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德尔松《春之歌》(作品62之6)的艺术美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德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门德尔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年),是欧洲音乐史上浪漫主义时期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涵盖各种体裁。作品风格温柔舒适、优美恬静,曲式结构完整严谨,音乐表现富于诗意幻想。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本文拟选例其首创的钢琴音乐体裁《无词歌》中的《春之歌》(作品62之6),立足本体研究,对作品的音乐形式、音乐材料、音乐的表现内容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尽地分析,以期能窥其《无词歌》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门德尔松 无词歌 春之歌 本体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德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门德尔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出生于德国汉堡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其父是一位银行家,母亲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珠宝商的女儿。富足的家庭使门德尔松从小便有条件得到最好的教育,尤其是对钢琴、小提琴的学习,使他成为了音乐“神童”。作为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门德尔松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开始学习作曲,其音乐创作生涯从10岁开始延续了26年之久,作品数量众多,体裁丰富,涵盖管弦乐序曲、交响曲、钢琴独奏曲、协奏曲、宗教音乐等等。比较知名的有《仲夏夜之梦》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清唱剧《伊利亚》等。
  《春之歌》(作品62之6)是门德尔松首创的小型钢琴体裁《无词歌》中一首流传甚广的杰作,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拟立足本体研究,对作品的音乐形式、音乐材料、音乐的表现内容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尽地分析,以期能窥其《无词歌》的艺术特色。
  回眸西方音乐文化的历史,18世纪末及19世纪的浪漫主义是最为灿烂辉煌的一页。它不仅煽起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巨大热情,更为后人留下无数经典的艺术作品,擎起一座后人难以逾越的音乐文化高峰。门德尔松通过自己的音乐艺术实践,首创了《无词歌》音乐体裁。无词歌是一种宛如歌曲的抒情钢琴小曲,其中包含一个歌曲性质的旋律和相应的伴奏部分,都是完整的歌曲形式。从体裁性质上讲,无词歌和夜曲的性质比较接近。尽管无词歌没有歌词,但门德尔松认为他所作的无词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比歌词还要明确。
  无词歌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音乐创作中的重要体裁,而在门德尔松之后的作曲家如俄国的柴可夫斯基、法国的圣·桑等都曾写过优美动听的无词歌,并获得广泛地流传。门德尔松是熔古典乐派精神与浪漫乐派因素于一炉的大音乐家,他的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其旋律优美,富于歌唱性,结构完整、织体精巧,富有幻想激情。《春之歌》(作品62之6)全曲90小节,单三部曲式。
  作品第一部分由两个平行乐句组成的乐段,其中后乐句结束时缩减了1小节。第二部分同样为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的乐段。只是在引入再现部之前,作曲家添加了一个14小节规模的连接段。而在再现时,作曲家通过扩充手法,使音乐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作了14小节的结构扩充。随后进入12小节的尾声结束全曲。从结构规模看,除去连接段、尾声等附属部分,作品的主体部分结构类似于我们歌曲体裁中的主、副歌形式。作品“结构严谨缜密”,“它的形式和内容是互相统一而相得益彰的”,是名副其实的无词“歌”。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每一首都以一种诗意的音乐形象为核心,音乐朴素、接近生活,在充满现实生活气息的同时又富于标题性。《春之歌》(作品62之6)描写了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蓬勃气象。贯穿全曲的由四音列形式构成的固定音乐主题旋律婀娜多姿、委婉迷人,给听众展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瑰丽景象。伴奏部分每小节一个八度叠加的和声音程再加上一个单音便构成了全曲主要的伴奏织体。
  如果说作品第一部分旨在描绘大自然春意盎然的美景的话,那么,作品的第二部分则旨在刻画人们置身于春色之中激动兴奋的心情。在作品第二部分的后乐句处,作曲家通过调性转换,使音乐在主调A大调的属大调E大调上展开,同时通过向上模进的发展手法,使这幅春色画图更增添几许纷纭与迷离,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愉悦感和一种春深似海的神秘感。
  乐曲再现时明媚如歌的主题旋律再次出现,让刚刚平静的心情再次激情澎湃。而回顾了激荡兴奋的惜春之情后,在甜美寂静的气氛中,音乐逐渐弱下来,慢慢消逝在无尽的春光之中。含蓄而平静地终止后,作曲家引入一系列的补充终止,给人以余韵未绝、意蕴愈深的奇妙联想。再现部结束之后的尾声则像是一首歌曲演唱完毕之后简短的尾奏段落,将音乐真正推向结束。
  门德尔松广泛地吸收城市风俗性的音乐、民间歌曲和舞曲的素材,表现充满浪漫主义气质的诗情画意和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力求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莫扎特、贝多芬等命运多舛的音乐家不一样,门德尔松是一位被称作“天之骄子”的艺术家,他的一生蓝天为伴,鲜花铺路,一帆风顺。他的音乐作品大多不涉及社会性的政治题材,也不反映尖锐的人生问题,追求使用严格匀称的形式来表达富于想象的乐思,继承德国古典主义音乐传统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倾向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和超脱,始终以一种明朗的生活态度和个人美好信念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而这种音乐风格,在《春之歌》(作品62之6)的创作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参考文献:
   [1]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8期。
   [2] 吴暇:《乘着歌声的翅膀——析门德尔松的钢琴曲集〈无词歌〉》,《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作者简介:孙祖洪,男,1966—,云南曲靖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及作曲理论教学研究,工作单位:曲靖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众所周知,在日本的明治时代,幸田露伴、森鸥外、夏目漱石等著名作家都有很深的汉文学素养。但是,随着近代化的推进,在日本知识分子中间出现了远离汉文学的倾向。提起大正作家和中国的关联时,首先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作家是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芥川龙之介、木下 太郎等人,其数目比明治时代已经少了很多。在大正时代,上述作家和中国有着很深的联系。然而,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以来,包括很多文学家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开始追
期刊
摘要 新写实小说以崭新的艺术形态和文化品格,以及作家所特有的社会责任感与忧患意识,以写实性的创作原则,摹写小人物的灰色人生,呈现现代社会的人生悲剧形态,力求在生活原始形态的真实呈现中,渗透式的展现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与制约,从而达到对生活本质的揭示与把握。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 平民世界 灰色人生 悲剧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以前所未有的深
期刊
摘要 《庄子》的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法天贵真”,即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尊重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庄子》的音乐思想最彻底揭示了音乐的本源,《庄子》音乐思想中的理想之乐,是高雅浪漫和理想化的,是一种纯音乐。  关键词:哲学 浪漫 理想 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19世纪后半叶在欧洲才逐步建立起来,而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源,则可以追溯到史前
期刊
摘要 从杨亚洲获得社会与市场双重认可的部分电视剧分析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叙述平凡女性情感生活,附和传统伦理观念,维护家庭人伦稳定,是“家居”媒体艺术——电视剧创作一种合适的文化定位与选择。  关键词:家庭 电视剧 日常生活 平凡女性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从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到最终这种媒介被人类内化,不知不觉间变成为我们生存的必备环境与背景,这个过程是在潜
期刊
摘要 史诗人物的解读,不应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分析其性格和行为,而应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审视,分析其身上所体现的历史性、民族性、宗教性、神性、人民性等文化特征,这样才能对史诗人物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也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类自我塑造、不断自我完善的艰难历程。  关键词:史诗 英雄人物 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历史性要素    对于藏族史诗《格萨尔》所反映的时代
期刊
摘要 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由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形象为中心的文化转型的时期,这种文化转型在消费社会中为视觉营销提供了契机和温床。本文以营销语境为立足点,以符号学的角度解读当下视觉营销中的“中国元素”之“中国红”的演绎。  关键词:视觉文化 视觉营销 中国红 符号  中图分类号:G254 文献标识码:A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对于媒体而言
期刊
摘要 禅宗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宗教派别,它里面包含着对人生无比广阔的思考,对人们的人生态度和创作风格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来分析禅宗对宋词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 禅宗 禅理 随缘自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禅宗,是一个独特的宗教派别。印度禅学的第一代祖师据说是摩诃迦叶,南北朝时,禅学传到了中国。禅宗始于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当
期刊
摘要 在寓言小说越来越成为纯粹的儿童读物的今天,云南诗人李森的《动物世说》却深刻地指向幽深的人性世界,其表现出来的对复杂人性的关注和批判,不仅是对寓言传统的承继,更是赋予了当代寓言以现代性品格,为未来寓言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关键词:《动物世说》 寓言 人性 现代性品格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对于李森而言,“云南诗人”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更不是一个身份的
期刊
摘要 在中国文化里,红色代表着“富贵”、“吉祥”、“喜庆”、“青春”、“春天”等涵义;而在美国人的眼里,红色(red)则象征着“流血”、“谋杀”、“暴力”、“反动”、“亏损”、“火灾”等等,这就意味着用red来翻译《红楼梦》中的相关内容,势必会曲解“红色”在《红楼梦》中的特殊涵义,但如果不用“红色”,《红楼梦》所渲染的浓厚中国文化气息就很难被外国读者所了解。  关键词:《红楼梦》 文化 翻译  中
期刊
摘要 汉语的音韵结构决定了古代文学作品,如诗、词、曲的写作特点,即本身要如珠子般的圆润,而成为诗词曲载体的传统声乐也具有“如贯珠”的特点,这个理论在昆曲歌唱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表现,在昆曲理论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关键词:如贯珠 昆曲 珠圆玉润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声乐理论是基于汉语演唱之上的理论,其载体为汉字,汉字的读音虽几经变更,但其音韵结构却无大的变化,这就使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