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历来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自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当一名好语文教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算是一堂好课呢?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暑假在华师大听我的导师余震和教授讲上海的新基础教育,本人深受启发。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讲究一个“实”字。
首先,这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它对学生的发展有意义。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特别强调,它应该对学生的发展有意义。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提出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均有助于人的发展”的观点,并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而不是生产手段得到充分的发展”。它不流于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对学生掌握知识、增强智慧、激活思维、体验情感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一味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而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很大的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天性。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众所周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任务,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然而,中小学生年龄小,其认知活动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往往不是用理智来控制情感,而是以情感代替理智。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从人类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看,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动力系统,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可以这么说,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兴趣是指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各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一面,情绪情感好坏与兴趣的大小对智力活动有很大影响。孩子上学是否有兴趣,是高高兴兴地学,还是愁眉苦脸地学,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深厚的兴趣和好的情绪使智力活动进入积极状态,往往会唤起人们废寝忘食的钻研劲头,从而成为发掘智力潜力的金钥匙。而不好的情绪,如压抑、害怕、反感则影响智力活动的开展。意志即是指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在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良好的性格如勤奋、自信、自强等,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积极作用,而不良的性格如懦弱、懒惰等,则对人的成长起消极作用。所以,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之上,以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语文课堂教学做到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我们称这样的课为“扎实”的课。
第二,这应该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也就是说它对班上多少学生有效。细心地观察一下,我们会发现在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总爱找那一些所谓的发言积极的好学生,而很少找那些“差生”。乍一看,课堂气氛蛮活跃的,实际上,这种活跃是教师和少数好学生在“活跃”,而广大的“差生”则处在被冷落的状态。在这里,我们不妨借用一下“木桶理论”。人们知道木桶里的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同样的道理,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大小,不是看你教的几个好学生成绩的高低,好学生课堂被提问的次数或者是参与率的大小,而要看整个班级学生的参与度,关键是你的教学对学生是不是有效果,换一句话说,这是不是一堂有效率的课,效率的大小如何。一个班集体,总有先进学生和后进学生存在,正如木桶有长木板和短木板一 样。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先进生和后进生,在加长所有木板的时候,更注意“补短”。不妨给后进生一点偏爱,为他们开一点“小灶”:学习上多一点关心和帮助,思想上多一点热情和鼓励,生活上多一点关怀照顾,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向先进转化。测算语文课的效率很容易,但要提高语文课的效率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这是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三,这应该是一堂有生成的课。一堂好的教学课不是原本不动地完成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教案,而是要看在这堂课里学生的智慧、思维、情感等方面是否发生了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变化;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都有不同的体验和反思,并为今后的教学有所启发,并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传统的上课说白了就是教师在执行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教学任务只是完成教案而已。教师关心的是教案能否按时完成,大多忽视学生的反映和体验。很显然,这种课堂教学缺少生命活力,缺乏学生的个性自由。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或是老师问学生答,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学生却很少有真正的语言实践。往往几年书读下来,真正算得上是学生自己的语言实践的所占比例极少。教学中,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教学的方向,限制学生的自由,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群体感受代替个性感受;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等。整个课堂教学好像有一双无形的手控制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更不要说如何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更有人将想象比作思维的翅膀。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没有创造。因此,新基础教育提倡打破教案、教参意识,甚至有人提出要废除教案和教参。我认为一下完全废除教案和教参也不是好办法,目前,我们还难以做到。但是,我们不妨向这方面努力,我们要逐渐摆脱教案和教参的束缚。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仅要潜心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教参,还要研究学情,教案要有弹性,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学生发挥。在教学中把握重点,关注焦点,巧解疑点,促成闪光点,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温床,我们不再像以往那样过分依赖教案和教参,而全神贯注地促进学生的“生成”。我们称这样的课为“丰实”的课。 第四,这应该是一堂常态下的课。所谓常态下的课,就是说这和平时没有任何外人(比如上级领导、专家、校长、其他教师、家长等)在场,而只有教师和学生在正常情况下上的课,它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开课、展示课不同。我们一些人一提起公开课、展示课就非常紧张。平时上课不认真上,松松垮垮,马虎了事,一旦上面检查,学校领导要求上公开课、展示课了,这时才真正认真起来,到处找资料。有些人为了应付或是博取虚名,无所不用其极,各种手段都使了出来,于是不少公开课、展示课变成了演戏课。何谓演戏课?就是在上公开课、展示课之前,教师对上课的内容、人员等都做了具体的安排,并且在班上上了一遍,等到上公开课、展示课时再依葫芦画瓢般地再上一次。这种课叫它演戏课毫不为过,它完完全全是一种欺骗行为,对还没有成人的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书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向以“为人师表”自居的老师在学生面前居然做出这等弄虚作假的“勾当”,叫人实在难以接受。我一直认为教师要给自己留点空间,而且我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就如学外语、考教育硕士、搞课题研究,有时候也想歇歇,但总有种无形的东西在驱赶自己。近来反思自己的一节公开课,有种不如从前的感觉。刚工作时讲课常常忘记自己,忘记听课教师的存在而激情四溢。今天呢,我的顾忌越来越多了,就像我评价许多人的公开课,我也一样,做作!是什么抹去了岁月的激情,是什么让我变得不再自然?我忽然感到一种茫然。多年的教学渐渐滋生了许多惰性,思维成为一种定势。曾有专家指出,课程改革不是表演课,不是换一下形式就叫做课改。教师教学方式应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展示教师和学生真实的自我。
另外,我认为课前要告诉学生教学目标。长期以来,部分教师习惯于课前不告诉学生以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那里“盲人摸象”,以便自己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殊不知这样做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是无益的。余老师曾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例,说他的一个学生第一次上公开课,事前拿着教案来征求余老师的意见,余老师认为教案设计很好,只是建议他在课前要首先告诉学生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个学生在公开课前一天的另一个班上采纳了余老师的建议,课上得非常成功,可到了第二天上真正的公开课时,他悄悄拿掉了写有教学目标的小黑板,结果,这堂课上得并不理想。余老师事后问他为什么拿掉小黑板。他回答说是校长要他这样做的,说告诉学生教学目标不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过程,也为考评组留下不好的把柄。但从事后的专家和部分学生反映,拿掉小黑板正是这节课“失败”的“罪魁祸首”。我们听后都为这位师兄感到惋惜。如此可见,课前告诉学生教学目标是多么的重要。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不难理解。不告诉学生教学目标,在学生面前遮遮掩掩,企图让学生“盲从”,结果适得其反。告诉了学生教学目标,无疑把真实的自我完全展现在众人面前,师生有了共同的明确的目标,使学生不再感到迷惘,教学效果当然会更好些。常态下的课堂教学是一副事实在在的真面孔。我们称这样的课为“平实”的课。
第五,这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我们一些教师上课总是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完美”,不择手段。其实,正像人们常说的那句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东西,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无论你如何努力,你的课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毛病和缺陷。否则,这种完美也只能虚假的完美。相对那种弄虚作假的完美,我们宁愿要那种真实的缺陷和不足,我们说再好的课也有待于完善,而这种完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正如新基础教育的发起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所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
“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这句名言,以它丰富的内涵和哲理,有力地荡涤着传统教学观,给现代教学思想以深刻的启迪。“跳起来摘”,首先指学生获取桃子的态度和方式。是教师给予,还是学生摘取;是学生主动摘,还是被动摘,都将对收获成果有不同的影响。桃子不是自己从树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教师“喂给”学生的,更不是强灌硬压给学生的,而应是学生积极主动亲自摘取的。学生只有亲自摘取,桃子才更彻底地属于他。摘也不是伸手即得,需要做些努力,费点劲儿,跳一跳才摘得下。“跳起来摘”还包含着摘取桃子的可能性问题。如果桃子挂得太高,跳也摘不到,学生也就不摘了。只有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桃子才最有吸引力。名言中的“让”含有教师引导的意思,是这句名言最核心的成分。桃子的质量如何取决于教师,学生怎样跳、怎样摘也取决于教师。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即名言中“让”包含的含义,是影响教学的主导因素。深刻领会这句名言的含义,对我们认清应试教育的弊端具有现实意义。应试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重“教”不重“学”的主观性,让学生被动地去适应教师;二是重“知”不重“思”的浅层性,忽视智能培养,施行记忆教学而不是思维教学;三是重“灌”不重“乐”的强制性,导致学生厌学及其并发症。名言启示我们,要实施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以满腔热情服务于学生,以娴熟的教学技能愉悦学生,以情感滋润学生,以充满思考性的问题启迪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创造,享有更多的成功体验,不断唤起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他们跳起来摘到更多的桃子,实现充分发展。
让学生自己“摘桃子”,不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错误,这和部分教师追求的“完美”发生矛盾,虽然它有瑕疵,但是它是真实存在的,有待于师生去不断完善。我们称这样的课为“真实”的课。
首先,这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它对学生的发展有意义。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特别强调,它应该对学生的发展有意义。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提出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均有助于人的发展”的观点,并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而不是生产手段得到充分的发展”。它不流于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对学生掌握知识、增强智慧、激活思维、体验情感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一味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而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很大的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天性。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而言的。众所周知,发展学生的智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任务,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然而,中小学生年龄小,其认知活动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往往不是用理智来控制情感,而是以情感代替理智。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从人类智慧行为的心理结构看,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即动力系统,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可以这么说,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与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兴趣是指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各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一面,情绪情感好坏与兴趣的大小对智力活动有很大影响。孩子上学是否有兴趣,是高高兴兴地学,还是愁眉苦脸地学,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深厚的兴趣和好的情绪使智力活动进入积极状态,往往会唤起人们废寝忘食的钻研劲头,从而成为发掘智力潜力的金钥匙。而不好的情绪,如压抑、害怕、反感则影响智力活动的开展。意志即是指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在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良好的性格如勤奋、自信、自强等,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积极作用,而不良的性格如懦弱、懒惰等,则对人的成长起消极作用。所以,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之上,以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语文课堂教学做到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我们称这样的课为“扎实”的课。
第二,这应该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也就是说它对班上多少学生有效。细心地观察一下,我们会发现在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总爱找那一些所谓的发言积极的好学生,而很少找那些“差生”。乍一看,课堂气氛蛮活跃的,实际上,这种活跃是教师和少数好学生在“活跃”,而广大的“差生”则处在被冷落的状态。在这里,我们不妨借用一下“木桶理论”。人们知道木桶里的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木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同样的道理,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效果的大小,不是看你教的几个好学生成绩的高低,好学生课堂被提问的次数或者是参与率的大小,而要看整个班级学生的参与度,关键是你的教学对学生是不是有效果,换一句话说,这是不是一堂有效率的课,效率的大小如何。一个班集体,总有先进学生和后进学生存在,正如木桶有长木板和短木板一 样。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先进生和后进生,在加长所有木板的时候,更注意“补短”。不妨给后进生一点偏爱,为他们开一点“小灶”:学习上多一点关心和帮助,思想上多一点热情和鼓励,生活上多一点关怀照顾,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向先进转化。测算语文课的效率很容易,但要提高语文课的效率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这是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三,这应该是一堂有生成的课。一堂好的教学课不是原本不动地完成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教案,而是要看在这堂课里学生的智慧、思维、情感等方面是否发生了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变化;教师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都有不同的体验和反思,并为今后的教学有所启发,并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传统的上课说白了就是教师在执行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教学任务只是完成教案而已。教师关心的是教案能否按时完成,大多忽视学生的反映和体验。很显然,这种课堂教学缺少生命活力,缺乏学生的个性自由。老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或是老师问学生答,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学生却很少有真正的语言实践。往往几年书读下来,真正算得上是学生自己的语言实践的所占比例极少。教学中,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教学的方向,限制学生的自由,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群体感受代替个性感受;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等。整个课堂教学好像有一双无形的手控制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更不要说如何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更有人将想象比作思维的翅膀。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没有创造。因此,新基础教育提倡打破教案、教参意识,甚至有人提出要废除教案和教参。我认为一下完全废除教案和教参也不是好办法,目前,我们还难以做到。但是,我们不妨向这方面努力,我们要逐渐摆脱教案和教参的束缚。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仅要潜心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教参,还要研究学情,教案要有弹性,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学生发挥。在教学中把握重点,关注焦点,巧解疑点,促成闪光点,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温床,我们不再像以往那样过分依赖教案和教参,而全神贯注地促进学生的“生成”。我们称这样的课为“丰实”的课。 第四,这应该是一堂常态下的课。所谓常态下的课,就是说这和平时没有任何外人(比如上级领导、专家、校长、其他教师、家长等)在场,而只有教师和学生在正常情况下上的课,它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开课、展示课不同。我们一些人一提起公开课、展示课就非常紧张。平时上课不认真上,松松垮垮,马虎了事,一旦上面检查,学校领导要求上公开课、展示课了,这时才真正认真起来,到处找资料。有些人为了应付或是博取虚名,无所不用其极,各种手段都使了出来,于是不少公开课、展示课变成了演戏课。何谓演戏课?就是在上公开课、展示课之前,教师对上课的内容、人员等都做了具体的安排,并且在班上上了一遍,等到上公开课、展示课时再依葫芦画瓢般地再上一次。这种课叫它演戏课毫不为过,它完完全全是一种欺骗行为,对还没有成人的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书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向以“为人师表”自居的老师在学生面前居然做出这等弄虚作假的“勾当”,叫人实在难以接受。我一直认为教师要给自己留点空间,而且我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就如学外语、考教育硕士、搞课题研究,有时候也想歇歇,但总有种无形的东西在驱赶自己。近来反思自己的一节公开课,有种不如从前的感觉。刚工作时讲课常常忘记自己,忘记听课教师的存在而激情四溢。今天呢,我的顾忌越来越多了,就像我评价许多人的公开课,我也一样,做作!是什么抹去了岁月的激情,是什么让我变得不再自然?我忽然感到一种茫然。多年的教学渐渐滋生了许多惰性,思维成为一种定势。曾有专家指出,课程改革不是表演课,不是换一下形式就叫做课改。教师教学方式应从本校本班的实际出发,展示教师和学生真实的自我。
另外,我认为课前要告诉学生教学目标。长期以来,部分教师习惯于课前不告诉学生以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那里“盲人摸象”,以便自己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殊不知这样做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是无益的。余老师曾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例,说他的一个学生第一次上公开课,事前拿着教案来征求余老师的意见,余老师认为教案设计很好,只是建议他在课前要首先告诉学生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个学生在公开课前一天的另一个班上采纳了余老师的建议,课上得非常成功,可到了第二天上真正的公开课时,他悄悄拿掉了写有教学目标的小黑板,结果,这堂课上得并不理想。余老师事后问他为什么拿掉小黑板。他回答说是校长要他这样做的,说告诉学生教学目标不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过程,也为考评组留下不好的把柄。但从事后的专家和部分学生反映,拿掉小黑板正是这节课“失败”的“罪魁祸首”。我们听后都为这位师兄感到惋惜。如此可见,课前告诉学生教学目标是多么的重要。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不难理解。不告诉学生教学目标,在学生面前遮遮掩掩,企图让学生“盲从”,结果适得其反。告诉了学生教学目标,无疑把真实的自我完全展现在众人面前,师生有了共同的明确的目标,使学生不再感到迷惘,教学效果当然会更好些。常态下的课堂教学是一副事实在在的真面孔。我们称这样的课为“平实”的课。
第五,这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我们一些教师上课总是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完美”,不择手段。其实,正像人们常说的那句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东西,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无论你如何努力,你的课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毛病和缺陷。否则,这种完美也只能虚假的完美。相对那种弄虚作假的完美,我们宁愿要那种真实的缺陷和不足,我们说再好的课也有待于完善,而这种完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正如新基础教育的发起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所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
“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这句名言,以它丰富的内涵和哲理,有力地荡涤着传统教学观,给现代教学思想以深刻的启迪。“跳起来摘”,首先指学生获取桃子的态度和方式。是教师给予,还是学生摘取;是学生主动摘,还是被动摘,都将对收获成果有不同的影响。桃子不是自己从树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教师“喂给”学生的,更不是强灌硬压给学生的,而应是学生积极主动亲自摘取的。学生只有亲自摘取,桃子才更彻底地属于他。摘也不是伸手即得,需要做些努力,费点劲儿,跳一跳才摘得下。“跳起来摘”还包含着摘取桃子的可能性问题。如果桃子挂得太高,跳也摘不到,学生也就不摘了。只有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桃子才最有吸引力。名言中的“让”含有教师引导的意思,是这句名言最核心的成分。桃子的质量如何取决于教师,学生怎样跳、怎样摘也取决于教师。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即名言中“让”包含的含义,是影响教学的主导因素。深刻领会这句名言的含义,对我们认清应试教育的弊端具有现实意义。应试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重“教”不重“学”的主观性,让学生被动地去适应教师;二是重“知”不重“思”的浅层性,忽视智能培养,施行记忆教学而不是思维教学;三是重“灌”不重“乐”的强制性,导致学生厌学及其并发症。名言启示我们,要实施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以满腔热情服务于学生,以娴熟的教学技能愉悦学生,以情感滋润学生,以充满思考性的问题启迪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创造,享有更多的成功体验,不断唤起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他们跳起来摘到更多的桃子,实现充分发展。
让学生自己“摘桃子”,不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错误,这和部分教师追求的“完美”发生矛盾,虽然它有瑕疵,但是它是真实存在的,有待于师生去不断完善。我们称这样的课为“真实”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