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emach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年60分的高考作文就已经是重中之重了,更何况从今年起提升到70分了呢?这样看来,作文教学简直就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但从当前教学实际来看,作文质量差、速度慢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每年高考后,众多的名师都会根据阅卷情况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但年年岁岁试题不同,岁岁年年问题一样。
   所以,新课标下加强作文教学就极其必要了。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把创作分三个时期:一是积累素材期,二是构思或酝酿作品期,三是写作期。尽管学生写作与作家创作有所不同,但写作中要运用的基础能力、写作过程中的基本思路是一样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作文教学的着手点了,从课程标准的陈述和高考作文的评论来看,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是作文能力培养的根本。
   “言为心声”,写文章就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那么作文训练首先应该训练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观察感悟能力。
   要写好作文,首先要有足够的材料,这就要求有丰富的生活,要更多的实践。首先要多观察,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观察是直接积累,就是向生活学习,投身生活,观察生活,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历程记录下来。除校内生活外,还应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参观、访问、出游、看电视、劳动等等,都是积累作文材料的原始来源。在活动中,要多看,要看得细,看得全,抓住事物特征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写作文才有内容,才能做到具体生动。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是写好作文的基本条件之一。
   其次要多读。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课本,还必须在课外进行大量阅读,阅读书刊杂志。阅读不但能拓展视野,提高认识,陶冶情操,丰富作文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写作的技巧。因此在阅读时,要学习作者怎样选择材料,怎样用词造句,怎样安排材料,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等等。通过阅读不断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方法,积累写作内容,积累范文,作文就能逐步提高。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课程标准》设计的选修课程,并在附录中明确提出的《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正可以为作文教学大胆采用。
   除了观察,还要善于感悟。感悟就是要多想。从多看、多读中多想,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借鉴的能力。如:在生活或活动中观察时要多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有什么意义。这就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细心洞察周边的事物,不但要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只有用独特的视角抓住事物的特征,才可能获得独到的感受和认识,在写作的时候,才能表达出一定的深度和创意。
   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想有着重要意义,是作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力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中起决定性作用。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想象要以深厚的生活积累为基础,一个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总是比知识单一、经历有限的人更容易产生新鲜的想象。所以广泛的阅历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展开想象、进行艺术概括的先决条件。常见的想象有相近想象、相似想象、对比想象、推测想象等。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按照想象的类型去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想象力。
   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是思维的另外两个重要的形式。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的写作》中说:“一个辉煌的思想家,必须具备两种才能,而马克思把一种事物分析出它的各个组织部分的才能,是没有人能比的;同时,他又极善于把事物分析之后再综合起来说明,详细描述它的内容和各种不同的发展形式,发现它内在的各种关系。”作文能否铺陈得开,取决于思路能否拓展得开,而要拓展思路,关键在于懂得分析。客观事物都处在矛盾的统一体中,万事万物都是可以分割的。分析的具体方法很多,概言之,就是纵剖和横剖。纵剖就是探寻事物的发展过程,并分阶段进行考察;横剖就是探寻事物内外联系,从事物内部的各个侧面、外部联系上,把它分成若干方面,逐方面进行考察。分析可以让我们对事物的构成和发展变化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易于掌握,又能把事物分析得很深入,应该作为学生分析能力培养的重点。
   写出一篇满分作文似乎也不难,以我眼观察,以我心思考,有了人文性,有了科学理性精神,何想出不了一篇好作文。
其他文献
一、作文贵在有“真情实感”   叶圣陶在给《学作文报》的题词中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这句话说得真是精妙。它指出了真话是作文的灵魂,只有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在读者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活中说话如此,写文章更是如此,作文只有“真”,才有其生命力,只有“讲真话”,才是作文发展的方向,否则,作文教学、作文写
期刊
一、什么是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是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或者感动等写下来而写成的小文章。读一本书,想到了很多类似的问题和相关的事情,于是,拿起笔把它记下来。这种写作是随机而发的。篇幅上没有具体的要求,也许下笔千言而意犹未尽,也许写几句心里话,意思就表达得淋漓尽致了。读书随笔,可以说是平常所做的读书笔记的一种进化形式。它虽然看似简单、灵活,但却可以培养思
期刊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学生的软肋。作为老师,当你费尽心思将各种写作的技巧方法传授给学生,期盼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时,却发现学生依然无话可说、无法可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与既定的目标相去甚远,结构混乱,语言干瘪,有的甚至还不如讲解之前的水平,变成了邯郸学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经过认真分析,我发现问题出在写作方法的传授上,因为老师所教的写作方法往往是割裂开的,每次作文课讲解的层面都是不同的,学
期刊
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教学原则就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所依据的法则。随笔写作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它也必然有自己所遵循的法则,那么,随笔写作教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放手性原则  传统写作教学过于重视技巧的传授和应试的训练,忽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制订题目,确立体裁、字数,到评价几乎都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学生只能被动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写什么、怎样写
期刊
随笔,是指作者真实地记录自己独特的生活感悟的文字。随笔是个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个性的表现舞台,常常流露出一种自然美。在写作中,它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写作样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日记   日记就是对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进行记录,有的兼记感受。日记的内容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因此,可以记事、写人、状物、写景,当然也可以记述活动,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日记的内容。
期刊
语文是什么?语文的性质是什么?语文的基本属性是什么?一部分人认为,中学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工具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另一部分人认为,语文教材中不少选文属于思想教育性很强的文学作品或论说文,它必然要担负着思想教育的重任,因此,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主要属性。有的折中,认为两者兼而有之。有的又提出文学性、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综合性、学科性、基础性、螺旋性、直线性、运用
期刊
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即老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反复学习、操作,使之具有阅读和写作的特长或技能。语文教学的这个目标决定它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练”,让学生在练中掌握技能,具备特长。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呢?   一、从精读课文做起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加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经过初中和小学阶段的读背积累,到了高中,学生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因此高
期刊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可能个个都优秀,没有学困生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学困生在一个班集体中所占比例太大,影响很大,就会对班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班级教学质量、育人环境,给整个学校教学也会带来很大影响。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该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笔者简述一下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学习态度   针对学困生学习
期刊
“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于漪老师的这句话概括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在大多数语文教师的课堂实践中,阅读多流于形式,它仅仅是老师“讲解”课文的引子,是课堂的一个程序,一篇课文被分析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怎样改变这种现状,真正的让阅读教学抢占课堂主阵地,是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可供参考的实施方案。近年来,我在教学实际中
期刊
随笔评改课课时,一般以独立的一课时为宜,也可酌情增加课时量。这主要是基于课堂讨论这一部分,这将在后面做进一步的阐述。随笔评改课要及时,最好是在随笔写作的同周内完成。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方便教师的指导。随笔评改不同于作文修改。“评”即品评、鉴赏,“改”即修改、润色。   评改之前要收集典型随笔备用并让学生明白:1.评改是写作过程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措施;2.评改是提高写作能力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