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生的枷锁》中菲利普之“生活毫无意义”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vgpzz6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的自传性作品,菲利普在探寻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时发现“生活毫无意义”。本文拟对这一观点及菲利普的最终人生归宿进行分析,指出其只是落魄人生的托词借口而非实实在在的生命体悟,以期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枷锁》所探索的人生意义。
  关键词:《人生的枷锁》;毛姆;生活;意义
  《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菲利普身上带有显著的毛姆影子,他是一个为探索人生真谛而历经生活磨难的知识青年。菲利普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他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先天跛足的生理缺陷又导致其性格孤僻、敏感,在学校饱受冷眼嘲讽,得不到友情的安慰;爱情道路上,菲利普与米尔德里德的情感屡遭磨难,他屡被伤害、抛弃。亲情、友情、爱情的缺失使得菲利普极度绝望,加之其朋友海沃德、克朗肖等人碌碌一生又死的无声无息,在这些凄惨人生的映衬下,菲利普痛苦绝望,怀疑生命的意义。他陷入人生的沉思,恍然间理解了克朗肖所谓的“人生意义存在于地毯之中”的哲学隐喻,“生活毫无意义” 的哲学观点,这个在他看来显得透彻的结论反倒让他振奋。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菲利普人生遭际的产物,但多少是值得质疑的,仓促而出的结论略显浅薄。应该注意的是,菲利普最终在婚姻中找到了人生归宿和所谓幸福。否定生活意义与找到其存在归宿之间有着明显的悖论,故本文拟对菲利普“生活毫无意义”的哲学观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解读其哲学思想。
  一、凄惨遭际的产物
  《人生的枷锁》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东罗马帝国皇帝希望了解人类历史,哲学家便将五百本书凝聚成一句话,即“人降生世上,便受苦受难,最后双目一闭,离世而去。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1]p.623
  “生活毫无意义”并非菲利普最初的人生观,早期菲利普对未来怀有热忱,热切追求幸福、金钱和权势,但因其天生跛足、家境破落及能力欠缺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生活中处处碰壁,转而在内心世界寻找自身存在之合理借口。这一观点来自克朗肖,一个抑郁不得志的诗人,酗酒滥情、生活潦倒,长期的压抑和打击使其极度消极悲观。克朗肖很有文学才华,却没有得到认可,只得默默一生,他有时显得不求上进和吊儿郎当,在菲利普看来是碌碌无为。彼时菲利普正是医学院学生,前途光明,克朗肖告诉他人生的意义存在于地毯中,菲利普并不懂得这一道理,然而屡次碰壁后,特别是米尔德里德三度离开后,菲利普困惑、痛苦、绝望,此时他忽然悟得克朗肖的透彻,理解了“地毯织工把地毯的格局编得错综复杂,并非出自某种目的,不过是满足其美感的乐趣罢了。正如地毯织工那样,一个人也是这样度过其一生的。”[1]p.624这一发现让菲利普激动不已,既然人生毫无意义,成功与否不再重要,不必寻求社会地位或社会成功,反正都是毁灭。这为自己的失败找到合理借口,并收获一种自以为的清醒和满足,这让菲利普十分激动。
  二、虚无主义借口
  笔者认为,此种观点似乎略显浅薄,它源自人生凄惨遭际,是无奈人生的合理安慰,但这并不是逃脱人生枷锁的钥匙,充其量是与枷锁和解的暂时借口。菲利普对世界怀有极大热忱,他将人生分析透彻后,决定活出真正自我,但其乐观主义充满浅薄性,妄图以“生活毫无意义”之观点让自己的疑惑变得安稳,并借此逃避世俗人生的价值。
  “人生毫无意义”并非毫无价值,若是经过全面透彻的思辨伴之多样的身世遭际换得的彻骨领悟,倒也多少有发人警醒之处,但问题在于“生活毫无意义”的结论至于菲利普更像是为其惨淡人生寻找的托辞或借口,换言之,领悟到无意义的生活并不意味着活得消沉堕落,这正是菲利普的问题所在。活着无需奋斗,因为奋斗与否终会化为泡影,活着可以失败,因为失败与否终会随风而逝,但这并不代表否定积极的生活。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克朗肖、菲利普还是毛姆本人,都在积极寻找其人生意义,并且十分在乎自己的地毯织的如何。
  三、宁静与自由——生活的理想归宿
  毛姆在《总结》中表示,创作《人生的枷锁》时,他渴望于婚姻中找到宁静和幸福的所在,并将这一愿望写到小说中,还描绘了他喜欢的婚姻图景,即温柔贤惠的妻子、和睦友好的家人及舒适安逸的家庭环境。毛姆将婚姻与爱情分的十分清楚,菲利普与米尔德里德的纠葛爱恨让人无奈,不仅花光其所有积蓄,还浪费大量时间、经历及情感,而莎莉散发出的“一个女性与生俱来的健美的本能,满腔的柔情蜜意和一种母爱与姐妹之情交织在一起的情感”[1]p.712则让菲利普感到宁静与温暖。毛姆认为“婚姻使人平静,这样的平静还能使我不丢失宝贵的时间,思绪不受打扰地写下所有想写的东西;平静,以及一种安定而有尊严的生活方式。我寻求自由,并且认为可以在婚姻中找到自由。”[2]p.181彼时毛姆尚未结婚,对婚姻怀有极大热忱和美好希冀,于是赋予菲利普以婚姻追求,并赐给他一个完美的妻子。“生活毫无意义”的哲学观让菲利普找不到人生定位和意义所在,他便在充满自由和宁静的婚姻中定位人生并发掘意义。
  结 论
  《人生的枷锁》是一部反思人生、人性与存在的作品,毛姆借助菲利普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思索,“人生毫无意义”这一观点充满了对宗教、世界观的反叛和颠覆,虽然极具开拓精神,但其只不过是现实碰壁的产物,这一观点透露出的虚无主义在诸多人物的人生境遇中多少有些站不住脚,且菲利普最终也在婚姻中找到了人生的归宿。对这一哲学思考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思考人生,反思存在,更好地生活。
  参考文献:
  [1] [英]毛姆.张柏然等译.人生的枷锁[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 [英]毛姆.孙戈译.总结[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黄蕾(1991-)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快递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山东师范大学。闵祥林,18615172164
其他文献
摘要:加强和改进对高校负向校园舆论的干预,以最大程度消除负面影响,需要做到进一步提高干预的思想认识、密切关注负向舆论、改进干预艺术、建设强有力的学生信息员队伍。  关键词:高校;舆论;干预  在“人人面前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的网络时代,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为具有正向效应的校园舆论进行保驾护航,要对负向高校校园舆论进行有效干预,最大限度地消除或减少高校校园舆论的消极影响,为
期刊
【摘要】 新媒体时代使得政府的传播体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主流媒体弱化、市场化媒体兴起,政府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扮演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影响下的政府传播工作的转型态势以及政府应用新媒体的困境的解析,指出新媒体时代对政府传播影响的具体表现。  【关键字】新媒体 政府传播 困境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政府传统的传播工作体系和应对理念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一、碰撞与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之一,它的实施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此,中学政治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现实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反思、感悟、总结、成长。  【关键词】思想政治 现实生活 感悟 成长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过健康向上的生活,因此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掌握构建生活化课
期刊
摘要: 档案工作是传承历史的一项重要工作,档案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服务。档案工作者始终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国家积累宝贵财富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职责。档案工作常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档案工作在发掘和利用档案资源,服务于领导决策、民生工程、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中责任重大,因此,必须建立一支有专业知识、有文化素质、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好的档案干部
期刊
摘要:藏汉词汇翻译时,因生存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原因出现了词汇空缺的现象,而针对这一特殊的翻译现象,一般可以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替换法等策略来达到更好地翻译效果。  关键词:藏汉词汇 空缺 翻译策略  正文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语言系统赖以生存的基础,能够直面的反映一种社会文化。翻译中,词汇翻译极为关键,同时也是翻译的一大难点。藏汉翻译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出现了词汇
期刊
【摘要】藏汉口译是把藏语口头或书面的讲话用汉语忠实地表达出来。在藏汉口译活动中,无论是藏语还是汉语都存在语音差别问题,而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口译听辨、理解、记忆和表达的每个过程,从而影响着口译质量。本文就藏汉口译活动中出现的语音差异现象进行了阐述,并对出现语音差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藏汉口译;语音差别;原因分析  翻译活动主要分为两种,一为笔译,二为口译。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将一种语
期刊
摘要:藏汉旅游文本作为一个特殊的文体翻译,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了解它的特点同时还要选择适当的翻译技巧,使旅游文本达到其宣传和交流的作用。  关键词:藏汉旅游文本 翻译技巧  引言  旅游文本包含了广泛的文化内涵,也是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的的重要途径, 因此其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鉴于此, 本文以大昭寺藏汉简介对照为例,对藏汉旅游文本的翻译进行分析,对藏汉旅游文本翻译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摘 要:杜拉斯借助想象性描述,在殖民主义视野下,赋予印度之那的中国城以特定文化意蕴。在异域地理景观和空间化的情境中,构建出一个体现文化差异的他者化“中国情人”形象。在这个“中国情人”身上,折射出其独特的人生体验及文化自觉意识。  关键词:杜拉斯;中国情人;东方想象  玛格丽特·杜拉斯在《阻挡太平洋的堤坝》、《情人》和《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中塑造了三位国度的情人,他们由粗俗的白人变为温文尔雅的中国人
期刊
摘要:庄子后学对于庄子思想中的悲剧意识有所发挥,它更多地关注人的生死与社会的关系,在人性自身和社会因素中寻找悲剧产生的原因,这在庄子更多的关注自然与人的生死的基础上,显然是有所发挥的。笔者对庄子作品及庄子后学作品的界定以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一书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庄子后学和庄子生死观的异同。  关键词:庄子后学;生死观;自然;社会  一、生死观与庄子后学  “生死观”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是人对自
期刊
摘要:杜诗素来为唐诗研究者所争相推崇。但由于内容缺失较多,且研究人员复杂,故版本较多。本文以金开诚和葛兆光先生所著《古诗文要籍叙录》中《杜诗集》为根据,浅要分析自杜诗整理以来其内容及注释的版本情况,以期能够对杜诗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杜诗;版本;注本;考订  自古云诗必颂唐,而唐诗中又以李杜见长。李白诗歌流传至今的有979首,而杜甫共写1400多首,收入在册的有500多首。从数量上来看,李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