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a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很大的联系。对数学的兴趣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数学的学习兴趣是逐渐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培养。怎样培养学习兴趣呢?
  
  一、让学生爱你
  
  学生毕竟是孩子,因为不喜欢一位老师,随之就不喜欢他所任的那门学科。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你呢?
  1、多与学生沟通
  沟通是消除师生代沟最好的方法。沟通的方法多种多样,譬如课下或上网与学生聊天、与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活动等等。真心与学生交流就能搭起沟通的平台,学生会逐渐的乐于与老师交流。
  2、公正宽容的对待学生
  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就事论事、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尤其是对待学差生比其他学生更宽容。
  3、不吝啬对学生的赞美
  赞美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适时的给予学生真诚的表扬,会使学生充满自信,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让学生爱你所教
  
  数学内容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抽象、枯燥、乏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困难,尤其是部分学生从而产生畏惧心里或厌学情绪。因此让学生喜欢数学的前提是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1、教师首先应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从中寻找生活因素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起始课中,找两根带标记的绳子,在教室内搭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模型,每个学生自报位置点的坐标,寓乐于学中。然后不断改变坐标系的位置,那么每个学生的位置点坐标也发生变化,从而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坐标系的深刻含义。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多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学生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现代教学理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亲自实践,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生得到成功的满足和喜悦。
  3、教师要注重基本功,风趣的语言、诙谐的动作、严谨的作风、谦虚的态度、渊博的知识,也是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
  学生喜欢你,并且喜欢你所教的数学,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积极的迎接数学学习的各种挑战,是学好数学的基本保障。
  (作者单位:267300河北兴隆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呼声愈来愈高,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一种进步。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是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创造高于思维,而思维是创造的基础。那么,在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呢?
期刊
最近一年多时间来,我抽空在各大学参与了很多以大学生心灵成长为核心内容的讲座和调研。结果从同学的反应中了解到,现在的学生精神压力实在是非常大。几乎可以说,很少有精神状态比较正常的。无论是谁,都不得不为家庭的,学业的,经济的,情感的,就业的……等等问题困扰。以至于我们以为自由领土上的臣民应该是快乐的,结果恰恰相反。在大学这块看似自由的领土上,一直生活着一个非常不快乐的族群。  这个族群正在承受着种种压
期刊
均值不等式: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是一个重要的不等式。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是求最值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应用该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把握不等式成立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变系数、凑项、分离、取倒数、平方”等变形技巧构造定值,下面是笔者总结归纳的一些变形方法和技巧。  一、凑系数  例1、求函数的最大值。  分析:由于不是常数,所以需将
期刊
目前,我国正处社会转型期阶段,社会转型的特征就是一切都有所变化。校长在一所学校里领导着变化的发生,而每一个变化的发生都是一次利益的调整。校长必须既解决老问题,又面对新问题,而相当多的问题又是充满悖论的,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前也不是后也不是,快也不是慢也不是。这时,新时期的校长自然就在风口浪尖上,既要当好传统的守护神,又要吹响未来的号角。这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学校。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学校这任
期刊
【摘 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进行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在分析创新能力的定义及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地理》的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参加创新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 课程 教学 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
期刊
图书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过程中产生的,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图书对人类历史的进步做出了不可想象的贡献。图书是人类文明的记录员和传播者,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使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发展。  对某一个人来说,书籍是人们的思想不断进步的反映,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结晶,是人类生活的一面镜子。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书籍可以说是无说不包,集中了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的认识,
期刊
素质教育的浪潮一浪接一浪,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知识的启发者和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因此,在教学时我非常重视课堂的气氛。因为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反之,沉闷、冷漠、消极的课堂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智力活动,窒息智慧火花。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课中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点体会。    
期刊
新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去思考。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
期刊
教师传授新知识,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犹如涉水过河,找不到通路;课堂上学习新知识,学生从旧知到新知,好比爬坡登高,感到困难。这时,精心设计好课前的铺垫,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为学生的学习扫清障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作好铺垫呢?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几点浅见:    一、直接利用学过的法则作铺垫    由于数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在教学中有时要学的知识往往是原来学
期刊
新课程改革实施多年了,每一次走进课堂,总会有那么一种喜悦袭上心头:老师变了,孩子变了,一切都变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引领着老师们的教学行为。老师们特别珍视孩子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用多种方式对孩子的言行进行鼓励,提倡老师: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然而,一个阶段后,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老师的表扬由最初的开心变得无动于衷了,对老师的“好”、“很好”、“不错”不再在乎了,孩子们的积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