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称呼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ang123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在某个以大中学教师为主的群里,有人屡屡以“小玉”“叔叔”称呼他人,惹得移居瑞士的洪老师大为不满,责问他:“我想请问一下:你是搞教育工作的吗?怎么这么不喜欢称呼他人‘老师’?什么‘叔叔’‘小玉’的,这个是你家亲戚群吗?”闻此言我大感快意,因为她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没想到的是,话音未落,某师院一郭姓老师就站出来说:“现在学生胆大,尤其是女生。我的研究生还称我‘郭爸’呢。”
  此言引起我一段不甚愉快的记忆。前年夏日的一天,三十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来沪,邀我晚上一聚,问还有何人,答“我的孩子们”。我还以为他生有二胎(要知此种事在60后眼中绝非寻常事,盖当时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且两个孩子都在上海工作。晚上如约来到酒店,他的“孩子们”陆续到来,男男女女达八九个之多,且都亲切地称他为“老爸”,他也泰然自若地说“老爸敬你一杯”云云。此情此景,让我不由想到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当小说中的主人公站在台上演说自己的施政纲领时,有九个不同肤色、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冲上台去,搂着他的腿叫“爸爸”。当然,我的同学绝对无意去竞选什么州长,他的私生活也是相当严谨的,断然做不出这等荒唐事。可是这些冲他叫“老爸”者又是何人?后来他才向我解释,都是他的学生,现在已经毕业,在上海工作云云。原来如此。同学任某学院院长。
  现在看来,大学生、研究生称呼自己的导师或院长为“老爸”者,绝非我同学一例。虽然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但那仅是对老师表示尊重之意,老师和父母还是有区别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读大学时,是断断没有此种现象的。这莫非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我知道,现在一些研究机构,把课题组负责人称为“老板”,盖此负责人,手握用人与奖金分配两大权力,不是老板又是什么?并且据说此一称呼还是来自国外的研究机构。但老板就和老爸不同,他毕竟是外人。要知道,称呼一个外人为爸妈,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晋省风俗,办喜事,新妇入门,称呼公婆为“爸”“妈”,要举行专门的改口仪式,由司仪主持,公婆端坐沙发上,新妇毕恭毕敬站立于前,随着司仪的命令,大声喊“爸”并鞠躬,且声音要足够响亮,周围的人都能听到才行。公公应答之后,双手递上“改口费”红包。接下来如法炮制再改口叫婆婆为“妈”。女婿称岳父为“爸”之仪式也是如此。一对新人,两对新父母,其改口称呼隆重如此。可今日,这些大学生、研究生们,轻轻松松就称自己的老师、院长为爸、妈?举行过改口仪式吗?又收到过改口费红包吗?
  部分西方人信奉基督教,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子女称呼父母,多有直呼其名者,因为子女与父母跪在上帝面前,同为兄弟姊妹。可我们不同,无论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儒教,还是道家、墨家与法家等,同出宗法制社会,家族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最讲究尊卑。虽说现在已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门大开,地球变成一个村庄,但还有各个民族自己的文化传统,假如失却此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传统,则整个人类将失去发展之动力矣。所以,我们还是遵循传统,称呼亲生父母为“爸妈”,称呼老师为“老师”。而现在把老师或院长成为“爸妈”,不知又演的是哪一出?搞不懂了。
  由学校而延展至社会,现实情况是,下属对上司的称呼尊崇有加,而上司对下属往往漫不以为礼,下属与上司在彼此称呼上并不对等。此一情况,与明清两朝高度的君主专制所造成之全民的奴性心理脱不了干系。打破此一情况者至为少见,但也不是没有,而结果往往令人惊喜。在这儿鄙人就冒一次王婆卖瓜之嫌,抄录曾经的同事琦君的一段话为证。当时,我负责一个编辑部:
  “记得刚到编辑部,我没有像一般的新手那样尊称郁土为老师,而是直呼其名。这种不敬之举,郁土竟接受得自自然然,丝毫不以为忤。多年相处之后我知道,这就是郁土的本色——不尚虚饰,与人相处以平等相期相待。我想,友谊一定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待到花香君已远》)
  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假如不是他说起,我对他印象如此深刻的称呼一事,几乎没什么印象。但有一点,虽然后来因故离开了编辑部,但我和那些同事都成为了朋友,至今仍然保持联系。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称呼,作用竟然如此之大哉。
  最近结识了位湖南武冈的微信朋友,当他得知我比他大时,竟亲切地称我为“土”哥,取“郁土”之土。刚看到这一称呼有些哭笑不得,但过了一两天,就觉非常亲切。被人称作“土哥”,就比被称作老师还要舒坦,毕竟,平等的感觉要超过尊卑有别。当然,除自己的孩子外,我可不希望被人称作“老爸”。
  另外,称呼一直处于演进之中,比如青年男女,以前叫“姑娘”“小伙子”,现在统统进化成了“美女”“帅哥”,既然满大街都是美女、帅哥,那真正的美女、帅哥又将如何称呼,似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出来。当然,此情况不仅我们如此,西方也不例外,毕竟我们同为人类嘛。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演化论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盲眼钟表匠》一书中这样写道:
  过去只有极为出色的电影演员称得上“影星”。后来“影星”的词意退化了,任何担任过影片主角的普通演员都算。因此,为了再度凸现“影星”的原意,“影星”这个词就升级成“明星”了。后来,影片公司的宣传人员开始把名不见经传的演员都封为“明星”,因此“明星”的原意再度升级,成为“巨星”。现在电影的宣传数据中又出现了一些至少我没听过的“巨星”名字,因此也许“巨星”的原意又得再升级一次了。搞不好我们很快就会听说“超级巨星”了!同样的正回馈也发生在“主厨”这个词上。这个词源自法文,本意是厨房的首脑,因此每个厨房应该只有一位主厨。但是一般的厨子,甚至做汉堡的年轻人,也许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尊严,都开始自称主厨了。结果现在常常会听到“主任主厨”这样意义冗赘的词(第八章《性择》)。
  照他的理论,词意是在不断升级,那么,将“老师”称为“老爸”就绝对不是最后的称呼,那以后呢?再过五十年、一百年,我们的大学生们,又将如何称呼已经成为“老爸”的老师呢?
其他文献
“知足常乐”这一古老的命题,在当今纷繁杂乱,诱惑多多的花花世界里,应是我们立身处世、自制自律的金玉良言。  曾读过“齐人攫金”的故事,说齐国有个财迷,整天想着要有许多金子好发大财,想得都有些发疯了。一天,他一大早打扮整齐,来到集市上,他四处游荡,盘算如何能搞到一些金子。他看到一家金店,就直奔柜台,揣起金器,扭头就跑。店主大叫捉贼,几个路过的巡吏将他抓住。县官审问他:“当着那么多人,你竟胆敢去抢别人
期刊
一  闻一多在绘画写诗之余,对篆刻艺术也钟情有加。1927年夏,他在给饶孟侃的信中,幽默风趣地表达了他对篆刻艺术的热爱之情:“绘画本是我的原配夫人,海外归来,逡巡两载,发妻背世,诗升正室。最近又置了一个妙龄的姬人——篆刻是也。似玉精神,如花面貌,亮能籠擅专房,遂使诗夫人顿兴弃扇之悲。”1944年,闻一多给华罗庚刻印一方,边款为:“顽石一方,一多所凿。奉贻教授,领薪立约。不算寒伧,也不阔绰。陋于牙章
期刊
世人皆知周敦颐那篇著名的《爱莲说》,其实他还有一篇在湖南永州时写的《拙赋》:  “或谓予曰:‘人谓子拙。’予曰:‘巧,窃所耻也,且患世多巧也。’喜而赋之。  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  这篇赋只有40字,加上序25字,总共65字。周敦颐不反对聪明能干之巧,而反对虚伪,不诚实,如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巧舌如簧之巧。他倡
期刊
由于人种的关系,就整体而言,中国人在世界上不能算大个子;当然,也不是小个子。但到了欧洲,你立马就会感到,中国人个头的高度,实在是不足道也。我们乘坐芬兰航空公司的航班飞往赫尔辛基,机舱里为乘客服务的空姐、空嫂,她们的平均“海拔”,可能就要超出大部分中国男人的身高。当然,空姐这个行当,是一个特殊群体;那普通群体呢?手邊恰好有一份资料,其中提到荷兰人的平均身高:男性1米85、女性1米72。天啊,这么高!
期刊
说到做人的学问,中国的儒家文化里可谓资源丰富,比如“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君子成人之美”“入则孝,出则悌”等等。新儒家代表徐复观称儒家千言万语,归结起来就是要堂堂正正地做个人。因此,很多时候,儒家文化被称为德性文化或者内圣之学。  当然,提出诸多做人的主张,关键在于践行,这样方能实现修齐治平的理想。在儒家典籍中,注重实践的论述不少。比如“听其言而观其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博学之,审问之,慎
期刊
开妓院的王义安在大观楼吃饭,因头戴方巾,被两个戴方巾的秀才看见,“不由分说,走上去,一把扯掉了他的方巾,劈脸就是一个大嘴巴,打得乌龟跪在地下磕头如捣蒜……”“店里人做好做歹,叫他认不是。两个秀才总不肯住,要送他到官。落后打的乌龟急了,在腰摸出三两七钱碎银子,送与两位相公做好看钱,才罢了,放他下去。”(《儒林外史》第22回)  书生痛殴妓院乌龟事件,导火索是方巾。方巾为何物?奈何书生戴得,妓院乌龟戴
期刊
明朝万历年间,有这样一首民谣:“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而这民谣乍看上去说的是这些朝廷的相关部门工作性质的,但是,其真实的用意却是讽刺这些部门的。何以见得?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卷二十四“京师名实相违”一章中,在开头引述这这首民谣之后,有这样一段话:“盖讥名实不相称也。”他在接下来“补”上了这样一段话:“儒生之曳白,无如国子监;官马之驽下,无如太仆寺;历学之固陋,无如钦
期刊
近日,在香港《文汇报》上读到朵拉先生的佳作《程门立雪地》,唤起我对程门立雪的再思考。近千年来,程门立雪,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只是,人们对“立雪”之举,津津乐道、赞誉有加的同时,对“程门”之重,却点到为止、淡淡而谈。在我看来,这实在有点“厚此薄彼”的味道。  游酢、杨时为了拜师求学,冒着严寒前往程家,置风侵雪打于不顾,在“程门”前站立了很长时间,以致积雪达到一尺之厚。从这个角度讲,游、杨尊师重道、诚
期刊
艾青复出时我采访他。我说读初中时候就喜欢他的诗。听惯了恭维词的大诗人不耐烦地拖长了声调:“都——这么说。都——这么说。”可当我背诵出几句聂鲁达和希克梅特那首四行诗时,他坐正了身子,满脸欣喜地招呼我坐到他身边,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告诉我这两位大诗人是他的好朋友。  希克梅特那四行诗是这样的:“亲爱的,不,这决不是空谈:我像一粒子弹似地穿过十年被俘的岁月,就任凭在这途程中,我得了病吧,我还是那颗心,还是
期刊
“口头禅”是常见口语现象,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本意指把未经证悟的经言或公案挂在嘴边。宋诗中有:“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性虚天。”《菜根谭》说:“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可见该词原是贬义。现指一个人在有意或无意间,时常挂在嘴上的习惯性语句,大体是中性词。  曾有180多万名网民,票选当今“十大口头禅”,榜首是“随便”,入选的还有“不是吧” “真的假的”“我晕”“没意思”等。最近,遇到一女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