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冰心这样写抗战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我为什么潜意识的苦恋着北平?我现在真不必苦恋着北平,呈贡山居的环境,实在比我北平西郊的住处,还静,还美。我的寓楼,前廊朝东,正对着城墙,雉堞蜿蜒,松影深青,霁天空阔。最好是在廊上看风雨,从天边几阵白烟,白雾,雨脚如绳,斜飞着直洒到楼前,越过远山,越过近塔,在瓦檐上散落出错落清脆的繁音。还有清晨黄昏看月出,日上。
  晚霞,朝霭,变幻万端,莫可名状,使人每一早晚,都有新的企望,新的喜悦。下楼出门转向东北,松林下参差的长着荇菜,菜穗正红,而红穗颜色,又分深浅,在灰墙,黄土,绿树之间,带映得十分悦目。出荆门北上斜坡,便到川台寺东首,栗树成林,林外隐见湖影和山光,林间有一片广场,这时已在城墙之上,登墙,外望,高岗起伏,远村隐约。我最爱早起在林中携书独坐,淡云来往,秋阳暖背,爽风拂面,这里清极静极,绝无人迹,只两个小女儿,穿着桔黄水红的绒衣,在广场上游戏奔走,使眼前宇宙,显得十分流动,鲜明。
  我的寓楼,后窗朝西,书案便设在窗下,只在窗下,呈贡八影,已可见其三,北望是“凤岭松峦”,前望是“海潮夕照”,南望是“渔浦星灯”。窗前景物在第一段已经描写过,一百二十日夜之中,变化无穷,使人忘倦。出门南向,出正面荆门,西边是昆明西山。北边山上是三台寺。走到山坡尽处,有个平台,松柏丛绕,上有石礅和石块,可以坐立,登此下望,可见城内居舍,在树影中,错落参差。南望城外又可见三景,是龙街子山上之“龙山花坞”,罗藏山之“梁峰兆雨”;和城南印心亭下之“河洲月渚”。其余两景是白龙潭之“彩洞亭鱼”,和黑龙潭之“碧潭异石”,这两景非走到潭边是看不见的,所以我对于默庐周围的眼界,觉得爽然没有遗憾。
  平台的石礅上,客来常在那边坐地,四顾风景全收。年轻些的朋友来,就欢喜在台前松柏阴下的草坡上,纵横坐卧,不到饭时,不肯进来。平台上四无屏障,山风稍劲。入秋以来,我独在时,常走出后门北上,到寺侧林中,一来较静,二来较暖。
  回溯生平郊外的住宅,无论是长居短居,恐怕是默庐最惬心意。国外的如伍岛(Five Islands)白岭(White Mountains)山水不能两全,而且都是异国风光,没有亲切的意味。国内如山东之芝罘,如北平之海甸,芝罘山太高,海太深,自己那时也太小,时常迷茫消失于旷大寥阔之中,觉得一身是客,是奴,凄然怔忡,不能自主。海甸楼窗,只能看见西山,玉泉山塔,和西苑兵营整齐的灰瓦,以及颐和园内之排云殿和佛香阁。湖水是被围墙全遮,不能望见。论山之青翠,湖之涟漪,风物之醇永亲切,没有一处赶得上默庐。
  我已经说过,这里整个是一首华兹华斯的诗!
  二
  在这里住得妥贴,快乐,安稳,面旧友来到,欣赏默庐之外,谈锋又往往引到北平。
  人家说想北平大觉寺的杏花,香山的红叶,我说我也想;人家说想北平的笔墨笺纸,我说我也想;人家说想北平的故宫北海,我说我也想;人家说想北平的烧鸭子涮羊肉,我说我也想;人家说想北平的火神庙隆福寺,我说我也想;人家说想北平的糖葫芦,炒栗子,我说我也想。而在谈话之时,我的心灵时刻的在自警说:“不,你不能想,你是不能回去的,除非有那样的一天!”
  我口说在想,心里不想,但看我离开北平以后,从未梦见过北平,足见我控制得相当之决绝——而且我试笔之顷,意马奔驰,在我自己惊觉之先,我已在纸上写出我是在苦恋着北平。
  我如今镇静下来,细细分析:我的一生,至今日止在北平居住的时光,占了一生之半,从十一二岁,到三十几岁,这二十年是生平最关键,最难忘的发育,模塑的年光,印象最深,情感最浓,关系最切。一提到北平,后面立刻涌现了一副一副的面庞,一幅一幅的图画:我死去的母亲,健在的父亲,弟,侄,师,友,车夫,用人,报童,店伙……剪子巷的庭院,佟府堂前的玫瑰,天安门的华表,“五四”的游行,“九一八”黄昏时的卖报声,“国难至矣”的大标题,……我思潮奔放,眼前的图画和人面,也突兀变换,不可制止,最后我看见了景山最高顶,“明思宗殉国处”的方亭阑干上,有灯彩扎成的六个大字,是“庆祝徐州陷落!”
  北平死去了!我至爱苦恋的北平,在不挣扎不抵抗之后,断续呻吟了几声,便恹然死去了!
  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早晨,十六架日机,在晓光熹微中悠悠的低飞而来;投了三十二颗炸弹,只炸得西苑一座空营。——但这一声巨响,震得一切都变了色。海甸被砍死了九个警察,第二天警察都换了黑色的制服,因为穿黄制服的人,都当做了散兵,游击队,有砍死刺死的危险。
  四野的炮声枪声,由繁而稀,由近而远,声音也死去了!
  五光十色的旗帜都高高的悬起了:日本旗,意大利旗,美国旗,英国旗……
  西直门楼上,深黄色军服的日兵,箕踞在雉堞上,倚着枪,咧着厚厚的嘴唇,露着不整齐的牙齿,下视狂笑。
  街道上死一般的静寂,只三三两两褴褛趑趄的人,在仰首围读着“香月入城司令”的通告。
  晴空下的天安门,饱看过千万青年摇旗呐喊,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如今只镇定的在看着一队一队零落的中小学生的行列,拖着太阳旗,五色旗,红着眼,低着头,来“庆祝”保定陷落,南京陷落……后面有日本的机关枪队紧紧地监视跟随着。
  日本的游历团一船一船一车一车的从神户横滨运来,挂着旗号的大汽车,在景山路东长安街横冲直撞的飞走。东兴楼,东来顺挂起日文的招牌,欢迎远客。
  故宫北海颐和园看不见一个穿长褂和西服的中国人,只听见橐橐的军靴声,木屐声。穿长褂和西服的中国人都羞的藏起了,恨的溜走了。
  街市忽然繁荣起来了,尤其是米市大街,王府井大街,店面上安起木门,挂上布帘,无线电机在广播着友邦的音乐。
  我想起东京神户,想起大连沈阳,……北平也跟着大连沈阳死去了,一个女神王后般美丽尊严的城市,在蹂躏侮辱之下,恹然地死去了。
  我恨了这美丽尊严的皮囊,躯壳!我走,我回顾这尊严美丽,瞠目瞪视的皮囊,没有一星留恋。在那高山丛林中,我仰首看到了一面飘扬的旗帜,我站在旗影下,我走,我要走到天之涯,地之角,抖拂身上的怨尘恨土,深深的呼吸一下兴奋新鲜的朝气;我再走,我要掮着这方旗帜,来招集一星星的尊严美丽的灵魂,杀入那美丽尊严的躯壳!
其他文献
59岁的诗人汪国真与世长辞,在诗歌界乃至文学界引发了一股怀旧风潮。与其同龄的文化名流和读者,纷纷用各自的方式追忆他们与诗人的陈年旧事,将那一段流金岁月在网络自媒体传播的快车道上,演绎为一道格外惹眼的风景;同时,许多青年读者也借此契机开始熟悉汪国真和他的诗。于是,对汪国真的纪念活动,成了继“余秀华爆红微信圈”之后,诗歌与网络自媒体平台又一次深入的聚合。然而,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各种评价的意见和声音似乎
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等国际大奖络绎不绝地光顾非洲,使得非洲文学研究日益成为世界文学界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然而,相比欧美的非洲文学研究,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无论是学界的外国文学研究、翻译,还是高校的外国文学教学,都非常鲜明地呈现出重西方、轻东方的特征。作为东方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非洲文学,更是没有受到国内学界的青睐与重视。事实上,中国的非洲文学研究理应走在世界的前列。 
70年前摄于异国他乡的缩微胶卷,如今,终于化为《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下称《丛书》),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迎接着与它有着绵绵神交的学人们。  这里,是它的故里,湖光山色之中,正是当年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的所在,琳琅书库之内,先期回家的“骨肉”,在那里殷殷期盼着团聚。  化身千百,嘉惠学林。洋洋千册,蔚为大观。《丛书》宛若一张游子的照片,仔细端详,思念之情变得越发浓烈。此刻,每一个见到它的人,
历经时间检验,具有典范价值和深刻影响力的人类精神遗产被称为经典。经典是一个国家、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和文化认同的符码,是构筑共同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1942年朱自清的《经典常谈》问世以来,“什么是经典”“经典的基本属性”“经典怎样产生和流传”“经典的内部与外部关系”“中国经典独特的当代价值”等问题成为当代中国学人高度关注、历久弥新的话语焦点。上世纪80年代后,伴随西方后现代思潮涌入和大众传媒时代的兴
他的作品像他的名字一样,在群星闪耀的文坛熠熠生辉。  他塑造的“小兵张嘎”在中国文学史数不胜数的人物群像中无可替代。  他是徐光耀。  一个13岁参加八路军,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建国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九旬作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平原烈火》和中篇小说《小兵张嘎》迄今风行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2000年出版的《昨夜西风凋碧树》获鲁迅文学奖。  如今,徐光耀千万字日记将陆续出版。这
桌子上一杯乌龙茶,散播着阵阵幽香,靠在沙发上有意无意地面对电视,享受着退休之后的那份悠闲。我突然想到,退休是不是与退隐有点类似呢?远离了名利场的是是非非,没有了职场上的鸡争鹅斗,而且有口安稳饭吃(当然远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这样,我是托居住在大城市的福了),不必为温饱操心。有空闲时,想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不干也没有人催了……如果胸襟宽阔些、为人通脱些,心闲身安,晚年可以说是人生的享受。古代的隐士们所追
读三联书店出版的夏海先生新著《品读国学经典》一书,如行山阴道上,但见妙叙纷披,胜义络绎。  《品读》选文,皆属国学经典。在夏先生看来,“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固有学术”,“国学经典”是“承载国学义理而又不朽的作品”。作者将《古文观止》作为主要品读对象,笔耕不辍,集腋成裘,遂成此著。该书录文共36篇,出自《古文观止》者22篇(占《观止》全书的十分之一),出自“扩充阅读有关文选”者14篇。  从
在参与编辑整理《中国新诗年鉴》的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诗歌批评与研究文章,有一个印象:批评家们一方面在为过去作总结,一方面也热衷于为当下诗歌开病症诊断书,却很少出具令人信服的治疗药方。只有破坏,不重建设,导致了诗歌批评表面上沸沸扬扬,但实质上只是一派“客气而冷漠”的“研究”景象。即使有一些关于当下诗歌批评的理论,却也因为当下学术体制的“零度情感”,而处于泛化状态:有观点,但并不新颖;有体例,但毫无个
何东平(光明日报总编辑):30年前的1984年年底,《博览群书》即将诞生。杂志刊名由当时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亲自题写,发刊词是胡乔木同志在提倡全民读书会上做的讲话。《博览群书》在全国上下端庄大气文化气象之下诞生,在全民对读书有很高期待的情况下诞生,在举国上下对阅读高度重视氛围当中诞生,可见其有非常高贵的出身。  大家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也有人说,天堂是图书馆的样子。所以今天不管是对编《博览群书》
《田家父子》是一部别开新面的大气厚重之作。  理由可以归为四点:小说描写了一个家族史,而不只是一个人的历史。田兆丰、田加河以及儿子们,整整三代人——虽然以田加河为主要线索统领全书,立足当下,同时又辐射了中国近百年的沧桑历史;作者把它放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当中,而且以小市民的生活作为切入口,详尽地描写和展现了以田加河父子为主的小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幅城市小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