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基于这些目标与理念,我在教学“9加几”一课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巧用评价、捕捉契机、重视认知三个方面逐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数学思维力。
一、巧用评价,激励学生敢于提问
科学实验证明:一个人如果得到了正确而充分的鼓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多。因此,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创设了生动有趣的学校运动会情境,巧用激励性语言启发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教学开始,我就出示学校运动会画面问:“小朋友们,请用你雪亮的小眼睛认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们兴趣十足地观察起来,小手齐刷刷地举起来:“老师,我发现了运动场上有跑步的男孩子。”“我看到了小朋友在跳远。”“我看见了裁判员。”“我发现了三个小朋友在跳绳。”“我发现小朋友累了,正分牛奶呢!”当学生提到牛奶时,我赶紧表扬道:“同学们的眼睛真厉害,那你们能根据饮料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一时沉默了。不一会儿,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涌来:“学校买了多少盒饮料?”“小朋友喝掉了多少盒饮料?”“现在还有多少盒饮料?”“吃掉一些后,还剩几盒?”……我暗暗惊叹于他们的提问能力,这不正是他们独立思考的体现吗?于是,我鼓励道:“你们多会思考呀!同学们,是不是该给自己点掌声呀!”这时,学生感到了成功的喜悦。看着他们一个个脸上喜笑颜开,我预计学生后面的表现应该会更精彩。果不其然,学生顺利解决了饮料问题。“现在,我们用智慧的头脑解决了饮料问题,谁还愿意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学生们又纷纷说开了:“跑步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跑步的和跳远的总共有多少人?”“跑步的和跳绳的合起来有几人?”“踢毽子的和跳远的总共几人?”……听着学生们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的问题,我表扬道:“你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快赶上老师了。”
二、捕捉契机,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生耐心倾听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日常提醒、督促和精心地指导。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学生在认真倾听中促进习惯养成、思维发展。
学生通过交流得出“9+4=13”的算法后,为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我话锋一转:“小朋友们,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请说出喜欢它的原因吧。”这时,学生们各抒己见,教室内立马热闹起来。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如果教师禁止他们乱叫或是批评一通都将事倍功半。于是,我心平气和地说:“同学们,你不认真听别人的意见,别人也不会认真听你的回答。你愿意这样吗?”“不愿意!”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聪明的孩子呀,除了小眼睛认真看,小脑袋用心想,小嘴巴说以外,还要做到小耳朵认真听呢。现在,同学们知道该怎么做了吧?”“知道!”学生们响亮地回答。适时引导,及时把控,学生们开始认真倾听起来。
又如巩固“9+2”“9+3”等算式时,我尝试角色换位:“老师请你们当小老师,可要注意听清楚他说的话对不对、完不完整、表达得清不清楚。”这样,学生既尊重了老师与同学,又在倾听中养成了习惯,发展了思维,真可谓一举三得。
三、重视认知,拓宽学生思维广度
西方建构主义学说认为: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必须由学生在完成活动中自己理解﹑感悟﹑发展,而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获得。于是,我力求做到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交流讨论,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教学中,学生根据饮料提出问题后,我趁机引导:“同学们,我们就选‘现在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来解决吧!”“谁知道现在有多少盒?你是怎么知道的?请独立思考后再回答。”……“现在有13盒。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老师,我先数出箱子里面9盒,再接着数箱子外面的,10、11、12、13,一共是13盒。”“9加4等于13。”“你怎么知道9+4=13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我想到9和4组成13。”“我想到13可以分成9和4。”“我想到13-9=4。”“我把箱子里的9盒和外面1盒凑成了10盒,再和另外的3盒加起来就是13盒。”孩子们的想法都是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和知识来表达的,每一位的理由都很充分,让我不得不惊讶于他们交流水平的明显提高,这些学生已经能比较准确地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了。我追问道:“孩子们,你们理解了把箱子里的9盒和外面1盒凑成10盒,再和剩下的3盒加起来是13盒了吗?“学生异口同声:“理解了。”于是,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你们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箱子里面的9盒和外面的1盒凑成10盒,10盒加上剩下的3盒是13盒的过程吗?可圈,可摆,也可畫图。”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赶紧打开书在饮料旁边圈画起来;有的在本子上写起“9+1+3=13”;有的结合算式把“4”分成了“1”和“3”,但怎么把1和9用图示法表示出来呢?一些机灵的学生马上打开书研究起来……学生们从探索与感悟中获取知识,与作业本、教材、教具精彩对话,一堂高效的课堂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从解决问题的多策略到“凑十法”的形成均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来努力获取的。
教学后面根据“9加几”算式的规律快速记忆时,我创设了数学宝库大门紧闭的情境,启发学生想要打开它,必须找到密码,而这扇门的密码藏在两个问题里面。然后水到渠成提出“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得数与加号后面的加数有什么联系?请你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说。”这就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不断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的思维,最终达到自我中的分歧、分歧中的统一。
回顾整堂课,有收获也留有思考,如何让每个学生完整地表达清意思?如何按课时要求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发展学生能力?如何保证学生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巩固练习?我将致力课堂努力求索,虚心学习潜于钻研。
一、巧用评价,激励学生敢于提问
科学实验证明:一个人如果得到了正确而充分的鼓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甚至更多。因此,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创设了生动有趣的学校运动会情境,巧用激励性语言启发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教学开始,我就出示学校运动会画面问:“小朋友们,请用你雪亮的小眼睛认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们兴趣十足地观察起来,小手齐刷刷地举起来:“老师,我发现了运动场上有跑步的男孩子。”“我看到了小朋友在跳远。”“我看见了裁判员。”“我发现了三个小朋友在跳绳。”“我发现小朋友累了,正分牛奶呢!”当学生提到牛奶时,我赶紧表扬道:“同学们的眼睛真厉害,那你们能根据饮料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一时沉默了。不一会儿,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涌来:“学校买了多少盒饮料?”“小朋友喝掉了多少盒饮料?”“现在还有多少盒饮料?”“吃掉一些后,还剩几盒?”……我暗暗惊叹于他们的提问能力,这不正是他们独立思考的体现吗?于是,我鼓励道:“你们多会思考呀!同学们,是不是该给自己点掌声呀!”这时,学生感到了成功的喜悦。看着他们一个个脸上喜笑颜开,我预计学生后面的表现应该会更精彩。果不其然,学生顺利解决了饮料问题。“现在,我们用智慧的头脑解决了饮料问题,谁还愿意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学生们又纷纷说开了:“跑步的和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跑步的和跳远的总共有多少人?”“跑步的和跳绳的合起来有几人?”“踢毽子的和跳远的总共几人?”……听着学生们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的问题,我表扬道:“你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快赶上老师了。”
二、捕捉契机,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生耐心倾听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日常提醒、督促和精心地指导。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学生在认真倾听中促进习惯养成、思维发展。
学生通过交流得出“9+4=13”的算法后,为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我话锋一转:“小朋友们,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请说出喜欢它的原因吧。”这时,学生们各抒己见,教室内立马热闹起来。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如果教师禁止他们乱叫或是批评一通都将事倍功半。于是,我心平气和地说:“同学们,你不认真听别人的意见,别人也不会认真听你的回答。你愿意这样吗?”“不愿意!”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聪明的孩子呀,除了小眼睛认真看,小脑袋用心想,小嘴巴说以外,还要做到小耳朵认真听呢。现在,同学们知道该怎么做了吧?”“知道!”学生们响亮地回答。适时引导,及时把控,学生们开始认真倾听起来。
又如巩固“9+2”“9+3”等算式时,我尝试角色换位:“老师请你们当小老师,可要注意听清楚他说的话对不对、完不完整、表达得清不清楚。”这样,学生既尊重了老师与同学,又在倾听中养成了习惯,发展了思维,真可谓一举三得。
三、重视认知,拓宽学生思维广度
西方建构主义学说认为: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必须由学生在完成活动中自己理解﹑感悟﹑发展,而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获得。于是,我力求做到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交流讨论,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
教学中,学生根据饮料提出问题后,我趁机引导:“同学们,我们就选‘现在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来解决吧!”“谁知道现在有多少盒?你是怎么知道的?请独立思考后再回答。”……“现在有13盒。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老师,我先数出箱子里面9盒,再接着数箱子外面的,10、11、12、13,一共是13盒。”“9加4等于13。”“你怎么知道9+4=13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我想到9和4组成13。”“我想到13可以分成9和4。”“我想到13-9=4。”“我把箱子里的9盒和外面1盒凑成了10盒,再和另外的3盒加起来就是13盒。”孩子们的想法都是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和知识来表达的,每一位的理由都很充分,让我不得不惊讶于他们交流水平的明显提高,这些学生已经能比较准确地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了。我追问道:“孩子们,你们理解了把箱子里的9盒和外面1盒凑成10盒,再和剩下的3盒加起来是13盒了吗?“学生异口同声:“理解了。”于是,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你们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箱子里面的9盒和外面的1盒凑成10盒,10盒加上剩下的3盒是13盒的过程吗?可圈,可摆,也可畫图。”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赶紧打开书在饮料旁边圈画起来;有的在本子上写起“9+1+3=13”;有的结合算式把“4”分成了“1”和“3”,但怎么把1和9用图示法表示出来呢?一些机灵的学生马上打开书研究起来……学生们从探索与感悟中获取知识,与作业本、教材、教具精彩对话,一堂高效的课堂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从解决问题的多策略到“凑十法”的形成均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来努力获取的。
教学后面根据“9加几”算式的规律快速记忆时,我创设了数学宝库大门紧闭的情境,启发学生想要打开它,必须找到密码,而这扇门的密码藏在两个问题里面。然后水到渠成提出“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得数与加号后面的加数有什么联系?请你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说。”这就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不断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的思维,最终达到自我中的分歧、分歧中的统一。
回顾整堂课,有收获也留有思考,如何让每个学生完整地表达清意思?如何按课时要求既达到教学目标又发展学生能力?如何保证学生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巩固练习?我将致力课堂努力求索,虚心学习潜于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