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注重质疑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_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贵有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充分体现了质疑对于学生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的确,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质疑能力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一种能力,要从小循序渐进地培养。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采用如下方法比较有效。
  一、鼓励激发,敢于质疑
  很多教师抱怨班上的学生不会主动回答问题,更不用说质疑了。到了高年级,课堂上静悄悄的,语文课堂俨然成为教师的独角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教师缺乏引导、课堂死气沉沉、教师评价不够民主等,所以,教师必须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1.适时鼓励,树立自信
  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对于一篇课文,学生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有深度、有质量的问题,教师应持提倡、鼓励、引导的态度,以此提高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质疑的兴趣。当然,学生难免会提出比较稚嫩或偏离教学要求的问题,引得同学嗤笑而挫伤其自尊心,也许从此以后就在课堂上噤若寒蝉。所以,教师应表扬这些同学敢于提问的一面,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使学生从“敢于质疑”逐步做到“善于质疑”。
  2.民主平等,融洽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以教师为主角,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似乎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质疑好像与学生无关,学生只要跟着教师的提问去思考就行了。这种模式不仅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严肃紧张,还让学生与质疑越走越远,形同陌路。所以,教师要放低姿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逐渐靠近教师,在关系融洽的基础上敢于质疑,积极探究。
  二、创设情境,乐于质疑
  学生只有在良好的情境中,才能乐于质疑,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认知经验,激发其灵动的思维,为学生质疑提供肥沃的土壤。在小语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采用较多的是以下两种。
  1.直观引发疑问
  对于小学生来说,精彩纷呈的图片、视频等最受他们青睐。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课文的特点,适当采用直观形象来创设情境,以激起学生的疑问和思考。如教学《玲玲的画》一文,教师先给学生出示了玲玲创作的画,没有讲任何和课文有关的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不少学生眉头紧锁,很明显头脑里存在疑问,笔者适时让学生提问,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质疑,有的说:“玲玲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呢?”有的说:“这幅画有什么内涵吗?”有的说:“玲玲的画画得真好看,她的画里面讲了件什么事呢?”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起质疑,继而引领他们主动读课文,从课文中去找答案,质疑、释疑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故事引发疑问
  低年级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妨给学生讲讲故事,并在合适的地方戛然而止,引发学生猜测。如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教师先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讲了一、二小节的内容,伯诺德夫人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里,而它却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接着,教师制造悬念,不再告知下文了。学生们很是好奇,纷纷提问:“老师,后来德军发现了吗?”教师故作神秘地摇摇头,继续给学生往下讲,让学生知道伯诺德夫人机智地吹灭了蜡烛,可是德军又将它点燃了。然后教师真的不再往下讲了,学生质疑的劲头更足了,有的问:“这样燃烧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老师,后来怎样了?”有的问:“他们有没有又想办法吹灭蜡烛啊?”引发了学生对下文的种种质疑,正中教师下怀,不用多讲,学生就能凭着疑问去文中寻找答案。
  三、教给方法,善于质疑
  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提问总是提不到文章的关键处。如果教师不授予方法,那么学生的质疑能力很难上一个台阶,只能停留在“敢问”“乐问”的层面上,思维能力也难以得到迅速发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即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逐步达到“善问”的境界。
  1.比较质疑
  比较质疑,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只要认真钻研,就会发现比较的方面有很多,如用这一篇课文与另一篇课文比较,用课文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比较,存在与假设不存在比较,等等。《穷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屋外寒风呼啸,惊涛拍岸,渔家小屋却温暖而舒适。”渔家小屋比较破旧,屋里为什么会如此温暖而舒适呢?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发现了诸多问题,从而引发疑问,为积极探究奠定了基础。通过品读,学生发现了“地面干净、炉火未熄”等词,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夫妻的和睦、心心相印。
  2.矛盾质疑
  矛盾质疑,指把课文中似乎写得有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掌声》一文中写道:“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教师就人物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通过品读课文了解了英子此时的矛盾心理,提出:英子心里会怎么想呢?如果我是英子,我该怎么办?从而引发思考,感受英子的矛盾心理,体会当时的场景,这种复杂矛盾的心理是一种正常的表现。
  3.优劣质疑
  优劣质疑,即比较哪个字词、句或段写得好。如《梅花魂》中有这么一句:“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为了引导学生质疑,笔者将句子改成了“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让学生在反复品读的基础上比较两句话哪一句写得好。学生通过质疑,感受到第一种表达方式的分量,也学会了运用此种手法写作。
  4.总结质疑
  总结质疑,指根据文中总结性的句子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把握全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教师让学生找一句总结全文的句子,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教师引发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从而引领学生明白这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全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由此学到了总分总结构的写作方法。
  除以上几种方法外,如果能问出个“为什么”或“怎么样”,同样可以构成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对立联结,形成问题。质疑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借助课文,及时、适时、巧妙地进行引导。在适当情况下,教师还可挑疑,激发学生脑中的疑虑,这是质疑很好的铺垫。
  叶圣陶曾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悉心引导。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阅读能力。教师不妨开展“每日一问”的训练活动,让质疑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学生大胆展现自己的武器。当然,有质疑,必有释疑,善于质疑,也势必善于释疑。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自己有质疑释疑的能力,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
  (浙江省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 322000)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常规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肺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2例,在常规治
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越性,但当使用不当时,会适得其反。在化学教学中要注意选择性地使用多媒体,还要精心设计课件,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才能提高
【正】 二輪船招商局成立于一八七二年十一月。朱其昂所筹集到的資本有:直隶练餉制錢二十万串,扣除预繳利息,实收十八万八千串(約合銀十二万五千两),李鸿章投資五万两,上海商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省教研室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中提出“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8分钟”,明
期刊
【正】 社会主义经济中产品的社会性质,是长期以来在学术界有爭論的一个問題。到現在为止,关于这个問題的分歧意見,大体上可以归納为下列三种。第一种意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设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常常构成课堂学习的主旋律。所以,设计怎样的问题才能有效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这是让教师最为费心的重点所在。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需要重视以下三个注意点。  一、问题要源自学生  课堂上教师围绕文本设计的问题,应来源于学生的所思所想。在教学中,教师应安排让学生提问的环节,并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组织教学,充分体现“以学定教”的教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对大豆活性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C8柱(150mm×4.0mm,10μm),流动相为乙腈-0.001mol·L-1的
一、故事解读  Pi生于法属印度一个叫本地治里的城市,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种宗教,父亲有一个动物园。Pi16岁时,父亲带着动物,举家乘坐日本货船“齐姆楚姆”号移民加拿大。太平洋上,一场暴风雨吞噬了货船。海难过后,Pi 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和他一起跳进救生艇的还有:一匹摔断了腿的斑马、一只雌猩猩、一条斑点鬣狗和一头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接下来的日子里,鬣狗吃了斑马和猩猩,理查德·帕克吃
笔者长期从事小学五、六年级语文教学,发现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总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让人担忧的是,一篇课文学完或者一个单元的课文学完,学生对文章的整体认识还是模模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