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 跨文化适应性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qua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跨文化适应是指参与者在新环境中发生转变,并养成适当、有效交际能力的过程。随着“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的不断推进,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对其跨文化适应性研究也就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浙江理工大学30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调查研究,了解影响他们跨文化有效交际的因素。调查发现语言障碍和习俗差异极大影响着留学生在华适应性。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
  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多元文化交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各国文化的对外输出,更多体现在呈增长趋势的留学生数量。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项目的不断推进,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持续增长。《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显示,在中国国际留学生的前15名来源国家中,大多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包括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老挝,其增幅平均值超过20%。
  “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其他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让世界人民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跨越、融通国家间的文化差异、隔阂和冲突。可见,有效跨文化交际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基础。因此,留学生跨文化交际适应性研究与“一带一路”倡议目标密切相关。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跨文化适应是指参与者在新环境中发生转变,并养成适当、有效交际能力的过程。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跨文化适应可以从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前者主要考察参与者适应当地人文环境的能力,包括与东道国居民建立关系并友好交往的能力以及学习当地文化的能力。后者则主要以情感反应为基础,考察参与者跨文化交往中的心理健康。但是,大量文献显示,目前相关研究模式大多建立在西方理论框架下,以欧美、非洲或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居多,专门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性的实证研究少有涉足。
  中国国情与西方国家国情大为不同,在西方理论框架下对来自同一区域文化背景的外国留学生进行跨文化适应情况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尝试对来自不同文化区域的留学生进行跨文化适应性实证研究,以期丰富国内该研究领域。
  2.现实意义。“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同时大力推进跨文化对话和文明交流互鉴。这一倡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利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相一致。跨文化交际代表着文化之间由最初的碰撞到最终的相交、相融。具体表现在来华留学生从刚来中国的陌生感,到之后逐渐领会中国文化与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最后融入中国特色文化的跨文化适应过程。随着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问题研究就不可避免的成为现实所需。
  3.文化意义。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多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国,有着本国自己的文化传承和风俗习惯,来自异域文化的留学生必然会感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跨文化适应性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和辅成,成了急待考证的问题。如今,越来越多国外高校要求学生有留学经历。在这一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适应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其未来及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趋势,也关乎中国在国际交流中的形象。
  因此,如何应对他们在华期间所遇问题,如饮食习惯、交流方式、文化差异等就成了亟待的课题,需要在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一一解答。这一过程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留学生的文化观念及中外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种种不适应问题,有效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三、调查研究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线上问卷调查及线下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发放问卷30份,收到有效问卷28份。
  本研究问卷调查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1=没有任何困难,2=困难很小,3=困难一般,4=比较困难,5=非常困难),了解“一带一路”沿线代表国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问卷包括以下幾个维度:语言技能、生活习惯、社会交往、学习方式和中国文化认同。
  2.研究对象。接受调查的30名学生均为浙江理工大学在读留学生,他们年龄在18岁到34岁之间。男生16人,女生14人。他们分别来自亚洲的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土库曼、也门,非洲的卢旺达、塞内加尔、赞比亚、乌干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0.71%的留学生在华居留时间为6个月以内,25%的留学生留华18个月以上。
  四、问题分析
  1.汉语言学习方面的适应情况分析。数据显示近90%被调查的留学生认为,他们与中国人进行日常交流沟通存在困难。约43%被调查对象认为,他们在解决租房、购物、交通等方面都感到困难。访谈中,他们提到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如住房、购物、出行等,许多时候需要用中文与相关人士进行交流,语言障碍经常产生沟通困难甚至导致误解,而大部分情况下消除误解的渠道匮乏,最终导致他们心理上的不适应。
  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中无时无刻都离不开语言,无论是有声还是无声,因此学习汉语言对于在华留学生而言,是生存于中国所需的必备技能。汉语言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懂的语言,可从其形、声、意略窥一斑。汉字有四声之分,不同声调代表着不同的汉字与意义。因而,正确的发出汉字的读音给在华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汉字的结构也十分复杂,笔画繁多,结构奇特,不同于英语等语言仅凭26个字母就构成所有的语言。汉字也没有如同英语、法语、德语等人称变化,没有一定规律的形态变化,这无疑给在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方面增添了极大的困难。汉语言掌握不足使得在华留学生们在自我表达能力上受到约束,他们无法使用汉语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与准确理解。因此,学习并合理运用好汉语是在华留学生提高跨文化适应性的基础。留学生们应加强汉语言基础学习,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促进跨文化有效交际。   2.风俗习惯方面的适应情况分析。风俗习惯不仅表现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有各自国家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调查发现他们对中国饮食习惯不适应,这也是他们不能尽快解决饮食问题的主要因素。数据表明46.43%的在華留学生不能较好地适应中华习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宗教信仰大多不同,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因此解决他们的饮食问题不仅要靠留学生自我调适,学校也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尊重其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文化积淀的成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塑造了点点滴滴的中华习俗,比如日常交流、节日庆典、建筑风格等。中国地大物博,56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习俗,因此,对留学生而言,接触当地居民是适应该地区习俗的良策。汉语言应用中也存在着诸多习俗,不同国家打招呼、告别、请求帮助等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深入了解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能够有效地促进留学生融入所在生活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及庆祝方式,留学生对这些节日的参与程度也能够反映他们对当地风俗习惯的适应程度。积极参加节日庆典,加强与中国学生的沟通及文化对接,可以帮助他们扩大自己的交际圈,提升对本地风俗习惯的适应度。
  3.文化方面的适应情况分析。调查发现82.14%的留学生在适应中华文化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他们生活在一个全新文化背景下,在各个方面都会有与自己习惯的生存方式不同之处,小到一个手势,大到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方式。由于受不同区域文化的感染,中国人传达意义与理念也有所差异,这更增加了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难度。访谈中,他们也认为,中国最吸引他们的地方是中国人,他们也喜欢在空余时间与中国朋友在一起娱乐,交友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简单又愉悦的事情。在学校里,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学校社团等活动,结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际友人,拉近国际朋友之间的距离。但由于文化方面的适应度欠佳,他们无法完全融入到中国这个大家庭中。
  每一个国家在时间的长河中,都沉淀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而这些文化也成为人们的信仰,并以之为准则生存着。身处不同的国家,人们所坚持的思想价值、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不同,这使得在华留学生在与中国人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矛盾,降低了跨文化适应能力。数据显示,82%的留学生在适应中国教师教学方式上存在一定困难。访谈中,他们认为他们不太适应中国以学习成绩为重、缺乏创新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
  五、解决措施
  1.加强留学生汉语言技能培养,克服语言适应性问题。调查显示,大部分来华留学生没有汉语学习经验或者汉语听说能力较差。薄弱的汉语基础知识水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及与中国学生之间的交流,导致其在学习中遇到疑问时,不能及时获得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影响学习效率。
  因此,留学生在来中国学习前,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汉语基础知识,掌握日常交际常用的汉语句型,从而减少在中国生活与学习上的语言障碍。其次,学校应该为留学生提供提高中文水平的渠道,如开设中文语言课程、推荐课外必读书目等,并配以教师适当监督。留学生自身要注重汉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加强听说读写训练,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学校可建立多元文化学生社团,定期举办中外学生交流活动,提供留学生更多与中国学生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活动中大胆用汉语表达自我,在交友中促进汉语的使用。对于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学校可为留学生配备中方学生生活指导,帮助他们适应在华生活。
  2.尊重留学生宗教信仰,克服习俗适应性问题。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有其独特的习俗,其宗教信仰与风俗禁忌也与中国不同。在处理宗教信仰方面的问题时,学校须尊重留学生的宗教信仰,明确告知他们可以去合法的宗教场所进行信仰活动,并告知其应遵守我国关于宗教活动的法律法规,不可在校内从事宗教活动等。
  此外,学校也可为留学生班级配备班主任,负责指导留学生的日常生活。负责教师需要足够了解留学生所在国家的宗教信仰、人文价值观念、风俗禁忌等背景文化知识。在交流时,教师须尊重学生,把握和不同留学生交流的方法,让他们在异国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3.创造留学生文化体验机会,克服文化适应性问题。大多数留学生在来中国之前,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少,且来到中国后交际活动往往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中,获得中国文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这导致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偏面,在与中国人交流中容易出现各种误解或冲突。
  因此,学校可以开设关于中国历史、文化与生活等相关课程供留学生学习,也可以鼓励留学生参与中国书法、太极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选修课程,让留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了解多元的中国文化。其次,学校可在寒暑假期间,组织留校的留学生到富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地区旅游,使他们在实践体验中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除此之外,留学生们也应积极和当地居民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当地的发展历史和特色习俗等文化,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使自己更加顺利的融入中国文化环境,适应中国的生活环境。
  六、结语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浙江理工大学28名来华留学生在文化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而言,语言障碍、习俗文化差异是构成其跨文化不适应的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为能够有效提高“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中国高校应积极创造各种机会,供留学生们共同探讨如何在异国文化环境中尽快适应生活和学习,帮助他们有效克服在学习、交流中出现的一系列困难,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生活环境中,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小凡.欧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度与其学习效果的调查研究[D].南京大学,2013.
  [2]林琳.来华非洲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实证研究-以佳木斯大学为例[J].经济师,2018(3):89-91.
  [3]肖耀科,陈路芳.在中国的东南亚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对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留学生的调查[J].东南亚纵横,2012(5):38-42.
  [4]易佩,熊丽君.非洲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水平实证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64-368.
  [5]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线上教学模式在各个学校如火如荼地展开。借助各式网络平台,开启了“云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授课,学生可以通过网课进行学习。本文笔者分析了线上教学的问题,对线上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线上教学;英语教学;云课堂  【作者简介】朱立立(1975.06-),女,汉族,浙江绍兴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多媒体外语教学。
【摘要】作为一种现代化創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具有许多传统课堂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本研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有助于解决目前高职高专口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有助于深化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学;应用  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合理地投入到高校教学活动中发挥自有优势,在此背景下,
【摘要】英语是现阶段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银语翻译的学习效果是中外交流沟通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英语笔译所涉及到的技巧和要点是人们在英语翻译领域所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对英语翻译的笔译要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促进英语笔译规范性提升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英语翻译;笔译;笔译角度;文化因素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已经让社会对英语翻译的社会需求有所增加。笔译在英语
【摘要】作为口语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presentation即演讲已被广泛运用于英语教学中。笔者以艺术类高职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presentation在实际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改善策略,希望能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提供创新思路。  【关键词】演讲;高职英语口语;策略  【Abstract】As a way to measure the oral and compreh
阅读能力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阅读也是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英文阅读的习惯与兴趣;克服对大篇幅英文文章的恐惧;提高英文语感,加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在阅读的潜移默化中,对词汇的积累,语法的熟悉同样有所益处。 
【摘要】师生互动是一种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互相促进的教学模式,英语语言学习也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初中英语课堂应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尤为重要,可以对学生学习英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师生互动教学为切入点,在概述互动式教学模式类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旨在说明师生互动教学的重要性,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对文章、句型、字、词句的准确理解,并且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剖析与解读,从而作出理性的判断,形成判断性的思维能力,不盲目地跟从于他人的观点,能够独立地对相关信息进行判断与分析,坚定自己的立场,作出正確的选择与判断。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  【作者简介】王翠芬,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批判性阅读策略的讲
【摘要】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本文以“互联网 教育”为指导理念,结合“翻转课堂”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形式。总体来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期待具体的创新实践能够帮助该课程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学科发展的专业化需求和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思政  【Abstract】In order to i
【摘要】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英语教学除了要传授学生英语知识和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外,还需要对学生抗挫能力进行培养。本文将简单分析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小学生抗挫能力的必要性,并就相应培养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抗挫能力;英语学习  【作者简介】玉妍, 南宁市景华学校。  所谓抗挫能力,是指面对困境和挫折并摆脱困境、克服挫折的能力。人的成长往往会伴
【摘要】本文根据阅读和语篇分析的相关知识,然后提出关于这一理论的应用是否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假设,最后通过实验教学来检验假设。从而证实运用语篇分析法进行阅读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篇教学;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作者简介】张喜艳,北京通州区西集中学。  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模式被应用于我校初二的学生。这种方法把课文当作一个整体,要求学生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