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让阅读走向深刻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p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形成理性思维、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议论文教学更是如此。《怀疑与学问》一文的教学实践证明,“在理解中质疑,碰撞思辨火花”“在批判中求证,强化思辨意识”“在整合中建构,提升思辨品质”是议论文思辨性教学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辨;《怀疑与学问》
  阅读离不开思辨,在阅读中进行思辨,理解才会深刻。阅读议论文更是如此。所谓“思辨性阅读”,就是要求读者以独立的姿态、批判的眼光和理性的反思来展开阅读活动。语文统编教材的最大亮点是指向“思辨读写”,即倡导语文教学应该更有效地使学生形成理性思维、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本文试以语文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论说类”课文《怀疑与学问》的教学为例,探索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在理解中质疑,碰撞思辨火花


  阅读是通过语言文字来理解文本的情感因素的,贯穿在语言活动背后的是思维活动。一个完整的批判性阅读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关键词:理解、分析、综合、推理、质疑和反思、权衡和评估,建构价值、得出观点。理解是质疑的触发点和生长点。
  (一)基于文本,理清逻辑
  余党绪老师指出,面对文本,无论是“立”,還是“破”,无论是质疑,还是辩护,都要尊重文本自身的要素、结构与逻辑,基于客观的文本说话,基于文本的事实说话,基于文本的逻辑说话。[1]以此为指导,笔者设计了“我要积累—我来梳理—我要补充—我有疑问”一线串珠式导学案,以此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启发质疑。具体操作如下:教师在提炼出文本的论点后,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文本的论证逻辑,并用结构图将行文脉络绘制出来。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往往表现出思维的敏捷性,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构图也能切中肯綮,且充满个性。试举两例学生绘制的《怀疑与学问》结构图(图1、图2)如下:





  (二)细读文本,展开对话
  学生在深入文本并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时,自然会产生“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哪里”“怎么去解决”等想法。对话的过程就是不断质疑、不断去伪、逐步求真的思辨过程。如在《怀疑与学问》的教学中,笔者提问:“文中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直接阐明中心论点?”学生大都眉头紧锁,纠结于文章开头: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是否就是本文的论点?经过分析,他们得出:“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是就做学问的方法而言的;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一说,前后分句互为因果,强调了怀疑对于做学问的重要性。而课文题目是‘怀疑与学问’,表明讨论的是两者的关系问题,即‘怀疑’对于‘学问’的意义何在。所以,将这两句名言拿来作为论点,均有失偏颇,显得不够严谨。”那么,论点怎么找?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从文中去发掘,并由此提炼出论点:做学问必须要有怀疑精神。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归纳出提炼论点的方法:一是聚焦标题;二是筛选关键语句。

二、在批判中求证,强化思辨意识


  批判,不是简单粗暴地否定,而是一种把知识的表象和本质区分开来的能力。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考的态度:对知识进行无畏的探索和质疑。
  (一)基于学情的真实
  在批判性阅读活动中,阅读者是积极而主动的,其独立和理性的态度至关重要,整个阅读过程伴随着个体自我意识与能力的觉醒。因此,开展教学务必基于学情,让思维活动真实地发生。在批改学生的课前导学案时,笔者发现在“我有疑问”这个栏目,很多学生都对“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这两个论据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三个方面:作者为什么不解释这两种现象,然后直接批驳?为什么都用疑问句的形式呈现?这样的表述作为论据合理吗?于是,笔者将学生的相关疑问全部罗列出来,让全班学生一起来探讨。问题如下:
  1.这是谁说的话?
  2.最早见于何书?
  3.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所著?
  4.著者何以知道?
  5.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
  6.有什么科学根据?
  在一番理性的对比和分析、探索和质疑之后,学生得出结论:“这两个论据,作者不是为了论证分论点,而是想要启发读者,面对前人的陈腐学说,应该有一番思索,而这些问句就是思索的过程。
  (二)源于疑难的启发
  囿于知识技能、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学生在思考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时往往缺乏多角度、深层次的考虑而导致思维凝滞、浮于表面。因此,教师的启发显得尤为重要。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思考应源于问题、源于疑难。在《怀疑与学问》的教学中,关于“戴震疑学”这一论据,学生反复咀嚼辨析,仍不解其中深意,只能简单地将之归结成为印证:“建设新学说,获得新发明,怀疑精神也是基本条件。”这样的论证逻辑显然是不够缜密的。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通过事例的替换和相同事例的不同表述进行比较:
  1.古代有一个人。他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他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再通过文本的变式来阐释:
  戴震: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塾师:此朱文公所说。
  戴震:朱文公何时人?
  塾师:宋朝人。
  戴震:孔子、曾子何时人?
  塾师:周朝人。
  戴震: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塾师:几二千年矣。
  戴震: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学生在反复比较、分析后进行了理性的判断和推论,从而明确:“戴震疑学”是为了强调“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以此来突显怀疑精神的“锻炼”成就了大学问家和大哲学家。

三、在整合中建构,提升思辨品质


  建构性是批判性阅读的特点之一。批判性阅读的价值体现在“我”之观点建构上,可以说,每一次进行批判性阅读,都伴随着知识的增值或产出。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将获得的一切松散的、凌乱的、单片的信息整合起来,通过主体的选择取舍和加工制作,建构起新的知识经验。[2]
  (一)补充资料,实现课内外联结
  思辨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信息的整合来建构认知。由此,课堂上教师应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补充阅读材料,推动学生把课文的主旨思辨清楚,使之在加工整合信息的过程中有据可依、有理可循。在《怀疑与学问》的教学中,笔者补充的资料有:在课前导学案中,补充了“腐草为萤”“三皇五帝”的传说内容;在辨析道理论据时,补充了程颐、张载、孟子、笛卡儿的学术成就;在辨析“戴震疑学”时,补充介绍戴震其人以及胡适的《戴东原的哲学》中的一段评价性的文字;在课后延伸中,补充了顾颉刚学生和女儿以及其他学者撰写的回忆性散文,了解他与胡适、鲁迅的微妙关系,进行深入地、多角度地“知人论世”。在寻找阅读材料与课文的关系的思维过程中产生的思想、见解,发现和解决的问题,都是一种独创性思维。[3]这些与课文相关相连的材料的整合运用,都将有效地影响学生的阅读思辨,将他们的阅读引向深入。在课堂的最后,笔者溯源到《怀疑与学问》的作者顾颉刚的“颉”的读音,以及对于顾颉刚的几个评价性的称谓:“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民国时期最好的历史老师”“鸟头先生”。极度的赞美和极端的贬损,激发了学生的求真欲,他们研究起来兴趣盎然,课后继续查阅资料去分析、质疑、求证、整合,并形成了自己的见解。这样,阅读思辨的过程得以显现,学生思维品质也有了质的飞跃。
  (二)评价反思,促进新知识建构
  综观《怀疑与学问》全文,细细推敲论证过程,就会发现它更像是一篇漫谈式的随笔,论证过程不够严谨。虽然,入选教材后编者已经对原文作过修改,但无论在思路上还是语言上,都依然存在着逻辑问题。笔者以这篇文章的精髓——“怀疑”为切入口,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发现行文的逻辑问题,并将疑点整合在一起,进行深入探究。学生经过一番热烈的小组交流后,抛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里列举几个:
  1.作者在第三节这样论述:“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作者认为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而“亲眼所见”,则默认为一定是正确的。可是,眼见一定为真吗?“眼见不一定为真”,这样的案例有很多。
  2.戴震质疑老师,两千多年前的事情何以知道,那么,作者又是何以判断出“戴震疑学”的故事一定为真呢?
  3.文中关于笛卡儿的名言——我怀疑所以我存在,其原文是“I think, therefore I am(我思故我在)”,而这里将其狭隘地理解为怀疑,并用作论据,有失偏颇。
  思辨性阅读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求异思维,而是拒绝盲从,敢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理性精神。這样的反思和评价体现了学生个体思维发展的过程,体现了其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已经进入高阶思维水平。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多维度知识点的整合中完成了新的知识建构!

参考文献:


  [1]余党绪.阅读教学呼唤批判性思维——《愚公移山》的课例批判及启示 [J].语文学习.2016(01):58-64.
  [2]姚婧.呼唤批判性阅读[N].北京日报,2018-08-20(16).
  [3]张玉新.整合:思辨性阅读的有效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7(08):11-15.
其他文献
四、处理好学习任务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关系  任务群学习当然需要有任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却是一个问题。从听到的课来看,笔者觉得有些课在这方面处理得很不错,如2019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的宁波姜堰中学郁雪琳老师和温州中学黄惋怜老师的课,但从整体来看,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这些问题是在新课程教学实施之初的教学过程中势必会出现的问题,但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目前课堂教学中
期刊
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学应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文化序列链”的建立培养文言文学习的正向线性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辩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文化序列链;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抓住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革命
期刊
摘 要:中考试卷具有良好的教学导向功能。分析中考卷蕴含的教育教学理念,阐释试题背后的命题意图和能力考查点的变化,可以凸显测评引领教学的功能。2020年中考语文杭州卷对语文教学的导向体现在强化育人、突显综合、注重应用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中考语文卷;教学导向;命题研究  2020年中考是自2016年全面实施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以来的第二届中考,也是取消中考考纲后的第一届中考。试卷会如何反映统编教材
期刊
摘 要:2020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顾及了疫情下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但试题材料的呈现也存在概念繁多以及彼此之间关系复杂等问题。比较理想的命题,在材料的选择上应直接关联学生生活,在材料的表达上应简洁明了、指向明确,在概念的使用上应保证多个概念的内涵明确、指向统一。   关键词:高考作文;试题材料;作文命题  因为疫情原因,今年的高考比往年晚了一个月。在备考过程中,高三教师和考生对语文命题的方向、试题
期刊
摘 要:为引导真阅读,切实“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浙江省各中考卷中的名著阅读题,着力于“运用”,以证言、解说、辨伪以及解决具体任务等方式来检测学生阅读名著所得。这符合语言学习的本质规律,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名著阅读;名著阅读测评;2020年浙江省中考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考题的设置,是为了用考试的“指挥棒”来指挥起一曲全民阅读的宏大交响。然而,部分学生难以认真阅读整本名著,而多采
期刊
摘 要:2019年浙江省各地的中考试卷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都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和关注。试题摒弃碎片化、机械性考查,以真实情境为依托,以能力发展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人文精神。这具体表现为:注重言语形式的多样考查,回归文字文化的学习规律,关注传统文化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的言语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迁移运用能力。  关键词:中考试题;传统文化知识;情境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
期刊
摘 要:2019年浙江省各地市的中考语文试卷集中体现了整合策略在命题技术上的运用。命题者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内、学科间甚至跨学科的联系与整合,通过统整、重组、开发、优化、浸润、融通适合学生的课程资源,以主题统领的命题方式实现学科内外相关知识、能力的有机融合,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实现更高层次的意义创生的过程,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效度。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中考试
期刊
摘 要:基于大概念的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路径是:先根据单元核心知识及学情确定学习大概念,再根据学生学习的真实性设计核心任务,并根据核心任务制订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项目实施方案,最后根据大概念的迁移运用制订评价标准。   关键词:语文项目化学习;大概念;托物言志  基于大概念的项目化学习,可以通过合理而有效的单元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主要概念,并开展持久地学习。围绕大概念开展
期刊
摘 要:突出文体特征是“新闻特写”教学内容开发的总路径,辨体、定性、选点和突围是其分途径。具体而言,“新闻特写”教学内容的开发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于文体的辨识中明晰相关文体知识,于个性的锁定中生发文体个性特征,于内容的抉择中明确新闻教学方向,于言语的咂摸中教出新闻味道。  关键词:新闻教学;新闻特写;教学内容开发  对于新闻文体的教学,若仅梳理出“新闻要素”,是无视其特性的表现。众所周知,阅读是对特
期刊
摘 要:学生在写任务驱动型论述文时,偏题情况大多发生在审题立意阶段和文字表达过程中。把原点思维方式运用于审题、立意和构思,可以有效防止写作偏题。其操作方法是:先通过解读引导性材料和分析写作任务要求来找准思维原点,然后围绕思维原点,在原点问题范围内,把总观点拆解为若干有一定逻辑关系(如并列、递进等)的分论点,并把相关道理想透,形成一个构思辐辏图。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论述文写作;偏题;原点思维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