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之王”:我酷故我在

来源 :祝你幸福·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07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武汉街舞“第一人”,被誉为“街舞之王”;他第一个取得国家级街舞裁判资格,目前全国仅有3人获此资格;他获得过多项全国街舞大赛冠军……然而,有谁知道他竟然是法律专业毕业生,又有谁知道他甚至为了别人眼中不成体统的街舞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工作。
  
  爱跳街舞的酷男孩前途一片光明
  
  1979年9月,喻斌出生在江城武汉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模特老师。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喻斌,从小开朗活泼。
  1993年的一天,叔叔从台湾带回几盒街舞录像带。强劲有力的音乐,青春动感的节奏,疯狂率性的舞姿,瞬间把喻斌深深吸引了……
  那时人们对街舞的认知还很模糊,但是,一有时间,喻斌就跟着录像带练习。这一切都是背着父母悄悄进行的。
  1997年底,喻斌报名参加了第一届全国JVC青春舞大赛。当时,他正上高三,只能尽量抽时间练舞,但他轻松获得了武汉赛区最佳创意冠军和全国总决赛亚军。
  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喻斌学习也很用功。1998年8月,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专业。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父母流下了幸福的眼泪,左邻右舍也都对喻斌竖起了大拇指。他们都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喜欢蹦来蹦去的“街头舞者”,竟然学业也很成功。
  上大学后,父母已准许他在家里跳舞,还经常和他谈论街舞文化。喻斌读出父母眼中更多的期待,4年来,喻斌的专业成绩一直不错,年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当然,喻斌依然时不时地跳跳街舞,上网看看国外的街舞资讯。
  2002年6月,喻斌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
  
  优秀男孩放弃工作追逐街舞
  
  然而,没多长时间,喻斌就对这种朝九晚五的生活感到不自在了。同事年龄都比较大,喻斌没有一个可以谈心的朋友,时间一长,感觉很郁闷。他开始怀念和伙伴们自由跳街舞的日子。
  一天下班后,漫步在夜幕笼罩的街头,喻斌偶然发现几个十几岁的少年在路边跳街舞。一种久违的感动让他不由自主地停止了脚步,似曾相识的冲动驱使他不顾一切地脱掉工作服,和这些街舞小子们一起跳了起来。动感的音乐,自由的摇摆,张扬的激情……喻斌找到了曾经的自我。等他跳累了准备歇息时才发现,刚才自己是在单独表演,那些少年都停在一边静静欣赏他的舞姿。喻斌准备离开时,他们全都跑上前,央求喻斌给他们传授舞技……
  回到家,喻斌久久不能平静。街舞爱好者越来越多了,但武汉还没有一家专门的培训机构。他想:如果办一个街舞培训班,既可以过上自己梦想的生活,又能成就一番事业,多好啊。
  看到辞职信,单位领导开始是疑惑,了解到他的真实想法后,简直就是惊讶了。知道他是为街舞而辞职,父亲暴跳如雷,指着他的鼻子说:“跳舞有什么出息!”母亲流着泪说:“我们知道你喜欢街舞,可是选择街舞,你有没有考虑你的未来?”喻斌低着头分析街舞培训的未来市场需求。父亲见他执迷不悟,气愤地说:“算了,不管他了,让他自己去尝尝后悔的滋味吧!”说完,摔门而去。
  和父母闹僵了,也让喻斌更加铁了心,一定要好好走下去,让时间来证明自己。
  办培训班不是一个人可以胜任的,喻斌开始和跳街舞的兄弟们联系。在他的说服下,终于有几位已经“退隐”的人愿意“出山”。喻斌积极地奔走于高校之间,贴海报,发传单,在网上遍撒“英雄帖”,寻找新鲜血液。最后,有15名B-BOY(街舞男孩)应征入选。这一批“老兵”加新人组成了武汉第一支街舞团队,取名为“特别团体”,喻斌担任团长。
  团队成立了,喻斌又发愁了,因为找不到一块可以练舞的场地。喻斌一连好几天四处奔波,好不容易在首义广场附近找到一家塑料厂的废仓库,可每月要收700元租金。喻斌一咬牙,自己掏钱交了租金。当队员走进练舞场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室内光线暗淡,到处是水,还有机器刺耳的轰鸣。喻斌鼓励大家说:“我们的条件是艰苦一点儿,赚了钱,一定会好起来!”
  一个月后,喻斌感觉操练得差不多了,开始招收学员。他们分头奔走于中学、大学,贴海报,发传单,可一个多星期下来,只有5个人来学舞。这连场地租金都不够呢!
  这时,练舞场又催租金了。怎么办?无奈之下,喻斌只好求助父母。母亲心疼他,悄悄塞给他1000元:“闯也闯了,该好好找工作了!”喻斌不知道说什么,只能无言地点点头。那段时间何止父母劝他,一些亲戚长辈也来劝说:“当初我们都说你是最有出息的,看现在……”说完,都是恨铁不成钢的叹息。小区里的邻居总对他指指点点,说他: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偏要去街头跳些小混混的舞蹈,活该!这一段时间,喻斌也很苦恼,不断地在心里问自己:难道我看错了吗?
  正在无助时,喻斌听说,由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联办的“康师傅每日C”青春舞大赛将于2002年9月在武汉举行。顿时,他像抓到了救命稻草——参赛去!
  此后,“特别团体”一发不可收拾。喻斌不断率领队员参赛,先后获得“冠生源杯”街舞大赛冠军,武汉“SOGO”街舞争霸赛冠军,武汉“统一冰红茶”街舞冠军等多项大奖。他们的成绩在武汉乃至全国街舞界产生了不小的轰动,已成为武汉街舞界不败的神话,当之无愧的首席。
  那—刻,喻斌才深深感悟到,付出和收获向来是成正比的。现实也正如他所料,很多学员慕名而来,再也没有谁瞧不起他们,再也没有谁嫌弃他们破旧的练舞场。
  
  街舞男孩成了富有的“街舞之王”
  
  名气带来了号召力。在喻斌和他的“特别团体”获得一系列大奖之后,不少商家主动找喻斌合作。
  2002年10月中旬,一个商家找到喻斌,委托他策划一场大型露天party。喻斌精心准备,把街舞文化融入市场,把B-BOY街舞表演第一次搬上了大型舞台,吸引了万千青年男女的倾情和向往,轰动效果令商家赞不绝口。此后,商家趋之若鹜,诚邀喻斌参加越来越多的商业策划活动。
  除了商家,电视媒体也频繁邀请喻斌和“特别团体”参加电视节目。2003年元月,受湖北电视台、贵州电视台邀请,参加当年的“山高水长”春节联欢晚会演出。3月10日,他被吸收为湖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成为中国最年轻的舞蹈家之一。
  2003年4月,喻斌成立了武汉第一家合法经营的街舞团体——武汉喻斌SKC街舞俱乐部,成为湖北地区第—个专业机构。他们租了宽敞明亮的练舞新场地。应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之邀,喻斌还赴北京,为“特别团体”录制了专题节目。
  2003年8月底,听说香港歌手梁咏琪9月中旬将到湖南卫视举行歌友会,喻斌立刻与湖南卫视取得联系,愿意为梁咏琪伴舞。虽然当时喻斌的名气已经远近皆知,但用街舞为明星伴舞尚是第一次。没想到,梁看了喻斌及其队员的表演后一口答应了。最后的结果也让她很满意。好运接踵而至,喻斌率“特殊团体”先后成功地担任徐怀玉、童安格、吴奇隆等多位明星歌友会的专属舞群,成了他们重点关注的好朋友。
  2003年10月,经过层层评选,喻斌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第一个国家级街舞裁判员;11月13日至19日,喻斌应邀担任在北京举行的全国街舞电视大赛全国总决赛评委。“特别团体”拿回女队健身街舞组全国亚军、女子单人全国亚军、最佳团队、最佳编排等多项大奖。2004年7月30日至8月4日,“特别团体”赴北京参加2004年第二届全国街舞电视大赛总决赛,夺得冠军。
  面对一个个国家级大奖,喻斌并没有满足。他广招慕名而来的街舞学员,先后有一万余名年轻人跟他学过街舞,有上千人成了全国街舞界的出色选手。
  让喻斌记忆犹新的是武汉女孩王贝,跟喻斌学习街舞将近一年,凭借街舞表演参加了2005年的超级女声海选,一举取得武汉地区第一名,并被一家唱片公司相中,成为签约歌手。事后王贝给喻斌打电话,高兴地说:“谢谢你,喻斌老师,如果没有你,我可能还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姑娘!”
  现在的喻斌依然很忙碌,已基本退居幕后的他,在充当团队的经纪人和管理者。他相信,全世界有年轻人的地方就会有街舞,而有街舞的地方就有一番年轻人的事业。
其他文献
老爹:  我生在一个讲道理的家里,自己的大、小事,都会有一个平等的商量,“民主”这个词就是在家里学会的。现在想一想,能够记得的几件事,当时自己的“道理”也很勉强很强词夺理,有不依不饶的嫌疑,事后也有站不住脚的,只是当时的老爹老妈,还是依了我。孩子需要逐渐地学会讲道理啊!  很庆幸,我们家遇事商量的宽松气氛,直到今天还保持着。从小就以为所有的家庭都是这样,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家庭氛围。这次陕西支教才发
期刊
刚生完老二那段时间,我还没出月子,老公临时有事需要回国一个月,每天晚上都是我一个人带着俩孩子。或许是因为没有依靠,我反而更加强大,也找到了一些方法帮助自己把已经疲惫到极限的身体恢复过来。  老二醒来之前,会有10分钟征兆期。他会先轻轻地、慢慢地动一动、扭一扭、哼两声、再迷迷糊糊地睡着,然后再开始动作大一点,声音大一点,但并没完全醒来。这个时候,我会以最舒服的姿势躺在床上,全身放松,幻想此刻我是躺在
期刊
这天是个雨天。  风吹开了窗前的那本书,走过去一看,上面写着:雨季不再来。  《雨季不再来》是我最近读的一本书。这是一本散文集,本书作者正是我心中永远的三毛。《雨季不再来》是三毛少女时期写的一本记录她雨季的特殊事情,文章富有童趣,语言特别但又易懂。  一提到三毛,我就来劲。虽然我只读过她的这一本书,但从她文章的字里行间,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好像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她做的事我都理解。我了解很多她的事
期刊
背景:这是一位妻子写给丈夫的信。此信未经任何文字加工,完全是流浪母亲对生存的原生态记录。  本文作者“红”,今年34岁,当年因家境贫寒失去上大学的机会,于是,将改变命运、追求幸福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可是,结果怎样呢?    大昌:  两年以前,我去新疆打工,在那儿摘棉花,挣了2000元钱。当我满怀喜悦回来的时候,你已经与一个杜十娘式的女人好上了。她虽然没有百宝箱,却有二十多万,这二十万让
期刊
韦钰被人称做中国部长“博客”第一人。“在我的一生中,从事过不同的职业,但‘骨子里’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地探究是我们的乐趣、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将比较认真地做这件事”    将自己的最新文章上传,回复网友的跟帖,而今已成为韦钰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尽管如此,她却坦言迄今也没弄懂“博客确切的含义”。  与时下流行的博客相比,韦钰的博客显得很另类。几乎看不到任何个人生活经历的展示,她的博客更像一个
期刊
算数、几何、开方程、建模型……这一个个字眼简直是一座更比一座高的大山,“压”着我们长大。小时候,恐怕很多人都因为学不好数学而被父母责备过。不过最近,“学渣”们终于找到一个还击的机会了——“数学不好,还不是因为你们(父母)太害怕数学了!”  父母怕数学,越辅导孩子成绩越差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苏珊·莱文和同事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那些父母经常辅导孩子数学功课的家庭里,如果父母自己对
期刊
那天好朋友从上海来香港,带了一箱大闸蟹给我。晚上,两个人啃着蟹喝着酒在灯下叙旧。三杯下肚,俩当妈的当然就开始聊教育。  她大女儿原来是我家哥哥的同班同学,去年全家搬到上海。她说虽然孩子们上的还是国际学校,但功课确实比在香港紧张。家长们都非常拼,各种家长群热火朝天,上个课外兴趣班,也都奔着参赛得大奖去练的,压力很大。  说到压力大,谁又不是呢。且不说帝都战神、魔都牛娃,就说“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小朋友
期刊
搜狐:2005年中国明星年度榜,排名依次为尔玛依娜、F4、李宇春、刘翔……  网易:2005年度盘点,文化区第一名为尔玛依娜,所得票数超过金庸十倍。  2005年,尔玛依娜中国偶像人气指数为前三名之一。  尔玛依娜是谁?她是来自羌寨的农家女,网络上的“天仙妹妹”,汉族名字叫余红艳。    尔玛依娜的故事    羌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聚居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1986年,尔玛依娜
期刊
从那家国企辞职后,我到开发区的一家独资企业应聘。初试、笔试的成绩都是优,接下来就是总经理面试了。老总姓陈,40多岁,面目慈祥,有点儿秃顶。他笑容可掬地站起身,示意我坐在他的大班台对面,说:“小于呀,你的综合成绩很优秀,欢迎你加盟我的公司。为了更好地合作,请你填好这张单子。”我接过一看,十分意外,竟然是要求我填写原来公司的成功诀窍、技术秘密等商业机密。若答得好,即奖现金3000~5000元,并委以重
期刊
倾诉人·刘梦整理·苏 瑜魏西风     刘梦说,为了昔日的恋人,她打破了幸福的家庭,虽然丈夫收回了离婚的想法,可他们的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和温暖。    网上偶遇昔日恋人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还会遇到浩南。那天在网上,我在聊天室里无意中发现一个名叫浩南的网友,心里不禁一颤。“你真的是浩南吗?”“是呀。你好。”  “真的是你吗?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那一天,我和浩南在网上整整聊了个通宵。我把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