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时期是云南发展历史上不平凡的5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各种严重自然灾害,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在困难面前奋力攻坚,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过去的2010年,在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面前,全省上下审时度势,超常工作,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了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实现了“十一五”改革发展的圆满收官。
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秦光荣代表云南省人民政府在2011年“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十二五”时期是云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加快建设“两强一堡”的黄金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期。云南省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环境总体有利。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初步建成,为云南省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为云南省加快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经过多年努力,云南发展已进入厚积薄发、蓄势待发、千帆竞发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机遇,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奋力把云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推进。
各州市代表委员呈宏论道,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之后认为,报告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握改革创新这个关键,突出着力改善民生这个重点,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凝聚力量、提振信心的报告。本刊记者直击“两会”现场,采访了云南16个州(市)部分党政领导,聆听他们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的豪情壮志。
蓝图绘就,方向明确,目标清晰。转方式调结构需要新作为,保民生促和谐呼唤新举措,强科技扩内需要有新思路。为完成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任务,代表委员们各施绝招,高端亮剑,谋富民之策、求利民之效,瞄准目标话未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紧凑充实的2011年云南省“两会”早已结束了,代表、委员们也带着欣慰、带着收获早已踏上了“十二五”征途。
在全体代表、列席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已经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于2011年1月25日结束。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恩培强调,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真抓实干,努力推动云南省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白恩培在讲话中指出,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积极建言献策,共谋发展大计,使这次会议开成了一次民主、团结、鼓劲、求实、奋进的大会。会议审议通过的各项报告和决议,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次全委会精神,充分反映了云南实际,充分表达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将极大地动员和鼓舞全省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再接再厉、奋发有为,为建设云南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
白恩培指出,过去的五年,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百年不遇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白恩培强调,当前,云南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自觉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这次大会的决策部署上来,带头宣传贯彻好大会精神;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真抓实干,努力推动云南省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全省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开拓创新,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努力推动“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白恩培强调,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勤奋履职,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共同谱写云南“十二五”发展的灿烂篇章!
2011年1月25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刚刚闭幕,云南省人民政府立即召开全体会议,贯彻落实云南省人代会精神,安排部署2011年政府工作。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握新形势、抢抓新机遇,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秦光荣指出,2011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复杂的环境,我们要更加重视对形势政策的分析,深刻把握省情特征,深刻把握国内外经济运行的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新特点,找准工作的着力点、突破点,更加卓有成效地推进工作。
秦光荣强调,2011年是云南省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做好2011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要确保完成云南省人代会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努力争取更高的目标,实现更高水平发展。要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全省形成重视产业、研究产业、主抓产业、支持产业的良好氛围,争取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不断抓好投资工作,推进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对“流通活省”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推进一批重大商贸流通项目,促进消费持续较快增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分别研究促进城镇居民增收和农民增收的办法,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全面启动桥头堡建设,主动出击、迅速行动、抢抓机遇,努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推进工作落实。
秦光荣强调,当前,云南省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也存在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2011年要重点研究突破6个方面的突出困难:一要高度重视建设和发展资金筹集难的问题;二要高度重视一些重大项目审批难、推进慢的问题;三要高度重视保持物价稳定的问题;四要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问题;五要高度重视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六要高度重视煤电油运调节和保障的问题。我们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推进的阶段,要高度重视耕地保护、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利用荒山、荒坡搞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做好岁末年初的各项重点工作,抓好春耕备耕,抓好春运工作,抓好安全生产,认真落实云南省人代会的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议案、批评和建议。各级领导要心系百姓冷暖,深入灾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中去,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让全省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参加曲靖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审查云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及计划、财政报告时提出,“十二五”时期要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全面推进“四轮驱动”,努力实现云南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李纪恒说,“十一五”时期是云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五年;这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发展、基础工作打得最牢的五年;这是攻坚克难、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的五年;这是共享发展成果、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这是政府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执政能力显著提高的五年。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力以赴抗击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坚持不懈打基础、全力以赴抓“三农”、集中力量调结构、持之以恒建生态、深化改革促开放、多措并举重民生、齐心协力建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特别是大灾之年取得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好成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83元,财政总收入增加300多亿元,均是改革开放以来增加最多的一年。同全省一样,过去五年,中共曲靖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奋力克难攻坚、不断开拓创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上下心齐、气顺、干劲足,面貌很好。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要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做好“十二五”的各项工作。
李纪恒指出,做好“十二五”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强一堡”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作出贡献。一要充分认识紧扣主题主线、推进“四轮驱动”的重大意义。云南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归根总结起来是因为“四化”发展缓慢。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四轮驱动”,对云南省加快发展意义重大。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紧扣主题主线,努力实现“四轮驱动”,推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二要制定规划、完善措施,切实把“四轮驱动”落实在“十二五”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过程中,要紧扣主题主线,把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四轮驱动”的要求体现在规划中,落实到项目上。要完善推进“四化”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确保“四化”得到强力推进。三要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四轮驱动”取得明显成效。他强调,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狠抓落实。要建立和完善抓落实的责任督察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工作进度和取得的效果。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症结,拿出落实措施,打开工作局面。
云南省政协主席王学仁在政协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5年。在“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政协自觉服务云南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广泛团结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抓住关系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协商议政,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视察,努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开创出新局面。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自觉肩负起人民政协神圣的职责和光荣的使命,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着力于“十二五”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振奋的精神和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在促进发展上有新成效、在凝心聚力上有新作为、在协商监督上有新突破、在建言献策上有新提高,在不断推进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一要坚决维护核心,高举伟大旗帜不动摇。始终不渝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聚人心,不断筑牢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不同党派、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界别的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共同奋斗。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积极在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格局中明确职责、找准位置,坚持与党委在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步,努力使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活动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实现党的政策主张。
二要紧紧围绕中心,推动科学发展不懈怠。始终把握实现“两强一堡”这一战略目标,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切实把开展工作的立足点放在推进云南省“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实现上,把议政建言的重点放在促进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的解决上,把协商监督的着力点放在推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的落实上,议推动科学发展的大事,谋促进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计,努力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三要努力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稳定不放松。始终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说话办事,高度关注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建反映民情的真言,多献改善民生的良策,多办顺应民意的实事,尽心尽力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把增进团结、维护稳定放在政协工作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的优势,努力把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大家的智慧力量凝聚到“十二五”的发展蓝图上来,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开创云南省科学发展新局面。
王学仁强调,云南省政协过去5年的工作已经融入云南“十一五”的辉煌成就之中,人民政协事业更加美好的前景正等待着我们去创造。要牢记人民的期望和社会的重托,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的新变化、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进一步加强学习、注重实践,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深入实际、走向基层,带着感情去倾听群众的呼声,带着责任去关心群众的疾苦,珍惜政治荣誉,热爱政协工作,胸怀全局,立足本职,努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积极为人民政协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争科学发展之先
创和谐社会之优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表示,“十二五”期间,是昆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对外开放的提速期、文化事业的繁荣期和社会建设的转型期,在深刻分析、全面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围绕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堡”战略,提出了“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现代化新昆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昆明落实桥头堡战略的具体行动,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仇和表示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抢抓机遇不放松、攻坚克难不懈怠,重点抓好以下九项工作,以实际行动把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和云南省“两会”精神落到实处。
一是准确把握宏观大势,明确“十二五”发展目标定位。
二是坚定不移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是坚定不移实施城镇带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四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五是坚定不移推动全面开放,充分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六是坚定不移提升文化软实力,切实推动文化建设科学发展。
七是坚定不移建设生态城市,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八是坚定不移为民惠民利民,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九是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仇和指出,有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省级各部门的关心指导,有各兄弟州市的支持帮助,有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一定能够抢占发展制高点,增创竞争新优势,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攻坚克难成效显著
坚定不移科学发展
昆明市人民政府市长张祖林认为秦光荣省长代表云南省政府所做的工作报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文风朴实。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实事求是、客观全面,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科学务实、切实可行,“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工作安排细化具体、便于落实。报告充分体现了云南省过去五年抢抓机遇、攻克困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对措施和工作的力度,真实反映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一篇求真务实、催人奋进、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好报告,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
张祖林说报告多次提及涉及昆明的具体工作,总结部分肯定了昆明在滇池流域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以及综合改革等方面的工作。“长期以来,昆明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省级领导多次来昆明视察指导,时时垂询现代新昆明建设、滇池污染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工作,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帮我们解决了许多困难。”张祖林认为昆明建设和发展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每一点进步,都是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省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
“当前,我们正致力于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各项工作正加速推进。”张祖林衷心希望,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指导力度,省级部门给予更多帮助,特别是将工业发展、滇池治理、地铁建设、骨干路网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更多地纳入全省盘子中统筹安排和考虑,在资金、政策和社会动员上,加大支持力度。“我们一定全力做好昆明的工作,加快昆明改革和发展,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不辜负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期望。”
激情洋溢谈成就 信心倍增话宏图
过去五年,中共曲靖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富民强市为目标,实施农业稳市、工业强市、商旅活市、科教兴市、生态立市、依法治市和以城带乡“七大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强产业,依靠科教增效益,改革创新添活力,强化环保建生态,执政为民惠民生,齐心协力构和谐,曲靖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据中共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介绍,经济实力显著增强,GDP突破1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先后从云南省第三位变成第二位;基础设施持续加强,发展后劲得到增强;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增强。社会事业显著进步,民生得到极大改善,这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党的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贯彻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
对于未来的发展,赵立雄说“十二五”期间,曲靖将按照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十次全委会、云南省人代会的精神以及“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安排部署,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打基础,调结构,转方式,强产业,兴科教,惠民生,重环保,建生态,保安全,构和谐,抓党建。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发展方式中谋发展,好中求快,更好更快。力争率先在云南省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在云南省建成农业强市、新型工业强市、安全文明生态宜居城市,建成连接内地、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通道、西南重要的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推动曲靖向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开放和谐的目标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实现更大的跨越。
曲靖欲做“两个中心”
“就像昆明人说官渡话,玉溪人说大营街话,楚雄人说元谋话,曲靖人说陆良话。现在各州市还在各说各话。”曲靖市人民政府市长岳跃生用这个形象的例子,比喻滇中经济圈目前还处于理论概念,他希望尽快利用西部大开发和建“桥头堡”这些难得机遇,尽快对滇中经济圈进行规划、定位,明确目标。
此外,他还谈到滇中经济圈和桥头堡的关系。目前云南省已经开建人民币贸易结算中心,岳跃生认为除此之外,还必须有产业中心和物流中心。他比喻说:“没有产业中心,就像坐飞机到某处一样,经停不少地方,但都是一晃而过。”有了产业还需要物流,但是云南的物流成本很高,因此建立物流中心就很重要。“放在哪儿?怎么做?都要从‘十二五’开局之年就考虑。”
对于两个还未建成的“中心”,岳跃生认为曲靖能够打造成“桥头堡”的物流中心和产业中心。理由在于,曲靖有传统的6大产业,包括两烟、火电能源、有色金属、装备制造、重化工和煤化工、生物资源开发,目前还在打造多晶硅和太阳能等新材料第七个产业。早在2009年,曲靖的经济总量已经过千亿,因此岳跃生肯定地说:“打造成云南重要的重化工产业新兴基地,曲靖绝对有信心。”此外,贯穿曲靖的4条国道和3条铁路,以及建在昆明和曲靖之间的新机场构成这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成为打造物流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
岳跃生展望:今后曲靖将成为云南的特大城市。
做云南经济建设排头兵
玉溪市人民政府市长高劲松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安排部署了2011年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中共云南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符合云南的实际。过去的五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开拓进取、奋力向前,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时期;突出抓利长远、打基础的工作,为云南“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明显,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突出惠民生、建和谐,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教育、文化、卫生、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进一步改善;突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包括农村改革和社会管理、行政体制、国有企业等改革,增强了发展活力;突出加强各级政府自身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高劲松说,过去的五年,是云南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多、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产业结构整体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许多宝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继承和发扬。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做经济建设排头兵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排头兵的要求,把玉溪工作做得更好。”
高劲松提出建议:1、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滇中经济圈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领导班子,建立整体推进工作机制。2、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避免只注重绿色GDP,忽视速度和总量,要正确处理好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防止顾此失彼。3、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和关注社会管理创新,处理好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要深刻反思,深入调查和研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应对各种矛盾问题。
“十一五”成就辉煌
“十二五”催人奋进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经验实实在在、恰如其分,展望未来鼓舞人心。”中共大理州委书记刘明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主要有4个方面的感受:1、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堡”战略的提出,极大地拓展了云南省发展的思路和空间,为把握机遇、利用好各种优势,找到了奋斗目标。2、“十一五”期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惠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感到振奋。3、生态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七彩云南”的部署,通过全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云南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4、基础设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施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很多过去不敢想的项目也得以实施。
刘明提出了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1、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2、要更加重视以人为本,进一步解决好民生问题。3、要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水利和交通建设。在交通建设方面,要抓好骨干公路网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县与县、州与州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对2011年工作的建议:1、要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积极做好农产品保障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2、努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软件建设。3、出台具体措施,进一步做好低碳经济示范点建设,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好字当头好中求快
政府工作报告以数字、事实说话,言简意赅、文风朴实,总结部分实事求是,深刻地总结了经验,并客观地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工作部署及“十二五”规划纲要思路清晰,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具体,重点突出,措施有力,科学合理,符合云南实际。总的来说,报告广泛集中民意是一个求真务实、鼓舞人心的报告。这是何金平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的感受。
大理州人民政府州长何金平说,2010年乃至“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来之不易,他认为主要表现在:1、民生得到极大的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政府自身建设大大得到了加强,政府行政工作更加公开、阳光、透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3、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上马了一大批大项目,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下一步,大理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科学发展,好字当头,好中求快。”何金平介绍,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桥头堡”战略和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的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工业,搞好城镇建设,发展旅游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保护好生态、保护好洱海。他建议:1、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云南省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区域分工指导帮助。2、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提及广大铁路扩容改造项目,希望云南省政府继续重视此项目,并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
成就令人鼓舞发展催人奋进
中共红河州委书记刘一平对秦光荣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了赞同,认为报告总结了2010年和过去五年云南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特别是2011年,云南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旱灾等诸多困难和矛盾,通过艰苦卓绝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过去五年的工作,用了八个‘五年’进行概括,总结归纳实事求是,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绿色、生态产业优势和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挥。”
刘一平认为报告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和2011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符合中央精神和云南实际。建议:1、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夯实发展基础,改善条件;2、继续抓好产业建设,特别是在生物产业和旅游业等方面应下更大的力气,做大做强;3、在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发展能力的同时,应积极向中央反映,争取中央加大云南的转移支付和支持力度。
在谈到红河州的“十二五”规划时,刘一平表示,“十二五”时期将是红河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期。首先红河将继续加强基础建设,打破在基础设施方面阻碍红河发展的障碍,包括要修建完善红河的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建设;要加强口岸建设,申报保税区,给予红河的陆路口岸以更优惠的政策;同时,积极发展三大产业,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引进技术、资金等,带动辖区内的各企业发展壮大,并把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走高品质发展道路实现红河新发展
红河州人民政府州长杨福生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写得简洁、精炼、实在,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分析存在的问题客观准确,提出的发展目标令人振奋。“过去的五年,云南省政府抓住机遇、化危为机,采取非常措施,工作卓有成效,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对省政府的工作表示满意。”杨福生说,报告提出的云南省“十二五”规划和2011年的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杨福生说,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红河州走高品质发展道路的关键之年,发展任务重、压力大。改善民生、提升发展水平、城市建设、农村发展等各项工作需要加快,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也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仍然是红河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是红河现代产业积极建设的黄金时期,是红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结合红河州发展的实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转变作风,狠抓政策和项目落实,实现红河新发展的目标,在云南省‘两强一堡’建设中发挥红河应有作用。”
共商发展大计切实改善民生
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把丽江作为滇西北的次级城市群来建设,把丽江的发展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为丽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丽江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也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中共丽江市委书记王君正说,“十二五”期间,丽江要努力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据王君正介绍,具体来说,丽江要努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一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科学布局生产力,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带动丽江经济发展。继续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加快生态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二要促进县城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 “十二五”期间,丽江市将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复制力度,鼓励各县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立足实际,扬长避短,努力工作,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增强经济活力,促进发展。三要培育优势产业,增强综合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要高度重视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工作,加快农业产业化过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整体水平。四要关注民生,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把丽江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文化繁荣、生态一流、法治优良、人民富裕的和谐家园。五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采取一切积极措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从丽江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一些好的制度和方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明确发展目标打破传统误区
在对外界质疑丽江发展工业的问题上,参加云南省“两会”的和良辉分析认为,不让丽江发展工业主要存在“两个误区”。
“丽江已经明确了五大发展目标,现在丽江研究的是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丽江市人民政府市长和良辉表示,在建设生态产业基地方面,着眼的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丽江将建设605万亩生态产业,其中包括320万亩核桃,14万亩芒果,35万亩马铃薯(其中包括宁蒗的20万亩优质马铃薯)以及部分雪桃,促进百姓增收。
和良辉表示,金安桥电站已经具备了发电能力,2011年即将正式发电,将为丽江带来每年100亿元收入。除水能之外,还有太阳能、风能方面也能利用。但发展的前提是,不能影响整个旅游景区和环境。
“丽江发展中,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基地建设要结合起来,信息工业化也必须要发展起来。”
人们对丽江发展工业有异议。和良辉分析道,这其中主要有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什么是丽江?丽江往往就被认为只有古城、束河和玉龙雪山。当然,古城里面肯定不能建工业。丽江2.6万平方公里,可以发展的区域还很大。
还有一种误区是,工业就是大烟囱,所以不能发展工业。实际上,现在的一些工业可能比家里还干净。“一个城市没有产业的支撑,就没有希望。古城区仅靠酒店业和所谓的文化产业,未来还是不行的。”和良辉如是说。
倾力打造黄金口岸
2011年两会上,“桥头堡”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1年要努力促使桥头堡建设取得实效。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处于桥头堡前沿的德宏州将如何发力?
“德宏是桥头堡前沿的重要门户,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德宏将自身置于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来思考,突出特点,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主动作为,科学谋划,致力为桥头堡建设作出积极努力。”谈起桥头堡建设,中共德宏州委书记赵金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赵金说,德宏州根据自己的优势提出了“三个一”和“三个三”的总体布局。“三个一”即:一个通道枢纽:桥头堡内联外通的重要交通枢纽。一个试验区: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一个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三个三”即:三个产业基地:生物特色产业基地、进出口加工基地、物流仓储基地。三个服务平台:桥头堡前端的金融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文化交流平台。三个交流窗口:桥头堡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经济窗口、文化窗口、友谊窗口。
“倾力打造桥头堡黄金口岸,要以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突破口,关键是制定科学的规划。”赵金介绍,在规划中重点突出构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能源连通内外的立体通道网络。重点突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构建桥头堡前沿产业发展基地,以桥头堡建设推动德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开建首条高速突破交通制约
德宏要实现自己在“桥头堡”建设机遇中,发展壮大自己的愿景,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交通,现在是制约德宏发展的最大瓶颈,因为不单单是增加了瑞丽的物流成本,德宏人走动起来也相当不方便。比如,芒市到瑞丽,还需要两个小时,这是没遇到堵车的情况。
德宏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铁路、高速公路。德宏州人民政府州长孟必光介绍,铁路方面,要推动大瑞铁路保山至瑞丽段建设,并推进芒市、梁河、盈江、陇川到瑞丽的环州铁路;公路方面,则是建成杭瑞高速公路龙陵-瑞丽段,加快推进腾冲-陇川、芒市-梁河两条二级公路建设,形成环州高等级公路。
“德宏州境内目前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孟必光在两会上透露,这个问题2011年将会得到解决。
孟必光说,预计在2011年内,将举行保(山)瑞(丽)高速公路的开工仪式。这条高速公路全长140多公里,投资额超过百亿,工期预计是两年半,修通后,从昆明到瑞丽将可实现全程高速。
另外,德宏州内还有两条高等级公路正在修建,一条是从芒市到梁河的二级路,全长118公里;另外一条是腾冲到瑞丽的二级路,全程130多公里。这两条二级公路必须在2011年6月底以前全面完工。
建设桥头堡再谱新篇章
中共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说2010年在中共云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政府的工作做得好,报告写得好。“体现在回顾过去,全省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展望未来,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方法得当,令人精神振奋,信心倍增。”他说报告很好地处理了六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承前启后的关系;
二是处理好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是处理好了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及人才支撑的关系;
四是处理好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五是处理好了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六是处理好了整体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关系。
沈培平建议:1、云南省产业发展在承接东部产业西移的时候一定不要引进那些污染环境的低层次企业。2、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加大对机场建设的投资力度。3、在即将实施“省管县”的体制下,要及早考虑行政区划,并对条件成熟的区域撤县设区。
要建设一个“森林普洱”
发言的时候,面带微笑,发言中总是能听到一些商量的口气,“活力、谦虚”——这是普洱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小平留给记者的印象。
当代表发言的时候,李小平坐在会场,注意力很集中,代表谈到关键的内容时,他会在纸上做着记录。
“我是列席会议,我想发个言……”在普洱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上,李小平发言时很谦虚。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普洱的“绿色”。李小平说,普洱有基础、有条件在“森林云南”建设中走在全省的前列。
李小平介绍,普洱正在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富集的优势,全面提升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普洱要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将普洱市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山川秀美的“森林普洱”;要建设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科学发展林化工产业、生物能源、生物医药和生物农药产业,开发松香、松节油深加工,推动木材制品深加工,带动群众就业和致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另外,李小平还说,普洱还要建设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努力打造蕴含民族和区域特色的森林文化品牌;最后是要建设优越的森林城镇体系,创建一批国家或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乡镇、森林乡村。
审议报告献良策立足优势谱新篇
政府工作报告从八个方面对云南省“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作了总结,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清醒地指出云南仍然处于欠发达的阶段,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为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工作,对2011年的工作提出了九个要求。中共迪庆州委书记张登亮认为报告符合云南省情实际,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十次全委会精神,同意报告及“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张登亮说,从迪庆藏区实际来看,在党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历届州委、州政府的努力下,迪庆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继续保持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条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一批具有迪庆特色的法规出台,得到了中央、 中共云南省委的肯定,一大批爱国爱教、热爱家乡的宗教界人士得到培养,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的结果。”张登亮说,迪庆目前最重要的、最紧迫的任务是贯彻落实好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共云南省委藏区工作领导小组第十次工作会议及12•18会议精神,进一步巩固好、发展好这来之不易的成绩。要下决心积极主动把中央、省的好政策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他建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藏区发展的有关政策,做好重点工作项目建设,建议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项目申报等前期工作上继续给予支持,在项目前期经费上给予倾斜。
努力实现迪庆跨越发展
听了秦光荣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迪庆州人民政府州长黄政红深受鼓舞。他介绍说,在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迪庆经济社会发展同云南全省一样,在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2010年是迪庆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央召开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共云南省委也及时召开了藏区工作会议,给迪庆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迪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黄政红说,迪庆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省级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
“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滇西北旅游区、香格里拉小中甸水库和丽香高速公路的建设列入了云南省“十二五”时期的建设项目。“迪庆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云南省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和本次会议精神,努力实现迪庆跨越发展。”黄政红建议:1、高度重视迪庆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尽快开工建设丽香高速公路。迪庆与过去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周边的藏区相比,仍然存在发展不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在支柱产业的培育方面尤其如此。2、加大对迪庆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是迪庆脱贫致富的关键,也是培育后续发展力量和高素质人才的关键。3 、加大对迪庆生态保护的投入力度。关于迪庆生态的保护和治理,迪庆州做了详细规划,但由于资金压力大,没有充足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项目很难做。4、加大扶贫力度,切实做好云南省内重点企业挂钩帮扶迪庆的各项工作。
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科学发展
“这次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完全赞同秦光荣省长所作 的报告。”中共昭通市委书记夜礼斌说,过去的五年,云南省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人振奋,但也应当看到,昭通的发展还很落后,“三个并存”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观,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报告对“十二五”的规划符合云南实际,符合“两强一堡”的发展战略,各项指标的制定科学合理,对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对于今后五年昭通的发展,夜礼斌说要按照“四一一”“五个一”“一二三四五六”等发展思路,通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全面推进富民强市跨越发展进程。他建议:一是不仅要注重国际大通道的建设,还要注重连接内地的大通道和省际通道建设,破解公路交通瓶颈,全面实现公路建设高等级化,为“桥头堡”建设打好基础;二是昭通的水利化程度还很低,请求加大对昭通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昭通的三个革命老区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做出过特殊的贡献,但由于人口密集,贫困化程度深等原因,发展相对滞后,应加大扶持力度;四是在资金投入、项目审批等各方面加大对昭通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大产业助昭通腾飞
刚刚调任昭通任代市长的刘建华说,在云南的桥头堡建设中,昭通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了,云南在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同时,也要打通面向内陆开放的经济走廊,特别是面向长三角经济带。“从这个层面上说,昭通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很大优势,起到了一个重要门户的作用。”
昭通以三大产业闻名于世。首先是水利资源丰富,特别是昭通拥有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港”的水富港,年货运吞吐量达63万吨,通过水道连接了昭通乃至云南与长江流域沿岸9个省市的经贸往来,可以有力促进昭通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这个水路通道,昭通将把云南融入到长江经济带中。
其次是矿产能源资源丰富。刘建华介绍,将把昭通打造成为一个能源基地,包括建设溪洛渡等一批世界级的电站等,充分发挥昭通的能源优势;同时昭通具有非常丰富的煤矿资源,要做好深度开发的工作。
最后是要建设农产品基地。刘建华说,昭通的苹果闻名云南,接下来要扩大苹果的种植规模,要发展到80万亩以上;另外是天麻,要深度开发天麻在昭通的优势,将其进行产业化种植,同时引进外来先进技术,把昭通天麻真正推向全国。
一心一意献良策齐心协力绘蓝图
中共怒江州委书记段跃庆认为报告和纲要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饱含了亲民利民的情怀,是一个集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纲领性文件,为云南省未来五年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在谈到怒江时,段跃庆说,“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实现怒江“二次跨越”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是进一步缩小差距、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决战扶贫的攻坚期、基础产业培育期、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期。“十二五”时期,怒江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打基础,着力解决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二是建支柱,着力解决支柱产业单一问题。三是提素质,着力解决以教育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滞后问题。四是攻脱贫,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抓生态,着力建设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据段跃庆介绍,怒江州作为滇西边境贫困山区的典型代表,特殊州情决定了需要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采取特殊政策和办法来改变其贫困面貌。他建议:1、把怒江作为全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先行先试。2、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怒江民用机场前期工作,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帮助怒江年内完成前期工作。3、把怒江州作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地区之一,“十二五”期间完成怒江州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4、争取尽快核准建设六库水电站,争取年内开工。5、把怒江州境内怒江、澜沧江面山生态修复建设作为重大项目予以立项,争取把怒江州列为全国生态补偿的试点地区之一。6、将片(马)密(支那)公路纳入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暨云南“桥头堡”建设项目,将片马口岸纳入中缅双边协议口岸。
抢抓机遇努力加快怒江发展
在提到政府工作报告时,怒江州人民政府州长侯新华说报告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结构层次严谨,文风朴实简练。总结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实事求是,深刻准确。对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部署,定位准确,措施有力。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凝聚力量、团结鼓劲、催人奋进的报告,是一份高质量的、指导和布局全省新时期政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做好2011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云南省各项工作、确保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展望“十二五”,侯新华说,怒江州将抢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的机遇,按照白恩培书记提出的“怒江州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州情实际,创新发展方式,以扶贫攻坚、生态修复、交通通畅、教育资源整合、强基固边五大工程为重点,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努力实现发展的新跨越”的重要指示精神,秦光荣省长作出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怒江州要围绕抓生态、重民生、促发展、保稳定四大重点开展工作,努力加快怒江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聚全州之智,举全州之力,坚定不移地实施五大工程,努力实现怒江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突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侯新华建议:1、怒江州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但融资渠道单一,缺乏建设资金。建议在云南省发行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城投券)中给予怒江更多倾斜。2、进一步加大对怒江州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怒江高等级公路建设。
历经艰辛铸辉煌满怀信心绘蓝图
在谈到政府工作报告时,中共文山州委书记李培说报告是一个实事求是、激励人心、推动发展、催人奋进的报告。过去5年来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报告把防灾减灾工作成绩和经验作了总结,又深入分析了新的形势,找准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是对云南省情的再认识,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进一步增强了云南全省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政府工作报告一是总结全面、分析深刻、鼓舞人心;二是主题鲜明、主线突出、体现创新;三是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凝聚人心;四是结构合理、语言简练、文风清新。
结合文山的发展,李培谈到“十一五”以来,文山州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基础设施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经济总体不断增强、社会和谐、边疆稳定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他建议:1、应更加重视云南对“珠三角” “长三角”的开放合作,把云南对“珠三角” “长三角”开放和成渝经济区的合作和发展纳入云南省的“十二五”规划。2、把文山“文砚平”列入滇东南次级城市群进行规划建设。文山县撤县建市,城市区位和节点作用更加明显,必将推动“文砚平”城市群建设发展进程,有利于促进该区域内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有利于加快推进云南——“珠三角”对内开放经济走廊的步伐,拉动滇东南城市群区域内的州市与全省协调发展。3、更加重视边境地区特殊困难群体的扶持发展,进一步拓展“兴边富民”的内容和领域,将建设内容覆盖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等各方面,实现边境和谐稳定发展。4、加大对文山重点特色产业的扶持发展,对产业承接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作进一步明确,加大对三七、辣椒、草果、八角产业的扶持力度,重视铝工业基地的培育,加快普者黑、坝美旅游开发,培育文山的特色支柱产业,增强边境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献良策 促发展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杨洪波说,过去的五年,云南省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干旱带来的影响,克服了各种困难,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展望未来五年,是云南厚积薄发、蓄势待发、千帆竞发的五年,这将为云南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临沧发展带来机遇。
就临沧而言,杨洪波认为过去的五年是临沧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GDP年均增长12%,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们得到了省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得比较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7.2%。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了10%。”
杨洪波介绍,在“十二五”期间,临沧将突出两个重点: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加快工业发展。杨洪波建议:1、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的扶持。2、建议云南省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市场营销给予支持。3、希望云南省政府增加对边境民族地区的扶持,特别是加大对山区综合开发的扶持力度。
杨洪波表示,中共临沧市委、市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好本次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临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抓机遇谋发展
“听了秦光荣省长的报告,很受启发。”临沧市人民政府市长锁飞说,过去的五年是云南发展最好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云南抓机遇、谋发展的五年。“临沧和云南全省一样,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五年。”
对临沧来说,2011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锁飞满怀信心地描述“十二五”期间绿意盎然、和谐发展的边境城市临沧,“临沧宝贝很多,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的推进,临沧不愁吸引不到好的投资商落户。”新的5年,政策机遇前所未有,锁飞表示将抢抓机遇、谋求发展,扎实抓好六大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解决好;
二是要抓好新型工业化发展;
三是要抓好农业产业化,加强中低产田建设;
四是要大力推进城镇化;
五是要抓紧做好、实施好惠民工程,要落实国家和云南省的惠民政策,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城乡居民倍增计划;
六是要在构建平安和谐临沧方面作出努力。
(注: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秦光荣代表云南省人民政府在2011年“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十二五”时期是云南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加快建设“两强一堡”的黄金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加速期。云南省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发展环境总体有利。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初步建成,为云南省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为云南省加快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经过多年努力,云南发展已进入厚积薄发、蓄势待发、千帆竞发的新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机遇,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奋力把云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推进。
各州市代表委员呈宏论道,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之后认为,报告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贯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握改革创新这个关键,突出着力改善民生这个重点,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凝聚力量、提振信心的报告。本刊记者直击“两会”现场,采访了云南16个州(市)部分党政领导,聆听他们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的豪情壮志。
蓝图绘就,方向明确,目标清晰。转方式调结构需要新作为,保民生促和谐呼唤新举措,强科技扩内需要有新思路。为完成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任务,代表委员们各施绝招,高端亮剑,谋富民之策、求利民之效,瞄准目标话未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紧凑充实的2011年云南省“两会”早已结束了,代表、委员们也带着欣慰、带着收获早已踏上了“十二五”征途。
在全体代表、列席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已经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于2011年1月25日结束。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恩培强调,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真抓实干,努力推动云南省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白恩培在讲话中指出,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积极建言献策,共谋发展大计,使这次会议开成了一次民主、团结、鼓劲、求实、奋进的大会。会议审议通过的各项报告和决议,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次全委会精神,充分反映了云南实际,充分表达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必将极大地动员和鼓舞全省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再接再厉、奋发有为,为建设云南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奋斗。
白恩培指出,过去的五年,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攻坚克难,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百年不遇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白恩培强调,当前,云南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自觉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这次大会的决策部署上来,带头宣传贯彻好大会精神;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真抓实干,努力推动云南省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全省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抢抓机遇,破解难题,开拓创新,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努力推动“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白恩培强调,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勤奋履职,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共同谱写云南“十二五”发展的灿烂篇章!
2011年1月25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刚刚闭幕,云南省人民政府立即召开全体会议,贯彻落实云南省人代会精神,安排部署2011年政府工作。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握新形势、抢抓新机遇,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秦光荣指出,2011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复杂的环境,我们要更加重视对形势政策的分析,深刻把握省情特征,深刻把握国内外经济运行的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新特点,找准工作的着力点、突破点,更加卓有成效地推进工作。
秦光荣强调,2011年是云南省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做好2011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要确保完成云南省人代会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努力争取更高的目标,实现更高水平发展。要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全省形成重视产业、研究产业、主抓产业、支持产业的良好氛围,争取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不断抓好投资工作,推进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对“流通活省”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推进一批重大商贸流通项目,促进消费持续较快增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分别研究促进城镇居民增收和农民增收的办法,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全面启动桥头堡建设,主动出击、迅速行动、抢抓机遇,努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力推进工作落实。
秦光荣强调,当前,云南省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也存在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2011年要重点研究突破6个方面的突出困难:一要高度重视建设和发展资金筹集难的问题;二要高度重视一些重大项目审批难、推进慢的问题;三要高度重视保持物价稳定的问题;四要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问题;五要高度重视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六要高度重视煤电油运调节和保障的问题。我们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推进的阶段,要高度重视耕地保护、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利用荒山、荒坡搞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做好岁末年初的各项重点工作,抓好春耕备耕,抓好春运工作,抓好安全生产,认真落实云南省人代会的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议案、批评和建议。各级领导要心系百姓冷暖,深入灾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中去,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让全省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参加曲靖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审查云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及计划、财政报告时提出,“十二五”时期要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全面推进“四轮驱动”,努力实现云南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李纪恒说,“十一五”时期是云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五年;这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发展、基础工作打得最牢的五年;这是攻坚克难、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的五年;这是共享发展成果、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这是政府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执政能力显著提高的五年。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力以赴抗击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坚持不懈打基础、全力以赴抓“三农”、集中力量调结构、持之以恒建生态、深化改革促开放、多措并举重民生、齐心协力建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特别是大灾之年取得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好成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83元,财政总收入增加300多亿元,均是改革开放以来增加最多的一年。同全省一样,过去五年,中共曲靖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奋力克难攻坚、不断开拓创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上下心齐、气顺、干劲足,面貌很好。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要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努力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做好“十二五”的各项工作。
李纪恒指出,做好“十二五”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强一堡”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作出贡献。一要充分认识紧扣主题主线、推进“四轮驱动”的重大意义。云南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归根总结起来是因为“四化”发展缓慢。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四轮驱动”,对云南省加快发展意义重大。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紧扣主题主线,努力实现“四轮驱动”,推动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二要制定规划、完善措施,切实把“四轮驱动”落实在“十二五”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制定“十二五”规划过程中,要紧扣主题主线,把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四轮驱动”的要求体现在规划中,落实到项目上。要完善推进“四化”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确保“四化”得到强力推进。三要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四轮驱动”取得明显成效。他强调,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狠抓落实。要建立和完善抓落实的责任督察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工作进度和取得的效果。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症结,拿出落实措施,打开工作局面。
云南省政协主席王学仁在政协云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5年。在“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政协自觉服务云南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广泛团结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抓住关系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协商议政,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视察,努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开创出新局面。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自觉肩负起人民政协神圣的职责和光荣的使命,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着力于“十二五”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振奋的精神和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在促进发展上有新成效、在凝心聚力上有新作为、在协商监督上有新突破、在建言献策上有新提高,在不断推进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一要坚决维护核心,高举伟大旗帜不动摇。始终不渝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聚人心,不断筑牢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不同党派、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界别的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共同奋斗。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积极在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格局中明确职责、找准位置,坚持与党委在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步,努力使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活动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实现党的政策主张。
二要紧紧围绕中心,推动科学发展不懈怠。始终把握实现“两强一堡”这一战略目标,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切实把开展工作的立足点放在推进云南省“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实现上,把议政建言的重点放在促进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的解决上,把协商监督的着力点放在推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的落实上,议推动科学发展的大事,谋促进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计,努力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三要努力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稳定不放松。始终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说话办事,高度关注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建反映民情的真言,多献改善民生的良策,多办顺应民意的实事,尽心尽力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把增进团结、维护稳定放在政协工作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的优势,努力把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大家的智慧力量凝聚到“十二五”的发展蓝图上来,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开创云南省科学发展新局面。
王学仁强调,云南省政协过去5年的工作已经融入云南“十一五”的辉煌成就之中,人民政协事业更加美好的前景正等待着我们去创造。要牢记人民的期望和社会的重托,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主动适应形势任务的新变化、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进一步加强学习、注重实践,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深入实际、走向基层,带着感情去倾听群众的呼声,带着责任去关心群众的疾苦,珍惜政治荣誉,热爱政协工作,胸怀全局,立足本职,努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积极为人民政协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争科学发展之先
创和谐社会之优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表示,“十二五”期间,是昆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对外开放的提速期、文化事业的繁荣期和社会建设的转型期,在深刻分析、全面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围绕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堡”战略,提出了“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这既是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现代化新昆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昆明落实桥头堡战略的具体行动,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仇和表示将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抢抓机遇不放松、攻坚克难不懈怠,重点抓好以下九项工作,以实际行动把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和云南省“两会”精神落到实处。
一是准确把握宏观大势,明确“十二五”发展目标定位。
二是坚定不移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是坚定不移实施城镇带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四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五是坚定不移推动全面开放,充分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六是坚定不移提升文化软实力,切实推动文化建设科学发展。
七是坚定不移建设生态城市,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八是坚定不移为民惠民利民,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九是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仇和指出,有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省级各部门的关心指导,有各兄弟州市的支持帮助,有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一定能够抢占发展制高点,增创竞争新优势,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
攻坚克难成效显著
坚定不移科学发展
昆明市人民政府市长张祖林认为秦光荣省长代表云南省政府所做的工作报告,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文风朴实。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实事求是、客观全面,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科学务实、切实可行,“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工作安排细化具体、便于落实。报告充分体现了云南省过去五年抢抓机遇、攻克困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对措施和工作的力度,真实反映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和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一篇求真务实、催人奋进、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好报告,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
张祖林说报告多次提及涉及昆明的具体工作,总结部分肯定了昆明在滇池流域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以及综合改革等方面的工作。“长期以来,昆明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省级领导多次来昆明视察指导,时时垂询现代新昆明建设、滇池污染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工作,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帮我们解决了许多困难。”张祖林认为昆明建设和发展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每一点进步,都是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省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帮助的结果。
“当前,我们正致力于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各项工作正加速推进。”张祖林衷心希望,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指导力度,省级部门给予更多帮助,特别是将工业发展、滇池治理、地铁建设、骨干路网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更多地纳入全省盘子中统筹安排和考虑,在资金、政策和社会动员上,加大支持力度。“我们一定全力做好昆明的工作,加快昆明改革和发展,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不辜负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期望。”
激情洋溢谈成就 信心倍增话宏图
过去五年,中共曲靖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富民强市为目标,实施农业稳市、工业强市、商旅活市、科教兴市、生态立市、依法治市和以城带乡“七大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强产业,依靠科教增效益,改革创新添活力,强化环保建生态,执政为民惠民生,齐心协力构和谐,曲靖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据中共曲靖市委书记赵立雄介绍,经济实力显著增强,GDP突破1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先后从云南省第三位变成第二位;基础设施持续加强,发展后劲得到增强;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增强。社会事业显著进步,民生得到极大改善,这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党的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贯彻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
对于未来的发展,赵立雄说“十二五”期间,曲靖将按照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十次全委会、云南省人代会的精神以及“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安排部署,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打基础,调结构,转方式,强产业,兴科教,惠民生,重环保,建生态,保安全,构和谐,抓党建。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发展方式中谋发展,好中求快,更好更快。力争率先在云南省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在云南省建成农业强市、新型工业强市、安全文明生态宜居城市,建成连接内地、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通道、西南重要的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推动曲靖向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开放和谐的目标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实现更大的跨越。
曲靖欲做“两个中心”
“就像昆明人说官渡话,玉溪人说大营街话,楚雄人说元谋话,曲靖人说陆良话。现在各州市还在各说各话。”曲靖市人民政府市长岳跃生用这个形象的例子,比喻滇中经济圈目前还处于理论概念,他希望尽快利用西部大开发和建“桥头堡”这些难得机遇,尽快对滇中经济圈进行规划、定位,明确目标。
此外,他还谈到滇中经济圈和桥头堡的关系。目前云南省已经开建人民币贸易结算中心,岳跃生认为除此之外,还必须有产业中心和物流中心。他比喻说:“没有产业中心,就像坐飞机到某处一样,经停不少地方,但都是一晃而过。”有了产业还需要物流,但是云南的物流成本很高,因此建立物流中心就很重要。“放在哪儿?怎么做?都要从‘十二五’开局之年就考虑。”
对于两个还未建成的“中心”,岳跃生认为曲靖能够打造成“桥头堡”的物流中心和产业中心。理由在于,曲靖有传统的6大产业,包括两烟、火电能源、有色金属、装备制造、重化工和煤化工、生物资源开发,目前还在打造多晶硅和太阳能等新材料第七个产业。早在2009年,曲靖的经济总量已经过千亿,因此岳跃生肯定地说:“打造成云南重要的重化工产业新兴基地,曲靖绝对有信心。”此外,贯穿曲靖的4条国道和3条铁路,以及建在昆明和曲靖之间的新机场构成这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成为打造物流中心得天独厚的优势。
岳跃生展望:今后曲靖将成为云南的特大城市。
做云南经济建设排头兵
玉溪市人民政府市长高劲松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2010年和“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安排部署了2011年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中共云南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符合云南的实际。过去的五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开拓进取、奋力向前,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时期;突出抓利长远、打基础的工作,为云南“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明显,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突出惠民生、建和谐,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教育、文化、卫生、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进一步改善;突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包括农村改革和社会管理、行政体制、国有企业等改革,增强了发展活力;突出加强各级政府自身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高劲松说,过去的五年,是云南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多、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产业结构整体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许多宝贵经验值得认真总结、继承和发扬。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做经济建设排头兵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排头兵的要求,把玉溪工作做得更好。”
高劲松提出建议:1、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滇中经济圈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领导班子,建立整体推进工作机制。2、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避免只注重绿色GDP,忽视速度和总量,要正确处理好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防止顾此失彼。3、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和关注社会管理创新,处理好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对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要深刻反思,深入调查和研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应对各种矛盾问题。
“十一五”成就辉煌
“十二五”催人奋进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经验实实在在、恰如其分,展望未来鼓舞人心。”中共大理州委书记刘明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主要有4个方面的感受:1、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堡”战略的提出,极大地拓展了云南省发展的思路和空间,为把握机遇、利用好各种优势,找到了奋斗目标。2、“十一五”期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惠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感到振奋。3、生态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设“七彩云南”的部署,通过全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云南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4、基础设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施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很多过去不敢想的项目也得以实施。
刘明提出了对“十二五”规划的建议:1、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2、要更加重视以人为本,进一步解决好民生问题。3、要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水利和交通建设。在交通建设方面,要抓好骨干公路网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县与县、州与州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对2011年工作的建议:1、要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积极做好农产品保障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2、努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软件建设。3、出台具体措施,进一步做好低碳经济示范点建设,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好字当头好中求快
政府工作报告以数字、事实说话,言简意赅、文风朴实,总结部分实事求是,深刻地总结了经验,并客观地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工作部署及“十二五”规划纲要思路清晰,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具体,重点突出,措施有力,科学合理,符合云南实际。总的来说,报告广泛集中民意是一个求真务实、鼓舞人心的报告。这是何金平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的感受。
大理州人民政府州长何金平说,2010年乃至“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来之不易,他认为主要表现在:1、民生得到极大的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2、政府自身建设大大得到了加强,政府行政工作更加公开、阳光、透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3、基础设施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上马了一大批大项目,发展条件明显改善。
“下一步,大理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科学发展,好字当头,好中求快。”何金平介绍,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桥头堡”战略和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的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工业,搞好城镇建设,发展旅游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保护好生态、保护好洱海。他建议:1、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云南省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区域分工指导帮助。2、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提及广大铁路扩容改造项目,希望云南省政府继续重视此项目,并给予积极支持和帮助。
成就令人鼓舞发展催人奋进
中共红河州委书记刘一平对秦光荣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了赞同,认为报告总结了2010年和过去五年云南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特别是2011年,云南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旱灾等诸多困难和矛盾,通过艰苦卓绝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过去五年的工作,用了八个‘五年’进行概括,总结归纳实事求是,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绿色、生态产业优势和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挥。”
刘一平认为报告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和2011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符合中央精神和云南实际。建议:1、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夯实发展基础,改善条件;2、继续抓好产业建设,特别是在生物产业和旅游业等方面应下更大的力气,做大做强;3、在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发展能力的同时,应积极向中央反映,争取中央加大云南的转移支付和支持力度。
在谈到红河州的“十二五”规划时,刘一平表示,“十二五”时期将是红河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期。首先红河将继续加强基础建设,打破在基础设施方面阻碍红河发展的障碍,包括要修建完善红河的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建设;要加强口岸建设,申报保税区,给予红河的陆路口岸以更优惠的政策;同时,积极发展三大产业,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引进技术、资金等,带动辖区内的各企业发展壮大,并把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走高品质发展道路实现红河新发展
红河州人民政府州长杨福生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写得简洁、精炼、实在,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分析存在的问题客观准确,提出的发展目标令人振奋。“过去的五年,云南省政府抓住机遇、化危为机,采取非常措施,工作卓有成效,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对省政府的工作表示满意。”杨福生说,报告提出的云南省“十二五”规划和2011年的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杨福生说,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红河州走高品质发展道路的关键之年,发展任务重、压力大。改善民生、提升发展水平、城市建设、农村发展等各项工作需要加快,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也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仍然是红河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是红河现代产业积极建设的黄金时期,是红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结合红河州发展的实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转变作风,狠抓政策和项目落实,实现红河新发展的目标,在云南省‘两强一堡’建设中发挥红河应有作用。”
共商发展大计切实改善民生
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把丽江作为滇西北的次级城市群来建设,把丽江的发展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为丽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丽江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也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中共丽江市委书记王君正说,“十二五”期间,丽江要努力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据王君正介绍,具体来说,丽江要努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一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科学布局生产力,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带动丽江经济发展。继续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加快生态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二要促进县城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 “十二五”期间,丽江市将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复制力度,鼓励各县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立足实际,扬长避短,努力工作,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增强经济活力,促进发展。三要培育优势产业,增强综合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要高度重视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工作,加快农业产业化过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整体水平。四要关注民生,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把丽江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文化繁荣、生态一流、法治优良、人民富裕的和谐家园。五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采取一切积极措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从丽江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一些好的制度和方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明确发展目标打破传统误区
在对外界质疑丽江发展工业的问题上,参加云南省“两会”的和良辉分析认为,不让丽江发展工业主要存在“两个误区”。
“丽江已经明确了五大发展目标,现在丽江研究的是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丽江市人民政府市长和良辉表示,在建设生态产业基地方面,着眼的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丽江将建设605万亩生态产业,其中包括320万亩核桃,14万亩芒果,35万亩马铃薯(其中包括宁蒗的20万亩优质马铃薯)以及部分雪桃,促进百姓增收。
和良辉表示,金安桥电站已经具备了发电能力,2011年即将正式发电,将为丽江带来每年100亿元收入。除水能之外,还有太阳能、风能方面也能利用。但发展的前提是,不能影响整个旅游景区和环境。
“丽江发展中,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基地建设要结合起来,信息工业化也必须要发展起来。”
人们对丽江发展工业有异议。和良辉分析道,这其中主要有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什么是丽江?丽江往往就被认为只有古城、束河和玉龙雪山。当然,古城里面肯定不能建工业。丽江2.6万平方公里,可以发展的区域还很大。
还有一种误区是,工业就是大烟囱,所以不能发展工业。实际上,现在的一些工业可能比家里还干净。“一个城市没有产业的支撑,就没有希望。古城区仅靠酒店业和所谓的文化产业,未来还是不行的。”和良辉如是说。
倾力打造黄金口岸
2011年两会上,“桥头堡”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1年要努力促使桥头堡建设取得实效。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处于桥头堡前沿的德宏州将如何发力?
“德宏是桥头堡前沿的重要门户,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德宏将自身置于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来思考,突出特点,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主动作为,科学谋划,致力为桥头堡建设作出积极努力。”谈起桥头堡建设,中共德宏州委书记赵金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赵金说,德宏州根据自己的优势提出了“三个一”和“三个三”的总体布局。“三个一”即:一个通道枢纽:桥头堡内联外通的重要交通枢纽。一个试验区: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一个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三个三”即:三个产业基地:生物特色产业基地、进出口加工基地、物流仓储基地。三个服务平台:桥头堡前端的金融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文化交流平台。三个交流窗口:桥头堡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经济窗口、文化窗口、友谊窗口。
“倾力打造桥头堡黄金口岸,要以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突破口,关键是制定科学的规划。”赵金介绍,在规划中重点突出构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能源连通内外的立体通道网络。重点突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构建桥头堡前沿产业发展基地,以桥头堡建设推动德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开建首条高速突破交通制约
德宏要实现自己在“桥头堡”建设机遇中,发展壮大自己的愿景,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交通,现在是制约德宏发展的最大瓶颈,因为不单单是增加了瑞丽的物流成本,德宏人走动起来也相当不方便。比如,芒市到瑞丽,还需要两个小时,这是没遇到堵车的情况。
德宏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铁路、高速公路。德宏州人民政府州长孟必光介绍,铁路方面,要推动大瑞铁路保山至瑞丽段建设,并推进芒市、梁河、盈江、陇川到瑞丽的环州铁路;公路方面,则是建成杭瑞高速公路龙陵-瑞丽段,加快推进腾冲-陇川、芒市-梁河两条二级公路建设,形成环州高等级公路。
“德宏州境内目前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孟必光在两会上透露,这个问题2011年将会得到解决。
孟必光说,预计在2011年内,将举行保(山)瑞(丽)高速公路的开工仪式。这条高速公路全长140多公里,投资额超过百亿,工期预计是两年半,修通后,从昆明到瑞丽将可实现全程高速。
另外,德宏州内还有两条高等级公路正在修建,一条是从芒市到梁河的二级路,全长118公里;另外一条是腾冲到瑞丽的二级路,全程130多公里。这两条二级公路必须在2011年6月底以前全面完工。
建设桥头堡再谱新篇章
中共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说2010年在中共云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政府的工作做得好,报告写得好。“体现在回顾过去,全省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展望未来,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方法得当,令人精神振奋,信心倍增。”他说报告很好地处理了六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了“十一五”和“十二五”承前启后的关系;
二是处理好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是处理好了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及人才支撑的关系;
四是处理好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五是处理好了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六是处理好了整体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关系。
沈培平建议:1、云南省产业发展在承接东部产业西移的时候一定不要引进那些污染环境的低层次企业。2、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加大对机场建设的投资力度。3、在即将实施“省管县”的体制下,要及早考虑行政区划,并对条件成熟的区域撤县设区。
要建设一个“森林普洱”
发言的时候,面带微笑,发言中总是能听到一些商量的口气,“活力、谦虚”——这是普洱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小平留给记者的印象。
当代表发言的时候,李小平坐在会场,注意力很集中,代表谈到关键的内容时,他会在纸上做着记录。
“我是列席会议,我想发个言……”在普洱代表团的分组讨论上,李小平发言时很谦虚。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普洱的“绿色”。李小平说,普洱有基础、有条件在“森林云南”建设中走在全省的前列。
李小平介绍,普洱正在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富集的优势,全面提升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普洱要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将普洱市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山川秀美的“森林普洱”;要建设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科学发展林化工产业、生物能源、生物医药和生物农药产业,开发松香、松节油深加工,推动木材制品深加工,带动群众就业和致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另外,李小平还说,普洱还要建设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努力打造蕴含民族和区域特色的森林文化品牌;最后是要建设优越的森林城镇体系,创建一批国家或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乡镇、森林乡村。
审议报告献良策立足优势谱新篇
政府工作报告从八个方面对云南省“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作了总结,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清醒地指出云南仍然处于欠发达的阶段,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为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工作,对2011年的工作提出了九个要求。中共迪庆州委书记张登亮认为报告符合云南省情实际,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十次全委会精神,同意报告及“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张登亮说,从迪庆藏区实际来看,在党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历届州委、州政府的努力下,迪庆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继续保持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条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一批具有迪庆特色的法规出台,得到了中央、 中共云南省委的肯定,一大批爱国爱教、热爱家乡的宗教界人士得到培养,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的结果。”张登亮说,迪庆目前最重要的、最紧迫的任务是贯彻落实好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共云南省委藏区工作领导小组第十次工作会议及12•18会议精神,进一步巩固好、发展好这来之不易的成绩。要下决心积极主动把中央、省的好政策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他建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藏区发展的有关政策,做好重点工作项目建设,建议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项目申报等前期工作上继续给予支持,在项目前期经费上给予倾斜。
努力实现迪庆跨越发展
听了秦光荣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迪庆州人民政府州长黄政红深受鼓舞。他介绍说,在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迪庆经济社会发展同云南全省一样,在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2010年是迪庆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央召开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共云南省委也及时召开了藏区工作会议,给迪庆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迪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黄政红说,迪庆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也是省级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
“十二五”规划纲要把滇西北旅游区、香格里拉小中甸水库和丽香高速公路的建设列入了云南省“十二五”时期的建设项目。“迪庆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云南省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和本次会议精神,努力实现迪庆跨越发展。”黄政红建议:1、高度重视迪庆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尽快开工建设丽香高速公路。迪庆与过去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周边的藏区相比,仍然存在发展不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在支柱产业的培育方面尤其如此。2、加大对迪庆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是迪庆脱贫致富的关键,也是培育后续发展力量和高素质人才的关键。3 、加大对迪庆生态保护的投入力度。关于迪庆生态的保护和治理,迪庆州做了详细规划,但由于资金压力大,没有充足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项目很难做。4、加大扶贫力度,切实做好云南省内重点企业挂钩帮扶迪庆的各项工作。
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科学发展
“这次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完全赞同秦光荣省长所作 的报告。”中共昭通市委书记夜礼斌说,过去的五年,云南省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人振奋,但也应当看到,昭通的发展还很落后,“三个并存”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改观,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报告对“十二五”的规划符合云南实际,符合“两强一堡”的发展战略,各项指标的制定科学合理,对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对于今后五年昭通的发展,夜礼斌说要按照“四一一”“五个一”“一二三四五六”等发展思路,通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全面推进富民强市跨越发展进程。他建议:一是不仅要注重国际大通道的建设,还要注重连接内地的大通道和省际通道建设,破解公路交通瓶颈,全面实现公路建设高等级化,为“桥头堡”建设打好基础;二是昭通的水利化程度还很低,请求加大对昭通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昭通的三个革命老区县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做出过特殊的贡献,但由于人口密集,贫困化程度深等原因,发展相对滞后,应加大扶持力度;四是在资金投入、项目审批等各方面加大对昭通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大产业助昭通腾飞
刚刚调任昭通任代市长的刘建华说,在云南的桥头堡建设中,昭通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到了,云南在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同时,也要打通面向内陆开放的经济走廊,特别是面向长三角经济带。“从这个层面上说,昭通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很大优势,起到了一个重要门户的作用。”
昭通以三大产业闻名于世。首先是水利资源丰富,特别是昭通拥有号称“万里长江第一港”的水富港,年货运吞吐量达63万吨,通过水道连接了昭通乃至云南与长江流域沿岸9个省市的经贸往来,可以有力促进昭通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这个水路通道,昭通将把云南融入到长江经济带中。
其次是矿产能源资源丰富。刘建华介绍,将把昭通打造成为一个能源基地,包括建设溪洛渡等一批世界级的电站等,充分发挥昭通的能源优势;同时昭通具有非常丰富的煤矿资源,要做好深度开发的工作。
最后是要建设农产品基地。刘建华说,昭通的苹果闻名云南,接下来要扩大苹果的种植规模,要发展到80万亩以上;另外是天麻,要深度开发天麻在昭通的优势,将其进行产业化种植,同时引进外来先进技术,把昭通天麻真正推向全国。
一心一意献良策齐心协力绘蓝图
中共怒江州委书记段跃庆认为报告和纲要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饱含了亲民利民的情怀,是一个集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纲领性文件,为云南省未来五年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在谈到怒江时,段跃庆说,“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实现怒江“二次跨越”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是进一步缩小差距、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决战扶贫的攻坚期、基础产业培育期、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期。“十二五”时期,怒江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打基础,着力解决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二是建支柱,着力解决支柱产业单一问题。三是提素质,着力解决以教育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滞后问题。四是攻脱贫,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五是抓生态,着力建设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据段跃庆介绍,怒江州作为滇西边境贫困山区的典型代表,特殊州情决定了需要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采取特殊政策和办法来改变其贫困面貌。他建议:1、把怒江作为全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先行先试。2、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怒江民用机场前期工作,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帮助怒江年内完成前期工作。3、把怒江州作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地区之一,“十二五”期间完成怒江州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4、争取尽快核准建设六库水电站,争取年内开工。5、把怒江州境内怒江、澜沧江面山生态修复建设作为重大项目予以立项,争取把怒江州列为全国生态补偿的试点地区之一。6、将片(马)密(支那)公路纳入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暨云南“桥头堡”建设项目,将片马口岸纳入中缅双边协议口岸。
抢抓机遇努力加快怒江发展
在提到政府工作报告时,怒江州人民政府州长侯新华说报告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结构层次严谨,文风朴实简练。总结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实事求是,深刻准确。对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部署,定位准确,措施有力。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凝聚力量、团结鼓劲、催人奋进的报告,是一份高质量的、指导和布局全省新时期政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做好2011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云南省各项工作、确保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展望“十二五”,侯新华说,怒江州将抢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的机遇,按照白恩培书记提出的“怒江州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州情实际,创新发展方式,以扶贫攻坚、生态修复、交通通畅、教育资源整合、强基固边五大工程为重点,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努力实现发展的新跨越”的重要指示精神,秦光荣省长作出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怒江州要围绕抓生态、重民生、促发展、保稳定四大重点开展工作,努力加快怒江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聚全州之智,举全州之力,坚定不移地实施五大工程,努力实现怒江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突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侯新华建议:1、怒江州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但融资渠道单一,缺乏建设资金。建议在云南省发行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城投券)中给予怒江更多倾斜。2、进一步加大对怒江州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怒江高等级公路建设。
历经艰辛铸辉煌满怀信心绘蓝图
在谈到政府工作报告时,中共文山州委书记李培说报告是一个实事求是、激励人心、推动发展、催人奋进的报告。过去5年来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报告把防灾减灾工作成绩和经验作了总结,又深入分析了新的形势,找准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是对云南省情的再认识,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进一步增强了云南全省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政府工作报告一是总结全面、分析深刻、鼓舞人心;二是主题鲜明、主线突出、体现创新;三是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凝聚人心;四是结构合理、语言简练、文风清新。
结合文山的发展,李培谈到“十一五”以来,文山州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基础设施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经济总体不断增强、社会和谐、边疆稳定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他建议:1、应更加重视云南对“珠三角” “长三角”的开放合作,把云南对“珠三角” “长三角”开放和成渝经济区的合作和发展纳入云南省的“十二五”规划。2、把文山“文砚平”列入滇东南次级城市群进行规划建设。文山县撤县建市,城市区位和节点作用更加明显,必将推动“文砚平”城市群建设发展进程,有利于促进该区域内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有利于加快推进云南——“珠三角”对内开放经济走廊的步伐,拉动滇东南城市群区域内的州市与全省协调发展。3、更加重视边境地区特殊困难群体的扶持发展,进一步拓展“兴边富民”的内容和领域,将建设内容覆盖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等各方面,实现边境和谐稳定发展。4、加大对文山重点特色产业的扶持发展,对产业承接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作进一步明确,加大对三七、辣椒、草果、八角产业的扶持力度,重视铝工业基地的培育,加快普者黑、坝美旅游开发,培育文山的特色支柱产业,增强边境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献良策 促发展
中共临沧市委书记杨洪波说,过去的五年,云南省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干旱带来的影响,克服了各种困难,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展望未来五年,是云南厚积薄发、蓄势待发、千帆竞发的五年,这将为云南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临沧发展带来机遇。
就临沧而言,杨洪波认为过去的五年是临沧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GDP年均增长12%,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不容易的。“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们得到了省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得比较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7.2%。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了10%。”
杨洪波介绍,在“十二五”期间,临沧将突出两个重点: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加快工业发展。杨洪波建议:1、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龙头企业基地建设的扶持。2、建议云南省政府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市场营销给予支持。3、希望云南省政府增加对边境民族地区的扶持,特别是加大对山区综合开发的扶持力度。
杨洪波表示,中共临沧市委、市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好本次大会精神,进一步推动临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抓机遇谋发展
“听了秦光荣省长的报告,很受启发。”临沧市人民政府市长锁飞说,过去的五年是云南发展最好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云南抓机遇、谋发展的五年。“临沧和云南全省一样,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五年。”
对临沧来说,2011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锁飞满怀信心地描述“十二五”期间绿意盎然、和谐发展的边境城市临沧,“临沧宝贝很多,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的推进,临沧不愁吸引不到好的投资商落户。”新的5年,政策机遇前所未有,锁飞表示将抢抓机遇、谋求发展,扎实抓好六大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解决好;
二是要抓好新型工业化发展;
三是要抓好农业产业化,加强中低产田建设;
四是要大力推进城镇化;
五是要抓紧做好、实施好惠民工程,要落实国家和云南省的惠民政策,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城乡居民倍增计划;
六是要在构建平安和谐临沧方面作出努力。
(注:排名不分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