口有庙内将军讳陵,为朝刚(纲)领袖,护圣股肱。怀口略则辩及相如,推俊彦则词高陆贾。腰悬金印,曾匡十万雄师。臂杖龙泉,口匣而孑L除三害。虑复本,龙潜于洞浦;慕远元,虎踞于崆峒。”
  此称李陵为皇帝臂膀,朝廷重臣。胆略口才好比蔺相如,胸怀文采胜过陆贾。带兵可敌十万雄师,舞剑为民可除“三害”。
  更重要的是采用了司马迁观点,为李陵辩护,称他兵败投降,是为卧薪尝胆而如龙潜渊,更为长远考虑而如虎卧山。
  这样描述,既还原了历史,又为在此地修庙立碑,建立了明确坚实的历史依据,阐明了无可辩驳的内在原由。
  最后铭文称:“命奉高皇,远篷戎疆。重持国信,奋说皇王。心铺锦绣,辩吐琼章。二君好会,汉虏和光,百寮舞蹈,万里宁康。”
  再次肯定李陵力谏请战,远赴边疆,深入拒敌的英雄壮举。在他遇难被俘后,仍然起到使两国罢兵休战,边疆和好,百官欣喜,国家安宁的重要作用。
  更主要是,碑文清楚地说明在下里后筑墓建庙之因:
  李陵遗体“返临圣地,灵愕车住口口,口踟躇不进,度斯圣验,然议兴堂。敕指庙建于汾南,显瑞灵迁于沁北”。
  铭文復曰:“寿足口封,故体还乡。偶临圣地,口重维将。停车住辇,奉敕兴堂。”
  以上说明李陵“故体还乡”,走到下里后这方圣地时,车马不走,大家揣度是李陵显灵,便商议在此建墓筑庙。
  需要强调注意的是:正文用“敕指”,铭文用“奉敕”。古代文书,只有皇帝诏令,方用“敕”字。这就说明为李陵建庙,是奏报皇帝下诏敕准的。
  李陵死于公元前74年,即汉宣帝元年,李陵墓、庙始建年代,应在汉宣帝时期,或更晚一些。
  如果以上推断无误,李陵庙显然是一座皇家祠庙,其历史地位和文物价值极高。

还有其他发现


  作为具有千年历史之碑,其规制及内容,还有一些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重要信息:
  ——落款奇特:“后汉武帝至大宋天禧二年岁次戊午七月辛酉朔七日丁卯建立,故记。”
  首先,何谓“后汉武帝”?既是后汉,何来武帝?既称汉武帝,前面为何要加“后”?实在令人不解!
  其次,“后汉武帝至大宋……建立,”这种落款,在古代碑文中好像绝无仅有。


后土庙内《李陵碑》

  其三,李陵殁于汉宣帝元年(前74年),汉武帝崩于前87年,早李陵13年,给李陵立碑,怎么能从汉武帝算起呢?
  因此,只有一种解读,就是此碑叙事是从汉武帝开始到宋代天禧二年。或许,这才是撰文者的本意。
  ——碑阴载:“乐人”“散乐”。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些乐人为立碑捐资者,二是有正规乐团和民间乐队,为落成典礼助兴。再加“主讲维摩经僧智圆”参加,可能典礼时还有诵经或超度法会,盛况空前。
  ——碑阴载:“北里村,义勇指挥使武钊”,说明北里村当时已有村里自募的兵勇,其首领也参加了建庙落成典礼。
  ——碑阴载:“焦导村,酒务张制,炭税务口口。”说明该村已有人担任“酒务”和“炭税务”之职,可知当时介休境内制酒和挖煤已成产业。
  结合在此碑十年前的洪山《源神碑》所载:“油务”“磁窑税务”,对研究宋代初期介休手工业及其规模,是难得的文物资料,具有重要的文化意涵。
  另外,还有几个难题,留待方家破解:


笔者(前排中)赴李陵庙考察

  一是:在碑正面落款后,有立碑者诸人,其中一人值得探究:“将林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县高荆廉举。”
  高荆廉举,何许人也?现存清代几部《介休县志·职官》载:“荆康举,天禧中介休知县。”
  那么,当时知县是“荆康举”,“廉”字应系录文者笔误,笔者为此到后土庙细看原碑,确实浸蠹难辨。
  既然姓荆,为何前面加“高”,难道是复姓,但在中华复姓中,无有“高荆”之姓。如是复姓,就否定了县志所载。
  那么,知县应叫高荆康,“举”字显然是姓名后所加。古文举字意为提出、推选之意,即为李陵立碑,是由知县亲自提议并督建。
  这一来,又否定了县志所载。
  如此看来,知县姓名“高荆康举”,是个二难问题,待后人考证。
  二是:碑阴村名质疑:所载下里侯、郭壁村、杨同(屯)村、下梁村、南王里、樊王社、北里村、板谷(峪)村、上梁村、(东)神村等村。
  另有齐家庄、临川村、石堰社、水谷村、祥庄、西社、焦导村等。以上七村,查现存清代各版县志均无记载,是并入其他村,还是后改村名,还是他邑村名,有待考证。
  ——碑阴载“院主僧增升”“主讲维摩经僧智圆”“维挪某某”,说明此庙已有僧人住持。
  但是,名人庙堂,应属道教。为何由僧人担任“院主”,亦令人费解。
  总之,下李侯村李陵碑不仅文词华美,而且内容丰富。碑中所含的大量信息,对研究介休本土历史和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意义和历史价值。
  当然,由于笔者学识所限,以上解读,舛误难免,尚祈方家和读者雅正,以便全面准确解读此碑,为增强我市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市,贡献应有力量。
其他文献
有一首流传多年的民谣这样唱道:“太原王,处处王,王遍五洲四大洋。”意思是说:在海外华侨华人中,王姓侨胞很多,遍布世界各地;而他们都是“太原王氏”所衍派,“根”在山西太原。鲜为人知的是,新加坡历史上第一位由公民选举的总统王鼎昌,就是“太原王氏”的后裔。  王鼎昌登上总统宝座,是在1993年。是年8月28日,新加坡全国举行总统选举。结果原副总理王鼎昌以得票率58.7%的优势,战胜了竞选对手,荣任新加坡
期刊
解放太原初期战斗我军进攻示意图  全国闻名的太原战役第一枪在小店打响,解放太原的大幕在小店拉开。解放太原的初期战斗(1948年10月5日至10月16日)就在今小店区境的小店、南畔、南黑窑、北营、武宿、新营、石咀子等地展开。小店战斗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关注,初战告捷后,亲拟电报嘉勉。战前形势敌方态势  太原是古代称为“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雄藩重镇。北部系舟山的石岭关是太原的北大门;东面的罕山
期刊
贾题韬  贾题韬,字略侯,别名贾玄非。1909年11月6日出生于山西省洪洞县(原为赵城县)罗云村,乳名汉生。  六岁,贾题韬在罗云村上了小学。  上学后,题韬才思超群,天赋异禀。古人文章,题韬熟读深思,过目不忘,遇有疑难,先生略加指点便迎刃而解,老师格外赞赏。  九岁,在家人的授意下,拜“一代镖师”贾晋章(1880—1964罗云村东关里人)为师,学习武术。题韬天分过人,一教就会,镖师很是称奇,特别
期刊
山西省清徐县西怀远村,是该县最东南的地方,处于清徐、祁县、太谷三县的交界处。清徐县由原来的清源县和徐沟县于1952年7月合并而成,西怀远村属原徐沟县。与“西怀远”村对应,紧邻的太谷县境内有“东怀远”村。历史上祁县、太谷、徐沟都是山西知名县域,人文荟萃,商贾云集。处在这样一个地理位置的西怀远村,值得我们去关注,它的历史,亟待发掘和研究。西怀远村现有户数657户,人口1816人,其中,陈氏家族有107
期刊
郭万夫  我的父亲郭万夫(1915-2009),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长子,初小在本村小学校读书,学习努力上进。1927年,学校聘请来中级师范毕业的一位叫姚润源的老师。姚老师在小学废除了体罚,实行男女同校,动员和吸收女孩子上学并以德、智、体兼顾教学。他与学生关系融洽,下课脱下长衫就跟父亲这些学生娃一起踢足球,成为父亲人生中第一位良师益友,给父亲幼年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影响。19
期刊
清道光初年,山西太原府榆次县东双村有一村民叫赵添和,55岁;妻子曹氏,36岁。生有两子一女,其中一子为成锤,两岁;女则为赵二姑,13岁。赵家世代以农为业。  道光三年(1823年)夏,赵添和下地耕作,其13岁女儿赵二姑与弟正熟睡,赵添和便将门倒扣上上地而去。同村对门开面店(一说杂货店)的邻居阎思虎(38岁)知二姑母曹氏不在,又见赵添和去下地,便心生歹意。他将赵家门悄悄打开潜入,入室后即被二姑发觉。
期刊
渐渐地远去了,模糊了,那热烈的讨论声,那动人的会议场景……每当回忆起已融入历史的华北地区政协文史工作协作会议的时候,作为会议的亲历者、部分会议的主办者,我们怎能忘记它如同连续演出的大戏一样开幕、表演和谢幕?怎能不记住它议事的真诚、作用的巨大和贡献的突出?历史,是不应该、也是不能忘记的。作为忠实记录历史的文史资料工作者,为了书写更真实、更高品位的“中国故事”,都应该了解一点华北政协文史工作协作会议的
期刊
平遥古城申遗成功二十多年了,我总会常常想起一个人,一个我认为是申遗大功臣的人,而且我相信还有很多很多的人与我有同感。这就是柏泉山人李有华先生。  我真正与李有华先生相识始于1969年,此前是我认识他,他并不认识我。我记得1966年时,古城下西门瓮城外墙上曾经悬挂过毛主席的巨幅画像,画得太像了,觉得那一定是放大了的照片,却不知道在当时放大那么大的照片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很快听人说,古城下东门和下西门瓮
期刊
郭泰(128—169),字林宗,人称有道先生,东汉末期界休县(今介休市郭家村)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母相依度日。聪明过人,勤奋好学,饱读经典。成年后游学各地,广交鸿儒,成为一代著名学者。是东汉末桓、灵二帝时士人与宦官斗争中士人的著名代表和太学生主要领袖之一,还以不愿就官府征召而著称于世。胸怀大志 结交名流  郭泰从小家境贫贱,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惨淡。长大成人后,母亲想让他去
期刊
在共和国史上,西沟是一个家喻戶晓的村名,不仅因为它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典型,更在于一个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民众生活苦难的穷山沟先后产生了李顺达、申纪兰两位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从此,历来被当地人称之为“山连山,沟套沟,山是石头山,沟是乱石沟,冬天雪花卷风沙,夏天洪水如猛兽”的不毛之地——西沟村,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革命年代一路走来,西沟村经历了李顺达互助组、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西沟金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