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讨与推行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to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问题,是农民的问题。这似乎是老生常谈,农民问题谈了多年,但今天再談农民问题,应该提到战略的高度:它关系到中国今后的发展及前途问题。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安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是中央高瞻远瞩的决定体现。
  关键词:内涵;保障;实施;建设标准
  Abstract: China’s problem, the problem is a farmer. It is a commonplace talk of an old scholar, farmer problem talked about for years, but today talk about farmer problem, should mention strategic height: its relation to Chines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This is right solve "3 farming” problem, advance the modernization, compose builds harmonious society, realize all the affluence of the people of Ankang, it has the significant strategic sense and the profou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the central embodiment of the decision to look far ahead from a high plane.
  Key words: connotation; security; implementation; construction standard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原则和方略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安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表述: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简述20个字,既有手段:生产发展;也有目标:生活宽裕。既有看得见的村容整洁,也有感觉得到的乡风文明,更有制度保障:管理民主。
  今天的新农村,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本、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央实施“以工补农,城市支农,财政哺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对农民来讲,社会变革的内涵要广泛得多,也实际得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是“五个建设”,即: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以党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今后一个时期,将在淄川区、山东全省,以及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
  2、把握关键,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 2.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委农办牵头,从有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人办公,负责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和落实。实行区一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到各乡镇,乡镇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包村责任制。 2.2、明确责任,强化工作保障
  实行“部门规划指导,镇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规划、政策制定、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考核验收。各乡镇要广泛发动,严密组织,狠抓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3、营造浓厚的氛围,强化舆论的保障
  要通过会议、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全面动员、广泛发动,深入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让群众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深刻变革,是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2.4、加大扶持,强化投入保障
  各乡镇、村(居)也要多方筹集资金,搞好配套,保证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2.5、严格步骤,强化监督保障
  要深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意见,建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要编制全区分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并指导各乡镇、村居规划编制工作,要搞好试点示范。区委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农民积极性较高的几个村(居)进行先期试点建设,每个乡镇选择几个村居进行重点培植,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阶段性成果。
  3、关于新农村的标准
  目前全国、省、市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指标。按照《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结合淄川区各乡镇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标准和指标,仅供探讨和参考。关于新农村的八条标准:
  3.1、一个科学合理、兼顾人与自然和谐的详细规划。规划突出各乡镇的地方特色。
  3.2、一项支柱产业。其产值占60%以上,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以淄川区湖南路为界,对于各乡镇来说可以大体分成两个片区,西北部以工业为主的各乡镇,东南部山区以农业和旅游开发为主的乡镇。
  3.3、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环境绿化、净化、美化,使用清洁能源,户户通自来水,安全饮用水达100%。
  3.4、一条畅通的道路。区通各乡镇、镇通村的道路,村内道路要全部实现硬化,镇通公交车。
  3.5、一条完整的信息网络。户户通广播、电视、电话。有条件的村可以实现网络化信息传送。
  3.6、一套便民的社会事业。各乡镇建设中心卫生院,重点中、小学,中心幼儿园。各中心村建卫生所、公交车站、文化活动室、农技服务社、放心商店,人人享受医保,老人有所养。基层村应配备门诊所、文化活动室、便利店并且有选择的配备其它文化体育设施。对于中心村或基层村,首先要确保四通:通路、通水、通电、通宽带网。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的增加其它设施。
  3.7、一份文明进步的村规民约。群众自治组织完善,村民生活和谐健康,无刑事案件发生,社会治安良好。
  3.8、一个过硬的镇村级领导班子,管理民主,为老百姓办实事,深得广大农村百姓的拥护。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4.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的提出及付诸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
  4.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赋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平等的享受发展的成果,弥合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1.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讨论和研究。
  4.2从理论层面上看,建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思想认识上明确以下两点。
  4.2.1、三个文明共同发展、三位一体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就精神文明而言,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
  4.2.2、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决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将带来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的加速发展。
  5、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措施与建议     
  5.1 、科学规划
  政府部门要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严格规划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
  5.2、齐抓共管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搞好服务,形成合力。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
  5.3、村民自治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5.4、广泛宣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民众的参与。
      5.5、加强领导
  要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把新农村建设摆上当地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在各级领导和相关建设部门的大力推行和实施,今后的建设步伐必定加快,整个淄川区,整个山东省,乃至全国正在进行一个伟大的“民心工程”,在不久的将来,农村的旧貌会发生有史以来翻天覆地的改变。整个中国会以新的风姿耸立于国际舞台。
  【参考文献】
  张京祥编著《城镇体系规划——新理念、新范式、新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金兆森、张 晖编著《村镇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李泽民编著《乡镇道路规划与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顾朝林等编著《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于方法》城市规划汇刊 .1997
其他文献
摘 要:路基强度是道路的根本,公路路基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公路的质量的优劣和公路的使用寿命。本文从施工的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各控制阶段等方面控制公路路基质量的方法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探讨。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strength of roadbed is the essential road, highway subgrade quality, matte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建筑市场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对于民用建筑工程来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该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其对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企业保障施工质量的保障。提高施工质量的方法主要体现在对工程材料,工程人员,施工顺序等的质量控制和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thirty y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以及房地产的火热兴起,建筑工程管理的压力变得空前的大,既要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又要极尽可能地缩短工期,既要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又要尽可能地节约建筑资金。因此科学地对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变得极为重要。本文在此从工程管理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几点加强管理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工程;现状;优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plannin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煤矿产能与人们对煤炭的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煤炭供应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各类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中瓦斯事故在煤矿各类重大、特大事故中所占的比重最大。通过对矿井瓦斯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加强、规范了矿井瓦斯安全管理制度,降低了矿井事故的发生,为煤矿稳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矿井;瓦斯;安全管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
期刊
摘要: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在公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质量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公路的质量。如何确保路基工程施工质量,加快进度,提高经济效益,一直是工程建设者们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公路路基的影响因素出发,提出路基施工技术要求,阐述了路基施工的方法。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要求;施工技术  Abstract: Road subgrade as a basis has plays an impor
期刊
摘要: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大对基本建设的投入。建筑施工单位为获取高质量的施工技术资料,很有必要建立健全档案资料的搜集与管理制度,明确施工技术资料的归档范围。本文在此从资料管理的现状出发,站在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加强施工资料管理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资料管理;现状  Abstract: Since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Chin
期刊
摘要:培训是根据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为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而对其实施的教育和训练。当企业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培训的方案、制度后,有时会遭遇员工对培训主动性不够,甚至存在抵触情绪的状况。如何激发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就摆在了管理者的面前。  关键词:员工培训;积极性;措施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nterprise training is the
期刊
摘要: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复杂、种类繁多,如果不对裂缝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就很难提示出桥梁病害产生的内涵和机理。本文分析了桥梁施工裂缝的原因,并对其防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桥梁施工;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reasons of bridge cracks from complex, phyletic and various, if not crack of sy
期刊
摘要: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贯穿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性文件,它编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无论是施工企业,还是业主都必须重视施工组织设計的编写与审核,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造价的控制。本文对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字: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
期刊
摘要:党的十七大深刻阐明了党风廉政建设和防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带民风;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绝不姑息。形成拒腐防变教育有效机制、防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利运行监控机制。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廉政;风险  Abstract: The seventeenth pr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