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山寸水皆有味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hensh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走上前场,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这正如戏剧中人物出场一样,出场效果好,可赢得满堂彩;出场效果不好,观众就会失去继续看下去的兴趣。小说中的人物如何恰到好处地“走出场”来,是需要作者精心设计的。《故乡》以“我”的视角展开情节,相继出场四个人物——母亲、宏儿、杨二嫂、闰土。这四个人物的出场方式各不相同,各有其妙。
  1.开门见山式
  开门见山式出场就是不经过任何引入,人物跟随着情节发展,直接亮相出场。母亲和宏儿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所以以开门见山式出场。“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小说的开头就写了“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相隔时间之久、距离之远,奔波之苦,不懂这里面蕴含了母亲多少牵挂和惦念。母亲在屋外的寒风中站立了多久?出门张望了多少回?所有的这一切都浓缩在“早已”“迎出”这两个词语之中。一个“迎”,写尽了母亲终于盼儿归的欣喜。而宏儿是听到了外面人物的对话“飞”出来的,飞里面有孩子的活泼和对“我”这个千里归来的大伯的好奇,很符合孩子的个性特征。
  2.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式
  这种方式是先出现人物的声音,再出现人物。因为杨二嫂和《红楼梦》里王熙凤的性格中都有“泼悍”的一面,所以都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方式出场。当然相同之中又有不同。王熙凤老远就有说笑声传来,而杨二嫂完全是突兀式地怪叫。前者是身份尊贵、地位显赫的风云人物,所以声音出现之前自有一阵得意的娇宠。后者是夹缝中恣睢生存的小市民,所以尽管是想先联络一点感情,可是骨子里的势利刻薄难免在这种尖酸的怪叫中显露出来。
  3.被动式
  被动式出场是人物默默地出场,需要通过另一个人的视角发现。杨二嫂本就是追寻着利的气息而来的,所以唯恐迟了“我”刚回不久就出场了。闰土本善良老实之人,心里有一份情谊,再加上生活的艰辛和空间的距离,所以是在又过了三四天的午后出场的。闰土如何出场,文中是这样叙述的:“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我”是在坐着喝茶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是从哪里觉得呢?应该是从脚步声,这说明闰土的脚步不急,声音不重,而且是“我”先发现闰土的。一个奔向二十几年没有见面的故人,心里怀揣着一份真挚的情谊,按常理说,应该是轻快兴奋的。但是,被生活重担压得苦不堪言的闰土在走向“我”时表情是木讷的,眼神是缺少生气的,心境是欣喜中夹杂着无限沉重的。所以,被动式出场方式很符合闰土的性格和处境。
  二、过渡方式灵活多变
  文章结构上的起承转合,由此及彼式的串联就叫过渡。对文学作品中的过渡进行比较,是文学作品鉴赏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具体的过渡形态各异,功能不一,无论在作品的思想内涵还是艺术形式上都有独特的作用。同样,故乡中的过渡笔墨,看似闲淡,也是别有韵味。
  1.疑问句过渡
  疑问式过渡常常是從人物的心理表达出人物的某个疑问,又在看似不经意间的疑问中转入另一段的叙述。本文在由眼前的故乡过渡到记忆中的故乡时,就是这样过渡的:“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阿是个叹词,表示一种惊讶、不可置信的疑惑。紧接着采用疑问句,表示“我”对现实中故乡的失望和不可置信,写出了“我”心理上的巨大落差。
  2.对话式过渡
  对话式过渡就是以语言描写引入另一部分情节的叙写。比如,本文在引入对少年闰土的回忆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母亲说。
  “是的。”
  “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组对话主要起过渡作用。母亲的话题一转:“还有闰土……”很简明的词语,就引入了“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母亲和“我”的对话既调剂了文章的气氛,又引出关于少年闰土的回忆,又为三四天后中年闰土出场作铺垫。
  3.时空推进式过渡
  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过渡到下一情节的方式就是时空推进式过渡。本文在过渡到现实中的闰土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问我。我一面应酬,偷空便收拾些行李,这样的过了三四天。”这句话简要概括了这几天发生的主要事情,然后迅速地将时间推进了三四天。接下来,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闰土便出场了。这种过渡方式很常用。
  过渡手法作为闲笔,运用得好,既能起承转合,又能在不经意间表现人物和主题,给文学作品增色生辉。
  经典的艺术作品无论是主笔还是次笔都凸显了文学艺术的精美。无疑,《故乡》就是这样的好作品,值得教者带领学生慢慢品析,从而激发学生表达思想、表达发现的语文激情,发掘出更多培养学生表达力的机会。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一方水塘,一池碧水”的悦目画面上摇曳着一首古诗,一位学生在娓娓地阐释诗句……  这是一堂“创新作文”研讨课。在课题准备会上,同仁有两种建议:一是“缩小法”,即具体讲解创作技法,以小见大;二是“大话法”,即引导感悟创新理念,大而化之。再三斟酌,本着“文无定法”、“教无定规”的思路,考虑到研讨课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性质,我采用了“大话法”,试图把“创新作文”的课题像爆米花一样膨胀开来,借此去诠释一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改革。我们实施改革的目标是让原来低效的数学教学变得高效,让原来散漫的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系统,让原来滞后的教学理念被先进的教学思路所代替。高中数学的教学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思考,因为只有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我们的教学才会有成效,学生的学习和收获才会更多。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笔者有以下几
【内容摘要】高中政治教材是高中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文本依据,教师在运用时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要围绕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情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修订与补充,因为教材具有普适性,在学生经过教材到实现课程标准这一过程中,教材越接近学生,他们就能越快越好地接受并主动进入学习主体的角色。本文从根据课标重组教材、挖掘本土周边素材以及引入时代新鲜信息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材处理  狭义的
【内容摘要】纠错本作为习题订正的一个载体,在学生学习过程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是一份犯错误的证据,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学生如何让失败真正成为成功之母,学生如何在错误中找到信心找到进步的可能,合理充分利用好纠错本是关键。  【关键词】错题 整理 思考 自创  我喜欢让我的学生在错误前面放一个形容词beautiful(美丽的),实现愿望的过程是曲折的,这需要老师的引导还有学生的配合,纠错本,这是一个
【内容摘要】现代教育已经从简单的知识认知转为生活化的理论教育,让学生在感悟现代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教育”。现代生活与信息技术是互通有无的,结合现代的教学理念,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是赋予当下课堂教学工作的使命,是教育教学的大势所趋。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融为一体,是本文所阐述的中心话题,点滴教学实践经验仅供同行们借鉴与发扬。  【关键词】物理 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
改革再一次卷土而来,三门主干课程语文、数学、外语的比重新鲜出炉,它们不再平起平坐,外语还可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再者数学难度逐年下降,区分度也随之减弱;而未来的语文,广度、深度都在扩大,是决定学生档次的一个最重要关节,现在这形势“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可谓实至名归呀!语文水平的提高注重平时的积累,临时抱佛脚那只能鸡飞蛋打,所以小学不抓、中学不牢,那就只能坐等失败。  学生的学
学生的作业批改是一线教学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教师通过批改学生作业,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还能够通过学生的作业看出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讲的不够深入的地方。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批改,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对应的找到自己的欠缺之处,进而通过教师的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最终达到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作为数学老师,如何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批
班级中的后进生问题,令一些班主任头痛,觉得无从下手。在一个班级中,后进生虽然人数不多,但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和各项工作的进展。鉴于这一情况,我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视为我日常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千方百计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下面就如何促后进生转化,谈自己几点肤浅认识。  一、找准症结,有的放矢  学生中的后进生都是天长日久形成的,是较顽固的、难改的。班主任批评时切忌
数形结合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数学中应用广泛。所谓“数形结合”就是在分析问题时通过对题目文字的描述并结合图形来分析,从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化抽象为具体,将语言文字用图形表示出来。数和形在初中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又彼此分离,在初中数学中很有研究价值。在二元一次方程组、锐角三角函数、轴对称图形以及概率等问题的研究中都应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不仅降低了问题的难度,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中这样说道:“《古诗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能以言人同有之情也。”读到这句话时,我感觉用“同有之情”来解读诗歌的情感再合适不过了。  什么是“同有之情”?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弄清什么是古典诗词。古典诗词就是那些千百年来经过时间的历练和淘洗,仍能穿越时空,让人们读之口齿留香,念念不忘,萦绕心怀,能够产生某种情感共鸣的优美的古代诗词,它经典不在于它的“古”和倚老卖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