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影响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庭教育是指家庭里的父母或其他年长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规则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言传身教对青少年子女施加教育影响的行为。它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还是青少年学校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对人产生的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影响。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是父母,他们有着天赋的教育权利,天生就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本着“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 父母应该学习相关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教育素养。
  关键词:家庭教育 青少年 健康成长 影响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里的父母或其他年长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规则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言传身教对青少年子女施加教育影响的行为。它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还是青少年学校教育的补充。家庭教育,对人产生的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影响。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家庭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家庭教育的实施主体是父母,他们有着天赋的教育权利,天生就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本着“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 父母应该学习相关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教育素养。而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父母教子归根结底是为国教子、为社会教子,因此,社会应该担负起家长教育的责任,为父母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一、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1.教育观念不正确。教育观念是对待教育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如父母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等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深刻的。家长普遍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有比较强烈的求知渴望,但错误地认为“将来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致使学生“高分低能”,生活自理能力差。
  2. 教育方式不得当。部分家长对实施家庭教育的自我效能感偏低,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子女;在教育目的和目标认识上,把学习成绩优秀和顺利升学作为惟一目标,重智育轻德育。对子女受教育成果的评价偏重于分数,而忽略了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生活习惯的培养。
  3.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状况缺乏了解, 亲子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 重视物质鼓励而忽视了精神教育和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4.部分家长的教育基本素养不够,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存在严重问题,如盲目教育、守旧教育等,家庭教育能力亟待提高。
  5.青少年出现的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甚至犯罪与所在家庭状况(如单亲等)或父母的教育方式显著相关。
  二、青少年成长中的家庭教育策略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新时期我们应该树立以下几种观念:一是家长与子女和谐共处的观念。子女与家长是一种血缘关系,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应该充分理解并尊重这种关系。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同时也要向孩子学习,使家庭成为父母子女和谐共处的精神家园。二是树立父母以身作则的观念。三是树立沟通观念。父母必须学会与孩子进行沟通,应该知道孩子如何看待学习和生活上一些具体问题,通过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如果发现问题就及时疏导。四是树立孩子自主学习的观念。自主学习不同于撒手不管,而是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应该由他自己去计划和管理、哪些方面应该听取学校和父母的意见和建议。
  2.塑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包括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精神环境三个层面。学习环境是指孩子学习的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学习必备的设施和工具;生态环境是指学习过程中的噪音和空气质量等因素。生活环境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环境要素,如睡眠、就餐、休闲和娱乐等方面。精神环境则是指家庭里的民主气氛和家庭成员的精神状态。青少年要尊重父母,同时父母也应该尊重孩子的权利,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3.家长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堂,家长应该成为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既然是老师,就有素质要求。要想让孩子好好做人,就必须从改变家长自身开始。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思想修养。父母要品行端正、谈吐文明,在处理邻里关系上要从大局着眼,热心帮助他人,不做有损他人利益之事。二是养成健康的爱好和习惯,不参与赌博、黄色等不健康的活动。三是与时俱进,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融入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
  4.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首先是实施情感教育。家长要善于和子女沟通感情,可把与孩子有关事情的看法告诉孩子,同时征求孩子的意见,通过聊天的形式,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真正把握孩子的心理趋向。其次是重点教育。重点教育区别于全面的“无休息”式教育,要引导孩子学习方法,让孩子知道当前应该学习什么、什么知识可以放到以后学习,了解重点和非重点内容,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有放松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三是鼓励教育。当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父母要以他为自豪;而当他的成绩出现了暂时的后退时,父母也要及时地鼓励,防止孩子因过分自责而丧失信心。四是榜样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争当社区的好公民,让孩子以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自豪,从而激发其树立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或积累学习动力。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个性化、创造性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让学生在理解课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语文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真诚地尊重学生的发现,巧妙地启迪学生的思维,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使课堂因灵动的“生成”而璀璨夺目。  一、心中有书,全面预设教学环节  让我们来
期刊
摘 要:基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和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指南》不难发现:6岁儿童能够对感兴趣的问题想方设法寻求答案,并乐在其中,对于自己的猜测能尝试运用某种方法进行验证并能用小实验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幼儿园指导纲要》中也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改变“满堂灌”的模式,坚持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  一、要让学生动脑。  苏轼在送安惇的诗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犹如一缕清风,向我们迎面吹来。教材从版面设计、内容体系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看,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语言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其中一大亮点就是让学生成为新课堂的主人。在试用思想品德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犹如春深之日走入一个郁郁葱葱的山涧,满目是缤纷烂漫的山花,为你带来沁人心脾的馨香。在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做的:  一、注重心理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主体论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思想已深入人心,教学方法也正由传统的以“教” 为中心向“主动性学习”转变。尤其作为高中段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  一、何为学案教学,为什么提倡学案教学  学案是教师在充分调查了解学情、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学生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简而言之,学案就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
期刊
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优越条件。我们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在教学中,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了德育渗透: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不妨把识字教学作为孩子思想教育的场所,使他们在识记字形、理解字义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熏陶。例如我在
期刊
摘 要:思想品德课教学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再现与升华,广泛取材于生活实践,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追求,也是其核心理念。本文通过四个方面的思考,阐述了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生活化 途径与策略  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既需要通过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标把“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他们成长为终身爱学习的人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确立为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实现的首要目标。确立“兴趣领先、快乐第一”的小学生语文教学目标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长期令学生“索然无味”的局面,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语文学习产生直接的、浓厚的兴趣,并从感受学习的快乐中领略到学习母语的快乐和美好,从而为他们逐步成长为终身爱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那么,怎样
期刊
摘 要:“情感犹若一部振荡器,它以一种弥散的方式,在教育评论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和动力功能。”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和核心内容,它对于促进学生个性主动和谐地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的身心潜能具有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情感英语教学应努力把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自
期刊
摘 要:关注学生生活、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教学方式实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既是新课程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为达此目的,就要以生活化理念备课、以生活化方式上课,同时,评价也要兼顾生活。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课 生活化 策略  新的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帮助学生逐步扩展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关心、学会思考、学会做人,进而实现课程目标。正是在这样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