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点反思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kao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一条最重要的教学原则,是否认真贯彻这一原则,既关系到思想政治课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也关系到本门课程的活力和生命力。从现状来看,教师也确实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无论课堂教学还是考试内容,都要联系大量的社会现实尤其是时事热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尽管很多教师自认为是在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仍然有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空头理论,不欢迎这一门课,使思想政治课教师陷入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产生这种情况,我认为应从三方面探讨问题的症结。
  
  一、“理论”本身即教材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没能很好地把握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结合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是辩证统一的,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理性沉淀物,是生活世界的抽象图景。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总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历史地统一的。然而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虽然经过几次改革,但总体上仍然以科学世界为指南,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脱离。首先,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无论是哪一门课程,仍然偏重于内容的理论化、系统化,而与学生生活世界相去甚远。其次,教材内容只是按照逻辑顺序排列,而对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基础、身心特点缺乏考虑。例如,经济常识的第一课是商品和商品经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商品,这样的编排,单从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严密性要求来看,应该说是正确的、无可非议的。但是从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来看,这样的编排却显得不合理了。因为在高一年级经济常识的全部课程内容中,第一课是理论抽象性最强、理解难度最大的一课。这样,使进入高中校门的高一新生,在刚接触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初始阶段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第三,在教材内容的具体语言阐述上,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基本概念、原理和问题的理论浓缩和简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是大量的概念、原理,进行的只是单一的抽象思维。由于缺乏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轻松活泼的文学描述,使学生无法产生丰富的想像,艰苦的字斟句酌抹杀了阅读的愉悦,也抹杀了探讨的驱动力。
  
  二、我们联系的不少“实际”既大且远,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
  
  多年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联系的“实际”很多是一些大而远的问题。所谓“大”就是国家大事、国际大事、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例如,国企改革、三农问题、积极的财政政策等等。所谓“远”就是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将这些大且远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分析讨论、试着解决,有的让学生不知所云,摸不着头脑;有的表面看起来学生也能洋洋洒洒下笔成章,其实不过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理性认识必须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积累,人的认识是不能达到理性认识层面的。那些大而远的问题,学生由于缺乏具体的生活体验,因而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真知灼见,结果只能是照着书本抄、照着资料抄、照着老师讲义抄。然后就是背,为了应付考试背书本、背资料、背老师讲义,从而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激情,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达不到运用书本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智育目标,也达不到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学生爱党爱国之情的德育目标。
  我们在联系实际问题时,国家大事要联系,大政方针要联系,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具体联系什么?应该怎样联系?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求?这些都是不能够脱离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生活体验的。
  
  三、在理论与实际的具体联系过程中,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理论与实际成为互相分离的两张皮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上。其一,在学习教材内容时,结合实际来印证、体会、理解教材中所阐述的理论观点。其二,运用所学的书本理论来分析说明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三,通过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情感和意志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或改变,并在自身的行为和实践中体现出来。在这三个环节的处理上,教学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不良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使理论与实际成为互相分离的两张皮。
  第一,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精心搜集了大量的现实材料来说明、印证书中的理论观点,但往往在上课时教师高谈阔论,学生无精打采,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只注重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使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考察、实验等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展开学习,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中获取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学生的学习是站在前人成果的肩膀上,并非任何知识的获得都要经历自身的实践,但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展现个人智慧,无疑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第二,重作业训练,轻社会实践。思想政治课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但在教学中,所谓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尤其是分析说明题之类的题目。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把答案回答准确完整,从而提高考试分数。这种纸上谈兵式的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对题目做得越多,越有一种“空对空”的感觉。当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训练并非没有必要,但更应重视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拟定一定的课题,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真正感觉到思想政治课能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第三,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轻对学生价值观、态度和情感的培养。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之一,它对学生价值观、态度、情感的形成和影响应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长期浓重的应试教育社会氛围中,我们往往忽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在评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时,往往把考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把考分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而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等却缺乏客观有效的评价,由此造成学生言行不一、知行分离,难免使人对思想政治课产生“空头理论”之感。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课要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材内容需要改进,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转变,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的评价机制要改进。要让思想政治课教学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出发,并最终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
  (作者单位:浙江浦江县中山中学,322204)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课堂生成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生成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合进而产生新的思维产品的过程。“生成”不是个体对外部信息的简单输入,不是个体对他人观点的简单接受,也不是知识、技能获得过程中的接受现象,它主要发生在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重新组合的过程中,是一种智慧火花的闪现和灵感的进发。学生把新的信息与过去的经验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没有自己的理论,只有借来世面上最流行的“创新”,又植入西方美学理论名言“有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位哈姆雷特”,于是“创新阅读”就成了引领全国阅读教学乃至文学评论的一面旗帜。却很少有人看出“创新阅读”实在是一个白痴级的理论。  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有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位哈姆雷特”到底能说明些什么。  确实,面对相同的文本,有多少读者就会有多少不同的理解。出现这种结果是由阅读自身的特点决定
春天到了,孩子们的心也跟着活跃起来。一天刚下课,几个孩子就拿着泡泡水,到教室前的大树下吹泡泡。暖暖的阳光透过绿叶,变成了一小块一小块桔红色的斑点,洒在了他们的身上,感觉特别亲切、特别温暖。我情不自禁地走出办公室,来到了孩子们的中间。  “呀,李老师也来吹泡泡了!”“李老师快看,我吹的泡泡是超大号的!”一见到我,孩子们的热情仿佛一下子燃烧起来,显得越发带劲,脸上洋溢着兴奋、自豪。“给,李老师!”一个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
听(hear),是聚焦自己,聆听(listen),是聚焦对方;听,是收集资料或信息,聆听,是明白对方(思想、感受)。范梅南(加拿大)说:“没有敏感的聆听,就不会有真正教育学意义上的理解”。一校之长,要实践人本化管理,走进教师内心深处,说服教师接受自己的意见,建立起教师对自己的信任,首要就是要做一个认真的聆听者。    聆听的机制    首先,聆听是听觉器官接受语言信息后,通过思维加工吸收理解,形成
作为大学入学的惟一的衡量标准,高考就像引导高三复习的指挥棒,极具权威性。教育部对高考提出“两个有利”的要求:一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学生,二是有利于中学教学。可见利用高考
缺乏了信任,教育就没有了生命活力。因为从教育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特殊关系来看,只有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充满信心,才能始终以信任的眼光看待他们,以热情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才能感受到教育者的良苦用心和一腔爱意,才能对教育者产生信任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才会共处于一种友好、融洽的关系之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教育的效果才会理想。  读过《教育诗》这本书的人,一定会记得这样一个故事:马卡连科曾经信任过一个有偷窃
2005年全国有25个省区分别选用国家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Ⅰ、Ⅱ、Ⅲ三套刚。这三套题每套总分为300分,化学为108分,占全卷的36%。与2004年相比。基本是一致的。三套试卷化学试
今年3月初,南宁市某小学三(4)班班主任老师布置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在周末晚上,独自在没有一点光亮的房间里;呆上一个小时,并规定不准开灯,不准听音乐,让学生感受晚上无灯的生活。然后写一篇周记,题目自拟。  先听听孩子们有怎样的感受吧。多数学生在那一个小时里,程度不同地表现出胆怯、孤独感,有的说“那一小时真无聊”,有的甚至担心“从床底下钻出一个魔鬼把我吃了”。但他们并不是被动地“感受黑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历来被认为是炼词造句的典范,特别是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这个“绿”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