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方传统服饰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ong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服饰的意义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仅是为了遮羞挡寒,更主要的是体现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蕴,是一种精神财富的象征。中西方服饰各具特点,差异明显,归根结底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关键词】:中西方服饰;文化差异
  1.服饰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定义模糊,概念广泛,若要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多年来,各种书籍上有关“文化” 的定义不下二百种。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文化是由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而服饰的定义是人类用来装饰人体的,包括衣服、鞋帽、围巾等物品的总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人类社会经历几十万年的缓慢发展,服饰早已不仅仅是用于原始的遮羞暖体,更具有了美化功能和其他特殊意义,融入了人们的独特的审美爱好、生活情趣和风俗习惯,甚至连各种文化观念、信仰追求都沉淀于其中。总而言之,服饰既是一种物质成果,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沉淀物。服饰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聯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服饰就是一种文化。中西方服饰特点鲜明,差异较大,归根结底是因为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
  2.中西方传统服饰的差异
  中国传统服饰擅长形与色的委婉表达,用色低调谨慎,强调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款式大方得体,设计保守含蓄,讲究仪表的修饰。由于封建传统思想和君主专制政治体制的影响,中国人在穿衣上十分谨慎,注重道德伦理,阶级意识明显,穿衣打扮都要符合个人的身份和地位,唯恐遭人非议。同时,中国传统服饰变革较少,款式设计保守单一,人们在服饰的选择上也追随大流,鲜少能从服饰上判断出个人性格特点。
  而西方人在着装上崇尚展现人体美,所选的服饰要能扬长避短,充分展现人体的曲线美和体态美。不论男女,服饰皆紧紧包裹人的身体,款式开放、裸露,尽显人体曲线之美。此外,西方人的传统服装颜色艳丽大胆,强调与周围环境的对比,注重突出个性,展示自我,服饰仅仅是人们用来表现个性的副件。
  3.从中西方传统服饰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3.1西方服饰与西方文化
  从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主张个性解放,歌颂人体的自然美,对西方传统服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利用服饰表现自己与中世紀封建传统割裂的决心,服饰在款式、颜色、图案上有了很大的变革。人们在穿衣打扮上开始注重展现自己的个性、品味,表现自己的心理状况和个人喜好,体现身体的体态美和曲线美。服饰成为人们用来向外人展示自我,吸引别人注意力的工具。
  随着“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和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对欲望的追求更甚从前,开始寻求物质刺激和享乐,穿衣风格和着装观念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的服饰通过某些敏感部位的刻意裸露和挂丝,或者利用衣料紧贴身体来展现身体的自然曲线,发挥出服饰对人不可言状的吸引力;而男性则更加大胆地向人们展现自己身体的强健和力量。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快捷的交通运输使得商业交往更加频繁,不同民族间不同性格的文化开始相互碰撞、影响和融合,大大加快了时尚的传播速度,服饰得到了极大发展。此外,封建主义逐渐衰落,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阶级意识减弱,开始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而自我意识的增长又使得个人偏好融入服饰中,所以西方服饰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热情包容、平等自由但又个性鲜明的特点。
  3.2中国服饰与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穿衣观念深受封建儒家思想的影响,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所穿服饰的图案、颜色和款式也各不相同。服饰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政治意义和精神含义,是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孔子曾说过:“君子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不貌无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1】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服饰是穿给别人看的,所以服装穿着万不可随心而欲,必须注重道德伦常,遵循社会礼仪,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万不可错穿不符合自己身份的服饰。例如,古代帝王以“真龙天子”自居,多穿明黄色的龙袍来彰显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利,若是其他人敢私穿龙袍,必然会招来杀身之祸。
  孔子的儒家思想迎合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认可,不断宣扬发展,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封建观念深入人心。在它的影响下,人的所作所为都必须符合封建礼制,长此以往,严重压抑了人性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对中国传统服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一套稳固、保守的服饰观念。封建社会强调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穿着打扮万不可坏了“规矩”。不但官员的服饰要与官品相称,不可越级,就连普通百姓的服饰也因身份的不同而各异。比如,读书人多穿长衫,孔乙己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无论再落魄也不肯脱下“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2】的长衫。
  北宋以来的程朱理学更是将封建思想发展到了一个顶峰。《朱子语类》中有云:“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3】朱熹提倡去除人的物语和私欲,泯灭人性。中国人深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毒害,失去了“人”的个性和尊严,也缺乏独立的思考意识和欲望冲动,没有了生活的激情,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对封建统治阶级盲目顺从,以统治者的好恶为自己的好恶。例如,“楚王好广领,国人皆没颈”【4】这种“唯上”心理对中国传统服饰发展极为不利。
  国人的穿衣观念深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在服饰选择上极为慎重,追随大流,对奇装异服唯恐避之不及。人们在选择衣服时往往会思考良久,最后选择最为保守的服饰穿着,唯恐招人非议。若有人的穿着打扮与众不同,那他就是离经叛道、伤风败俗,会被众人指指点点。所以,人们宁可失去自己的个性,选择最低调普通的服饰,也不愿意标新立异,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中国的传统服饰呈现出保守、单一的特点。
  4.结论
  综上所述,中西方服饰的区别不同,归根结底是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中西方服饰各具特色和内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深刻分析中西方服装的差异,对我们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学习西方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艳. 孔子生命教育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李惜珍. 一领长衫,千秋妙笔——浅谈鲁迅《孔乙己》中孔乙己的长衫[J]. 湖南教育(中),2011,(02):54-55.
  [3]林建华. 论朱熹教育思想体系的生成与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0.
  [4]唐海婷. 中国传统思想对服饰观的影响[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3,(03):80-8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三人舞蹈《嬉戏》的编创为基础,从作品主题构思、编创技法选择与运用为主线,较为客观地阐述了三人舞编创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运用,对于舞蹈学习和编创实践起到了一定的学以致用效果,为舞蹈学习者和爱好者又多提供了一个案例分析的真实样本。  【关键词】: 三人舞;编创技法;实践分析  一、作品《嬉戏》的主题陈述  该舞蹈作品力求彰显青春的温馨和浪漫,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故事背景,但却展示出舞蹈所要展现
期刊
【摘要】:晋北踢鼓秧歌是以脚踢鼓为主要形态, 由于历史的发展和需要,由实心木鼓改为脱鼓而舞延续至今。现今舞蹈虽人鼓分离,却依然保持踢鼓的动作特征和原始风貌,其较强的典型性、舞蹈性、风格性在经过艺术整合后,更具舞台表现力。  【关键词】:晋北踢鼓秧歌;步法;特征  一、晋北踢鼓秧歌发展简述  晋北地处黄河中游东北端,左指太行,右望吕梁,旁倚北岳,背靠草原。与佛教文化,草原文化,西域文化交融并立。其艺
期刊
【摘要】: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又回归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中。在现代环境艺术中,传统文化的元素被大量运用到设计中。本文以传统民居装饰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现代环境艺术中产生的价值和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传统民居装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用价值  传统民居装饰运用到现代环境设计艺术中,使浓郁的民族色彩充分的发挥出来,将设计理念与艺术品位进行了最大价值的发挥。  一、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
期刊
【摘要】:我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城市公共艺术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展开论述。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一、公共艺术的含义  公共艺术,顾名思义,指的是公共的艺术,其特点除了公共的(公众及公共领域)、艺术的以外还包含有城市的这一含义,即城市公共艺术,是在城市的公共领域内可被公众共同拥有和观赏的艺术,它反
期刊
【摘要】:舞蹈作为表情艺术善于通过形体语言塑造艺术形象,舞蹈编创需要借助艺术语言从生活中凝炼创作动机,形成主题表达,人物形象塑造又是舞蹈创作中常常面对的创作命题,如何完成好这一命题需要编创者从情感特点、性格特点及服饰道具等方面着重考虑,合理布局。  【关键词】:《三人行》;舞蹈编创;形象塑造  舞蹈是众多艺术门类中善于运用形体动作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舞蹈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应该以何种方式开展,应该注意
期刊
【摘要】:淋漓尽致的舞蹈表演给我们的感官带来各种体验,舞蹈演员们丰盛的肢体言语向观众们倾诉他们的故事。然而有些从事舞蹈演员这一行业的人员由于对理论知识缺乏,导致无法用专业舞蹈理论知识解读在舞蹈实践中发生的现象,有些作品使观众们无法与演员产生共鸣,导致他们对舞蹈会有一些偏见。舞蹈实践可以让理论文化得到升华,舞蹈文化理論又给人们带来舞蹈的新思路。只有舞蹈理论与舞蹈实践共同发展互相结合,才能让舞蹈在社会
期刊
艺术学院为学生提供的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和艺术氛围,使得学生在艺术实践和艺术发展中表现出内在的艺术觉醒。作为个人一路走来的历程,这样的专业训练持续了近十年,而在这种由基础到创作练习再到独立创作的过程中,我自身的体会也十分地深刻。这也是艺术学院在当代精神层面和实践范围内给求学者提供的提升其主观诉求最有力的证明  人生总因时间的推移而愈加多彩,因为时间带来感悟、体验与阅历,这使善于思考的人的心智得以不断地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戏曲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其本身独到的曲式风格、结构特征、曲调节奏等内容更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将中国钢琴音乐与戏曲元素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钢琴音乐的全新发展,在彰显戏曲独特魅力的同时,可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艺术事业的稳定发展,为中国音乐钢琴的长远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积
期刊
在美术创作中,吸收传统中国画之长,结合现代艺术家的技巧与方法,是一个很重要的解决画面的方法。阐述自己在绘画的不同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受黄胄先生以及叶浅予先生等人的影响,我更加喜欢深入生活提取素材的美术创作的观点,用速写的方式记录生活美术作品的内容将更加鲜活。  在初期的准备工作中,我找出许多以前搜集的资料,有展现劳动人民的淳朴的“油饼夫妇”,有热闹的新年赶集场景,有西江的绣花婆婆。
期刊
中国歌剧自上个世纪20年代诞生以后,从最初的艰苦探索阶段到后期逐渐探索到具有本民族审美情趣的歌剧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又转入萧条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大条件下和在各个方面大萧条的背景下歌剧人再次掀起的高潮,可以说歌剧在中国大地上存在的这90多年间波折不断。这门艺术虽属“舶来品”但从它产生、发展、辉煌再到大萧条,它在中国大地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门“舶来品”的发展 注定在中华大地上不是一帆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