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五:黄正雄笑谈紫砂情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131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正雄先生拥有台湾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原副秘书长等等一串炫目的头衔。不过他津津乐道的却是台湾紫砂收藏界的“北王度,南正雄”,后者赞美的“正雄”就是他——黄正雄在台湾的紫砂收藏知名度了。
  近年来,他每年都来祖国大陆两三次。但一概低调来去,坦称每每行走的目的有四:一是寄情山水,二乃品尝佳肴,三为探望台商,四则寻访紫砂,实乃性情中人也。这次他破例在厦门高调亮相,于“两岸紫砂文化高峰论坛”侃侃而谈,不是因为别的,恰恰因为他对紫砂爱得太深的缘故。
  这次“海峡两岸紫砂文化高峰论坛”是由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台湾大叶大学和厦门紫砂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我由于兼任厦门紫砂文化研究会的副会长,因此有幸成为这次高峰论坛的主持人,事前事后得以向黄正雄先生讨教,受益匪浅。尽管大家是因为爱茶和爱壶走到一起,但言谈中黄先生并不忌讳两岸50多年的隔离与恩怨,他语出惊人:即便是在两岸政治对立与军事对峙最极端的时期,仍有紫砂壶神奇而神秘地悄然贯通两岸,一批又一批的大陆紫砂壶通过各种地下渠道进入台湾。源源不断,为藏家、茶家和民众所爱不释手。1979年之后,随着两岸剑拔弩张的气氛日渐消退,缓解的和暖之风年复一年,更有勇敢者一皮箱一皮箱地把紫砂壶往台湾岛内搬,数量之巨,甚至一度拉动了整个大陆的紫砂市场……
  没想到紫砂艺术情牵两岸,居然不屑意识形态的剑拔弩张,一壶和气彰显出同源同根的文化质地。黄兄说:
  “只身在台北的日子,我没有别人多彩多姿的夜生活,也没有其它政治人物的是是非非,有的只是在满室茶香中,细细品味壶中滋味的闲情逸致……”他老兄岂止爱壶成癖,简直成仙,飘然进入了“关门即深山,壶中天地宽”的神妙境界,实在令人艳羡啊!
  黄正雄先生和蔼可亲,温润如紫砂,真乃人如其壶,壶如其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中华邮政”1989年发行的《茶壶邮票》就是因为采纳了黄正雄先生的提案,这4枚佳邮的问世喜煞两岸多少茶友、邮迷和玩壶人!黄先生毫不忌讳地说,他与大陆紫砂友人的交谈中“没有政治立场,没有距离间隔,有的只是满堂的‘壶言壶语’,透过大家共同的紫砂语言,架构出超越时空、跨越海峡阻隔的友谊之桥……”
  诚如史俊棠先生而言,“紫砂壶有一种天成的醇厚、宁静、平淡的特质”,言之有理,我以为不仅仅是“平淡”,而乃“淡定”——一个更沉稳的隐含:喝茶养生,玩壶养性,修身养性,人生何求,莫道紫砂小,两岸共一壶,三生有幸紫砂人,传承文化,共享和谐,悠然游走于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廊中……
  值得厦门紫砂人津津乐道的是,这次高峰论坛留下了值得赞赏的纪念文集和珍贵的纪念壶,文集中收入了黄正雄先生独具风格的大作《关门即深山,壶中天地宽》;而纪念壶上的铭文由黄正雄先生与福建的张家坤先生共同题写“寄与爱茶人,以清天下心”,铭文有声。文集有论,如风来去,为海峡两岸的紫砂收藏与赏用的潮流推波助澜……
其他文献
漳平水仙茶在福建乌龙茶类里面不算大品种,但作为福建乌龙茶类里唯一的紧压茶,却因其独特的方形茶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近年来,漳平市政府通过各项举措,积极投入到水仙茶的发展中,在南洋、双洋、拱桥、官田、永福、象湖、吾祠等乡镇,连绵百亩以上的水仙茶青翠欲滴。针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口味,漳平水仙茶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各种尝试。总之,今天,漳平水仙不再是空谷幽兰,不再是深闺佳人,而是以更多样的姿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与北宋并存的有北方契丹、女真、党项三个少数民族政权,它们分别称为辽、金、西夏王朝,其中辽国南疆大部地域原为汉地(辽南京、西京、旧燕云十六州长城内外大片土地),境内仍生活大量汉族居民(迁入或俘虏),不少汉人还在辽国为官,因此,深受汉民族文化影响,以致辽人“遵汉制,礼教祖宣尼”,保存中原大量社会风习,其中就有饮茶习俗。  文献记载,契丹人至迟在五代时已有饮茶习惯,及至北宋,随着两国边贸茶叶
期刊
中国茶产业存在着这样的悖论:一方面,中国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产量高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中国2000个茶叶生产县,6.7方家茶厂中,注册品牌的假有近1000家,叫得响的知名品牌更楚凤毛麟角。悠久历史与薄弱品牌,形成鲜明对比。  在谈及品牌建设时,业界经常会将中国茶与英国立顿做比较,一个英国立顿的年销售收入是整个中国茶彦业年产值的70%。以此论证,中国茶产业缺乏薅有力的品牌。事实上,此两者之间不具可
期刊
说起品武夷岩茶,最常听见的就是“这道茶火功过了”或是“轻焙的,香不错,水薄了点”。除了茶青本质的优劣之外,火功,不但成就了岩茶特殊韵味,更是赋予大家百转千回的岩骨花香。  岩茶俗语里有一句“三分做青、七分焙火”,倒不是说焙火比做青重要,只是做青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天气、茶青质量等,相比之下,焙茶则是可控的,焙茶师傅根据毛茶的状况采取不同的焙法,使之达到最佳的状况。焙火,能够更好地体现茶的本质
期刊
在中国,茶的名称类别恐在数百种以上,大多都很人文,可以望名生意,引出很多美好的感觉来。可是,我第一次听到“铁观音”时,老实说我很难把它和茶联想在一起,我还以为是一件瓷器品。后来知道了这与它的形状似观音,色泽如铁有关。然而,我还是觉得作为一种饮品,应该赋予它更诗意的名字。  福鼎的大白茶中最好的上品茶,叫“绿雪芽”。茶乃万木之心,茶这种生于青山、长于幽谷、承受了雾霭清露、沐浴了山灵水秀的植物,才应该
期刊
那一年,我住在望京。小区旁边新开了一家茶馆,门脸很古旧,在旁边饭店的大红招牌掩映下显得有点冷清。我和先生每晚去散步的时候,偶尔在那茶馆里站一站,看到几案上沉寂的兰花,就觉得这地方很好。然而,地方好是好,若要在里面寻个位子是要付出代价的——30块钱1杯的茉莉,50块钱1杯的滇红,对于在喝茶上不甚了了的我们来说,这价格实在有点匪夷所思。  印象中这茶馆的生意一直和它的门脸一样冷清。再后来,才知道茶馆里
期刊
茶席,以茶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共同完成一个有独立主题的茶道艺术组合。有的时候,茶席所表现的主题,不仅是作品最后的效果呈现,更是作者一次放松心境的体验,从创意入手,茶品、器皿、饰物、场地等等的选择与搭配,都将是一次美妙的试验。    然而从一款茶席之中,我们不仅能够品出设计者的用心,还能看出设计者来自何方  不同地域、国度的茶友所设计的茶席,都带着其鲜明的
期刊
开栏的话  我很信一个“缘”字  10年前为报纸开设过谈茶文化的专栏《功夫茶话》,后来结集出版了《功夫茶话》(南方日报出版社2001年),到了2007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又为我出了一本茶书《闲闲堂茶话》,这两本书都加印了不止一次——作为一个中文系出身、新闻专业的从业者与学者,却和茶有不解之缘,本来是业余爱好,竟俨然成为副业,这是我的福分与运气  《闲闲堂茶话》出版社有意再出增补本,新版内容有所增
期刊
一位来自福建茶界的大户邀约相聚,大聊他做普洱茶的风光,从事茶业生意几十年,不如这5年买卖普洱老茶所赚的钱,并说普洱老茶的药效如何如何等,让我很讶异!此人过去以从事铁观音茶起家;目前,却以卖普洱老茶为主,颇令人不可思议,人世间的事物真是瞬息万变。  喝茶原本讲究要新鲜。俗话说“酒要陈,茶要新”。自古以来,新茶饷客是非常尊贵的礼节,每年的春茶一向是人们最欢迎的珍品,价格也最高。新茶如果没有喝完,等到来
期刊
近年来台湾的茶叶艺术已发展出丰富多彩的层面,除了茶叶品种品质的突出外,在茶器、茶盘及泡茶手法上也都相当讲究。茶师在现场表演泡茶技巧,冲制极品香茶供观众品尝,并有专人以中英语解说茶道及茶种。观众在品茗时配以特别的茶点,同时还可以欣赏国乐演奏家演奏古筝、二胡、笛和琵琶以及诗词吟诵及花道展示。  台湾的“忘乐小集”艺术团就是以这样丰富的茶艺展示,让品茗者于观赏茶器、闻茶香、品茶味、听茶声中进入茶艺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