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白居易(772-864)营造的宅院为唐代文人私家园林的代表,白居易的园林营造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重视选址,在置石、理水、植物方面有着独特的造园手法。
关键词:白居易;园林;营造
隋唐时期(589-960)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全盛时期。在雄厚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影响下园林盛行,园林艺术也极大的提高。唐中期,文人政治上的失意,使得“中隐”思想盛行,园林成为文人士大夫情感精神的栖居地。白居易一首《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1]道出“中隐”盛行的缘由。这一时期白居易的宅院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是唐朝文人园林的的典范。
白居易(772-846),是我著名的唐代诗人,创作的诗歌类型多样,尤以讽喻诗,闲适诗突出。其中闲适诗记录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态度,并且有大量诗文透露其园林营造的思想智慧。白居易重视宅园的选址,并且重视在宅园营造中置石、理水、栽植等园林营造要素的作用。白居易一生共营造过四个宅园:洛阳履道坊、庐山草堂、渭上南园、长安新昌坊。这四个宅院中宅园中尤以洛阳履道坊宅园和庐山草堂为其园林宅园中的代表作。白居易凭借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自然风景的深刻理解进行过很多园林营建活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造园手法、造园思想。
一、园林营造追求自然意趣
唐代著名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的心源”,虽是画论,但是与中国古代园林崇上“师法自然”艺理相同。作为著名诗人的白居易一生热爱游历于大山大水自然之中,这一爱好使得白居易深得自然之精髓,对其造园有着深刻的影响。在选址方面,白居易选择风景佳地作为其园址。其在洛阳的履道坊宅院虽然处于城市之中,却是繁华热闹处的幽境之所。在《池上篇·序》:“都城风土之胜在东南隅,东南之胜在履道里,里之胜,在西北隅。西闬北垣第一第,即白氏叟乐天退老之地”[2]。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居易宅在履道坊西门,宅西墙下临伊水渠,渠又周其宅之北”。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居自然中,得自然之佳处造园。《庐山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3]。在白居易两个著名宅院中,都说明其选址建宅的原因是由于得风景优处。白居易的宅院选址正是其热爱自然山水之景,追求自然之境的造园意趣的佐证。
二、注重园林中置石与水景艺术效果
白居易在宅院营造中尤其重视置石、理水;在造园活动中,白居易赋予水和石艺术生命,在深谙的石与水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他高超的园林营造手法,营造出清幽雅致的园林意境,创造出幽而美的宜居环境。
(一)置石
我国早期的园林更多的是追求自然的意境,唐宋时期的园林是古代园林的代表时期,置石是此时园林中重要的处理手法。这一时段叠山尚为发展为主要处理手法。白居易钟爱石头,也是著名的赏石大家,对于园林营造中的置石很有心得,他也著有许多关于石的诗文。白居易将石分类,《太湖石记》中:“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石有大小,其数四等,以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4]。白居易欣赏奇石,尤其喜欢太湖石,同时深谙置石的园林意境。在《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呈梦得》中:“错落复崔嵬,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坼剑门开。峭顶高危矣,盘根下壮哉。精神欺竹树,气色压亭台”[5]。石置于园中让人感受到石的错落崔嵬,苍然高危,其势压亭台,赋予石组生命,创造出深渊的自然意境。
(二)理水
水自古在园林营造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园林要素,不论是皇家园林、寺庙园林还是私家园林,水景都是营造的主要元素,在造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园林一池三山的园林形式中,取自然中山水相交、山环水抱的自然形态。白居易对水景的设置也有自己独有的创造。在其庐山草堂中,富有创造性的引泉作池,成为宛自天开的人工造景。《庐山草堂记》:“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6]。在洛阳履道坊宅院西垣有伊水折而绕于北,为白居易宅院的水景处理创造了便利条件。宅院中引伊水做池引泉,可于池中乘舟泛游。夜听泉水潺湲之声,这一点更加证明白居易选宅造园独具慧眼,具有造园的极大造诣。
(三)置石与理水的关系
水与石在园林中是重要的造景要素,彼此相得益彰。在白居易的宅院中通过水石的巧妙配置,得出清幽林泉的雅致的意境。将石置于池旁,泉水激石发出声响。“泉石磷磷声似琴,闲眠静听洗尘心”[7]。只有水石相击,水遇石而活,石遇水而灵。创造出雅致而清幽的艺术效果,为园增加景致意蕴。这说明白居易不但在造园中置石讲究且运用自如,挖掘水和石艺术效果,使水与石艺术效果彼此相得益彰。
三、结语
白居易虽为诗人文学家,但其在造园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一生所造园林虽然不多,但足以代表其在园林的成就。白居易的造园营造活动是建立在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代表了唐代文人园林的营造思想和审美意趣。研究白居易的造园活动,有利于研究唐代园林的发展,也有利于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有连贯和全面的认识。
【注释】
[1][2][4][5][7]:白居易洛阳诗文精粹
[3][6]:白居易集·庐山草堂记
【参考文献】
[1]王铎.洛阳古代城市与园林[M],北京:远方出版社,2005
[2]张十庆.<作庭记>译注与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浩.唐代园林别业考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关键词:白居易;园林;营造
隋唐时期(589-960)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全盛时期。在雄厚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影响下园林盛行,园林艺术也极大的提高。唐中期,文人政治上的失意,使得“中隐”思想盛行,园林成为文人士大夫情感精神的栖居地。白居易一首《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1]道出“中隐”盛行的缘由。这一时期白居易的宅院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是唐朝文人园林的的典范。
白居易(772-846),是我著名的唐代诗人,创作的诗歌类型多样,尤以讽喻诗,闲适诗突出。其中闲适诗记录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态度,并且有大量诗文透露其园林营造的思想智慧。白居易重视宅园的选址,并且重视在宅园营造中置石、理水、栽植等园林营造要素的作用。白居易一生共营造过四个宅园:洛阳履道坊、庐山草堂、渭上南园、长安新昌坊。这四个宅院中宅园中尤以洛阳履道坊宅园和庐山草堂为其园林宅园中的代表作。白居易凭借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自然风景的深刻理解进行过很多园林营建活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造园手法、造园思想。
一、园林营造追求自然意趣
唐代著名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的心源”,虽是画论,但是与中国古代园林崇上“师法自然”艺理相同。作为著名诗人的白居易一生热爱游历于大山大水自然之中,这一爱好使得白居易深得自然之精髓,对其造园有着深刻的影响。在选址方面,白居易选择风景佳地作为其园址。其在洛阳的履道坊宅院虽然处于城市之中,却是繁华热闹处的幽境之所。在《池上篇·序》:“都城风土之胜在东南隅,东南之胜在履道里,里之胜,在西北隅。西闬北垣第一第,即白氏叟乐天退老之地”[2]。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居易宅在履道坊西门,宅西墙下临伊水渠,渠又周其宅之北”。白居易的庐山草堂,居自然中,得自然之佳处造园。《庐山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3]。在白居易两个著名宅院中,都说明其选址建宅的原因是由于得风景优处。白居易的宅院选址正是其热爱自然山水之景,追求自然之境的造园意趣的佐证。
二、注重园林中置石与水景艺术效果
白居易在宅院营造中尤其重视置石、理水;在造园活动中,白居易赋予水和石艺术生命,在深谙的石与水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他高超的园林营造手法,营造出清幽雅致的园林意境,创造出幽而美的宜居环境。
(一)置石
我国早期的园林更多的是追求自然的意境,唐宋时期的园林是古代园林的代表时期,置石是此时园林中重要的处理手法。这一时段叠山尚为发展为主要处理手法。白居易钟爱石头,也是著名的赏石大家,对于园林营造中的置石很有心得,他也著有许多关于石的诗文。白居易将石分类,《太湖石记》中:“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石有大小,其数四等,以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4]。白居易欣赏奇石,尤其喜欢太湖石,同时深谙置石的园林意境。在《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呈梦得》中:“错落复崔嵬,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坼剑门开。峭顶高危矣,盘根下壮哉。精神欺竹树,气色压亭台”[5]。石置于园中让人感受到石的错落崔嵬,苍然高危,其势压亭台,赋予石组生命,创造出深渊的自然意境。
(二)理水
水自古在园林营造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园林要素,不论是皇家园林、寺庙园林还是私家园林,水景都是营造的主要元素,在造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园林一池三山的园林形式中,取自然中山水相交、山环水抱的自然形态。白居易对水景的设置也有自己独有的创造。在其庐山草堂中,富有创造性的引泉作池,成为宛自天开的人工造景。《庐山草堂记》:“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6]。在洛阳履道坊宅院西垣有伊水折而绕于北,为白居易宅院的水景处理创造了便利条件。宅院中引伊水做池引泉,可于池中乘舟泛游。夜听泉水潺湲之声,这一点更加证明白居易选宅造园独具慧眼,具有造园的极大造诣。
(三)置石与理水的关系
水与石在园林中是重要的造景要素,彼此相得益彰。在白居易的宅院中通过水石的巧妙配置,得出清幽林泉的雅致的意境。将石置于池旁,泉水激石发出声响。“泉石磷磷声似琴,闲眠静听洗尘心”[7]。只有水石相击,水遇石而活,石遇水而灵。创造出雅致而清幽的艺术效果,为园增加景致意蕴。这说明白居易不但在造园中置石讲究且运用自如,挖掘水和石艺术效果,使水与石艺术效果彼此相得益彰。
三、结语
白居易虽为诗人文学家,但其在造园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一生所造园林虽然不多,但足以代表其在园林的成就。白居易的造园营造活动是建立在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代表了唐代文人园林的营造思想和审美意趣。研究白居易的造园活动,有利于研究唐代园林的发展,也有利于对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有连贯和全面的认识。
【注释】
[1][2][4][5][7]:白居易洛阳诗文精粹
[3][6]:白居易集·庐山草堂记
【参考文献】
[1]王铎.洛阳古代城市与园林[M],北京:远方出版社,2005
[2]张十庆.<作庭记>译注与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浩.唐代园林别业考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