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头上一点红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uy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传统婚礼上,红色是压倒一切的颜色。虽然红色有些霸气却并不突兀,能以其特有的凌厉气势照亮诗意的狂欢,同时,也照亮一段摇曳多姿的风花雪月。对于传统女子来说,在婚礼上艳冠群芳的标志正是这满堂春色中的一袭大红。
  在农耕时代,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红色可以抵御人间的妖邪和煞气,在人们心目中,它象征着吉祥如意、太平安宁。将红色定义为“中国红”,体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红色情结”,甚至可以说,红色是中国女子的一种精神图腾。庄子说:天地有大美。是的,天玄地黄,天是苍青深黑的,大地则以黄土地上金黄色的丰收景象为最高审美境界。此外,那红彤彤的太阳、遍地盛开的鲜花以及植物果实上鲜艳夺目的红晕,都赋予人们更加瑰丽的想像。这种独特的审美观,体现了中国人在审美过程中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特点。
  中国女子与红色因缘颇深,一种流传甚广的阐释是:女子如花。在中国哲学观念中,女子属于阴性,如同大地担负着万物生长的责任一样,女子们承担着诞生养育下一代的使命,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中国女子与蕴含着丰收在望、喜气洋洋之意义的“中国红”,终生依傍,矢志不渝。
  作为中国女子,身处这种红色情结的语境中,往往对自己的这种“偏爱”浑然不觉。透过赛珍珠这个来自西方的“他者”视线,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对红色的“偏爱”是无所不在的。
  赛珍珠在长篇小说《大地》中有一段描写婴儿服饰的文字:两个婴儿从头到脚裹着大红缎袄,小脑袋上各戴一顶小圆帽,唯一不同之处是没有读过书的妻子为婴儿戴了一顶绣着金菩萨的帽子,而读过书的妻子为婴儿戴一顶绣了花的帽子,也许她不信菩萨保佑那一套。
  赛珍珠或许并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中国女子要将自己的“红色情结”转化为母爱情感的一部分?作为“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成长”的西方女子,赛珍珠对中国是“痴迷”的,将赛珍珠这种“痴迷”与中国人摆脱农耕社会“枷锁”的急切心情对照一下就会发现,在时代的列车疾驰而过的清末民初,一个“华洋杂处”的时代到来了。
  在这个“华洋杂处”的时代,红色嫁衣一度被白色婚纱所替代。从上世纪初开始,中西文明已经开始在中国人的婚礼上平分秋色甚至分庭抗礼了。按道理说,身着凤冠霞帔而端坐于在八抬大轿之中,是旧式中国女子最耀眼夺目的一刻,然而,西风东渐,风俗变革,西式婚礼与洋装洋服像一陣旋风席卷了上世纪初中国的沿海发达城市。翻看民国初期的《北洋画报》,可以看到当年天津举办集体婚礼的壮观场面,老照片上的新娘,差不多都是身披一袭雪白的西式婚妙。
  民国时期小说家刘云若,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式书生,一生不穿西装,总是一袭长衫,风神飘逸,儒雅沉静,然而刘云若的婚礼却是中西合璧的——美丽的新娘身着白色婚纱,满屋西式家具,就连卫生间也是西式的,最令家中老人不悦的就是那雪白的窗帘。后来,刘云若英年早逝,其丈母娘就感慨万端地说:“当年,我就觉得那些白色窗纱很不吉利。”为什么这位老人不提新娘的白色婚纱呢?我想,老人家恐怕心有畏惧,毕竟生命是脆弱的,死神的降临往往令人猝不及防。
  或许正是在祈福心理的作用下,一直到现当代,传统的中国人依然钟情于红色。张爱玲在谈及女式服装时就说:“逢着喜庆年节,太太穿红的,姨太太穿粉红。寡妇系围裙,可是丈夫过世多年之后,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由此可见,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人们的着装方式就是身份的象征,而女子服饰的颜色也有特定的含义。张爱玲这段话把我们带到一个“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语境,在那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带着“腹黑”气质的红色,成为女性与岁月或其他不可抗力进行对抗的“武器”。即使这种“武器”并不十分有效,也因其诡奇的魅力而赢得了女子们的青睐。张爱玲笔下那些沐浴着西方文明的沪港社会的女子们,骨子里仍然是传统的。进入民国之后,那些长期穿着旗袍、偶然穿着洋装的女子,“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张爱玲却对她们“排斥女性化的一切”的想法表示怀疑,甚至加以善意的揶揄。永远不会放弃“凤冠霞帔”理想的中国女子,真的能够“将女人的根性斩尽杀绝”吗?
  应当说,中国女子与红色结缘,是历史的赐予。在历史面前,恭敬不如从命,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多少辗转腾挪的余地。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将“恶紫之夺朱”、“恶郑声之乱雅乐”和“恶利口之覆邦家”相提并论,就可说明“朱”是中国人心目中最正统的颜色。朱,指的就是大红色。孔子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圣人说红色是正统颜色,“红色情结”存留至今也就不足为怪了。
  世世代代的女子都将红色视为最张扬也最具内涵的颜色,红色服饰也为她们带来最高贵的妆容。除此之外,凡与“红”有关的事物,均给人以软玉温香、氤氲绸缪的感觉。红叶,本是一片普通的叶子,唐朝宫女在红叶上题写了“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并因此成就一段美满姻缘;王维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来定义红豆,最终抵达了红豆隐喻相思的美学境界。
  总之,从古至今,“红色情结”已经在中国女子的精神世界里遍地开花、落地生根了。
其他文献
不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去看,在广阔而古老的中国,红色都是出镜率最高的存在之一。但有时候,就像盯着一个字看久了你会觉得难以识别它,“中国红”也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今天,面对出现在西方世界的大红灯笼、女明星穿的红旗袍,您是否会想:“中国红不是这么简单的。”但若被反问,那什么是“中国红”呢?  如果您心中已有自己的答案,不妨通过本期策划来一次思想的碰撞;如若没有,我们愿助您重新認识一次“中国红”。 
期刊
中国有句老话叫“万事开头难”。在中国的传统里,嫁娶、生育、本命年、新年,这些意味着一个“新开始”的时刻都要伴着红色,也正是这些时刻串联起了一个中国人的一生。其中,出生可以说是一个人最弱小的时候,也是最难的一刻。为了祈福辟邪,婴儿出生后三天、七天、满月、百日、周岁都有相应的庆典,而这些庆典不论南北都与红色相关。  在北方,比如在山西的大部分地方,孩子呱呱坠地,母亲准备的第一件衣服就是红布兜肚。为儿童
期刊
在历史传说中,对张献忠“宝藏”的埋藏地点有很多种记载。主要有“锦江埋宝”和“江口沉银”两种说法。2005年以来,四川彭山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发现了银锭、金册、银耳环、碎银等文物,这些发现为我们探讨张献忠“沉银埋宝”提供了实物依据。  据《明史》记载:“(张献忠)用法移锦江,涸而阙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然后决堤放流,名水藏,曰:无为后人有也。”  而明末吴伟业《绥寇纪略》记载:“(张献忠)用法移锦
期刊
有时,最普遍的也是最深邃的,我想“中国红”便是这样的存在。  当依赖成为信仰,信仰成为文化,文化成为情结,情结成为精神,红色对于中国而言,其串联起的也就不只是历史了,更是思想。  对于勤劳的耕种者,“红”是对丰收的渴望;对于迎来新生命的家庭,“红”是喜悦与自豪;对于陷入爱情里的人,“红”是情人的面庞;对于旧时的宫中人,“红”又是地位的象征。  看西方,似乎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能有一种足以令自己
期刊
中国红有很多种,每种都很美。比如娇嫩的石榴红、深沉的枣红、华贵的朱砂红、清丽的胭脂红、内秀的绯红……话又说回来,红色虽美,选择虽多,却并不像黑、白那样百搭。今天的你是否会因为怕显得“怯”而对红色敬而远之?如果你有这样的苦恼,不妨尋回到古代的“秀场”上去看一看古人是怎么搭配红色的。在那里你会发现,红配黄可以沉稳,红配蓝可以和谐,红配白可以优雅,红配黑可以灵动,红配绿也可以养眼。  中国红,还是得咱中
期刊
在清代宫廷里,红色分层次来说,最隆重的首先是皇帝。在祭祀的时候,有一个场合就是日坛,有一种衣服就是红色的朝服,也叫红色祭服。从女性——皇后的角度讲,最高规格的红色就是大婚时穿的龙凤同和袍。皇帝的红色朝服是礼服,皇后的龙凤同和袍是吉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龙袍。再看其余,红色在后妃便服中出现的居多,从典章制度来看,没有那么严格的规定,可以随意一些,因为大红色在清代是没有禁忌的,不像明黄、杏黄那样有非
期刊
近段时间以来,几份有关全球艺术品市场交易调查报告的陆续出台,不仅让业界“嗅”到了一些风向变动的气息,通过数据的对比,也能看出中国艺术品市场消费的某些区域性特征。  例如前不久,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发布了首份《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对当下的国际艺术市场进行了回顾性总结与分析。据悉,该报告由著名文化经济学家、Arts Economics创办人克莱尔·麦克安德鲁撰写,内容横跨了艺术
期刊
《诗经》中说“颜如渥丹”,即形容人的貌美如同抹了丹砂一样;古代的人们还喜欢在孩童两眉中间点颗朱砂痣,寓意开启智慧……朱砂色,在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缘起  “朱砂”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红色颜料。它取自天然硫化汞的红色半透明矿石,又名“丹砂”、“辰砂”。晋代葛洪的《抱朴子·黄白》中提道:“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可见它是古代方士炼丹的主要原料。  除此之外,朱砂也用
期刊
信息时代,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传统工艺能否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并且得到广泛运用?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部署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该计划引发业界各方的强烈关注。其中明确提到的传统工艺要强化市场意识,结合现代生活需求等内容,更是被业界视为亮点与利好。  而从前段时间相关机构公布的调查数据来看,自2010年开始,我国文化
期刊
齐白石的绘画以写意花鸟为大宗,兼及水族、人物、山水、蔬果、草虫等各个门类。其中齐白石笔下的草虫尤具特色,涉及种类多达百种。  这些草虫既来自于他儿时的记忆,更源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工笔草虫栩栩如生,形态的逼真无以复加,实不输于真实世界的草虫;写意草虫虽寥寥数笔,仍生动传神。最为可贵的是,他将大写意的花卉和工细的草虫完美结合,不仅将中国画工笔与写意两种表现形式发挥到极致,而且符合他对于中国画“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