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背后的反思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ju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把学习过程真正地还给学生;关注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建构与创生;多媒体在教学情境创设和辅助学习中发挥作用……这一切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可以说,新的教育理念使教师的心灵为之一振,新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气象万千,现代教育技术又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美妙的色彩。2010年以来,恩施市各教育界对构建高效课堂、打造幸福教育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一年多以来,我也听了不少示范课,但是,当下课铃声响过之后,我们又冷静地发现,我们的课堂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许多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满课堂,把“对话”当作“间答”,课堂教学由“满堂灌”变“满堂问”,把“自主”变成“自流”,小组学习、探究学习有形无实,课堂上鼓励和夸奖滥用……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反思,在反思中修订,在修订中提高。
  一、高效课堂上要重视小组建设,落实小组学习,小组之间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摒弃“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实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教学。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要因人而异分层制订出不同的教与学的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辅导手段,采取不同的训练内容,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好的开发、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提供给教师因层施导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直接的结果是推动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这样,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实现分层教学,其方法是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分成一组,中等生分成一组,学困生分成一组,而不是许多教师认为的组与组之间要平均分成好中差的学生。实践证明,组与组之间平均分成好中差的学生弊大于利,最终会导致成绩好的学生不愿带甚至对成绩差的学生产生抵触、歧视的现象。成绩差的学生不愿学,回答问题或小组展示交流时,成绩差的学生总是依赖成绩好的学生,自己不思考,做作业时总是照抄照搬成绩好的学生,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目的。这样,不但不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而且还会造成学困生成绩更差,同时成绩好的学生也会受到拖累。这种吃大锅饭的分组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相反,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分成一组,中等生分成一组,学困生分成一组,根据学生成绩的差异完成不同层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内容,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优生更优,学困生也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知识内容简单易学,逐渐具有成就感,对学习也会产生兴趣——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学困生学习成绩的逐步提高。
  二、高效课堂上要正确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我在许多听课、评课的场所,常常会听到这样的疑问:现在评价一堂课,教师讲得太多的,不是好课;少讲、不讲的就是好课。但是,在新课程标准下,一节课不能单用“讲”与“不讲”来评价它的好和坏,而应该看教师有没有理解“讲”与“不讲”的真正内涵。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我们虽应该反对“以知识为中心”、没有交流、没有互动的“讲”,但不是反对所有形式的“讲”。问题是教师怎么“讲”、什么时候“讲”。教师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就需要“讲”。这里的“讲”,是指教师的提示、点拨、引导、指导。或者为了让学生对某一问题有深入的认识,或者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某一思维障碍,教师也需用“讲”,而且可以大讲特讲。但这时教师“讲”的不是知识的结论或过程,而是为帮助学生理解过程、推导结论作外围背景知识的铺垫,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教师的讲是为了学生的学,而不是代替学生的学。所以说,课堂教学需要“讲”,也需要“不讲”——“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讲”。
  究竟课堂教学是讲好,还是不讲好呢?讲的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我认为,课堂教学不能过分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过分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该讲的东西仍然要讲,这就要正确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我认为课堂上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不讲”就是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能解决的问题、学生通过做题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超越本阶段教学深度的问题、超越中考题难度系数的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超越课程标准的问题、超越考试说明的问题)不讲。但是,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要做到“三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即疑点、难点问题;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即规律、方法问题;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即知识的迁移、思路的点拨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逐渐变得有效或高效。
  三、高效课堂上离不开导学案的设置
  导学案主要是指导学生在做中学,借助导学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导学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有对学习内容的方法指导,有对学习内容的引领,有对学习内容的实践、点拨及检测,更有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提升、矫正与拓展。导学案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验知识的获得、探究知识的发生、获取能力的提高。如果设计运用得当,能达到课前、课中、课后都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效果,课前引导学生有层次地预习,便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课上学生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效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最适合其个性的张扬;课后有利于学生回忆学习过程,更好地复习知识,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效课堂离不开对导学案的研究,没有导学案的课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就不可能真正得到落实,高效课堂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总之,教无定法,但也必须有法,这种法就要靠我们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甚至高效性。
其他文献
面对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文化价值的冲突,面对巨量的信息资源,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评判、学会交往显得尤为重要。  一、引导学生学会选择  21世纪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的世纪,也是一个选择的世纪,任何一个个人如果要健康地生存、发展,都不能回避选择问题。思想教育必须从传统的“教会顺从的思想教育”转变为“教会选择的思想教育”。如何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呢?  作为辅导员
期刊
一、以人为本,做好学校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  学校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活跃的因素,主控着其他资源的价值方向。作为整合学校要把握三大人力资源:优秀校长、和谐师资和社会人脉。  优秀校长是学校中最稀缺的人力资源,也是学校整合成功与否的核心与关键。常言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中一切资源的主控者,他的才能、品行、学识、追求影响着一所学校特别是新整合学校的办学风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边远山区贫困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讨论了其负面影响,提出了解决边远贫困山区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边远贫困山区 学生 心理问题 负面影响 解决方法  一、贫困生的成因分析  我们学校的贫困生大多来自较偏远的山区,这些地区信息不畅通,消息相对比较闭塞,人们生活状态相对较落后和原始,导致学生从小见识较少,对一些新科技不了解、不掌握。另外,这些地区的家庭教育相对也落后,
期刊
对于数学的学习,如果把数学知识看成金子,那么点金之术就是数学思想方法。新课标里的内容蕴含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方法,现就谈谈读新课标后的几点体会:  一、优点  1、新课标课本的理念很新。新课标课本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等方面,完全有别于旧教材,这是最大的优点。  2、新课标使教科书成为反映科学进步,介绍先进文化的镜子。⑴重视基础,重视中学数学在数学科学和其它科学中的基础
期刊
在本期暑假校本培训中学习了山东省昌乐二中语文“271高效课堂”特色模式后,我找到了一条有可能引导我走向成功教学的道路。我认为,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主动学习并运用这一高效的教学手段,勇于钻研实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她必将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下就是语文“271高效课堂”的一些优点:  一、形象生动,视听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可是,现实的不少小学语文课堂,却显得沉闷死板,教师照本宣科,不但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抹杀了自己的创造性。这样,教师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生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学,完全与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精神相违背。对教师而言,工作累而不讨好;对学生而言,学习乏味而效益极低。要改变这一局面,就要让课堂活跃起来:因为活跃,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传授知识;
期刊
【摘要】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在人们普遍关注“赏识”教育的今天,本文却从另一个角度——批评,探讨对小学生的教育。文章着重阐述了批评的三种艺术策略:由“当众批评”变为“个别谈话”、 让批评温暖一点和巧用批评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批评 教育  2007年12月25日,成都商报刊载一篇题为“父母‘上岗’须学会十大标准”的报道,该报道中谈到:“……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个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几乎伴随着一切心理因素。另外,情感正是语文教学中的催化剂。因此,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  一、基本途径  1、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内涵  我们在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时发现,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作者经历了深厚情感体验,把积累的情感和知识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的结晶。课文中,作者把对大自然、人、物、生活以及祖国的热爱之情,贯穿
期刊
语文教学的目标揭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必然要求教师要从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来设计教案和学案,要突破三维目标就要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一定文化欣赏能力上下功夫。  学习兴趣的培养,重在教师将课文中具有美感和吸引力的素材,通过教师的教法,折射出趣味性的一面,让学生感兴趣,学生便可津津乐道的去学,以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的。但是于建立良好的情感
期刊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一、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基本步骤和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  2、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  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学生如果有不同观点,可以展开辩论。  4、对结论做出补充、修改和总结。  二、以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