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如初见时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过来后我们从一种完全的封闭、完全的被异化出一种东西,一点也爬不出来。在1977、1978年的时候如果能够看到那个时期的俄罗斯油画作品简直是无限幸福感。那时期的杂志印刷品都是禁止的,我是在一个福建的山区里,在一个老师家里看到一叠《星火》杂志,我们趴在那里看了一个星期,看那上面的俄罗斯绘画,我们心理的感觉很激动,这些都令我们特别感动。看起来从列宾、约干松到梅尔尼科夫,卡雅俄罗斯的这一代绘画,都是在解读我们自己的心声。因为很多画面现在已经有一点淡忘了。
  马克西莫夫是我们最熟悉的俄罗斯老师,马克西莫夫对于中国人的影响是很大的,那个时候我们都拿着一个图片去临摹,列维坦的一个小风景我临过多少遍临不好,真的生气,后在2D07年的时候在彼得堡看见原作真是感慨万千。画很小,这么小,我临得那么大,临了多长时间,我真是感慨,一件作品通过印刷辗转到异国有多大程度上的区别,一个遥远的少女青春,等到了多少年之后再看到这件原作的时候,就让我发出“人生只如初见”般的感慨,就好像第一次看到,尽管我临摹多少次看到这张画的时候还是认为是第一次看到,因为印刷的作品是另外一个作品,实际上这件作品里边包含着我自己的很多东西,所以我们这一代人都有这样的感慨,人生只如初见。那个感觉是超过一般的,因为我们的青春是和这些作品进行交流的,后来不断地临摹,今天没有这种悠久的感觉。
  中国人可能有的时候不太理解,你到苏联去看看他的原作,我们就知道那样一种巨大,那个大体量的造型造成一种东西,比如列宾的作品。他画的最有名的我们已经临习过,我们2D09年画《南京大屠杀》的时候边上一直放着他的作品。
  中国像蔡国强他们的火药画那些作品中都有俄罗斯绘画所体现出的笔触感。我跟刘小东谈过这样的问题,他说到处都是一样的,都是翻版。刘小东是80年代出来的人,哪怕他今天完全不一样,趣味上完全不一样,笔梢的深入仍然是那一笔。俄罗斯艺术最大的贡献还是很重要的。
  我觉得现在做这样一个不应该叫俄罗斯,其实应该叫前苏联绘画展览,我觉得意义是非常大的。一个肯定让我们回忆起那个非常辉煌的年代:有俄罗斯的列宾、苏里科夫巡回画派,再到前苏联的那一代人,再到战争,他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如数家珍的那一代人,后来我们通过中国的留学生去看,靳尚谊还不是留学生,全山石、肖峰他们去留学带回来的信息,形成了我们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对艺术的理解,这个东西是非常深厚的,我们不断地回忆历史让我们重新来认识艺术、认识艺术创作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肯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回忆、重温,但是它不仅仅是一个回忆和重温。我觉得它肯定对于我们更深的来认识艺术创作和时代,艺术创作跟民族的关系。这里头表现的都是苏联的绘画,都是苏联那个时代的生活,那个时代的战争题材、生活题材、建筑题材等等,反映的都是那个时代的生活,但是我们通过这个反映当中理解到艺术表现和他那个时代的关系,甚至我们还看到这个表现当中和我们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什么关系。因为这个记忆当中充满了自己的记忆,我们的记忆里头不仅仅是绘画的记忆,也有我们生活的记忆,也有我们思考的记忆,所以画里的时代和画外所勾连起来的我们自己所处的时代,这样的对照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这一块里头,会让我了解我们今天的创作如何和世界对话,我们今天的创作如果是异国的他者怎么看,这个会给我们很深的启示,所以不仅仅是一个文化记忆,不仅仅勾连起我们当年对他的一种热爱,他还会让我们对自己,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对我们和世界交流的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对我们今天艺术的作用。
  我们如何透过这个往事看到一些更深的东西,比如说俄罗斯到苏联的油画是独特的,跟欧洲、法国、意大利的油画很不同,因为油画对他们来说也是学来的,也有一个引进的过程,如何和他们本土的文化融合的问题,应该说他们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从他的绘画当中,从意大利油画到法国的谱系来看,我们在这里,有的时候可以看到立体主义的影子,有的时候可以看到印象派的影子,有的时候可以看到社会主义绘画的影子等等,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今天讲的艺术语言如何变成一些碎片在这里被重构,这种碎片的重构我们今天何尝不是这样呢?这种碎片的重构对于我们今天希望能够有一些原创的东西,这样一些思考的意义在哪里。
  作者简介
  许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省美协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1955年出生于中国福州,2001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至今。时评之为一位才华横溢,集诗人的遐思、画家的激情、理论家的敏锐、演说家的风采集于一身的优秀油画艺术家。
其他文献
米芝莲(内地译作“米其林”--编者注)把好些平民食肆放在榜上,即使只有两三粒星,亦是最大肯定,难怪店主在记者的摄影镜头下眉开眼笑,像中学生考取了九优状元,光宗耀祖,尽在此矣。  其中一位相熟的店东甚至在电话聊天里开玩笑道,在厨房饱受油烟煎熬了几十年,一直被喊“厨房佬”,即使后来赚了不少钱,在别人眼中仍然只是“厨房佬”,心中感受极不良好;直到了今天,有了米芝莲的星级荣誉,总算“冲出香港,打进国际”了
期刊
那年夏天,又去桂林,本想着桂林山水的精华尽在阳朔,再探访一次才好,可于遐思中透过云层猛一看到舱外的层层梯田,不由又想起了桂林胜景龙脊。对了,听说那一层层梯田就似一道道从山顶直挂到山脚的天梯,其垂直落差之高、立体感之强,令普天下的梯田都望尘莫及呢!是啊!得去看看天下第一梯、见识见识红瑶长发女。        整个桂林市在改建,路况极不好,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后,突然看到前方有座吊桥。车上有人说瑶寨到了,
期刊
我腾然坐起,循着歌声望去,只见一位漂亮的蒙古姑娘,身穿一身洁白的蒙古族袍,头戴一方火红的头巾,骑着一匹枣红马……向我奔来。  进入河西走廊,有座山始终伴随着你。它连绵起伏,盘垣千里,壁立于大漠与戈壁之中;它横空出世,主峰高达5827米,哪怕是盛夏,山顶上依然闪烁着皑皑白雪;它百态千姿,3000多条冰川,像3000多条银蛇,在山峦间盘旋飞舞。别看它外表冷峻,其地下河可潜流涌动,孕育着河西的万物,这座
期刊
这是不是自己送上鳄鱼口?    跳伞者的无奈降落地点。。。不知道他那时候心里经受怎样的恐慌。    不知道下面是什么……    死者最后的镜头。
期刊
银碗捧在手里,沉甸甸的。他们都在等待着。  碗里的白酒,于我,既是一种冷冰冰的对峙,也是一种热辣辣的邀请。  不能拒绝!也无从闪躲!因为这里,是蒙古,是塞外,是阴山下茫漠粗犷的大草原——一个以酒来测验你真诚、热情甚至人品的地方。话多三遍淡如水——只有酒,只有通过酒的点燃,人与人之间信任与快乐的火焰,才会熊熊沸扬起来。所以,也只好别无选择地被这大块吃肉、大碗饮酒的“异族”,给“同化”了。  “不是毒
期刊
在艺术市场的灼人热浪中,一股前卫个性的学院风迅速风靡华夏,风景秀丽的江南美景,雄伟壮观的山川大河,动人心魄的风土人情尽在画布之上。现在,请跟随我们走进由深圳天海它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校一展?学院油画艺术系列邀请展》,共同分享这色香俱全的艺术大餐。  进入艺术之殿,首先,步入眼帘的是钱塘潮涌,浪涛滚滚的壮观景象。翻滚的巨浪,缭绕的烟雾,仓皇的人群,似乎让你觉得有千军万马怒吼着朝你奔来,既让人
期刊
优秀艺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就是艺术产生的土壤。近百年来,俄罗斯油画艺术对于中国的影响深远,中俄油画就像一个神奇的花园,春天的兰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梅花,这些四季最美的花朵,在丰润和谐、熠熠生辉的土壤里陆续开放。从俄罗斯巡回画派前期及后期的名作到中国现代油画大作,涌现了不少著名艺术大家,他们都是世界油画界的扛鼎人物。俄罗斯的著名画家列宾、苏里柯夫、列维坦等在我国家喻户晓。在新中国成立以来
期刊
《扎波罗热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 列宾  这幅构思了长达13年之久的杰作,可说是列宾集人物性格刻画之大成,它展示了一种学派,一种19世纪俄国写实主义绘画最光辉的学派——重视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列宾以很大的热情来塑造哥萨克扎波罗热人的不同类型,注意他们每个细节,搜集他们特有的民族服装、道具,选择每个不同形象的性格特征,并用俄国学院派所讲究的构图方法去处理这个多人物的戏剧性场面。这幅油画给俄国近代油画史
期刊
20世纪50年代以来,俄罗斯文艺曾经在我国广泛传播,其中油画作品通过展览、书刊等媒介,在我国美术界和广大观众中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供我国油画界直接借鉴的外国经验,主要来自俄国。当然,20世纪20-30年代一些留学欧洲和日本的艺术家也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我们最熟悉的俄罗斯绘画分两个部分,十月革命前的批判现实主义和苏联时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这两部分是相互联系着的,后一部分是前一部
期刊
在西方的艺术发展中有一个高峰,但个这高峰往往被忽视,被贬低,这就是俄罗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发展的高峰。这个光辉灿烂的时代至今还令人追念不已!哲学、艺术理论家、美学家有车尔尼雪夫斯文基、别林斯基、杜勃洛留波夫;文学家有托尔斯文泰、居格涅夫、里戈里;诗人有普希金、涅格拉索夫;音乐家有格琳卡、穆索尔斯基、柴可夫斯基;画家则有列宾、克拉姆斯科依、苏里柯夫、列维坦。这一大批艺术天才的同时出现,无疑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