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书画人生(下)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还有一些很好的画家圈子的朋友,我们今天也有很多人说雅集,苏东坡也有他的雅集,地方在当时的驸马爷王诜王晋卿的家里。苏东坡跟王诜的关系非常好,经常到他的一个园子中去聚一聚,这个园子叫西园,后来专门画画的题材西园雅集指的就是这个。苏东坡和这些画家建立了深厚的关系。苏东坡特别喜欢看画、讨论画。我们看到苏东坡的书法里面有一组作品是题画诗,是他题《烟江叠嶂图》。在诗里面、他对很多艺术的观点都有了自己的阐发,比如说水墨的观点。尽管王维也说过了水墨,但是唐代的画其实很少水墨画。在宋代的时候,水墨画很多,没有色彩,水墨作为绘画的形态,这时已经非常多了,而且宋人对水墨情有独钟。在苏轼的朋友圈里,大画家李公麟就擅长“白画”——也就是不用色彩的水墨画。苏轼还提出来了水墨可以和诗争艳,画和诗可以有同样的功效。后来,我们说文人画,画可以当诗来写诗可以当画来画,诗画合一,诗情画意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宋以前的画大部分是工匠画的,历史上没有几个真正被称为画家的,但是从宋代以后文人参与绘画就多起来了。苏东坡提出一个文人当然要写诗写文章,但是如果把这样的心境用画来表现,同样也是可以的。画就当作诗来写,艺术的表达可以通过形象,也可以通过诗歌,都可以表达出来,这才叫文人画。但不是说潦潦草草的文字就是诗,要有意境才是诗:文人画也是一样,要有意境。因为诗和画可以相辅相成,两条途径当中可以选择一条去做。苏东坡在诗歌、绘画中的认识,都是超越常人的。譬如,杨贵妃吃荔枝,就有了’妃子笑”:妃子一笑,果农就很苦,千里之外都要送过去。尽管从此荔枝有了一个别称,但是当年的老百姓却是苦不堪言的。苏东坡也吃荔枝,他写的诗歌就成了荔枝的全球广告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历史名人境界不一样。这是人生的境界,我们可以看到,苏轼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对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投注于无限的热爱。苏东坡对生活的热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什么东西到他那里都变得津津有味,他的津津有味让他自己成为一个可以让我们津津乐道的人。
  文人画到底在图像上是什么样子呢?这一幅图是王诜的《烟江叠嶂图》。就是这样,文人画这一历史的概念,在宋代人心目中就是图上的这样。宋代文人画概念和近代文人画的概念,用的文字一样。但是指代的图像是不一样的。苏东坡的《枯木怪石图》,是他唯一留下的一张画,当然也可能是强加给他的,也可能是他自己画的。我们认为是他自己画的理由很充分,因为苏东坡不会画画,但是他非常喜欢画画、画了画喜欢题诗,他周边的朋友也都是画画的,也许他忍不住的时候,也画上一两张,这很正常。他自己也写过信,告诉朋友,自己近来画画有进步,得意非凡。你看这怪石,真的是很怪,你没有见过这样的石头、树的样子也很奇特。这个造型是不准的,苏东坡是造型能力很有限的。别人画竹子是一节一节的,但是苏东坡却是一下子画到头的。别人问他,竹子不是一节节的吗?有智慧的人就会这样回答:你见过竹子是一节节长的吗?长的时候,每一根节都是有的。这虽然说是歪理,但是好像还有道理。这种线条的比例、质量是不一样的,他下笔的时候,线条本身的质量是很流畅的,下笔很稳、带一点枯笔,可以体现出树的苍老。看一下小的枝条,线条很浑厚,很扎實,这符合他书法的特点,也符合了他不太会画画的特点,还符合了他想要搞怪的特点。他说自己喝完酒之后,想要宣泄出自己的情感,他就这样去用诗画来表达,来一泄而快。
  我们从他的线条本质来看,就是这样。米芾和苏东坡很相似,他不会画画,但是他却还是想要画画,于是他就用点来点,结果点出来的就是‘米家点”,但是一般人却是学不像的。其实米家点是很难画的,因为你首先要字写得像米芾一样好,有这样的笔力。你说米芾画得很好吗?并不一定,但是他却很会鉴定画,很多名画都是他鉴定的一要有这样的眼力。所以。学“米家山水”是要有一定前提的。他不大会画画、米芾就把儿子培养成了画家,到处推荐自己的儿子,说自己的儿子画得好。
  宋代人喜欢清瘦,喜欢画瘦硬的东西,他们喜欢画雪景,觉得很清雅。宋代人为什么喜欢画枯树,这是因为宋代生活十分富裕。就像我们现在人都想要减肥,但是三四十年前却没有讲过要减肥。一个富足的年代,才会讲究清瘦。只有看枯树,你才知道这是一棵什么树,夏天的时候,枝叶繁茂,你看不清楚树的形态,但是一到冬天,就可以看到树的枝干。要画出它潜蕴着的生机,来年春天,一定会郁郁葱葱。枯树最适合表现线条,一根枝条是否有生命力,立刻可以看出来。中国人喜欢梅花、是因为可以看到潜蕴着的生机,感受到来年可以生机勃勃。枯树可以画苍老的枯树,小的枯树没有意思:只有饱经沧桑,依然还带有生机,才会有意义。枯树寒林最适合表现线条,书法的线条是否能表现,一画寒林都可以看到,看到线条的生机和活力。宋代很喜欢画一个品种,也就是苏东坡画的古木、怪石。苏东坡不会画画,就画一块石头、两棵树、两根草,画多了不行,他的造型能力不行。他把书法的线条搬过来,把书法当中自如的一面表现出来,生机勃勃表现出来。
  还有一个说法是诗画一律,书画同源。一个画家用同样的方式去画、去写,把诗和画当作同样的表达心境的途径,诗和画的功能是一样的。书画同源,书法和画都用同样的线条。到了后来,赵孟颊说,画石头就用飞白、画树就用篆书,画小的枝条就用草书,把书法的线条摆进来。字如其人,要把你的心情放到线条里面,字当中要体现勃勃生机,因为人需要不断的生机去滋养你,你才可以长寿,完成中国文化的使命。中国文化是烘托每一个生命的文化,衣食住行都是寻常的事情,精神上也是如此、要从每一个细小的元素开始,要把你的生命注入其中,这就是中国的艺术、文化。在苏东坡之后,很多人都去模仿他,画这样的题材。但凡画到这个题材,都是高雅的题材,但是也比较难画,因为形不重要,而线条、笔墨很重要,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门槛。因为形没有太大意义,所以笔墨要很有意思。形如果不对,笔墨就要更有意思。枯木怪石就是这个道理,要对自己的笔墨和线条有信心,否则就栽跟头了。现在很多画家故意画得很复杂,这样就可以掩饰很多东西。但是苏轼这样的文人画却不同一笔是一笔,每一笔都可以体现出你的所有优点和缺点。所以我们可以在画中看到一团真气,这张画就饱满了。逆水行舟,一松手就一泻千里。这个画也是一样,一笔没画好,舒了一口气,这一张画就败掉了。枯木怪石,寥寥几笔,为什么后面大家都争相模仿,就是这个道理。宋代更多人的水墨画、都是烟雾迷蒙、枯树行旅,宋代的大家们大都是画过寒林、枯木的,因为,苦寒是宋代画的特点。因此一个时代的绘画特点,我们要找到其背后的缘由。在哪一个地方可以找到捷径进去?就是从《枯木怪石画》中进去,你就可以读懂这个题材,可以知道要看什么东西,体现什么道理。   怪石本身的画法是‘“似卷云皴,实则无皴法。信手写出,不求形似,不具皴法”,在石头的左边画了一点小石头,一点点,多了他画不好。他有一个亲戚,画得非常好一一文同。文同是他的远方亲戚,比他年长一些。苏东坡说的文人画,最标准的形象就是文同的画。文同是宋代画竹子非常有名的画家,也是一位诗人。苏东坡看到文同画的竹子之后,说“吾乃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以遣之,故一发于墨竹”他可以看到很多情绪,可以通过墨竹来宣泄、抒发。他是这样看,也是这样做的,甚至他看文同的画也是这样。《文与可画篑筲谷偃竹记》是苏东坡记载文同去看竹子、画竹子的过程,把他很多对艺术的观点都放在其中,然后说,文同就是竹子,竹子就是文同,这样一种比喻,十分形象,把竹子和文同进行对应,写了这篇文章。也从文同这里开始,他一点点提出文人画的概念当时西园雅集的人都是官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画画。他们都是有修养的,他们的画和别人画的不一样。苏东坡想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就提出了文人画的概念。所以,文人画在理论上的确立者其实是苏东坡因为有很多经历是从他自己身上来说的。他画不好,就没有办法说画画一定要画得很像。他讲究想象、舒展、跌宕、韵味,从诗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你可以在法度中赋予新的含义,也可以在法理之外,激发新的豪情。唐代是严密的法度社会,撕开一个空间,可以把意趣放进去,但是这损失了造型的准确。形差一点,意思可以多一点,形越准,意思就越少。这是苏东坡提出的概念损失一点东西,为了得到更大的东西,这符合他和米芾这些对绘画非常痴迷,但是造型能力却不行的人的要求。人有长短,并不是说苏东坡绘画也达到非常高的境界,但是他对绘画有新的认识,认识到文人也可以介入绘画。这是从他自己的经验中,慢慢地他理出了这样的概念。所谓的文人画,当初叫士子画。《跋赵子云画》
  “画笔略到而意已具。”如果你可以去留意物象,细节过多了,画被刻意封闭,你的意思就达不到了。所以,画画应当以意为上,所有的画应该都是要满足诗意的。工匠画和文人画的区别:工匠画是职业画,是为了工资来画的,而文人画是为了自己开心的,并不是为了经济利益的。所以,诗文画都是为了自己的心灵,传达自己的意愿,让自己舒服。苏东坡把这两个概念提出来,并且在苏东坡时代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通过不同场合的题跋,表达他对画的认识。苏东坡含义上的文人画是,成为文人你要写诗,并且用同样的心境去画,画。但是到了后来,别人就去捣浆糊,去投机取巧,随便画画,就说自己画的是文人画,这个我们不足为训,要知道苏东坡的本意是什么。
  所贵于画者,为其似也,似犹可贵,况其真者?
  吾行都邑田野,所见人物,皆吾画笥也。”宋代是一个求真务实的时代,但是在这个时代当中,“真”比”似”更加重要,更加有生机。在人物画上面,也有一个提法。‘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鸡鸭狗、房子,都有基本不变的外形在,是固定的,但是水波、烟云是不会停止的,没有恒定不变的形态。“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欤?明于理而深观之。”常理是符合内在变化运动的规律,然后再去表现的。在自然中,苏东坡认为生机是把有既定形象的东西表现出来,也可以去表现不断流变的东西。这些诗没有办法写生的,但,是只要合理就可以。符合常理之后的潜台词是只要是合理的,就可以变动,可以改变。后来,花鸟成为中国人标明自己志向的手段,山水画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归宿。中国画不是写生,你去看山,似乎你都看得到,但是没有一座山是可以对应得上画中的山。黄山的山头很好,华山的山腰很好,这都是最理想的东西,是可以拼到一起的。但是拼装的时候应该合理、应该研究山是怎么构造的,山脚到山腰是怎么连接的。精神和理想的归宿就是你把最理想的山都放在一起,就是很好的画。神教总是把人引向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中国人是不相信有极乐世界和天国的,但是我们相信人间有桃花源,那个地方是你可以住进去的,而不是一个非人的仙境,一定是和现实的人是有关系的。常理在中国有科学的依据,也有人情道德在里面,两者结合起来。常理就为以后人们的绘画发展打开了新的天地。
  西洋绘画最高境界是手眼合一,栩栩如生,所见即所得,我们觉得很惊讶、很赞叹。但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是心手合一,你看到一样东西,把它记存在心里,酿造之后,然后画出来。常理是什么?就是你可以把很多东西放在一起,但是需要合理,合理才是可居、可游的。苏东坡在净因院当中提出了这个观点,他本人的绘画作品就只有这一件,更重要的是他在绘画观念,上给后世打开了新的天地。中国文人对很多事情都会介入,但,是参与需要门槛和通道,绘画的通道和导向,就是苏东坡在宋代的时候给出的。从苏轼以后,画画不仅不像唐代阎立本那样认为是一种耻辱、反而成了一种文人的光荣。到南宋以后,绘画史的写法也不同。在北宋以前的绘画史中记载的画家,基本上都是工匠,宋以后有非常多有名的工匠也画画,但是历史不记载。现在到大同那边,道观有很多题壁画很好,让人叹为观止,但是别人就说是工匠画,并不说他画得非常好。后面的美术史记载的都是文人画家、这是苏轼扳道导致的结果,文人是文化、艺术、修养的代表,让文人画高居艺术的殿堂。
  苏轼在书法上的贡献很高。唐代有歐阳修、宋代有苏东坡,他是宋代书法的第一大家,他和王羲之一样,做到了此刻、此地、此人三个因素牢牢钉在一起,不能分离,这就是最好的作品,字如其人,这是他在书法上的贡献。在宋代的时候,苏东坡的书法成为最杰出的代表,以《黄州寒食帖》为代表的作品定下了他的历史地位。
  在绘画上,比较复杂、但是总的概括起来说,中国绘画这一列列车、到了宋代苏东坡就扳道,把它分成了两道,一边是工匠画,一边是文人画。他自己也有实践、也有理论、更重要的是他有远见。他重视养身,到哪里都要找好吃的,不好吃的也要变成好吃的,黄州的猪肉没人吃,他就把它做得更加好吃。大家觉得不好的东西、他会把它变成好的东西,让大家认同。他的画也是一样,工匠的东西不养生,他就去变,于是我们就有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画。后面有数以万计的人在不断努力,开启了后世的绘画历史。
  苏轼在书法上成为宋代的领先人物,在中国绘画上成为历史的扳道人物。
其他文献
他,一辈子为两岸科研机构、公共图书馆前后赠送650万册以上的图书;他,开创两岸之间的交流及很多的第一次——第一个将台湾图书送给大陆图书馆、第一个在大陆举办台湾图书展、第一个在台湾举办两岸书画展、第一个在台湾公开展示大陆图书。他,就是被誉为“两岸文化书使”的石景宜博士。  石老1916年出生于广东省南海西樵山,而他与图书结缘时却已在而立之年。石老早年在广州勷勤大学就读,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而辍学。194
期刊
壁上挂钟的长短针间隔成个直角。当、当、当……结结实实敲了九响。  孙奶奶颠着脚步,临出门才发现没带开门的钥匙;往常它总放在玄关的鞋柜上。于是回到屋里,到处搜寻,东找找,西找找,仍不见钥匙的踪影,孙老爹搁下报纸,透过老花眼镜,视线随着老伴移动的身影,老半天诧异地问:  “你到底在找什么啊?”  孙奶奶有些发急了,不耐地说:“我的那串钥匙!”  孙老爹见状起身,帮助四处寻觅。两个人像热锅上的蚂蚁,翻来
期刊
“新聞是為歷史做紀錄,而文化傳承則必須由出版事業來負擔。”這是台灣中國時報集團創辦人余紀忠在時報出版創辦前所說的。而據時報出版董事長孫思照回憶,《中國時報》成立附屬出版社還有兩個最直接的原因,於內,當時報禁下的三大張《中國時報》再也容納不了日積月累下溢出的稿件,“創作淹腳目”,需要有一個延伸的空間;於外,又有報紙讀者不斷要求作品或專欄結集成書,免去剪報之苦。於是,1975年1月,基於“文化傳承”的
期刊
黄庭坚(一O四五-一一O五),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官至吏部员外郎。工正、行、草書。正书学《瘗鹤铭》,遒健不俗。行书得《兰亭》风韵,蕴藉而舒展。草书得怀素三昧,相比于《自叙帖》,文气盎然。其书法虽昂藏郁拔,而神闲意浓;其笔法瘦劲圆通,则自篆来。《山谷集》自谓:「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
期刊
时间回到战火纷飞的1921年。是年7月,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为了宣传党的理论、宗旨,为了给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中的普罗大众提供精神粮食,于9月1日成立了人民出版社,首任社长是负责党的宣传工作的李达。人民出版社自成立后浮浮沉沉,于1950年12月1日重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创建的出版党和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也是国家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出版社。      为人民出好书    为人民出好
期刊
柯九思(一二九O-一三四三),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仙居人。其父柯谦,为江浙提举。柯九思以父荫补华亭尉,但他并没有赴任,而是经人介绍投奔到蒙古怀王孛儿只斤,图帖睦尔门下。不久,图帖睦尔便在统治集团斗争中获得了胜利,继位为帝,成为元代著名的崇尚文艺的皇帝——元文宗。因此,柯九思便被任命为典瑞院都事。后,元文宗设置了文化机构奎章阁,特授柯九思为学士院博士,《稗史集传》称当时「凡内府所藏书法名画,承命鉴
期刊
编辑平台:  本刊“作家手记”内容由台湾《文讯》提供简体版,繁体版台湾《文讯》同步刊行。    吴东权  1946年生。香港远东学院文史研究所毕业。曾主编《文艺》月刊。创作有散文、小说,近年开始写作「银发文学」,关注于老年人的生活。着有散文《牵手银发行》、《越老活得愈好》;小说《玉骨冰心》、《橄榄林》等。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小姐,”我把从一大堆旧书中挑选出来的一本《古小
期刊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书、'大王’草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及言语,以类相从,缀以卷。”因卷首有“十七日”,故冠名《十七帖》。当时弘文馆曾将此帖摹勒上石,末有一大“敕”字,俗称“馆本”,惜原刻本已失传,现存传世本皆为“馆本”的摹刻本或唐、宋人临摹本的再刻本。《十七帖》属今草中的小草,
期刊
毛主席诗词版本繁多,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估算,大陆出版的就有大约1,200余种。而文革十年间出版的有600余种。各地方、各出版社、各种文字、各类装帧、各样开本,用纸、印刷、字体、排版等等,层出不穷。也就是那个时代、那么多出版社造就了诗词印刷史上的一个奇迹。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版本,要说清楚实在不是我等所能胜任的,笔者只能拈轻去重,单谈谈毛主席诗词专集的线装版本。毛主席一生爱“分外妖娆”的“红装”,生
期刊
编者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作为一个特殊载体,自古以来,是君子和骨气的象征,代表着自强不息、高风亮节的精神。竹子经由宋代文人诗文书画,被赋予更加丰富的气质品格,在每一位文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竹君”。北宋文同以墨竹而闻名,他的墨竹技法和理论影响广泛,他与苏轼提倡“寓意于物”的文人写意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画家。而宋以后的画家在秉承文苏凤骨的基础上,逐渐融入个性特征,为文人墨竹的发展注入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