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造纸的珍贵影像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fine_mis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纸因其制造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昂,成为西藏极具特征的手工艺产品。2006年5月,西藏造纸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藏纸的制造工艺流传至今至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国西藏文化大图集》对西藏造纸有简短叙述,指出造纸技术是文成公主从内地带入西藏的,另有人考证藏纸和造纸法是从西藏经尼泊尔传入印巴次大陆。
  早年的藏纸不仅被普遍用于制作经书、档案卷宗、书写文献和经典古籍,印制纸币,而且有用作制作经幡,甚至充作布料的现象。昔日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藏纸经文、卷宗质地持久,依旧得以完整保存,藏纸功不可没。西藏纸的质地都比较厚实,拉力也比较强,因为藏人是用坚硬的木笔或竹笔蘸着墨水写字。
  藏纸之所以不怕虫蛀鼠咬,不会腐朽变色,更不易撕破,主要是源于藏纸原料中一种带有毒性的狼香花(狼毒草)。用这种材料所造的纸张比较粗糙,颇富纤维,且具毒性,即使贮于潮湿之地,久经岁月也不遭虫蛀。
  到了清朝,西藏地区才出现了用其它材料造纸的技术。宣统二年,川边大臣赵尔丰派驻藏东南察隅地区的管带程凤翔,开始教当地人利用竹子木材造纸。
  与西藏造纸业有关的考略近几十年来主要见于研究中国造纸史的论著中,潘吉星《中国造纸技术史稿》是国内外首次对藏族地区造纸技术的详细探讨,主要是潘氏根据藏经用纸所作的化学分析。但是潘氏的研究有一个问题,中国内地和蒙古族地区也有印藏经的,无法考证藏经的印制地点,藏纸的来源也就存在不确定的因素。
  更让对西藏传统造纸史感兴趣的人深感遗憾的是,尽管西藏传统造纸技术有中外文字的描述,但是缺少影像图片资料。
  《中国西藏文化大图集》有一张黑白照片,标为西藏土法造纸,但遗憾的是地点和时间均未说明。
  《失去的西藏画像》一书中有一幅树林中晒手工藏纸的照片,中间立一著藏装的藏族姑娘。地点是拉萨或附近,时间为1943年初亲临其地的美国军人托尔斯泰和多兰所摄。
  2003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藏科学技术史》,有这样记述:“ ……20世纪初,美国亨特博士到西藏考察,在甘孜摄下了一张藏族艺人在溪中浇纸的照片,刊于他所著《古代造纸工艺史》中,成为我国’浇造法’惟一的实物图片……”。然而甘孜当时并不是西藏造纸技术的中心区域,而且在美国造纸史专家亨特的《古代造纸工艺史》一书中也找不到他到过甘孜的记载。再对照亨特的英文版《古代造纸工艺史》,原来是译者误将英文的“江孜”译成了“甘孜。
  由此可见,相关书籍和研究中有关西藏造纸的图片真的是凤毛麟角。然后笔者却有幸收集到9张记录西藏造纸的珍贵照片。这些照片收藏于英国西藏档案中的江孜部分。
  1938年,两位美国年轻人小万德尔霍艾夫和小卡敏,从印度出发进入西藏,到达江孜。当时江孜是西方人从印度入藏的最北端,再往北去拉萨和日喀则等地要经过西藏地方政府批准。
  藏历四月十五日,江孜举行了萨嘎达瓦节。两位美国年轻人从江孜向东南行,经过年堆村来到西藏著名的贵族车仁的庄园。车仁夫妇请两位美国年轻人吃了午饭,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才留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
  
  链接:
  纸路里程碑:
  一位美国科罗拉多州藏纸研究爱好者汤姆里奇2000年在《西藏纸路通讯》报纸上上发表了《纸路里程碑》一文,称1995年加德满都就创立的西藏造纸之旅的旅游项目,路线从加德满都经过夏尔巴人造纸地区到拉萨。沿途安排了许多藏纸景点,如在珠穆朗玛峰北面偏西的绒布寺和北面的巴松村,有一些造纸地点可供参观。该项目的合作单位是非政府组织和不盈利的拉萨彩泉特殊福利学校。在藏地有许多从事藏纸制造加工的工厂,但该校办企业,无疑是最有目共睹的一个。各种版本的拉萨购物地图上,都标注着它的名字和地点。
其他文献
美国古生物学家斯蒂芬·杰·古尔德说道:“科学并不是无情地探讨客观信息。科学是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天才的科学家更像艺术家,而不是信息的拥有者。”在青藏高原的纳木错流域,具有冰川、冻土、湖泊、高寒草甸(草原)、湿地等多种环境介质,这些谱写神话故事和诗歌的元素,是科学家进行科研的宝贵对象,是研究地表多圈层互相作用的天然实验室。  在纳木错,活跃着这样一群科研工作者,常年与山与湖为伴,和大地一起呼吸吐纳
错高,即湖头芝意。错高村便是紧临巴松错湖头而建的一座古朴、原始村庄。从地理方位上讲,位于巴松错的东北端,背倚雄奇陡峭的巴松错著名雪山——“燃烧的火焰”。她依山傍水,面朝温润如碧的巴松圣湖。从村头缓缓铺向巴松湖畔的,是一片时时徜徉着黑颈鹤和大队赤麻鸭的湿地。成千上万的雪鸽,会在村头的位置,以洁白高傲的雪山和苍劲挺拔的松林为背景,密密麻麻,招摇着迎风飞过。  这片湿地还是错高村中个头大小不一的藏香猪们
历算学家贡嘎仁增已经年近七旬,每天还步履蹒跚地到藏医院历算研究所上班。他现在的工作主要是指导历算所的历本编纂,还包括免费为来自农牧区的历法学徒讲课,对来自西藏各地的客户提供历算服务,他的办公桌上永远摆放着版本不同的多种历书以便于随时翻阅、查找。他也是这些西藏畅销书的主要作者之一。  新的藏文历书上市了。  2009年2月1日,街市上的行人多是“猫农闲”的乡下人。我在西藏的民营书店“古修那”看到20
选择是一种行为,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主观行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对自己自由选择的行为往往更为负责、更具有热情。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愿意积极主动去做的事情,其过程常常显得轻松愉悦,结果也自然事半功倍,相信大家都能认同这一观点。  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恰恰使人的自由选择缺失了,教师成了实施教育计划、贯彻教材教法的工具,孩子则成了一个任人填塞的容器,情感体验多了“我应该”、“我必须”,而少了“我愿意”、
七月流火的季节,人的肝火就会跟午后两点钟的太阳一样旺盛,总需找一没有车水马龙与烈焰当头的清凉地儿才能把心安放,偶遇泽库——名不见经传的青海藏区草原。今晨,我已然自在漫步于这蓝雾涌动,清凉入心肺的高海拔草原之上。  泽库居青海省东南部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地处昆仑山系西倾山北麓,有大片水草丰茂的高原牧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纯牧业县。明代,这里还是同仁藏民的夏季牧场,仅做一时之旅;如今,这里
【教材分析】  《传统游戏我会玩》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的第二课。本课编排立足传统游戏,呈现了“传统游戏知多少”“看看他们怎么玩”两部分教学内容。“传统游戏知多少”分两个层次,一是了解祖辈玩过的游戏,以及传统游戏代代相传的原因。二是玩一玩传统游戏,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学会玩某些传统游戏并不难,但体验其中的乐趣、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容易。因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藏历新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2011年的藏历新年是公历的3月5日。山南地区农村的藏历新年,基本延续了古老的习俗。    坚耶村:驱鬼、吃古吐,阖家沉醉    加麻乡坚耶村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南部,是个山清水秀的古老村庄。我们来到这里时,村民旺堆老人已经在家中等我们很久了。旺堆老人的儿子在外地工作,这时也回到家中准备过年。二女儿卓嘎次仁和丈夫小谭也从山南
【摘 要】低年級美术教学,教师需要关注童心视角和学科特点,以游戏的方式,利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创造性地表现自我,使美术课堂既能保有儿童的情趣,也能彰显美术教学的价值和学科的味道。这样的美术课堂,才能带给儿童最好的成长方式。  【关键词】美术课堂;童心视角;学科特点;低年级  赫伯特·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尊
吕楠前后共花了15年时间,独自一人,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足迹遍及十几个省市,  拍摄了《被人遗忘的人》、《在路上》、《四季》三个部分的系列作品,以完整而宏大史诗般的规模,仿佛象征了人类今天的“精神现状”,象征了作者期望“人类伟大精神复归”的三部曲。我怀疑这世界上有没有第二个艺术家,能以这样庄严的态度来对待艺术创作?所以,当吕楠把这三部作品放在我的面前时,它给我的震撼,让我久久不敢动笔,对于
我曾经花费大量的时间,试图在手头的各种中外昆虫学书篇和网络中寻找Angle Insects(天使之虫)这一缺翅虫英文俗铝的来历,但最终未能如愿。究竟為什么将这种鲜為人知的神秘小虫称為天使?这个名字又是从何时而来?难道是一个永远难以破解之谜?    神秘天使雨中现身    2011年7月7日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生物多样性影像调查(IBE)野外工作的倒数第二天。我们在通麦休整一宿之后,驱车前往著名的易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