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门罗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早期的短篇小说集,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塑造了“我”与母亲的女性形象,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安大略湖的优美风光,这部作品体现了爱丽丝·门罗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和对自然生态的无限关怀,揭露了蒸汽时代的带来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广大平凡女性的毁灭,她众多的抒写表达出了自己对生态和谐,社会和谐与两性和谐的深刻期盼,对被异化的现代社会制度和自然生态的反思。
  关键词:生态女权主义;女性;自然;失衡
  爱丽丝·门罗,加拿大女作家,20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少女时代就已经开始写作,讲述小地方平常人特别是女性悲剧的平凡生活,以细腻的笔尖描写了人性最卑微的地方。这其实与门罗自身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大学四年时间期间,门罗应聘过女服务员,烟草采购员和图书管理员等等卑微的工作。1951年,为了结婚,她在大二时辍学,这在当时的加拿大社会是不足为奇的。因此,婚姻,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成为门罗写作中最经常涉及到的话题。在刚开始的写作中,刚刚步入婚姻殿堂走进家庭生活的女孩子是她不惜笔墨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她们都为种种问题感到苦恼,到后期的创作,其笔下的人物形象则多是在重重困难中挣扎的女性,但她们都有着美好的理想与追求。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是门罗著名的短篇小说集,由八个看似相互连贯的故事组成,故事发生在20世纪中期加拿大某个偏远的乡村小镇,生动描写了众多女性的成长过程。
  “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结合绝对不是随随便便的,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把女性和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也正因为如此,当大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广大平凡女性的生活也受到了重创。”[1]鉴于爱丽丝·门罗对女性与自然的独特书写,本文利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结合生态女权主义原则来解读爱丽丝·门罗的《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通过解释女性命运以及自然与文明社会的矛盾关系,使我们警惕文明进程中所存在的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的问题。
  一、爱丽丝·门罗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表现
  爱丽丝·门在作品刻画女性形象的同时也有着大量的生态环境描写。《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是她1971年的作品,门罗在这部短片小说集中不仅刻画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下受到压迫的种种现象,并且描写了自然生态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下遭到的破坏。持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的学者主张非二元论, 即人类和世界上的物种都是独立的个体,是相辅相成的。“在文明与自然的二元对立里,女性就是大自然,意味着软弱处在被动的地位,是十分原始的。她们离不开男性,因为男性象征着理性,强壮,他们对女性有着支配性的统治地位。正因为这样,男性建立了一套规范并统治着女性的自然法则。[2]”“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把对男权中心主义的批判列为认识生态问题的关键,重新定位女性和自然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追溯对自然和女性压迫的根源,揭露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压迫本质,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为伴,诗意共栖的可能。[3]”女性从属于男性和自然,没有自己的主体地位,她们与自然水乳交融。
  (一)塑造在大自然熏陶中成长的女性
  生态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主要是从事与自然相关的工作,这样就使得女性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近自然,女性本质上与自然是密切相关的。本书第一章《弗莱兹路》有这样一个细节,“我总是坐在松垮的门廊边上阅读这些东西,我的脚扫着美洲石竹,那一定是班尼叔叔的母亲种的。”[4]广大平凡女性和大自然生态环境二者有着共同相似的命运—那便是处在边缘化的位置,甚至到了被否定的地步,女性的日常工作多为带孩子,围着厨房等传统劳动,完全不能够引起重视。而大自然生态环境在经济利益的诱导下也多被破坏得淋漓尽致,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女性一直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女性所具有的传宗接代代的能力使她们和哺育万物的大自然十分相似,生态批评和女性主义的契合点之一便是来自世界范围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资源的滥用所产生的生态危机。
  爱丽丝·门罗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将女性与自然结合起来。文章通过第一人称的形式“我”来进行叙述,这是一种全知全能的视角,通过这种叙述方式,塑造了“我”的母亲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从懵懂青涩成为一个睿智,聪颖的生活观察者的历程,“我”与母亲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经历了女性所要面对的光明和黑暗面。不仅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门罗的景物描写也独具特色,景与人化,情景交融,可以说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安大略省的乡间小镇,《弗莱兹路》这一篇中对于班尼叔叔的住处瓦瓦那什河边的景物描写是这样的:“泥泞的河岸,在柳树下,在充满圆锥花序植物和剑状叶草的沼泽洞穴,浅而呈棕色的的河水那边,鹅卵石和沙子覆盖了多泥的河底……”“我”与母亲以及众多的女性都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作品的女性形象已化解在自然中,由内而外的散发出自然美,淳朴,温柔,美丽,外表和心灵无不真正与自然界融为一体,俨然是一个大自然的女儿。
  (二)揭露工业革命对自然和女性的毁灭
  生态女权主义者认为蒸汽时代的带来对人的压迫特别是对广大女性的欺压与凌辱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正因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自然受到工业文明的无情侵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打破,《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的女性是大自然的女儿,任何破坏自然秩序的力量都可以造成她们的悲惨境遇。”[3]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只能在传统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夹缝中求生存。
  《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门罗的许多笔墨都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变化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批判了资产阶级道德,法律的虚伪性。爱丽丝·门罗借助相关的事物加以暗示,流露出了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满,正因为有它们的介入,才使得城市与乡村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在《伊达公主》中比尔舅舅和舅妈就是城市化的典型代表,“我”认为尼罗舅妈达到了女性装饰的极致,“我甚至不知道有这么完美的造物存在,看着她,我明白我永远不可能这么漂亮。”母亲劝舅舅要靠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舅舅的回答却是:“大自然没有任何用处,是相互间的一种掠夺罢了。也许从自然的角度不是,但是,从人类的角度就是这样,残酷是自然的法则。”[4]人类一直在压迫着自然,而自然也会反抗,那便是对女性的压迫。   二、门罗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
  门罗在其作品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主张尊重自然,她心中认可的自然不再是人类言志的背景,或是人类表现其英雄主义的舞台,或是人类的陪衬,更不是置身边缘地带备受人类剥削的他者。她将自然看作是一个生物圈的共同体,自然的一切事物包括山川河流以及人这个成员,自然是具有内在生命律动的主体,是人类诗意的栖息地。大自然可以说是门罗创作的象征性背景,同时女性又是她创作灵感的不断涌现之处,她注意到女性与自然的相融相通,于是在创作中,自然与女性紧密相连,自然不断反映着女性的心理变化,烘托着女性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她用女性悲剧传达出对自然逝去的悲痛。相对于父权体制下森严的等级制度,女性更加看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构成的平等网络。
  (一)对男权统治下女性悲剧的深切体认
  生态女权主义者认为:“男性对于女性的绝对统治与与男性把自然视为可掠夺,可破坏的对象其实是相似的。”[5]“父权主义认为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广大女性处在被动的地位,甚至否定了他们两者的一切活动”。[6]男性与女性,文明与自然的对立,这便是生态女权主义思想所要消解的对象。生态女权主义认为:“女性就是自然,男性就是文明。”[6]从古至今,重男轻女的现象一直存在着, 男性作为社会主体一直处在统治的地位,而女性却一直处在被统治的地位,女性一直在被边缘化和否定化。
  文学评论家白烨谈起对门罗的印象,称“女性主义”的特点比较明显。“门罗的短篇小说大部分描写农村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广大女性的悲惨遭遇,门罗自己曾经表示:“作品最想吸引读者的地方不是是什么,而是怎么样。”[7]这个原则是针对我们这样的乡村,而不是城里人。我想过的生活:其实和普通人一样,拥有自己的隐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我认识的女孩几乎没有上过大学,我认识的上过大学的男孩也很少,上大学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想与我结婚男孩,结婚以后,我就一直写作了。说实话,我的一生离不开做家务,所以这并不是让我彻底崩溃的原因。真正让我困惑的是对女性的歧视与否定。不过我也交了一些女性朋友,我们一起聊天,一起开玩笑,一起偷偷读书,一起生活得 很愉快。”[8]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与男性统治女性的行为一样是处在二元对立的逻辑关系中。
  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广大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统治下,不得不被排挤到了边缘化的位置。生态批评提出在生态语境下关注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学,在强调女性与自然之间内在关系的同时,也把争取男女地位平等与保护生态环境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目的是改善两性关系。
  (二)对被扭曲的现代社会制度和生态危机的反思
  蒸汽时代的带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但是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技术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变化,人性扭曲,人与人的关系疏远话以及人与社会的全面异化等等。
  爱丽丝·门罗将自己的亲身体验融入到作品中,前面已经提到,门罗的生活经历。大自然的描写成了《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的象征背景,同时女性又是她写作中最常见,也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值得一提的是她认识到两者之间密切关系,用自身作为女性的悲惨境遇传达出对生态危机,自然逝去的悲痛。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门罗揭示工业革命渗透到农村,大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精神生态遭到破坏的实际问题,人类成了基督教中的上帝一样,统治着一切。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门罗对自然生态的反思很明显的体现出来。
  门罗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也体现出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着众多问题,其中包括人异化的问题。门罗真正感到困惑的是一些对于女性的歧视,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遭到破坏的愤恨之情和对女性遭到凌辱欺压的同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浓浓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从《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科学技术对社会制度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异化,对人心灵的毒害更是强烈,人类没有一点社会责任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不存在宽容与怜悯,取而代之的男性对于女性的压迫,这归根结底还是异化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对被异化的现代社会制度和自然生态的反思,正是门罗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形成的另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1] 胡志红.生态主义批评[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3—147.
  [2] 斯普瑞特奈克.《生态女性主义》建设的重大贡献[J].秦喜清译.国外社会科学,1997,10.
  [3] 南宫梅芳,朱红梅,武田田,吕丽塔.生态女性主义[A].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
  [4] 罗斯玛丽.女性主义思潮导论[A].艾晓明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5] 罗斯玛丽.女性主义思潮导论[A].艾晓明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
  [6] 胡志红.生态主义批评[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7.
  [7] 白烨.门罗的女性主义[C].北京:凤凰出版社,2013,5.
  [8] 爱丽丝·门罗.《小说的艺术》[A].北京:译林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美哉少年》[1]是叶弥的一部成长小说。小说讲述的是“文革”时期,少年李不安随父母亲下放到农村,因为目睹父亲被批斗而弃学,最终离家出走,在流浪中成长起来的故事。“我的少年时经历过‘文革’,经历过深深地不安。所以我把小说的主人公叫做‘不安’。”[2]这似乎也预示着少年李不安将要度过痛苦的成长岁月。  关键词:创伤;李不安;温情  一、遭受的心理创伤  由于父亲是一名知识分子,经常被批斗、侮辱
期刊
摘 要:《说吧,房间》是林白又一部具有鲜明特征的女性写作的文本。在喧嚣的女性符号呈现之外,还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而这些都交织在文本化的语言中。本文主要从对文本进行细读分析,探讨女性写作的三个维度。  关键词:林白;说吧房间;女性写作  《说吧,房间》是林白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小说以讲故事的方式抒写了一个女人——南红的命运,但同时并行穿插着我的故事:离婚,失业,有了孩子,在孤独漫长的岁月中一个人的生活
期刊
摘 要:张炜认为,文学应该成为商业扩张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死敌。在这个物质主义腐蚀人心的世界里,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和人心污染的双重困境,因此他选择逃离城市,拥抱土地,在广袤的野地里寻找永恒——向善的力量,从而获得生命的自由。他认为艺术家应该保持遗世独立的姿态,张炜的逃离与坚守正出自于一个作家的责任感,他所做的只为提醒我们,正是因为人性中固有的弱点难以磨灭,我们更加需要一个遥远的光点,使人心不至于太过堕
期刊
摘 要:《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这三部作品无论是在时间上的延续、空间上的重叠,还是人物之间血缘关系的传承都是一个整体的建构,主题内蕴也有着内在的逻辑统一。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故事中,花家舍的兴衰象征着人们对乌托邦精神追求的衍变,聚焦了中国知识分子内心精神世界的发展与裂变,思考了历史与个人的深刻命题。  关键词:江南三部曲;乌托邦;精神书写;历史时代与个人  一、乌托邦神话的消解  乌托
期刊
摘 要:本文是在认真品读诗人作品集的基础上,重点赏析《亲人》这一篇,大量引用相关诗篇做例子,使诗人的情感思想集中、统一,情感更真,诗意更浓。人是情感动物,不经意间会被一句话、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部作品深深打动,对于笔者来说,雷平阳的《亲人》,就是这样一首简单却又让人感动的诗,忍不住为它写下注脚,和更多的读者分享。  关键词:雷平阳;《亲人》;乡土  雷平阳,谁?出版社会这样介绍他:“雷平阳,196
期刊
摘 要:弗吉尼亚·伍尔芙作为一位女性作家,以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思考两性关系,对女性生活中的困境和遭受的社会压力、两性关系的良性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以伍尔芙的代表作《达洛维夫人》和《到灯塔去》为例,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浅析伍尔芙作品中展现出的两性关系。  关键词:伍尔芙;《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 两性关系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和女性主义的先驱,弗吉尼亚·伍尔芙敏锐地注意到在父权制度下
期刊
摘 要:巴恩斯小说《10 1/2章世界史》构思精巧、内涵丰富,它通过多个与方舟意象相关的小故事展示了一副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世界历史画卷。本文讨论了巴恩斯是如何以后现代主义历史观对历史这一宏大叙事进行质疑和解构。同时,巴恩斯对历史的质疑并非完全地否定历史真相的可获得性,通过提出爱情可以在历史洪流中拯救人类的观点,他向我们揭示了人类对于历史真相的追求正是人对于爱与真孜孜不倦的追寻。  关键词:巴恩斯;
期刊
摘 要:《醉舟》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的代表作。“通灵”诗人以其颠覆性的思维借助“醉舟”来寻找新的世界。本诗独特的叙事结构,兰波特有的词汇修辞以及充满幻象的神秘主题展现了世人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神秘世界,堪称灵感诗的先锋佳作。  关键词:兰波; 《醉舟》; 通灵者; 诗论;艺术手法  法国诗人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被视作象征派的一座丰碑,在他短暂的37年生涯中,仅有六七年的
期刊
摘 要:爱丽丝.沃克是杰出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紫色》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盛誉,同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大读者在阅读此作品时产生了强大的共鸣。《紫色》刻画了一群同时在家庭背负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歧视的枷锁和在社会上以白人为主体的种族歧视的桎梏,当这些处于水深火热当中的女性最终获得身心解放时,读者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胜利感。本篇文章将以《紫色》中女主人公西丽和索菲亚为例,探讨黑人
期刊
摘 要:加拿大作家郑霭玲的家庭自传体作品《妾的儿女》真实反映和再现了几代华裔在海外的真实生存状况。其中更是详细刻画了梅英-阿杏-“我”三代华裔女性的身份地位变化。本文通过分析三位女性的生活状况,旨在探究作者在作品中刻画的生动鲜明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妾的儿女》;华裔;女性  《妾的儿女》是加拿大华裔作家郑霭玲(Denise Chong)用英文写作的家庭自传体作品。通过收集和整理家里留存的黑白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