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的新路标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鲁斯特与符号》是吉尔·德勒兹为数不多的文学研究专著。他在该书前言中自述“本书的第一部分涉及的是《追忆似水年华》(下文中简称《追忆》)中所表现的符号是生产与阐释”,第二部分“思索一个不同的问题:从《追忆》(Recherhe)的构成角度,来思索符号自身的生产和增殖。”但他的用意不止于此,他只是以《追忆》为例子,指明文学应该通过异质同构的方式生成全新的思想意象。
  该书首次出版于1964年,并经历了两次修订:1970年再版时增添了第二部分“文学机器”;1976年修订时又把第二部分分为五节,并增加一篇文章作为本部分的结论。第一部分“符号”是通过对两个二元对立的剖析展开,首先是物质性符号和艺术的符号的对立。客观世界中飘浮着各种各样的符号系统,比如,医学用语、经济金融和其他专业用语,人们很自然地把这些符号与其应用领域对应起来,确定其所指和意义,德勒兹将这样的符号定义为物质性符号。他从《追忆》中,区分出三种物质性符号,分别为社交符号、爱的符号和感觉符号,这些符号共存于《追忆》构建的艺术世界中,依然存留了对应于其应用领域的意义;但当这些不同的符号系统在《追忆》的艺术空间中被重新装配起来时,却呈现出一个支离破碎、万花筒式的符号世界。这个存在于艺术世界中的异质同构的符号系统,德勒兹称之为艺术的符号。
  由此可知,艺术的符号并不存在于物质性符号之外,而是物质性符号全新的用法。这个全新的用法引发了第二个二元对立,即哲学意象和思想意象的对立。哲学意象对应于传统西方哲学,德勒兹认为理性主义的古典哲学最本质的东西是预设了自身的前提,这个前提是真理具有先在性,人们需要做的是找到最为合适的方法去接近它。各种方法都是理性活动的轨迹,最终在真理处殊途同归。而像《追忆》这样的文学作品创造的思想意象,它没有预设的规划,而是把看似无法统一的东西装配起来,形成理性无法统一解释的异质同构体,这种创造行为把人类思想从执着于理性逻辑的偏执延展进入模糊的未知地带。
  在后添的第二章中,德勒兹深入探究了这种异质同构体的形成机制。在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和瓜塔里思想的启发下,他提出了“文学机器”的概念。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总是为了预设的目的设计和制造机器,机器的制造完全是理性活动的结果。而文学是一部没有特定目的的机器,它被偶然的机遇触发,随机装配为一个异质同构的整体,而这部机器的功能尚未明确,需要进一步解释和揭示。相对于为了追求真理、根据逻各斯装配起来的传统哲学机器,文学机器“从本质来说是生产性的,生产某些真理”,在这里,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德勒兹所说的真理不是预设的,而是“被产生的”。文学机器的构成方式注定无法产生由纯粹理智所形成的逻辑的真理,这个复杂的机器由很多小机器组成,这些小机器各自按照自身独有的规律运转,整部机器宛似交响乐般同时鸣响,却没有统一的乐谱。《追忆》这部符号机器由“生产部分性客体”、“产生共振效果”和“普遍变化和死亡”三种小机器构成,这些小机器由碎裂在不同时间节点的主体们形成,但时间却没有把它们总体化和统一化。第三版时,德勒兹选用了自己一篇已发表的论文作为第二部分的结论,他把《追忆》的主人公比作趴在蛛网上的蜘蛛,蜘蛛感受着蛛网传来的振动而发起行动,而作为叙述者的主人公不是以整体性的人出现,只是以随时被触发的感受出发,形成不同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系统背后隐含着位于不同时刻的叙述者的身影。这部作品没有勾勒出清晰的建筑、街道或人物形象,而是沿着主人公偶然的感受为出发点拉出一根根蛛丝般的符号链条,形成了一个密密的蛛网般的感受力和回忆织体。主人公被分解为密布在每个符号链条上的意识的肆意流动。书中,德勒兹以极简略的文字批评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它们不是以主观的构想就是以客观的既有观念为依据,形成一只看不见的手牢牢总括着全文,它们只不过在重复物质性符号,没有从本质上形成真正全新的思想意象。在德勒兹心目中,文学要能突破各种既有经验与社会意识的藩篱,在似乎不可能关联之物间搭设不同的桥梁,形成新的文学机器。这些机器撞击着人们的常识和既有经验,等待读者去观看、反思与解释。在德勒兹的思想中,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在异质性事物之间建立关系、形成异质同构机器的文学才是好的文学。
  《普鲁斯特与符号》是德勒兹语言学思想的一次精彩演练,为文学突破语言和意义的束缚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解析《追忆》,德勒兹解救了受困于语言与意义之墙的文学,巧妙地指出,如何通过突破语言使文学不再结盟而是成为一个个的单子。他更进一步的目标在于,如何通过突破语言和社会实践领域的空白地带,装配出种种文学—社会机器,让文学小机器带动社会大机器以不同的节奏共同运转。
其他文献
2014年,北京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一套名为“先生教你写文章”的丛书,收录民国时期谈论写作的大量著作、文章,汇集为20册。丛书的作者,有梁启超、夏硏尊、胡怀琛、蒋伯潜、高语罕、孙?工、朱自清等20余位。这些人几乎都有大学任教的经历,有些还曾在大学开设写作课。而丛书所录作品,个别著作为大学国文教学或师范教育的产物,多数却是中学写作课程教本或辅导读物,而与大学教育无关。其中原因,颇值得玩味和深思。  
期刊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并不断阐释。新文化运动不仅在历时层面上对文化转型有着重要影响,也在共时层面上由“中心”波及“边缘”。由此,新文化是怎样从中心渗透至边缘,其思想与主张怎样为边缘所阅读、被地方所接受也进入学者视野,成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钱理群先生在《抗战时期贵州文化与五四新文化的历史性相遇》一文中,围绕着“五四新文化”与贵州文化的相遇问题,展开了“
期刊
曾几何时,“80后”曾是中国出版界的金字招牌,以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为代表的“80后”作家们把中国文坛弄得风生水起。一本本超级畅销书在他们笔下横空出世,而且在各类畅销、借阅排行榜上,这些名字常常垄断前三甲席位,杂志封面、名人推荐、影视剧改编……各种风头,无限风光,真可谓“英雄出少年”。  但少年英雄总有难以抹灭的仲永之殇。最近几年里,“80后”作家们似乎已经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不再是书商们青睐
期刊
罗兰·巴特的《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通篇运用符号分析的方式书写,因此主要被作为符号学理论加以理解,巴特在研究者眼中也通常以结构主义者、后结构主义者、符号学家的身份来得以彰显。但仅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角度,并不足以理解为什么《神话》要完成对“大众文化神话的解构”,巴特作为左翼思想家的身份出现,方能使我们真正理解其解构的动机与最终产物。符号学仅仅作为诠释的手段而存在,而目的在于对历史现实及造就
期刊
在2013年,“梦想”一词成了中国的流行语,与之相关,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字,也大幅度攀升,仅发表的论文在这一年就达上万篇之多。但这些讨论的主声部多倾注于中国梦的具体内容,而有一种声部则似乎比较薄弱,那就是哲学理论的声音。然而现在这一声部也不再低沉了:孙正聿教授新著《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一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版,以下简称《支撑》)的出版,奏响了一个高强音,改变了这一话语不均衡现象。该
期刊
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撰写的《法治热点面对面》,秉承了已连续出版十余年的系列通俗读物《理论热点面对面》的一贯风格和特点,回答了当前百姓普遍关注的法治热点问题。内容包括怎样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怎样理解法治建设要走自己的路、怎样理解党和法治的关系、怎样理解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怎样推进科学民主立法、怎样推进严格执法、怎样提高司法公信力、怎样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怎样理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期刊
国有国风,民有民情。一个国家行之有据、行之有效、行之长久的制度,总是扎根于深厚的国风民情土壤之中,后者构成制度生长和进步的基因。因此,摸熟政府的性格和人民的性格,对理解任何政治制度的内在逻辑和成长逻辑都很重要。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和人民的性格,说到底,一个共同而又鲜明的特点就是商量办事,由此产生和创造出了人民民主以及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了由林尚立、
期刊
引语:在“85新潮美术”迎来30周年的时刻,以巫鸿对宋冬的“物尽其用”展览的梳理与总结《物尽其用:老百姓的当代艺术》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当代艺术走到21世纪后的继承与发展、突破与回归,这是具有历史意义且需要继续探索和思考的话题。  什么是艺术?艺术品与寻常物之间有何界限?这个被讨论了几个世纪的话题,为何要在这里被重提?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美术强调艺术创作将实在物“陌生化”,从而在距离感中形成当代
期刊
一般人都认为哲学是深奥的,与精英哲学相对,便有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任仲然先生的新作《风中的芦苇:人的思维异化与革命随笔录》可以称得上是很接地气的“生活哲学”。本书是以思维为对象,基于平常生活的考察与省思,是关于人自身的哲学。这本书很厚重,却不是一本深奥的学术著作,全书没有一般学术著作的刻板、抽象、晦涩,只有作者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所思所想、所虑所得。  芦苇是一种平常
期刊
社会史  《弦边婴宛: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周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书台上下:晚清以来评弹书场与苏州社会》,吴琛瑜,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雅韵留痕:评弹与都市》,申浩,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评弹1949:大变局下的上海说书艺人研究》,张盛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伴评弹而行》,周良,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凌云仙曲:蒋云仙口述传记》,蒋云仙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