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技术乐观主义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已成为当下信息化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公共和商业服务需要通过新媒体手段完成,由于缺乏对网络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如何提高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对新媒体技术的理解和使用程度,怎么使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也能享受到数字社会带来的福利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技术乐观主义;新媒体; 媒介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反思技术乐观主义: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所面临的困境 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10414009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2.095
  1. 研究问题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飞速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大众传媒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我国公民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而当人们面对浩瀚的信息时,如何选择、辨别以及运用这些信息成为大家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因而带来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热潮。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和丹麦。1933年,英国文化研究学者F.R.利维斯和丹尼斯·汤普森出版了文化评论著作《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首次倡导媒介素养教育。之后国内许多学者发表了一批有关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从而使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
  如何提高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对新媒体技术的理解和使用程度,怎么使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也能享受到数字社会带来的福利?本项目从该问题出发,围绕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在当前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为研究角度,从多角度细致观察与分析其形成所面临困境的原因,力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其进行深入了解,从而为提高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对新媒体技术的理解和使用程度提出可实施的解决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可行性
  主要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调查、专家访谈、文献梳理,了解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力求实证,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并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初步整理,以文献为基础,进一步提出研究问题,尝试回答一些被其他研究者所忽略的问题,之后进行实证研究环节,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与被研究調查对象深入接触,搜集资料和数据,最后,整理分析所获得数据,回答提出的研究问题等。
  2.2 抽样与样本
  本项目通过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的各镇区,主要是GDP排名五大阶梯中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县区,分别是第一阶梯中的南昌县、第二阶梯中的高新区、第三阶梯中的新建区、第四节阶梯中的进贤县、第五阶梯中的湾里区,选取此地的典型家庭作为长期跟踪对象,重点将放在第四阶梯有代表性敬老院的进贤县和经济较为落后的湾里区,同时,选取南昌市内部分敬老院等地进行田野调查,派发问卷,进行实时访谈。
  2.3 类目构建
  本项目的问卷设置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基本信息类、手机用途类、手机支付类、交流影响类。同时为了深入了解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所面临的困境,收集自填问卷无法获得的有关被访者的许多非语言信息,同时在操作层面上便于将访问结果量化,作统计分析,以此控制调查结果的可靠程度,所以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的目标人群抽样,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问卷调查内容,访谈提纲分为以下四个板块:消费类、公共服务类、娱乐类、人际沟通类。
  3. 研究发现
  在这部分,笔者将根据对样本的观察统计结果对各研究问题做出回答。
  问卷收集了被访者关于使用手机进行就医服务的意愿,数据显示,虽然大部分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支持使用手机进行就医服务,但是他们从未使用过手机进行就医服务,对于将来是否可能使用手机进行就医服务,一半的被访者表示自己不会使用手机进行就医服务。随着时代的进步,年龄较大的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能够较为积极地看待科技的发展,即使自己不会使用,但依然认为这将是潮流和趋势。由此可见,他们虽然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但是对新事物的使用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学习能力弱。
  在对被访者的手机支付情况调查显示,31--56岁的群体对手机支付的意愿比较强烈,同时手机支付的经历也较为丰富。而12-16岁的群体与57-83岁的群体对手机支付的意愿程度与使用手机支付的经历较为相似。每一个年龄(不管是否有着手机支付经历)都存在着对使用手机支付意愿的分歧,而货币作为法律规定使用的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在支付上,不管是在任何一个支付系统更新升级的时代都不会也不可能退出交易市场。
  当访谈时问及受访者“如果您身边使用手机的人比较多时,是否会促使您去进一步使用手机”时,许多受访者则表示“会跟着他们学着玩。”从社会情境理论角度来说,人是社会的一员,个人并非全然根据工作需求来选择沟通媒体,媒体选择会受到身旁的人影响。“身边人是否使用手机”是个人使用手机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传统社会中,文化的传承总是上一代传向下一代,年长者教化年轻人。然而,随着社会急剧变迁,在年轻人迅速接受各种新知识后,反而是出现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教化,这被称之为文化反哺。结合数据和访谈,笔者发现许多人在有需要向他人求助,询问关于手机操作方面的问题时,都是找自己的子女,并且他们注意到,这种特殊的互动方式,使得亲子关系更进一步。作为调研者,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文化反哺程度越深,互动越密集,亲子关系越和谐。作为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最亲密的群体——身边人“家人”,成为了使受访者学会使用手机这一媒体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于媒体的选择并非是理性的,社会力量和他人提供的资讯都会影响媒体的选择。   4. 对策与建议
  在本项目中,通过实地调研,针对项目调研结果,笔者尝试提出以下解决办法,为在困境中的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提供帮助:
  4.1 对手机制造商(从硬件方面来说)
  开发面向中老年人和受教育水平较低人群的智能手机,减少手机中不必要的功能设置,仅保留手机中使用频率高的功能设置,打造简洁桌面,放大字体和图标,增大通讯音量等,方便年长者使用。为系统设置中的选项配置简单易懂的图标方便使用者能够直观寻找到想要操作的应用。提高语音识别的精准度,通过语音识别帮助他们方便快捷地找到要所需手机应用。
  延伸手机售后服务。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在手机售后服务部增设“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教学部”,为不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提供学习交流、分享经验的场所,在延伸售后服务的同时,体现了手机制造商的人文关怀,对塑造企业形象,打造和宣传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4.2 对APP 开发者(从软件方面来说)
  开发老年版软件,简化整体使用界面,保留主要功能,放大软件字体。以老年人群体为主要使用对象的APP开发应该立足于老年人的基本要求,针对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对繁杂琐碎的软件界面以及过于零细化的内部功能进行适当调整。
  新增软件更新的按钮,置于软件显眼处。软件来源相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不友好。受调查群体中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对于电子产品以及新媒体技术使用熟练度整体不够高,因此对于软件的综合使用(下载、更新以及软件自身的功能性使用)不熟悉。因此要从软件来源方面着手解决,软件来源分为下载和更新,下载涉及到APP下载平台的经济利益,故此不展开。而更新问题可以从被使用的APP本身进行解决,成本更低,同时更新是新版本对旧版本的覆盖,使用感受得到優化,因此也可以作为来源的一种存在,故此需做出适应老年人群体的改动。
  4.3 对政府部门
  政府有关机构部门主动作为,精心服务,在公共场所(例如医院、游乐园等)增加志愿者指引服务工作。
  针对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的涌现,但是对于自媒体,还存在监管盲区,针对普通公众的社会行为以及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监管措施,增加监管的范围,延伸监管的内容,加强监管的措施,弥补自媒体监管的制度缺位,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信任度,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
  4.4 对家庭环境
  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气氛,在教授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时多持耐心态度。在新媒体技术时代,“隔代亲”的现象其实并不少见。一方面,孩子在外求职,大部分情况下只有孙辈陪伴。小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而老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薄弱,在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孙爷辈的互补正好成为家庭中新媒体技术传播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在家庭会上除却家庭事务的商榷,还可以适当的加入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交流。当老人学会掌握智能手机的某一项功能时,给予鼓励与肯定,在得到即时的反馈之后老人会获得较大的成就感,从而可以加强新媒体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老人对智能手机的掌握情况,采用大图标、流程图等方式绘制出使用智能手机的流程图。访谈中发现,很多时候老人不是不想学,而是因为记性差、或者手机图标比较小等多重障碍而放弃。如果家里人可以耐心地把具体的使用流程以大图标等个性化的流程图粘贴出来,孩子初次教过如何使用手机之后,老人也可以一边根据所学进行摸索,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流程图尝试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相关功能。
  参考文献:
  [1]周裕琼.数字代沟与文化反哺:对家庭内“静悄悄的革命”的量化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2):117-123.
  [2]邵培仁,张健康.关于跨越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1):126-134.
  [3]胡泳.社会包容视角下的数字鸿沟问题[J].新闻与写作,2020(10):1.
其他文献
【摘要】2020年国庆献礼片《夺冠》自上映以来就好评不断,其导演陈可辛作为“北上”导演的代表者,一直以来都用其个人标签化的艺术风格屡屡创下合拍片的票房神话。本次《夺冠》的热映让人看到了这位电影作者的突破,具体体现在情感主题、视听语言、商业性三个方面的延续与突破。  【关键词】陈可辛;夺冠;作者批评;体育片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
期刊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冲击和影响下,传统媒体及平台其不得不把“融媒体矩阵”的布局纳入到年度发展计划中,甚至以融媒体各项表现数据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之一。一系列的融媒体化变革既是顺应当下受众逐渐分流的趋势,又是企图打破收视瓶颈,以多种形态扩大节目的边界与维度,从不同渠道获得新受众。  【关键词】财经节目;融媒体;变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
期刊
【摘要】在传统媒体转型的大背景下,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新闻传播领域涌现的新技术手段和行业前瞻性技术应用案例,并结合历史进程和行业发展情况进行探讨,浅析新闻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媒体融合;技术应用;技术变革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0
期刊
【摘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典型报道都会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弘扬正气、鼓舞人心的作用。尤其是典型人物报道,也给无数国人在精神家园中树立起一个又一个的标杆,发人奋进。本文通过汇总近五年来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的典型人物报道作品,并对这些作品的人物选择、主题思想、人物描写和价值取向进行简要分析,发现目前的新闻奖中的典型人物报道对象选择上更加多元化;在主题思想上既有传统的尊重牺牲,也逐渐强调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作为人们的精神需求,已远远超越对于物质需求的满足。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广电传媒行业技术发展不断创新,4K广播电视节目陆续落地,广电媒体节目画面质量更为清晰,图像更为真实。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政府广电监管部门的传统广播电视监测显示系统已无法满足对超高清广电节目监测的需求,以4K节目作为接入信源的超高清拼接监测显示系统技术正日益成为主流。  【关键词】广播电
期刊
【摘要】社会科学教育类节目是目前电视端和新媒体端重要的节目类型,近年来,随着传播手段的更新和迭代,社教节目更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在融媒体时代,节目主持人的定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节目串联到个性化的表达输出,从“杂家”到“专家”的垂直领域深耕等等。本文围绕着四川电视台社教节目《享学》,分析在融媒体时代,社教节目主持人专业能力的素养构成和提升方向。  【关键词】融媒体;社教类电视节目;主持人
期刊
【摘要】《上线吧!华彩少年》是主流媒体进军团体选秀综艺市场的首次尝试,通过分析节目第一期文本的词汇选择、语气情态可以窥见主流意识形态嵌入青年亚文化的路径。但在娱乐与猎奇主导的选秀环境下,该节目无论是在播出平台、时间或互动仪式上,还是其打造的完美偶像、吊诡的审美迷思等节目特质上都使得规训目的成为一种幻象。  【关键词】选秀节目;青年文化;批评话语分析;主流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TN94
期刊
【摘要】纪录片的传播在数字时代不受时空等因素的限制,全新的传播方式促使纪录片进入大众化传播模式。多元化的媒体平台充分整合,让传播形式更加多样,也让革命历史更有记忆空间。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全面的多媒体技术为观众呈现生动的革命历史,让这段历史更好地动起来、传起来、记起来。  【关键词】融媒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2020年7月22日,《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上线,不到一个月成为2020年现象级综艺,全季总播放量达12.8亿,平均每期播放量超1.1亿,全季斩获微博热搜116个。据悉,《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由蓝河乳业总冠名,在播期间广告费持续上涨。这样的广告收益除了有节目内容的功劳,也离不开其成功的广告运作。本文将以《脱口秀大会》节目为范本,对节目形态原生广告的表达方式以及传播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脱
期刊
【摘要】在推进媒体融合过程中,枞阳县融媒体中心“借船出海”,依托入驻新华社“现场云”技术平台,在新闻现场,通过手机微信平台实时直播文字、图片、视频,从静态、单向、线性传播向动态、双向、融合转变,集各种形式于一体,实现了传播终端多样化、传播效果最大化,也增强了新闻的全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打通了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现场云;直播助农;应急直播;选题策划  中图分类号:G24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