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减法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hunzhao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张庆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教学要用“减法思维”。本文围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一主题,提出加减法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策略: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精简教学设计,精巧设计课后作业。
  [关键词] 预习兴趣;课堂教学;课后作业
  一、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
  1.预习步骤的指导。进入三年级后,小学生语文预习的重点是读准生字词,读熟课文,标好小节号,不理解的词语要查字典。进入四年级后,课文更长,而小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预习习惯,这时教师可以提高预习要求,让学生进行“二次预习”。“二次预习”是指在第一课时后,教师提出一些导读要求,指导学生查找相关的背景资料,紧扣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预习,并试着写批注。一开始,教师一定要带着学生一起在课上进行预习过程,通过几次的实践,让学生逐步掌握基本方法、步骤。这样,学生就会觉得预习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并从心底接受预习。
  2.预习时机的引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预习空间。在一个整体中,有联系的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册语文教材是一个整体,各个单元则是一个个各具特点的整体。因此,在每学期的第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目录,大致了解每个单元的内容,引导他们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初步预习,鼓励学生阅读每一篇课文,从而对整本教材形成一个初步印象。在每课第二课时前,教师指导学生“二次预习”。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会提前预习,还能在预习时注意课文前后的联系,拓展预习空间。
  (二)改变预习的反馈方式
  1.“突然死亡法”。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组际竞赛,用来检查学生的朗读是否正确、流利。在第一课时,教师随机抽一组至两组分别读整篇课文。比赛时,每一组都由一号队员先读,一旦读错,一号队员马上“牺牲”,二号队员接着读,所有队员都“牺牲”了,再从一号队员重新轮起,直至课文读完,然后计算本组的“牺牲”人次,记在评比表格中。期末时,教师综合每一课的竞赛情况,对各组进行评比,评出若干个“读书正确、流利的优秀小组”。随着竞赛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同学能坚持长时间不读错,有的同学甚至能一口气把课文读完。为了小组的荣誉,大家都会认真预习,减少阅读的错误。
  2.小老师竞争上岗制。这种方法可用来检查学生的背书情况,具体方法如下:每篇要背的课文,所有学生都可以提前到语文教师那里去背,背完的前十名获优秀加星的成绩,并被聘为本课背书工作的小老师,其他学生则到这十位同学处背书,小老师根据背书的时间和质量给他们打出成绩。于是,往往一篇课文还没教,就已有一半以上的同学会背了;甚至有的课文还在很后面,就已经有同学对那十个名额“虎视眈眈”。同学们的背书热情得到了激发。
  3.批注即时展评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把批注写实、写详,教师要及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其在预习时做的批注。教师可以先大致浏览学生的批注,然后把写得具体的批注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供其他同学学习;或者,在课上交流时,发现有同学说得特别独到或生动时,把他的批注即时展出。被表扬的同学,会在预习成果评比中获得加星。这样一来,教师既可以激励学生做好批注,又在批注展评的过程中对学生渗透批注方法的指导。
  二、精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明确集中
  一篇课文的课时极其有限,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弥足珍贵的。每篇文章都有其特点,在整套教材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新课标,熟练把握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体系,找到各个学段各种典型的训练点,赋予每堂语文课明确集中的训练目标,并努力把三维目标加以整合。
  (二)增加方法层面的指导
  1.引导学生把握典型的文章结构。新课标对小学中年段学生的要求,有“加强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一点,这符合认知规律,也有利于作文教学。所以教师在教学一些经典的课文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段。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总—分—总结构来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四季发展的顺序来写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必机械地给每一篇课文进行分段。有的课文,学生在初读后即可厘清思路,找到課文学习的线索;有的课文,学生在学完后,需要结合教师的小结,找到思路后再进行分段。教师空洞的说教,是无法将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传授给学生的。这种能力的掌握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必须建立在学生大量接触过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基础之上。只有经过多次实践,学生才能逐渐形成这种能力。
  2.引导学生把握典型的构段方式。《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四自然段是非常典型的总—分结构,教师可以以这一段为范例对学生展开训练:先让学生知道这段有几句话,围绕哪句来写,写了哪些景物,点出这种结构叫“先总后分”;然后,另外出示一段内容集中的话,请学生根据这段话的意思在段首或段尾加一句合适的中心句;最后,给学生一句中心句,让他们围绕这句中心句写一段内容具体的话。这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逐渐培养学生把握文章构段方式的能力。
  三、精巧设计课后作业
  (一)让口头作业更富情趣
  为了让口头作业更富情趣、更吸引学生,教师可以请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比赛;可以请学生回去读、背或讲给父母听,请父母写上一两句点评的话;还可以请学生利用复读机完成这些作业,选取部分同学的录音作品在教室里播放。口头作业的形式改变了,学生的兴趣更浓厚了;口头作业有听众了,学生期待出色完成作业的欲望更强烈了;口头作业的反馈方式充实了,学生认真准备的劲头也更足了。为了完成得更好,学生会努力回想上课时教师是如何示范、指导的,会对课文反复咀嚼,仔细品味。
  (二)让书面作业更具挑战性
  1.趁热打铁的小练笔可以多一些,在布置周记时,可多布置一些课文的续写、扩写、改写、仿写等作业。这样的作业,不仅能使学生的上课所学得到有效反馈及迁移,还能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使他们的个性化理解得到尊重。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出一份主题集中的“小主人”报。例如,在教完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主题来构思报纸,并提出相关要求:内容要课内外结合,形式要图文并茂,栏目要有鲜明特色。为了出色地完成报纸,每一组的成员在报纸编辑过程中,都会经历集思广益、交流碰撞,分工合作、各显神通,组际交流、分享互助这样的一个过程。
  3.在阶段复习时,引导学生编制一份综合练习卷。教师请学生把自己认为是重点、难点的内容,用常见的测试形式呈现出来,出一份综合练习卷,并告诉他们,自己会将一些出得好的题目录用到期末测试卷中。这样一来,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在编制试卷时自然会揣摩课程的重点、难点,而认真选编、誊写试卷的过程也正是学生自主复习的过程。
  对于这些趣味性、挑战性强的作业,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会对课上所学知识进行逐步积累、积极内化、灵活运用、能动拓展,进而逐渐提高其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从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作业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与尝试。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组织有效的训练,设计精巧的作业,引导学生感悟、内化、积累、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恒菊.“加减乘除”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阅读与鉴赏(学术版),2011(3):60 65.
  [2]李春昌.关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06(3):10-11.
  [3]肖国香.浅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J].情感读本,2018(35):85.
  [4]王宗江.润物细无声——思想品德课情感教学刍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30.
其他文献
[摘 要]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小学生活泼好动,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表现出学前儿童的特征,使得汉语拼音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汉语拼音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从一年级学生的天性、成长规律出发,结合汉语拼音知识的特点,采用充满活力且趣味性、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拼音知识。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效率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汉
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备受关注,教育行业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n也越发重视,对教师有着更严格的标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n极性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和学习策
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行,使用传统的板书进行教学工作已经没有办法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教师n在进行英语教学活动时,需要通过对板书内容的创新,引导学生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行了转变,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部分。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就要提高学生的
道德与法治课逐步走上了“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为塑造学生良好品格,充分体现道德与法治课堂贴近学生生n活,我们倡导教学素材从学生生活中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真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仅将课堂视作知识传承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促进学生的活泼成长,树立为学生的精神、生命成长而教学的新课程理念,促进、
[摘 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任務。借助语文教材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应当成为初中语文教师的基本选择。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坚持传承、努力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研究学生,把握初中生诗词学习的特点,了解初中生已有的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知识或经验基础,寻找有效的传统文化渗透途径。  [关键词]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李富民(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被日益广泛运用到家校沟通中,班主任经常使用QQ群、微信群、校讯通等工具,同时面向所有家长传递资讯.相比于电话、约谈、书信等传统的沟通方式,这无
在教学领域中,儿童视角是具有诗意和美感的,通过对儿童视角的研究,能够从相对新颖的角度明确教育的理念与需求,进而调整教师的教学形式与方法,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