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计划:用行动来教育,乡村支教创变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一那年,在广州上大学的小青走在校园里,无意中看到学校宣传栏上的义工招募海报“灯塔计划”暑期下乡义教。没有多想,她就填写表格报名参加。经过三轮面试后,她如愿成为了一名灯塔义工。
  小青报名参加的义教活动由“灯塔计划”主办。“灯塔计划”是一个起源于广州的民间公益组织,全称是“广州市灯塔计划青少年发展促进会”,自2001年起,通过在大学招募义工,经过一定培训之后,以团队的形式,在暑假到广东偏远地区的中小学进行义教活动。
  按照灯塔计划提供的数据,从2001年至2015年,“灯塔计划”先后培训和组织了17批在校大学生,支持他们利用暑假前往肇庆、清远等广东省偏远地区开展至少为期一个月的下乡义教,累计受益学员逾6500人次。
  灯塔计划希望,在偏远的地区播下一颗教育的种子。
  从灯塔学员到灯塔义工
  小青的家乡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的一个偏远乡村,那里没有太多的娱乐设备可供玩耍。三年级的那个夏天,村子里来了一群外地的大学生,小青的暑假变得有点不同。这些大学生都是灯塔计划的义工,他们在小青的学校开展了一个月的教学活动。那一年暑假,小青在学校里和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度过,她不仅学到了英语、化学等知识,还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暑假很快结束了,但小青和灯塔义工的故事并没有停止。在手机和网络不通用的年代,小青始终与义工保持通信联系。在信中,他们互相分享着学习与生活中的快乐或烦恼,互相陪伴互相支持。一来一往的信件,见证义工和小青的岁月与成长。
  小青当时就许下心愿,以后也要成为一名义工,到乡村学校去支教。
  十年后,小青到广州上大学。大学期间,她报名参加灯塔计划。她还记得,当时面试官问她:“你为什么想要成为一名义工?”她给出的回答是:“我希望像我以前遇到的灯塔义工一样,用行动去影响别人。”
  虽没有确切统计,但在灯塔,像小青这样的义工并不在少数。他们在小时候是灯塔暑假夏令营的学员,长大后他们成为义工。从灯塔学员到灯塔义工转变,小青常说,每当她和学生在一起,总是会回想起十年前的自己,如果十年前没有遇到灯塔的义工,她不知现在会怎样。“每每想到这里,我就希望能像他们一样,去陪伴和帮助孩子们。”
  灯塔计划始于2001年初,当时,一群年轻人有感于乡村教育的缺失,于是身体力行,创立了灯塔计划。
  十多年过去了,灯塔计划先后组织了17批大学生到乡村义教。仅在2014年,就已经有100多位大学生成为义工,为1200多名乡村青少年儿童进行教学。按照灯塔计划的说法,他们已经在义教点所在的学校和地区建立起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如今,灯塔计划已经成为一家为非城镇户籍青少年发展提供教育支持的公益机构。郝曦是这家公益机构的副秘书长,他聚焦乡村青少年儿童教育时发现,孩子们呈现出学习无意义感与生活无意义感的问题根源在于,家庭、学校、社区并未培养两种对于他们成长至为关键的能力,一是与人建立联系的能力,二是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思的能力。


  在行动中教育
  灯塔计划现行的教育设计正是在努力回应上述现状。在灯塔夏令营的课堂上,义工会让学生围绕具体问题或任务形成学习小组。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共同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用另外的视角,看见自己,看见小组里的伙伴,看见熟悉的生活环境,发现他们之前从未留意的事物,联系就慢慢开始产生。”小青说。
  在小组发展的较高层次,义工会协助学生成立基于兴趣的小组甚至是成立兴趣社团。在2015年的暑假下乡中,灯塔计划在义教点成立了尤克里里乐器社团,利用暑假夏令营的时间培养种子成员,期待他们也相信他们可以在后期独立运行社团。
  灯塔计划还引入了全新的教育方法——服务学习。这种教育方法源于美国,在实践的过程中,灯塔计划进行了在地化的调整与设计。简单来说,服务学习的课程并不围绕传统的语数外物理化学等进行设计,而是为了解决或者回应社区问题进行设计和教学。
  灯塔计划希望,引导孩子关注社区发展。
  一开始,灯塔义工会协助孩子确定他们想要尝试解决或者回应的社区问题,接下来,义工会引导他们想出解决办法,并做出行动来回应这个问题。在设计与行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学习需求,课程就围绕这些需求展开。
  向教育创新组织转变
  在灯塔计划的整个项目设计里,大学生义工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大学生没有自我成长,带着自己是“知识精英”的姿态去改造乡村孩子的世界,那么恰恰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
  因此,灯塔计划专门开发并逐年优化一套针对大学生的系统培训。在郝曦看来,让从应试制度走出来的大学生重新学习和自我成长,既是作为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教育工作的目的。
  如今,灯塔计划已经走过14个年头,在许多人眼中,它是一个“老牌的支教组织”,然而在当下的发展形势下,不管是现实需求还是机构使命,都要求灯塔转变为“教育创新组织”。
  在中国城市化发展背景下,父母进城务工,原来被大山隔绝的乡村未成年人群体,已经演变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随迁儿童并存的复杂局面。因此,灯塔计划近年也在探索如何支持来自乡村的未成年人面对成长困境。
  这些探索与实践都让灯塔计划愈发看到行动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创新的领域,然而,行动教育却还没有像阅读教育和性教育那样引起广泛的关注。郝曦说,行动教育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其他文献
家族基金会对于社会有什么价值?首先,家族基金会和公司基金会相比,它没有市场利益的诉求,更加纯粹;其次,家族基金会有财产的独立性,可以为社会创新承担风险;第三,家族基金会是腐败率最低的。因为家族是自己拿钱做慈善,如果自己再拿回去,这不合逻辑。(来源:中国网)  友成基金会理事长王平:社会创新,就是全面激活未被有效利用的资源  资源原本就在那里,只是没有被利用到,没有被激活。社会创新就是设计出一个好的
期刊
朱健刚,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多年来关注社会组织的发展。在他看来,教育公益组织是教育创新的探索者、实验者和引领者,教育公益组织应该推动公民教育,这既包括软性的服务他人,更包括硬性的抗争表达。  教育创新的探索者  中国财富:教育是大家普遍关注的议题,在你看来,在教育改革或者教育创新事业中,民间公益力量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朱健刚:民间公益力量在教育改革
期刊
8月底,“TOT性安全教育讲师”系列培训顺利结束,参加培训的学员将作为“教师的教师”,前往广东偏远的乡村学校,为当地教师进行儿童性安全的培训。  这是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下称“绿芽基金会”)发起的乡村儿童性安全教育项目,希望能够提升乡村教师开展性健康教育方面的能力,同时推广普及性安全教育知识,提高乡村儿童预防性侵害的意识和应对性侵害风险的能力。  作为一家关注乡村妇女儿童发展的公益组织,
期刊
9月,广州公益圈热闹非凡,教育公益组织是当中的主角。  月初,广州多家公益组织联合发起图书众筹,计划筹集业内专家、媒体人以及公益人,合力撰写“教育公益案例集”,详解民间教育公益现状,为公益同行及后来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21日,第二届地方教育基金会论坛举行,一众公益人、媒体人和学界专家汇集广州,共同探讨民间教育,助力乡村儿童发展方向。主办方希望藉此搭建资源整合平台,解决当下流动及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
期刊
梁晓燕,民间教育学者、资深公益人。曾于大学任教十余年,后从事杂志、出版工作,参与发起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环保组织“自然之友”。  2003年前后,她全职投入民间教育公益事业,曾先后担任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总干事和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近年来,致力推动教育创新和教育公益组织的整体发展,是历届教育公益组织年会的重要策划人和组织者。  作为中国教育公益的先行者,梁晓燕对国内教育公益领域的
期刊
1931年,梁漱溟先生读到当时的“现代教育名著”系列之《丹麦的民众学校与农村》(贝脱勒等著,商务印书馆,1931年1月初版)时,专门写了一篇题为《丹麦的教育与我们的教育》的文章来谈社会自办教育与的重要意义与官办教育的弊病。这篇疾呼反对国民党官办教育的文章,今日读来,仍不失为“针砭时事”之大作。  梁先生说,“我们敢说要想中国教育有生机,非打破推翻今日官办教育的局面,得一大解放不可,官办教育,教育愈
期刊
9月21日,第二届地方教育基金会论坛在广州举行。作为本次论坛的轮席主席单位,广东省春桃慈善基金会(下称“春桃基金会”)联手广州慈善会、广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广东济德文化公益服务中心共同发起“儿童阅读联盟”。  按照发起方的设计,儿童阅读联盟旨在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儿童阅读机构的发展,将通过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并向专注于儿童阅读项目的民间机构提供项目配资、行政费用支持等,助力公益组织的能力建设,实现推
期刊
早在辛亥革命前,就有华侨捐款购买飞机,赞助孙中山革命。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役中,日军不断出动飞机轰炸,国人逐渐认识到空军建设的重要性。战争结束后,上海人民发起“航空救国”运动,向美国订购18架驱逐机,分别以捐献者名号命名。南京政府于1933年5月组织“全国航空建设协会”,管理经各地汇缴的飞机捐款。群众性捐款献机运动形成全国规模。抗战全面爆发后,各种形式的捐款献机运动几乎从未间断。  国人慷
期刊
苏苏是广东湛江遂溪县的留守儿童,今年3岁,个子瘦小,不爱说话。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奶奶要忙于农活,苏苏经常自个溜达在马路上玩,有一次竟然在竹林里睡着了。妈妈知道后,心里很是内疚,只好在今年3月把她送到幼儿园。当时,苏苏还不够3岁。  刚到幼儿园时,苏苏的话很少,只会讲方言,不会讲普通话,也不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只喜欢躲在老师的怀抱里。老师很疼惜,经常抱她,和她说话,也教会其他的小朋友照顾这位小
期刊
多年以后,来自佛山顺德的小宜还依稀记得儿时游玩广州的情景。每年暑假,外婆带着她从基围渡头坐船出省城,穿过满布骑楼的街道,来到“BO佬大厦”(南方大厦),给她买个洋娃娃。进入学生时代,小宜开始行走于北京路,新华书店是她去得最多的地方。  今年暑假,已经成为都市白领的小宜,报名参加“粤学粤友营2.0社区导赏员培育计划”,学习成为一名老社区的导赏员,希望以此开始一趟成年后的暑假省城之旅。  粤学粤友营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