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由作文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nyliu2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作文教学,选材、拟题、编写提纲,全部是教师一人包办,学生往往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按教师的意愿行事,自己没有发表见解的余地。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禁锢,墨守成规,致使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个性,没有特色,千人一面,
  “八股味”十足。基于此,2009年5月,我校参与了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主持的《小学生自由作文》教学实验,在全省五十多个学校铺开。我校青年优秀教师王丽娜接受了这个任务,在市教科所及学校领导的亲自指导下,其实验结果明显,很有前瞻性,深受师生们的欢迎。为了更进一步完善这个项目,现把她的一些做法介绍给大家。
  一、自学题解提示,明确目的要求,发展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教师在揭示课题之后,不做任何讲解,而是结合课文习作要求提出三个具体问题:1、“题解”告诉我们这次作文应该写什么?2、“提示”中对本次作文提出了怎样的要求?3、怎样才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学生在明确问题之后,拿出笔在书上勾点圈画,进行自学。不理解的地方还可以讨论,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检查自学效果。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明确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等问题。学生不吃等食,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通过自己主动学习,动脑想一想、动笔画一画、动口说一说、议一议等办法,多种感官参与,相互渗透,理解课文内容。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他们思维的主动性。
  二、自己选材,发展学生思维的自主性
  选材自由,在习作要求范围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受任何人为因素的干扰。写一件事:好事错事都可以,现在的或过去发生的都行。例如,教师在指导“写什么”时,学生提出了如下一些材料。
  生甲:我想写爸爸扔下我和妈妈另寻新欢的事;
  生乙:我想写我小时候去邻居家的园田里偷瓜的事;
  生丙:我想写学自行车的事;
  生丁:我想写我挑拨耿娜娜和刘野打仗的事。
  学生一连气提出了三十多个要写的材料,如果不是自己选材,学生是不会把自己“偷瓜”“爸爸另寻新欢”这样的事提出来的。解放思想,消除顾虑,学生“没啥可写”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意识到作文不是没啥可写,材料到处都是,只是一个选择问题,要写那些印象深刻、有趣、有影响的事。由此,学生的观察能力逐步得以加强,提高了学生写作思维的自主.眭。
  三、自主拟题,自由表达,发展学生写作思维的求异性
  以往的作文课,教师给定题目之后,还要制定一个完整的写作提纲,明确要求出每段都要写什么。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致使写来的文章全班大雷同:一个模式,一个腔调,既没新意又不能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很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形成。
  王老师的做法确有先见之明,当学生甲提出“我要写在火车发生的事:一个小偷差点偷走了一个妇女的钱包,当这位妇女发觉后,不但没制止,反而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50元钱递给了小偷。而小偷嫌少,把钱扔在地上走了。”生甲认为这件事很有趣,以《一件有趣的事》命題时,王老师马上让大家讨论:你对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班级里有人认为这个妇女头脑太麻木了;也有的认为这事太恶心了,小偷偷钱太不道德,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还有人认为这事一个不良的社会现象,怎么好人怕起坏人来了?王老师不失时机,在总结学生上述讨论结果基础上,提出疑问:以《一件有趣的事》为题合适吗?学生马上幡然醒悟,说出了《可恶的一件事》《值得深思的一件事》等题目。主题紧扣中心,很有见地。
  在指导学生“怎么写”时,王老师提出“自由表达”的原则,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材情况“自拟提纲”。有了提纲,怎样才能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写具体呢?教师在此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确在写事件经过时,要注意把涉及到的人物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描写清楚。这样,学生笔下写出来的习作就会情节各异,语言挥洒自如,各有千秋。真正达到大纲所要求的“自主拟题、自由表达”的目的,极大地发展了学生思维得求异性。
  四、评价习作,发展学生思维的鉴赏性
  自由作文,不提倡学生在作文前教师先念范文的做法。这样会限制学生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作文求新,不利于写作个性的培养。王老师的做法很独道,她采用与学生一同写作的办法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然后把学生快速写好的作文读一读,鼓励学生勇于跟自己“过不去”,跟同学“过不去”,相互评价:优点在哪,缺憾在哪。评完了学生的文章,在评价老师的文章,老师也跟学生一样参与进去。学生从评价鉴赏中,逐渐掌握了作文方法,加强了作文能力,提高了思维的鉴赏性。
  以上作文训练方法,能逐步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变“封闭式”作文为“开放式自由作文”,以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
其他文献
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是加强学校、教师与家庭相互联系的有效方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辅以家访(深入学生家中,或书信、电话等形式)和召开家长座谈会能更好地增进教师与家长的相互信任,及时沟通各种信息,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从而使对学生的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能有效地构建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多年的实践,现就如何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
期刊
教育工作关系到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兴旺。近年来,国家对教师的要求更上一个台阶,对教师的素质提升非常重视,鼓励教师不断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特别是师资相对薄弱的广大农村地区的教师更应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其素质,注重骨干教师培养,使其带动农村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了解“十二五”规划及发展精神,便于在教育工作中努力工作、发展创新,为国家培养出有所作为的人才。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工作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他要经常评价自己的学生。”语文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掌握一定的评价技巧能顺利地推进教学进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考、探究的积极性。  一、评价的功能应重在激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不能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期刊
音乐教师,尤其是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担负着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重任,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要培养高标准的人才,教师必须先有硬功,抓住机遇,加强学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提高素质,以适应新世纪音乐教育以展的需要。  一、更新音乐教学观念  变“知识的灌输”为“智能的开发”。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音乐教学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传统的音乐课教学强调一个“齐”字,教师教一句,学生齐唱一句,无论练声、视唱、节奏、
期刊
关注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重视数学学困生的辅导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本真追求。在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已成为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如何有效地转化数学学困生,使其尽快脱“困”,一直是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帮助学困生学好数学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数学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有明显的畏
期刊
数学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为了实现互动生成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采用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形成充满活力的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应当产生积极的交往与互动,在互动中共同努力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人格的发展與完善。  一、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师生互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
期刊
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同样,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也不会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不可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情感的特点改革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依据情感的感知性特点,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先导。有关研究表明:人们接受外来信息和接受知识主要
期刊
“文以载道”历来是文史类传统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方式,而在物理教学中同样可以进行,中学物理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不仅要善于把教材作为科学知识来传授,而且要善于挖掘,把教材作为德育内容来渗透,从而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目的。  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行德育渗透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思想品德对青少年的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可
期刊
学习困难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由于不用功、基础差或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极少数是由于先天生理发展的缺陷引起的某一方面障碍。根据“学困生”的成因,我们可以把“学困生”分为以下几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教师必须采取不同的对策予以帮助,从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不用功型  学生学习不用功,主要原因有二:(1)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2)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因此,要使学生用功学习,首先要帮助学生认
期刊
应用题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的桥梁,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为小学生来说,由于其知识、理解力、分析和综合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解答应用题。一般来说,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一、图示法  当教师出示一道应用题后,要让学生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