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读教材,建构课堂逻辑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ing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曾经说过:“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正如他所说,历史教学就是在师生活动中寻找启迪生命的那一束亮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历史过程之美,感受历史情怀之美,体味历史人文之美,享受历史逻辑之美。本文就以高中历史必修课的内容为例,感受一下历史课堂之逻辑美。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历史教材本身的逻辑。这一逻辑体现的是教材的编者对历史的整合,是一种编者自认为适合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的一种逻辑组合方式,在閱读教材文本的过程中易于找出学习的层次和重点。但我们要意识到,这些既不是历史本身的逻辑,也不是学生认知历史的思维逻辑,因此,我们在讲述历史时,需要重新解读教材,建构我们自身的课堂逻辑,这样呈现的历史课堂就不会是千人一面了。
  一、建构专题之间的逻辑
  教材体例不同,可以构建不同的历史课堂逻辑。就人民版教材而言,整体上遵循了先古代,后近现代,先中国,后世界的编排顺序,打乱了历史本身的时序性,这是否意味着这些章节之间就毫无逻辑而言呢?答案是否定的。比如,在必修一专题二和专题三之间,我们就可以构建反侵略求独立、反专制求民主的教学主题,专题二侧重于前者,专题三侧重于后者,而这两个专题都是对第一专题的主题线索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回应。再比如,必修一专题四和专题五之间,编者之所以会如此安排,实际上也遵循了在讲述一国政治史时先内政后外交的思维逻辑。
  二、建构课节之间的逻辑
  在讲授每一新的专题时,构建本专题课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从中获取历史的智慧。对于高中生来讲,历史之所以难学,首先就在于历史课本所呈现的顺序并不是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因此,在授课尤其是在讲述中国近代史部分时,教师往往打乱了教材本身的编排,而对课本进行了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整合。但同样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其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了课本的参照,在课堂上显得手忙脚乱;其二是不能和学生的练习册相对应,这也造成了学生复习的困难。所以,能否理解编者的意图,在现有章节的编排中找出逻辑、找出教学主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必修一专题二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以“主权”为核心,来进行教学立意。以“丧失主权”来对应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以“捍卫主权”来对应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以“赢得主权”来对应伟大的抗日战争。再比如,在必修一专题三的讲授中,我以“梦”作为逻辑起点,分别在天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冠之以“天国梦”、“共和梦”和“中国梦”的关键词,使学生能够在理解编者的用意基础之上,同时对这些事件能够进行比较,培养了其分析历史和解读历史的能力,也提升了其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三、建构一课的内容逻辑
  在进行某一课的讲授中,找出历史事件本身的逻辑,是学生理清历史脉络,宏观把握历史主题的基石。学生对历史的认识逻辑直接取决于教师讲课时对教学的安排。2005年,我初次讲述《洋务运动》这一内容时,按照人教版教材的编排,是先分析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然后讲述海军的建立和培养人才的内容,课程结束后,我才发现学生形成了这样的认知逻辑:先有工业化的建设,在这期间,因缺乏外语人才和技术人才,才去发展近代教育。但事实是,洋务派建立近代的军事工业的同时,就在创办近代的教育,京师同文馆创办于1862年即为证明,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由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去建构课程中的历史逻辑,以免使学生走入历史的误区。
  再比如,在进行《商鞅变法》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我就使用对话式教学来构建学生的认知逻辑。为此,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第一,商鞅变法为什么有两次?第二,第一次变法中有什么缺陷?第三,按军功授爵的措施是否能够长期维持下去?爵位到最高一级时,将士们还能够英勇杀敌吗?不能的话,该怎么维持这支虎狼之师?这样的问题,既能够使学生对人性本身进行思考,也能够较为容易的去理解商鞅第二次变法的内容,尤其有利于对废井田开阡陌这一重要措施的掌握。事实上,这是一条隐藏于教材内容中的逻辑暗线,找出它,把握它,认知它,回到历史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古人,最终才能做到鉴古知今,真正起到历史的借鉴作用。
  总之,重新解读教材,构建符合历史的逻辑、教材的逻辑和学生认知的逻辑的课堂,才能带动学生思考,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的目标才能落地。当我们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建立和完善“三全育人”课程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机制,是全面提高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根本保障。其基本任务是建立“全人、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教育”整合机制。在新时期背景下,强化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积极构建课程意识形态与政治评价体系,建立全面完整的学术体系,实现了新时期背景下中职教学的一般要求。中职教师必须遵循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三全育人”理
期刊
摘要:文章将网络营销借助于互联网更有效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欲望,实现企业营销目标。从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中小型企业如何构建网络营销渠道。  关键词:网络营销;中小企业;营销策略  一、网络营销概念  网营销是把国际互联网作为营销进行的平台和载体,并使用网络媒体与现代数字通信技术配合中小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新型营销方式。网络营销实际上就是基于互联平台上的相关信息技术手段来更快捷方便的实现营销推广
期刊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撼动另一个灵魂。那有趣而阳光的石子激荡起的是不是朵朵金光闪闪的浪花呢?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我的同事高新中学陈曦老师的故事。  陈曦老师,2018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现任九年级11班的班主任。2018年刚刚参加工作,担任七年级六个班的历史老师,七年级下学期又接任了11班的班主任,自从接任11班以来,11班无论班
期刊
摘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可通过直接培训、考试等强迫性提高其专业知识、教育科研能力,但唤醒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让教师心中有梦,在自觉成长中寻求职业的幸福是更有效和长效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全球经典教育专家王财贵博士认为"经典是最有用的知识",通过阅读我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精华----《国学经典》,不仅可以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而且可以通过沉淀思想,更积极的工作生活,主动尝试实践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思想方法,从而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服装相关专业在中职教育体系当中,愈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服装专业属于艺术相关专业,负有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尤其是随着国外服装文化的侵入,在服装教育领域复兴我国的传统文化迫在眉睫。中职院校必须做好服装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应用研究,以增强我国服装教育领域的实力。  关键词:中职服装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与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对日常生活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也更加注
期刊
摘要:疫情突如其来,网络授课难度不小,在很难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寓教于乐,用趣味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笔者在实践具体总结出三点:激发学生兴趣,进入学习状态;革新教学方式,维持学生兴趣;趣味教学语言,促进学生学习。  关键词:寓教于乐;线上课堂;语文教学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广大教师摇身一变成为“网络主播”,开始了直播教学。网络授课看似还是教师的本行
期刊
摘要:在十六大上,中国共产党明确强调了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设想以及要求,为了真正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有效建成,我国开始着眼于目前的政治局势加大对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的投入及支持力度。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和谐社会的构建备受瞩目,国家需要关注对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分析以及研究,本文则站在政治学的角度,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关策略及要求。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政治学;策略探讨  引言  在市场经济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艺术特长生的舞台表现力成为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将提高艺术特长生舞台表现力应用于高中音乐教学中,能够有效的促进高中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达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和进步。本文首先对艺术特长生的舞台表现力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高艺术特长生的舞台表现力的策略,希望对促进艺术特长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之中。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顺应时代变化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进行教育创新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  在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对社会、生活、教育、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要:作业批改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所进行的作业批改要通过创新符号、改善评语等手段进行批改方式的提升,从而发挥出作业批改在初中数学引导当中的兴趣培养功能、有效的沟通交流功能、信息反馈功能、教学同步功能等,体现出其在教学环节当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作业批改;初中;数学教学;重要性  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的推行改变了原有教学模式和作业布置模式,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