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教学与生活完美结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ven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活中充满数学问题,许多问题就发生或潜藏在学生的身边,怎样将这些问题经过组织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进而产生想解决的冲动?怎样让学生带着所学的数学知识走进生活,在应用中体验、验证与发现?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生活 完美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让数学真正服务于生活,并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用数学”的意识。那么,如何让数学教学与生活完美结合?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应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中,我提问: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例吗?拳头的周长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度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合适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算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身体中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用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贴近生活,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
  二、挖掘生活例子,运用数学分析周围的事物。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前,教材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对教材的使用不够灵活。现在教师们普遍意识到,教材只是某些知识传授的载体,它给予了我们一个知识框架和结构形式,但并不是唯一形式。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在教学《钟表的认识》一课时,如果以单纯的传统形式呈现,制作或画一个钟面,转动时钟的指针,机械地告诉学生“现在是几点几分”,让学生会认钟表,则缺乏趣味性和现实性。教学时,我创设情境,利用CAI课件将每位同学从早上起床到晚上洗刷完毕上床睡觉的情景制作成动画,让学生说出做每件事的时间,能说多少就说多少,然后在每个场景中显示钟表,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的时刻。让学生把时间观念同自己每天的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在拓展环节我有意地安排了一组在生活中常见的电子表显示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学生更是反映强烈,争抢着回答。这样,学生的学习处在亲切愉快、思维活跃的主动探索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教材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活动的主题可以依据教材进行,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或学生自己提出的,但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如:调查“学生一周用几只铅笔,一共需多少钱”,“家里每星期买菜要花多少钱”,“对最近数学测验同学的得分情况进行调查”,等等。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其他综合素养。
  四、运用生活化游戏教学,增添学习的趣味。
  学生喜欢做游戏,游戏符合他们爱玩好动的天性,能有效地调动他们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为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吸引全班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把数学知识“蕴藏”在生活常见的游戏中,无疑是让学生乐学、爱学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运用生活的数学游戏,引领学生数数字,增添学习的趣味,达到相得益彰。如在教学了“20以内的加法”后,我让学生从家里拿来1—10的扑克牌玩,在课堂中玩加减游戏和比大小的游戏。又如,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后,我设计了一个摆数字的游戏,让学生用火柴棒摆数字,说说每个数字用了几根火柴。然后告诉学生只要移一移,添一根或去一根,这些数字就能够相互变化,让学生通过合作游戏,自己发现,然后汇报成果。学生在游戏中非常主动,通过不断尝试,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还应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如,学习了有关面积计算的应用题后,学生学会量窗户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再导入生活,引导学生实际计算做窗帘要用多少布。这就要考虑到窗帘要比窗户长一些,宽一些,如果是面积较大的窗户,用两幅窗帘面对拉,则两幅窗帘中间还应考虑应有的重叠部分,等等。又如:学习“正方形的认识”后我创设如下情境:这是一块打碎成两块的正方形玻璃,要照原样配一块该怎么办?在没有尺的情况下,应带哪块玻璃?还是两块都带去?在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中,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锻炼了实践创新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让学生爱学身边的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创造性地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相结合,实现生活与数学教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丛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2]周玉仁著.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纵横谈.小学数学教育,1999,(1、2).
其他文献
摘 要: 只要有兴趣,就能学好数学。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而创新需要兴趣来维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作者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浅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创新 课堂 情境 方法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身心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往往有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原因是像一艘航空母舰,要能够远航需要充足的动力动力,所以要实现新课程理念,达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必须具有主动性这个永恒的动力。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多数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本文从培养兴趣、高效课堂、良好习惯和融洽情感方面对培养高中生
教育是点化和润泽生命,为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条件。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应该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基点,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命化的数学课堂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以师生平等的交往为本质特征,以充分释放生命的活力为手段,通过语言、问题、活动等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知识互动,使每个学生沉浸在充满民主、充满和谐、充满智慧、充满创造的氛围中,从而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
摘 要: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已经逐步脱离了一言堂,走向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教材内容的设计有四大板块,它贯穿于教材始终,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实践。所以面临课改的春潮,广大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关键词: 新课改 数学教学 学生    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
四环节教学法的实施,让我们把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化为具体的行动去研究,它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成长轨迹发生了悄然的变化,我们不再满足于做知识的搬运工,而是专
目的:分析研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进入我院治疗的82例肺炎患儿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41例;其中,对照组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以大脑潜能的开发利用为基础,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观察和思考环境,让学生自主、自觉地探索知识,进一步完善思维体系,促进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趣味当头,激发学生创造动机  兴趣是促进学生不断追求和探索知识的重要动力,是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的关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提升教学效率,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学
期刊
目的:依托973课题“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瘀毒’病因学的系统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解毒活血法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研究”,对活血解毒法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
学位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于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情感中,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愉快体验之中。在这种情感体验下,学生就会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  一、兴趣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