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没有兴趣,就没有原动力,也就不可能有创新,我们知道,学生学习努力的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学习的动机是否强烈,而学习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动机,一种是内部动机。通俗地说,“要我学”是外部动机,“我要学”是内部动机。“我要学”首先是一个学习兴趣的问题。
一、培养学习兴趣,要把教学与学生好奇、好幻想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激发创新意识
作为语文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把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满足其创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试以作文教学为例:学生对作文普遍有畏难情绪,但如果把作文教学同学生好奇,好幻想这一心理特征抓住,通过有效途径,引起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和跃跃欲试的情绪,那么学生就会逐步消除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我曾以《九月观菊展》为题让学生习作。作文前,我先参观了有关菊展,回校后,我对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菊花的品种、色彩、形状,介绍了产地、栽种的基本技术以及我国种菊的悠久历史等。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当他们迫切要求老师进一步了解菊展时,我才带领学生一起去参观菊展。大家兴致极高,在赏菊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回到课堂,我又指导学生读了杨朔的《茶花赋》等历代文学家咏花吟菊的名篇。然后再命题作文。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作文大家都写出了真情实感。学生不仅从不同的角度描绘、赞美了菊花。而且内容翔实,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有一个同学这样写道:“我爱雍容华贵的牡丹,我更爱超凡脱俗的菊花,它飘逸俊俏、内蕴丰富,不就是我们年轻一代乐观向上、风华正茂的象征吗?”
这样不仅学会了这类习作的写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培养学习兴趣,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求乐,在乐中求知,树立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我在教育理论书籍中读到前苏联的这一个故事:说有一位老师,他对一个不喜欢学语文的学生,一不批评,二不讲实际道理,只是每天布置抄一段高尔基的小说。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学生就对高尔基小说着了迷,从此也就爱上语文,并且以后成了前苏联的语言学家。所以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我语文老师就应像前苏联教师一样,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求乐趣,在乐趣中学知识,并培养其创新精神。
我在教学《驿路梨花》时,就文章的开头作了以上尝试。开头是这样写的:“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接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我在朗读后,要求学生根据朗读中的节奏和重音以及语段中的语句和语调等。找出其中储存多少“信息”,我故意用了“信息”这个热门词儿。这下子课堂活跃起来了,大家沉浸在一种愉悦中。经过讨论,同学们总结回答:在表达方式上有记叙、描写和抒情;在语法上运用了动补结构作补语;在记叙文的要素中交代了时间、地点;在文章结构上运用了铺垫的手法,“暮色情”正是今天走不出大青山而须留宿“小茅屋”的原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又要求学生仿写抒写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位女生在《家乡的小河》中写道:“小河,多美的家乡小河啊!蜿蜒曲折的河水流淌到远方,消失在令人遐想的朝晖中。”还有一个桃花山区的学生在《华一水库大坝观桔》中写道:“英勇的华一水库啊!你载着多少故乡人的梦想!七女峰抗日纪念碑和大坝两边那连绵不断的每到秋天一片青翠、金黄的桔山使我想到了当年的抗日志士的奋斗和今天农民耕耘的收获。”这样不仅让学生乐中学到知识,又在知识中享受了快乐。那经过学生创意的形容词、动词和修饰词的搭配是那么有新意,那么贴切、生动而形象,充分表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艺术,帮助学生挖掘创新潜能
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要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教学方法必须因教学对象而异,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课必须务避“平铺直叙”,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峰回路转”“跌宕有致”。要注意启发,创造一个产生问题并要求解答问题的氛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般地说,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精心设计课前讲话。课前谈话是“导课艺术”,往往影响整堂课的情绪,应力求简练、明快、风趣,或引人入胜,或耐人寻味,或直抒胸臆,唤起学生澎湃的激情,引起学习这堂课的兴趣。如我教《春》是这样导课的“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呈现出一幅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繁花似锦的美景;一提到春,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着无限的喜悦。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曾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的美景。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是如何写春的……”这样把春景之美、人心之欢悦带给了学生,激起了学习兴趣。
二是恰当安排课堂节奏。好的课堂节奏,好像说书那样有铺垫、有映衬、有高潮,使学生思想和情绪有张有弛,始终怀着浓厚的兴趣去获得知识。
例如,我教《荷塘月色》时,节奏是从导人情境人手,先从总体上把握作品情感基调,然后分析表达艺术。我先用简短带有帮助学生想象的话引起学生对宁静月夜的回忆;接着让他们默读课文,让学生设想情境置身于作者一起,在那样一个时刻来到那样一个地方,并想象月光下的蛙声,细细品味、欣赏树影、荷叶、荷花,甚至闻着那清香,领略微风的吹拂;最后让学生掩卷静思,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自己所感受到的境界。运用这种节奏。使语文教材中的美感点燃学生兴趣的火焰。
三是善于运用启发式。现在课堂上仍不少是教师不能全面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以致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有意识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听不行,现在有的老师运用的一问一答的双向交流也不完全行,而必须是师生多向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提问题、答问题的机会。我上课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有时也允许学生交头接耳。当然搞多向交流要求教师有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储备,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记得有一次,我教《药》一文,分析第一部分时,突然有个学生提问:“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为什么这里不用‘摸’。而要用‘掏’呢?”我鼓励学生的创新勇气后,略加思索后反问道:“这里不用‘掏’。也不用‘摸’,用‘抓’行不行?”学生回答说:“不行!”我便就势展开:“‘摸,是‘取’的意思,是很小的动作;而‘掏’既有‘取’之意外,还有,挖’的意思,运用比‘摸’大。华大妈的钱是多年手苦积攒下来的,来之不易,藏得很深,很秘密,顺手一‘摸,摸不出来,随便一‘抓’更抓不出来,非得‘掏’不可。这‘掏’字可用得传神、准确、形象啊!”学生的提问打乱了课堂秩序,但这样几问几答,使学生激发了新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也更浓了。这里教师在启发和多向交流中不是也挖掘了学生创新潜能吗。
我们要有“人人皆可为尧舜”的现代教育观,就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当作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因为它的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条件。
(责任编辑:谢先国)
一、培养学习兴趣,要把教学与学生好奇、好幻想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激发创新意识
作为语文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把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满足其创新求异的心理需求,试以作文教学为例:学生对作文普遍有畏难情绪,但如果把作文教学同学生好奇,好幻想这一心理特征抓住,通过有效途径,引起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和跃跃欲试的情绪,那么学生就会逐步消除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我曾以《九月观菊展》为题让学生习作。作文前,我先参观了有关菊展,回校后,我对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菊花的品种、色彩、形状,介绍了产地、栽种的基本技术以及我国种菊的悠久历史等。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当他们迫切要求老师进一步了解菊展时,我才带领学生一起去参观菊展。大家兴致极高,在赏菊的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回到课堂,我又指导学生读了杨朔的《茶花赋》等历代文学家咏花吟菊的名篇。然后再命题作文。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次作文大家都写出了真情实感。学生不仅从不同的角度描绘、赞美了菊花。而且内容翔实,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有一个同学这样写道:“我爱雍容华贵的牡丹,我更爱超凡脱俗的菊花,它飘逸俊俏、内蕴丰富,不就是我们年轻一代乐观向上、风华正茂的象征吗?”
这样不仅学会了这类习作的写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培养学习兴趣,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求乐,在乐中求知,树立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我在教育理论书籍中读到前苏联的这一个故事:说有一位老师,他对一个不喜欢学语文的学生,一不批评,二不讲实际道理,只是每天布置抄一段高尔基的小说。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学生就对高尔基小说着了迷,从此也就爱上语文,并且以后成了前苏联的语言学家。所以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我语文老师就应像前苏联教师一样,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求乐趣,在乐趣中学知识,并培养其创新精神。
我在教学《驿路梨花》时,就文章的开头作了以上尝试。开头是这样写的:“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接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我在朗读后,要求学生根据朗读中的节奏和重音以及语段中的语句和语调等。找出其中储存多少“信息”,我故意用了“信息”这个热门词儿。这下子课堂活跃起来了,大家沉浸在一种愉悦中。经过讨论,同学们总结回答:在表达方式上有记叙、描写和抒情;在语法上运用了动补结构作补语;在记叙文的要素中交代了时间、地点;在文章结构上运用了铺垫的手法,“暮色情”正是今天走不出大青山而须留宿“小茅屋”的原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又要求学生仿写抒写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位女生在《家乡的小河》中写道:“小河,多美的家乡小河啊!蜿蜒曲折的河水流淌到远方,消失在令人遐想的朝晖中。”还有一个桃花山区的学生在《华一水库大坝观桔》中写道:“英勇的华一水库啊!你载着多少故乡人的梦想!七女峰抗日纪念碑和大坝两边那连绵不断的每到秋天一片青翠、金黄的桔山使我想到了当年的抗日志士的奋斗和今天农民耕耘的收获。”这样不仅让学生乐中学到知识,又在知识中享受了快乐。那经过学生创意的形容词、动词和修饰词的搭配是那么有新意,那么贴切、生动而形象,充分表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艺术,帮助学生挖掘创新潜能
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要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教学方法必须因教学对象而异,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课必须务避“平铺直叙”,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峰回路转”“跌宕有致”。要注意启发,创造一个产生问题并要求解答问题的氛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般地说,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精心设计课前讲话。课前谈话是“导课艺术”,往往影响整堂课的情绪,应力求简练、明快、风趣,或引人入胜,或耐人寻味,或直抒胸臆,唤起学生澎湃的激情,引起学习这堂课的兴趣。如我教《春》是这样导课的“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呈现出一幅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繁花似锦的美景;一提到春,就会感到有无限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着无限的喜悦。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曾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的美景。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是如何写春的……”这样把春景之美、人心之欢悦带给了学生,激起了学习兴趣。
二是恰当安排课堂节奏。好的课堂节奏,好像说书那样有铺垫、有映衬、有高潮,使学生思想和情绪有张有弛,始终怀着浓厚的兴趣去获得知识。
例如,我教《荷塘月色》时,节奏是从导人情境人手,先从总体上把握作品情感基调,然后分析表达艺术。我先用简短带有帮助学生想象的话引起学生对宁静月夜的回忆;接着让他们默读课文,让学生设想情境置身于作者一起,在那样一个时刻来到那样一个地方,并想象月光下的蛙声,细细品味、欣赏树影、荷叶、荷花,甚至闻着那清香,领略微风的吹拂;最后让学生掩卷静思,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自己所感受到的境界。运用这种节奏。使语文教材中的美感点燃学生兴趣的火焰。
三是善于运用启发式。现在课堂上仍不少是教师不能全面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以致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有意识地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听不行,现在有的老师运用的一问一答的双向交流也不完全行,而必须是师生多向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提问题、答问题的机会。我上课允许学生与老师争论。有时也允许学生交头接耳。当然搞多向交流要求教师有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储备,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记得有一次,我教《药》一文,分析第一部分时,突然有个学生提问:“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为什么这里不用‘摸’。而要用‘掏’呢?”我鼓励学生的创新勇气后,略加思索后反问道:“这里不用‘掏’。也不用‘摸’,用‘抓’行不行?”学生回答说:“不行!”我便就势展开:“‘摸,是‘取’的意思,是很小的动作;而‘掏’既有‘取’之意外,还有,挖’的意思,运用比‘摸’大。华大妈的钱是多年手苦积攒下来的,来之不易,藏得很深,很秘密,顺手一‘摸,摸不出来,随便一‘抓’更抓不出来,非得‘掏’不可。这‘掏’字可用得传神、准确、形象啊!”学生的提问打乱了课堂秩序,但这样几问几答,使学生激发了新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也更浓了。这里教师在启发和多向交流中不是也挖掘了学生创新潜能吗。
我们要有“人人皆可为尧舜”的现代教育观,就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当作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因为它的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条件。
(责任编辑:谢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