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的电子书市场群雄逐鹿、精彩纷呈,但远未形成产业。
在中国的纸媒还处于广告收入排头兵的位置时,英美报业的大佬们生存困境日趋严重,这让很多中国媒体人感到庆幸,毕竟在媒体数字化时代到来之前为自己争取了时间。但是,出版行业的情况并不乐观,尽管出版界人士喜欢引用美国市场的一组数据,即在出版业态最发达的美国,传统出版依然占据整个大众图书市场的90%,电子出版只占10%,但我们需要看清的是在90%的份额里有几百家出版社在分这杯羹。当然,看好电子书市场前景的商业精英和新闻媒体,不少又走入了另一种乐观的极端,因为这10%五年内将增至50%,利润更加可观,而且没有出现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没有出现较好的盈利模式。在由百道网主办的2011年中国电子书产业峰会上,从内容提供商到终端,我们看到了利益相关方微妙的角斗。
前景可期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在会上透露,2009年中国全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读者的阅读形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09年,我国18至70岁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占24.6%,其中有16.7%的人通过网络在线阅读,14.9%的人接触过手机阅读,4.2%的人使用MP4或电子词典等进行数字化阅读。与之形成良好对应关系的是,中国2010年电子阅读器销售量105万台,年增168%;2011年销售量达145.78万台,年增38.6%;2013年销售量达到360万台,年增147.7%。这个数字的爆发性增长的乐观预计,则来源于普通民众对数字期刊、数字报刊阅读方式的普遍接受。
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首席顾问程三国将电子书产业分为三个阶段即1.0、2.0与3.0。在1.0时代出版商会选择先出纸质书或者纸质书与电纸书同时出版;在2.0时代,出版商则先出或只出原生电子书;在3.0时代则出版增强型电子版。按照程三国的这种划分,美国处于1.0的时代,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则远未达到1.0时代。这也是台湾著名出版人何飞鹏认可大陆市场的原因之一。在各种阶段都交相存在、诸商家登台亮相的大陆市场,出版商总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
2009年,数字期刊、数字报刊总产出分别达到6亿元和3.1亿元,而这仅仅是精彩的开始。尽管李国庆承认在1.0时代并未成型的中国,未来十年纸质书还会占90%的份额,但10%同样也是大机会。上市之前当当网高调进军电子书市场,他亲任当当网新成立的出版物数字业务部总经理,开放30%图书内容免费下载,试水电子书产业。与当当网“志同道合”的还有盛大文学与淘宝网。盛大文学的云中书城已于2010年3月开放,CEO侯小强将自己的云中书城形象地比喻成APP的商店,既有网络小说,也有大量传统的电子书。与之合作的出版社可以在这个商店里自由销售自己的各类书籍。其后不到一百天,阿里巴巴集团和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投资1亿元,宣布上线视频、音乐、文学等数字产品分享交易平台“淘花网”,并于今年4月开始音乐零售。淘花网的创业团队一直在用淘宝网的案例鼓励自己,其创办时连续5年亏损了15亿,但在第7年赚了20多亿,这是基于一个良好的市场预期。早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开始成立了技术研发团队,谋划建立电子书阅读与交易平台。
在一致唱多的队伍里,不仅销售商与内容提供商,还有终端设备厂商。汉王已经开始预热下一步行动。汉王高层清楚地了解电子阅读器的未来,1-2年以后,阅读器可能出现500-600元,甚至更低的价格,那时阅读器将像MP3一样普及,规模扩大将带动运营价格下降。汉王的未来在于最终培养用户阅读习惯,做好从内容到终端的销售渠道、连接桥梁。大佬们的意图很清楚,即利用IT技术,建立公共的第三方的网络平台,连接内容提供商与终端。
乱象丛生
2010年的确是中国电子书产业极其重要的一年。程三国甚至认为,这些巨头的加入应该成为电子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但企业家似乎有点热脸贴到冷屁股的感觉。
新闻出版总署已经明确对数字出版的支持,吴尚之表示,“十二五”末,数字出版总产值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25%;8-10家生产值超百亿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或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园区将建成。但内容提供商并没有与销售、终端各方积极配合,盛大、淘宝的加入并没有让2010年的电子书市场有太多改变,相反纠结不断:先是盛大的云中书城遭到冷遇,后是淘花网被22作家控诉盗版侵权。去年12月汉王阅读器已经卖出100万台,电子阅读器规模占世界第二,中国的电子书市却只见电子不见书。李国庆在周末坐了趟地铁。在地铁上,他准备打开手机阅读小说时,发现里面没有莫言和余华,只有武侠、言情等青春类畅销书。这算是一个形象的注释。
在2010年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的出版业界,硝烟四起。美国阅读器Kindle企图为所有内容提供商定价,美国六大出版集团中的五大与iPad联合起来,夺回书商的定价权,Kindle做出部分让步,目前战争并未结束,已经衍生到出版相关利益方的博弈。事实上,中国传统出版商的不积极并不代表他们不看好,恰恰相反,这样的态度来源于一种更大的恐惧。尽管上海世界出版集团总裁陈昕表示,受困于技术原因,500多家出版机构的优质内容但大多数无法直接转换成电子资源,但这并不是中国40多款电子阅读终端优质内容缺乏的根源。磨铁已经建立“磨铁数盟”,但依然将99.9%的精力花在传统出版上,磨铁图书总裁沈浩波说,数字出版时代的盗版比传统出版时代的更可怕、力量更强大。以共享和开放为名,掠夺所有创作者的果实将会带来行业的死亡,就像今天中国的音乐行业。
事实上,不用等到所谓的电子书2.0时代,在1.0时代,出版商对定价权、话语权的分割已经感到十分不适,而对于盗版、侵权等行为的不作为,更让出版商对前途担忧。中国科学出版集团董事长柳建尧提出,对盗版、侵权有一定的容忍度,支付一定的市场培育成本,但毕竟这样的出版商并不多见,大多数业界人士依然在纠结定价、利润分成、盗版侵权。也许中国电子书已经进入各方行业协商的时期,需要用商业理性解决混乱局面,需要组建数字出版的产业联盟。但对于这些纠结的传统出版商,探索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势在必行,消极合作不是明智的选择。
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虽然信心满满地公开宣称2011年中国电子书市场依然是终端为王,这并未得到内容提供商的认可。技术出身的柳建尧认为,电子书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变的是介质,不变的是内容。何飞鹏则将缺乏原创能力摆在淘汰出局的首要原因,而技术则是未来数字出版的重要平台。编辑该做的事情将不仅仅是选题的策划,还需要对iphone、iPad等新工具的学习;对摄影、影音新技术的学习;对IT技术的入门理解,接受多媒体新流程等等。
精彩待续
吴尚之表示,我国目前人均消费图书仅5.4册,期刊2.3册,报纸每千人每日90份。以图书为例,相比以色列人均消费60册,俄罗斯人均消费20册,我国人均消费图书的水平还很低。从近两年看,数字出版增长较快,增幅达50.7%。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出版行业不仅仅是在一个规模既定的市场里传统与数字出版的分而治之,存在增长空间毫无疑问。
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电子书销售平台,占电子书市场份额超过70%,而中国还未出现这样的平台。中国需要诸多内容提供商的资源整合,而不是各自为阵,以此来搭建大型的综合平台。
到底谁能做成数字出版业的阿里巴巴?霸主之争将因大佬的加入变得更加激烈。美国的kindle因为一项简单的阅读功能所向披靡,但这种情况在市场强大仿效能力与多元化需求的中国很难出现。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电子书市场将会更混乱、更精彩。
在同期举行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目前,社里销量好的有相当部分是进口幼教图书,其余的本土原创图书中,《三毛流浪记》等经典儿童图书占比不低,当代原创的好书很少。在各路商家抢滩商机、产业制高点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花点心思提高中国原创图书的质量,而不仅是将内容作为利益争夺的幌子,这样的1.0电子书市场才真正称得上精彩。
在中国的纸媒还处于广告收入排头兵的位置时,英美报业的大佬们生存困境日趋严重,这让很多中国媒体人感到庆幸,毕竟在媒体数字化时代到来之前为自己争取了时间。但是,出版行业的情况并不乐观,尽管出版界人士喜欢引用美国市场的一组数据,即在出版业态最发达的美国,传统出版依然占据整个大众图书市场的90%,电子出版只占10%,但我们需要看清的是在90%的份额里有几百家出版社在分这杯羹。当然,看好电子书市场前景的商业精英和新闻媒体,不少又走入了另一种乐观的极端,因为这10%五年内将增至50%,利润更加可观,而且没有出现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没有出现较好的盈利模式。在由百道网主办的2011年中国电子书产业峰会上,从内容提供商到终端,我们看到了利益相关方微妙的角斗。
前景可期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在会上透露,2009年中国全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读者的阅读形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09年,我国18至70岁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占24.6%,其中有16.7%的人通过网络在线阅读,14.9%的人接触过手机阅读,4.2%的人使用MP4或电子词典等进行数字化阅读。与之形成良好对应关系的是,中国2010年电子阅读器销售量105万台,年增168%;2011年销售量达145.78万台,年增38.6%;2013年销售量达到360万台,年增147.7%。这个数字的爆发性增长的乐观预计,则来源于普通民众对数字期刊、数字报刊阅读方式的普遍接受。
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首席顾问程三国将电子书产业分为三个阶段即1.0、2.0与3.0。在1.0时代出版商会选择先出纸质书或者纸质书与电纸书同时出版;在2.0时代,出版商则先出或只出原生电子书;在3.0时代则出版增强型电子版。按照程三国的这种划分,美国处于1.0的时代,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则远未达到1.0时代。这也是台湾著名出版人何飞鹏认可大陆市场的原因之一。在各种阶段都交相存在、诸商家登台亮相的大陆市场,出版商总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
2009年,数字期刊、数字报刊总产出分别达到6亿元和3.1亿元,而这仅仅是精彩的开始。尽管李国庆承认在1.0时代并未成型的中国,未来十年纸质书还会占90%的份额,但10%同样也是大机会。上市之前当当网高调进军电子书市场,他亲任当当网新成立的出版物数字业务部总经理,开放30%图书内容免费下载,试水电子书产业。与当当网“志同道合”的还有盛大文学与淘宝网。盛大文学的云中书城已于2010年3月开放,CEO侯小强将自己的云中书城形象地比喻成APP的商店,既有网络小说,也有大量传统的电子书。与之合作的出版社可以在这个商店里自由销售自己的各类书籍。其后不到一百天,阿里巴巴集团和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投资1亿元,宣布上线视频、音乐、文学等数字产品分享交易平台“淘花网”,并于今年4月开始音乐零售。淘花网的创业团队一直在用淘宝网的案例鼓励自己,其创办时连续5年亏损了15亿,但在第7年赚了20多亿,这是基于一个良好的市场预期。早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开始成立了技术研发团队,谋划建立电子书阅读与交易平台。
在一致唱多的队伍里,不仅销售商与内容提供商,还有终端设备厂商。汉王已经开始预热下一步行动。汉王高层清楚地了解电子阅读器的未来,1-2年以后,阅读器可能出现500-600元,甚至更低的价格,那时阅读器将像MP3一样普及,规模扩大将带动运营价格下降。汉王的未来在于最终培养用户阅读习惯,做好从内容到终端的销售渠道、连接桥梁。大佬们的意图很清楚,即利用IT技术,建立公共的第三方的网络平台,连接内容提供商与终端。
乱象丛生
2010年的确是中国电子书产业极其重要的一年。程三国甚至认为,这些巨头的加入应该成为电子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但企业家似乎有点热脸贴到冷屁股的感觉。
新闻出版总署已经明确对数字出版的支持,吴尚之表示,“十二五”末,数字出版总产值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25%;8-10家生产值超百亿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或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园区将建成。但内容提供商并没有与销售、终端各方积极配合,盛大、淘宝的加入并没有让2010年的电子书市场有太多改变,相反纠结不断:先是盛大的云中书城遭到冷遇,后是淘花网被22作家控诉盗版侵权。去年12月汉王阅读器已经卖出100万台,电子阅读器规模占世界第二,中国的电子书市却只见电子不见书。李国庆在周末坐了趟地铁。在地铁上,他准备打开手机阅读小说时,发现里面没有莫言和余华,只有武侠、言情等青春类畅销书。这算是一个形象的注释。
在2010年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的出版业界,硝烟四起。美国阅读器Kindle企图为所有内容提供商定价,美国六大出版集团中的五大与iPad联合起来,夺回书商的定价权,Kindle做出部分让步,目前战争并未结束,已经衍生到出版相关利益方的博弈。事实上,中国传统出版商的不积极并不代表他们不看好,恰恰相反,这样的态度来源于一种更大的恐惧。尽管上海世界出版集团总裁陈昕表示,受困于技术原因,500多家出版机构的优质内容但大多数无法直接转换成电子资源,但这并不是中国40多款电子阅读终端优质内容缺乏的根源。磨铁已经建立“磨铁数盟”,但依然将99.9%的精力花在传统出版上,磨铁图书总裁沈浩波说,数字出版时代的盗版比传统出版时代的更可怕、力量更强大。以共享和开放为名,掠夺所有创作者的果实将会带来行业的死亡,就像今天中国的音乐行业。
事实上,不用等到所谓的电子书2.0时代,在1.0时代,出版商对定价权、话语权的分割已经感到十分不适,而对于盗版、侵权等行为的不作为,更让出版商对前途担忧。中国科学出版集团董事长柳建尧提出,对盗版、侵权有一定的容忍度,支付一定的市场培育成本,但毕竟这样的出版商并不多见,大多数业界人士依然在纠结定价、利润分成、盗版侵权。也许中国电子书已经进入各方行业协商的时期,需要用商业理性解决混乱局面,需要组建数字出版的产业联盟。但对于这些纠结的传统出版商,探索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势在必行,消极合作不是明智的选择。
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虽然信心满满地公开宣称2011年中国电子书市场依然是终端为王,这并未得到内容提供商的认可。技术出身的柳建尧认为,电子书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变的是介质,不变的是内容。何飞鹏则将缺乏原创能力摆在淘汰出局的首要原因,而技术则是未来数字出版的重要平台。编辑该做的事情将不仅仅是选题的策划,还需要对iphone、iPad等新工具的学习;对摄影、影音新技术的学习;对IT技术的入门理解,接受多媒体新流程等等。
精彩待续
吴尚之表示,我国目前人均消费图书仅5.4册,期刊2.3册,报纸每千人每日90份。以图书为例,相比以色列人均消费60册,俄罗斯人均消费20册,我国人均消费图书的水平还很低。从近两年看,数字出版增长较快,增幅达50.7%。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的出版行业不仅仅是在一个规模既定的市场里传统与数字出版的分而治之,存在增长空间毫无疑问。
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电子书销售平台,占电子书市场份额超过70%,而中国还未出现这样的平台。中国需要诸多内容提供商的资源整合,而不是各自为阵,以此来搭建大型的综合平台。
到底谁能做成数字出版业的阿里巴巴?霸主之争将因大佬的加入变得更加激烈。美国的kindle因为一项简单的阅读功能所向披靡,但这种情况在市场强大仿效能力与多元化需求的中国很难出现。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电子书市场将会更混乱、更精彩。
在同期举行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目前,社里销量好的有相当部分是进口幼教图书,其余的本土原创图书中,《三毛流浪记》等经典儿童图书占比不低,当代原创的好书很少。在各路商家抢滩商机、产业制高点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花点心思提高中国原创图书的质量,而不仅是将内容作为利益争夺的幌子,这样的1.0电子书市场才真正称得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