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劳务工人还游离在企业人力资源之外,工匠的培养、晋升的通道、文化的塑造等等,都遇到了“天花板”,同时,作为国企,在人口红利加速消失、劳务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逆转、新一代就业观已经变化的大背景下,施工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将劳务上升为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甚至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去看待。只有两者实现深度融合,企业才能真正走出“结构性矛盾”的困境。本文就从企业项目基层入手,细处着笔,说明劳务工人已经不能够再游离在企业人力资源之外。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匠、人才
中图分类号:F6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8-0331-02
劳务队伍:培养工匠人才任重道远
有人比方说,技能人才社会上有的是,分包队伍有的是,实行“拿来主义”就是了。到目前為止,比较规范的分包队伍除钢结构制造外,多在“青黄不接”中,。
作为私企或民企的劳务公司,对公司缺少长远规划和制度、文化等的支撑,往往依附在国企上。芜湖宗盛劳务公司老板李宗水说,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板,管理企业不是他的强项,但不注册一个企业,又接不到任务,企业也只能是他接任务的一个“外壳”,为了维护这个“外壳”,他必须要跑相关的手续。每接到一项工程,他的主要任务也是招兵买马,“有任务时,人员不足,没有任务,劳务公司又养不起人,更别说培养人了。”李宗水说,公司管理,恰恰是他的弱项。
李宗水是农民工出身,在一线摸爬滚打20多年,由于人实在,干活点子多,很多人都愿意跟他干。2003年,他组建自己的劳务公司,当了经理,但是,“包工头”的帽子一直没有摘掉。他的强项,仍然是在项目上带头干好活,至于如何培养工匠人才,他心里没谱。“如果有人给我管理公司,我全部精力用在现场,效果会更好,”他说。“如果单位把你的公司‘收编’过来,公司参股管理,你愿意吗?”有人问。“当然愿意啊!”他爽快的回答。
余斌的公司规模比李宗水的要大,他做的工程,遍及全国,与各大施工单位都合作过,每年跑断了腿,喊破了嗓子,虽然规模不断壮大,但亏损面也在扩大,大而不强,导致近年来入不敷出。目前,在沪通大桥项目上,余斌已经转变思路,他说:“以前注重摊大饼,造成很多薄弱点,存在一次返工整改,活就白干了,发生一次安全事故,就赔本赚吆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手下没有高技能人才缺乏,活干不好。”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招人难也成了余斌的困惑。在2014年7月,沪通大桥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余斌却到处招人。“留得住人,就得靠待遇,靠环境,有的人来了一看,达不到预期,第二天就走了,我们必须建立用人的长效机制,储备工匠人才,培养工匠人才,不能临时抱佛脚。”余斌说。
转变思路的余斌,已经开始组建自己的“黄埔军校”,开办标准化学习培训班。余斌说:“在沪通大桥之前,精细化、标准化施工的体系、理念也都有,但我们并没有强制落实,得过且过。现在必须学标准,用标准,不然,就要被淘汰,就得卷铺盖走人!”
与此同时,余斌也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梳理制度,强化自身的基础管理。劳务公司与每一名工人签订劳动用工合同,购买工伤保险,建立工人档案,发放劳保用品。在工地上,他创新“班组管理模式”,将团队划分为若干班组,采取班组长负责制。各班组每天早上6点半上班前,以及白、晚班交接时,都要在现场召开班前会,利用5到10分钟时间,就安全、质量、进度以及特种作业等提前部署和交底。班组长也成了他“黄埔军校”的教员,为了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为多数班组长买了“五险一金”。
除了这些基本规定外,余斌还为每一名技术员和班组长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工具包。他们必须每天背着工具包上班,里边有图纸、配料单、卷尺、粉笔等,工作中用到的工具是应有尽有。有班组长笑称;“在这里,每天还要背包上学,我们在上黄埔军校。”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是几年前建筑企业的流动现状,“有奶便是娘”,是老板找活的原则。短期行为,已经让企业伤痕累累,建筑企业的工匠没有了,员工的忠诚度丢失了,企业丰富了大脑,却萎缩了手脚,加强了硬件,却削弱了软件,管理层越来越多,基层越来越虚弱……这是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危险。
施工企业希望更多的余斌,希望有更多的“黄埔军校”。但只是依靠劳务公司自身的力量,仍然路漫漫其修远。施工企业与劳务公司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共同发展,是目前讨论较多的问题。
王德才:农民工走了,我们就干不起来了
十几年来,国有建筑企业自有工人逐渐萎缩,已经失去培养工匠的沃土。
1991年10月,在邓小平南巡的前几个月,深圳盐田港,已经拉开建设的大幕。这个月,作为一名新毕业分配的工程技术员,王德才来到盐田港工地。
盐田港面朝大鹏湾,背靠梧桐山,项目部就建在山脚下,大小梅沙通往沙头角的公路从门前经过。盐田港工程是个大项目,一期码头工程合同额7000多万,堆场工程近2个亿,3年多的工期,任务是艰巨的。
王德才回忆,1994年初,在盐田港施工高峰期,项目部有近300名正式职工,在这些职工队伍中,管理人员不到三分之一,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机修工、电焊工、起重工、操作工等超过150人,企业的主体人员是一线工人,班组是企业的重要组成单位。
“当时,我们班组近20人,多数是正式员工,这些人员,有九江航校的、有社会招聘的,师傅带徒弟,手把手的教,大家边干边学,进步很快,经过一两年,徒弟就可以当师傅了。”钢筋组长吴杰说。
“过年的时候,农民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们就不行了,单位需要你,再苦再累也得干,关键时候跑不掉,要听从领导安排。”每逢过年,吴杰都必须坚守岗位,他说,农民工走了,活还能照样干起来,那时候,农民工还只是辅助角色。
这种“农民工走了,我们照干!”后来不灵了。因为,这样的人员结构,十几年后,已经完全被打破。 2003年,杭州湾大桥开工建设,单位承建了多个标段的施工,合同额接近15亿,合同工期4年,王德才也转战至此,在现场当了一名工段长。这时候,“三大工种”已经不再需要,成了企业的“局外人”,该下岗的下岗,该转岗的转岗。“三大工种”顺势成了农民工的代名词。“现在反而好了,农民工过年回家,单位也被逼着放假,因为,管理人员留下来,现场的活你不会干,干不了。”王德才说,劳务操作的人都走了,生产的链条就断了,这种结构,关键时期就只能掉链子。
王德才说,杭州湾大桥在施工高峰期间,项目的正式员工不超过200人。和10年前的盐田港一期工程相比,杭州湾大桥要比盐田港规模大得多,但是,项目上的正式员工总数却少了。少了的这部分人,主要包括一线的主体员工和技能工人,管理人员却有增无减。
一线工人技能的短缺,让王德才忧心忡忡,他把近20年来,以项目主体技能工人的数量为纵轴,时间为横轴,画了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随着时间而递减的;同样,以农民工数量为纵轴,时间为横轴,也画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随着时间而递增的。
“把这两条曲线画在一个坐标平面上,两条曲线交点就耐人寻味。”他说,这条交叉点,一定是在在90年代末。在这个点之前,一线生产班组多是国企工人,企业效率较低,产值较低;在这个点上,农民工跟着企业的主体工人学了技术,同时又补充了主体工人劳务的不足,主体工人秉承师傅带徒弟做法,钻研业务,具有工匠精神;在这个点之后,一线主体工人少了,一线生产班组基本全是农民工,“打工心态”、“临时性”严重,工程安全、质量事故也相对较多。
施工企业:补短板正当其时
农民工的收入虽然增加了,但他们没有归宿感,不注重技能培养,没有工匠意识。
1993年,王德才在项目上任技术员,负责混凝土生产,当时,他的收入每月超过2000元,而农民工的月工资在600元左右,企业的正式员工,是农民工收入的3-4倍。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正式工人的收入,可以雇佣4名农民工。
“捧着铁饭碗,工作起来往往偷懒,像抬钢筋这样的活,自己的钢筋工还不如农民工干得好,干得快。”当时的很多领导,都有类似的想法,宁愿要农民工,不愿意要正式工。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农民工之间也形成了激烈竞争,“你不干有人干”,是当时农民工最大的威胁,苦的、累的、脏的,多数有农民工去干。
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企业用工也是一样。根据国家人社部的数据,2015年农民工月均收入为3072元,过去10年農民工的月均收入增长了251%。与之对应,2015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3726元。大学毕业生对农民工的收入优势,已从2005年年底的约1.8倍缩小到约1.2倍。
这还是保守的数字,在建筑企业,这个数字还远远不止。据沪通大桥邻水劳务公司经理余斌介绍,目前,他的班组长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普通工人在6000元左右,其中,还不包括一日三餐。同样的职位,吴杰已经没有了优势,他说,自己每月的纯收入4000多元,加上五险一金,和在项目上的农民工差不多了。
“留在公司,是因为年龄大了,家人需要照顾,不是图钱多少。”吴杰坦言,一些大学毕业生,也有这样的看法。
事情总是干出来的,纸上谈兵无济于事。无论如何,能干、会干才是企业发展的正真动力,在企业主体工人短缺的情况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能干就显得格外的吃香。“物以稀为贵”,企业里没有工人,而又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多数情况下,只有从有限的社会资源中高价购买。
农民工的收入什么时候赶超一线主体工人的?王德才做过统计,他把近20年来,施工一线主体员工的收入和农民工的收入,按照时间为横轴,绘出这两条曲线,企业一线主体员工收入上升速度远没有农民工收入上升的快,在2015年这个时间点,应该是重合点,按照这样的趋势,农民工收入具有反超的趋势。
企业主体工人收入的萎靡不振,和一线农民工收入的反超,说明了社会已经没有了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从长远看,企业内部养人的成本将逐步低于社会用工成本。同时,社会临时用工在技术、技能、责任心上,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企业一线员工结构性的矛盾将愈演愈烈。
如何“强身健体”?如何完美塑型,“会干活”、“干好活”仍然是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升级必须迈过的门槛。王德才说,国企和民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联系,民企的工人如何被国企所有、所用,民企如何为国企提供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国企和民企如何联姻,睡在一张床上,同做一个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打造共同体,融合发展,强强联合,形成生命共同体,才是出路。
针对这个问题,王德才所在的二航四公司近期举办了分包商座谈会,主要是打造分包链,提高国企和民企,企业主体员工和农民工等的融合度,各取所需,各展所能,相互帮扶,融合发展,逐步培养工匠人才,酿造良好的施工环境,让企业的人员结构更趋合理。“企业工匠的春天,不久就会到来!”王德才说。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匠、人才
中图分类号:F6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8-0331-02
劳务队伍:培养工匠人才任重道远
有人比方说,技能人才社会上有的是,分包队伍有的是,实行“拿来主义”就是了。到目前為止,比较规范的分包队伍除钢结构制造外,多在“青黄不接”中,。
作为私企或民企的劳务公司,对公司缺少长远规划和制度、文化等的支撑,往往依附在国企上。芜湖宗盛劳务公司老板李宗水说,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板,管理企业不是他的强项,但不注册一个企业,又接不到任务,企业也只能是他接任务的一个“外壳”,为了维护这个“外壳”,他必须要跑相关的手续。每接到一项工程,他的主要任务也是招兵买马,“有任务时,人员不足,没有任务,劳务公司又养不起人,更别说培养人了。”李宗水说,公司管理,恰恰是他的弱项。
李宗水是农民工出身,在一线摸爬滚打20多年,由于人实在,干活点子多,很多人都愿意跟他干。2003年,他组建自己的劳务公司,当了经理,但是,“包工头”的帽子一直没有摘掉。他的强项,仍然是在项目上带头干好活,至于如何培养工匠人才,他心里没谱。“如果有人给我管理公司,我全部精力用在现场,效果会更好,”他说。“如果单位把你的公司‘收编’过来,公司参股管理,你愿意吗?”有人问。“当然愿意啊!”他爽快的回答。
余斌的公司规模比李宗水的要大,他做的工程,遍及全国,与各大施工单位都合作过,每年跑断了腿,喊破了嗓子,虽然规模不断壮大,但亏损面也在扩大,大而不强,导致近年来入不敷出。目前,在沪通大桥项目上,余斌已经转变思路,他说:“以前注重摊大饼,造成很多薄弱点,存在一次返工整改,活就白干了,发生一次安全事故,就赔本赚吆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手下没有高技能人才缺乏,活干不好。”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招人难也成了余斌的困惑。在2014年7月,沪通大桥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余斌却到处招人。“留得住人,就得靠待遇,靠环境,有的人来了一看,达不到预期,第二天就走了,我们必须建立用人的长效机制,储备工匠人才,培养工匠人才,不能临时抱佛脚。”余斌说。
转变思路的余斌,已经开始组建自己的“黄埔军校”,开办标准化学习培训班。余斌说:“在沪通大桥之前,精细化、标准化施工的体系、理念也都有,但我们并没有强制落实,得过且过。现在必须学标准,用标准,不然,就要被淘汰,就得卷铺盖走人!”
与此同时,余斌也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梳理制度,强化自身的基础管理。劳务公司与每一名工人签订劳动用工合同,购买工伤保险,建立工人档案,发放劳保用品。在工地上,他创新“班组管理模式”,将团队划分为若干班组,采取班组长负责制。各班组每天早上6点半上班前,以及白、晚班交接时,都要在现场召开班前会,利用5到10分钟时间,就安全、质量、进度以及特种作业等提前部署和交底。班组长也成了他“黄埔军校”的教员,为了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为多数班组长买了“五险一金”。
除了这些基本规定外,余斌还为每一名技术员和班组长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工具包。他们必须每天背着工具包上班,里边有图纸、配料单、卷尺、粉笔等,工作中用到的工具是应有尽有。有班组长笑称;“在这里,每天还要背包上学,我们在上黄埔军校。”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是几年前建筑企业的流动现状,“有奶便是娘”,是老板找活的原则。短期行为,已经让企业伤痕累累,建筑企业的工匠没有了,员工的忠诚度丢失了,企业丰富了大脑,却萎缩了手脚,加强了硬件,却削弱了软件,管理层越来越多,基层越来越虚弱……这是施工企业面临的主要危险。
施工企业希望更多的余斌,希望有更多的“黄埔军校”。但只是依靠劳务公司自身的力量,仍然路漫漫其修远。施工企业与劳务公司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共同发展,是目前讨论较多的问题。
王德才:农民工走了,我们就干不起来了
十几年来,国有建筑企业自有工人逐渐萎缩,已经失去培养工匠的沃土。
1991年10月,在邓小平南巡的前几个月,深圳盐田港,已经拉开建设的大幕。这个月,作为一名新毕业分配的工程技术员,王德才来到盐田港工地。
盐田港面朝大鹏湾,背靠梧桐山,项目部就建在山脚下,大小梅沙通往沙头角的公路从门前经过。盐田港工程是个大项目,一期码头工程合同额7000多万,堆场工程近2个亿,3年多的工期,任务是艰巨的。
王德才回忆,1994年初,在盐田港施工高峰期,项目部有近300名正式职工,在这些职工队伍中,管理人员不到三分之一,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机修工、电焊工、起重工、操作工等超过150人,企业的主体人员是一线工人,班组是企业的重要组成单位。
“当时,我们班组近20人,多数是正式员工,这些人员,有九江航校的、有社会招聘的,师傅带徒弟,手把手的教,大家边干边学,进步很快,经过一两年,徒弟就可以当师傅了。”钢筋组长吴杰说。
“过年的时候,农民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们就不行了,单位需要你,再苦再累也得干,关键时候跑不掉,要听从领导安排。”每逢过年,吴杰都必须坚守岗位,他说,农民工走了,活还能照样干起来,那时候,农民工还只是辅助角色。
这种“农民工走了,我们照干!”后来不灵了。因为,这样的人员结构,十几年后,已经完全被打破。 2003年,杭州湾大桥开工建设,单位承建了多个标段的施工,合同额接近15亿,合同工期4年,王德才也转战至此,在现场当了一名工段长。这时候,“三大工种”已经不再需要,成了企业的“局外人”,该下岗的下岗,该转岗的转岗。“三大工种”顺势成了农民工的代名词。“现在反而好了,农民工过年回家,单位也被逼着放假,因为,管理人员留下来,现场的活你不会干,干不了。”王德才说,劳务操作的人都走了,生产的链条就断了,这种结构,关键时期就只能掉链子。
王德才说,杭州湾大桥在施工高峰期间,项目的正式员工不超过200人。和10年前的盐田港一期工程相比,杭州湾大桥要比盐田港规模大得多,但是,项目上的正式员工总数却少了。少了的这部分人,主要包括一线的主体员工和技能工人,管理人员却有增无减。
一线工人技能的短缺,让王德才忧心忡忡,他把近20年来,以项目主体技能工人的数量为纵轴,时间为横轴,画了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随着时间而递减的;同样,以农民工数量为纵轴,时间为横轴,也画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随着时间而递增的。
“把这两条曲线画在一个坐标平面上,两条曲线交点就耐人寻味。”他说,这条交叉点,一定是在在90年代末。在这个点之前,一线生产班组多是国企工人,企业效率较低,产值较低;在这个点上,农民工跟着企业的主体工人学了技术,同时又补充了主体工人劳务的不足,主体工人秉承师傅带徒弟做法,钻研业务,具有工匠精神;在这个点之后,一线主体工人少了,一线生产班组基本全是农民工,“打工心态”、“临时性”严重,工程安全、质量事故也相对较多。
施工企业:补短板正当其时
农民工的收入虽然增加了,但他们没有归宿感,不注重技能培养,没有工匠意识。
1993年,王德才在项目上任技术员,负责混凝土生产,当时,他的收入每月超过2000元,而农民工的月工资在600元左右,企业的正式员工,是农民工收入的3-4倍。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正式工人的收入,可以雇佣4名农民工。
“捧着铁饭碗,工作起来往往偷懒,像抬钢筋这样的活,自己的钢筋工还不如农民工干得好,干得快。”当时的很多领导,都有类似的想法,宁愿要农民工,不愿意要正式工。在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农民工之间也形成了激烈竞争,“你不干有人干”,是当时农民工最大的威胁,苦的、累的、脏的,多数有农民工去干。
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企业用工也是一样。根据国家人社部的数据,2015年农民工月均收入为3072元,过去10年農民工的月均收入增长了251%。与之对应,2015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为3726元。大学毕业生对农民工的收入优势,已从2005年年底的约1.8倍缩小到约1.2倍。
这还是保守的数字,在建筑企业,这个数字还远远不止。据沪通大桥邻水劳务公司经理余斌介绍,目前,他的班组长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普通工人在6000元左右,其中,还不包括一日三餐。同样的职位,吴杰已经没有了优势,他说,自己每月的纯收入4000多元,加上五险一金,和在项目上的农民工差不多了。
“留在公司,是因为年龄大了,家人需要照顾,不是图钱多少。”吴杰坦言,一些大学毕业生,也有这样的看法。
事情总是干出来的,纸上谈兵无济于事。无论如何,能干、会干才是企业发展的正真动力,在企业主体工人短缺的情况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能干就显得格外的吃香。“物以稀为贵”,企业里没有工人,而又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多数情况下,只有从有限的社会资源中高价购买。
农民工的收入什么时候赶超一线主体工人的?王德才做过统计,他把近20年来,施工一线主体员工的收入和农民工的收入,按照时间为横轴,绘出这两条曲线,企业一线主体员工收入上升速度远没有农民工收入上升的快,在2015年这个时间点,应该是重合点,按照这样的趋势,农民工收入具有反超的趋势。
企业主体工人收入的萎靡不振,和一线农民工收入的反超,说明了社会已经没有了源源不断的“人口红利”,从长远看,企业内部养人的成本将逐步低于社会用工成本。同时,社会临时用工在技术、技能、责任心上,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企业一线员工结构性的矛盾将愈演愈烈。
如何“强身健体”?如何完美塑型,“会干活”、“干好活”仍然是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升级必须迈过的门槛。王德才说,国企和民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联系,民企的工人如何被国企所有、所用,民企如何为国企提供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国企和民企如何联姻,睡在一张床上,同做一个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打造共同体,融合发展,强强联合,形成生命共同体,才是出路。
针对这个问题,王德才所在的二航四公司近期举办了分包商座谈会,主要是打造分包链,提高国企和民企,企业主体员工和农民工等的融合度,各取所需,各展所能,相互帮扶,融合发展,逐步培养工匠人才,酿造良好的施工环境,让企业的人员结构更趋合理。“企业工匠的春天,不久就会到来!”王德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