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当前的主要教学任务。
  一、积极引导,让学生感知自学的魅力
  在教学中,尤其语文教学,课前预习很关键。老师关注学生的预习效果,会推动学生的预习积极性,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去学习知识。课前预习也是自学习惯的一种方式。但组织学生预习,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明确学习目标 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懂得预习的重要性。语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预习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熟悉某一课的内容,而是学习习惯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只有让学生懂得预习的目的,才能提高学生预习的主动性,老师的目的旨在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自觉学习。
  2.做好学习计划 预习课也要严格的进行,如果预习课上,老师放任自流,学生就会没有目的的翻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的心得是,在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时,第一是根据课文要求,有的放矢地去阅读课文,并根据文章的要求,有目的有重点地去预习;第二是学生自读课文时,遇到生字生词,养成借助字典或词典进行解决的习惯。
  3.有针对性自学 根据课文要求,逐一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段落进行分析,不懂得的地方记下来,等待老师的课堂讲解,这样的做法会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再者,为了不影响其他科目,老师要尽量将预习课安排在课堂内。遇到个别情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预习辅导,这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是有益的。
  二、敢于质疑,让学生在自学中有所感悟
  老师在讲课中,要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讲课的同时,有目的有侧重的答疑解惑,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并传授学生自学方法,也就是老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牢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问题。
  所谓质疑,就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自行设计一些重点问题,学生也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所谓解疑,就是老师学生一起就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老师的质疑,可以让学生们养成边预习边发现问题的习惯。学生带着老师设计的问题进行预习,就课文中的有关段落和句子进行思考,并在学习中找到答案。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再组织同学们一起讨论,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或补充。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在预习的同时,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自学能力的培养得到了落实。
  三、精心设计,让学生在自学中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培养自学能力,就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让学生勤学苦练,只有多练习,才能将新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必须严格要求,狠抓练习。熟能生巧,多练习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而学生在练习中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这就要求老师严格的监督。思考类的问题,让学生勤动脑多思考;阅读类的,老师要督促学生反复阅读,以加深印象;属于动手记录的,老师要经常性地进行检查。也就是说,所有的课堂练习,要一丝不苟地完成;对于课外作业,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课外延展,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丰富知识结构
  课外阅读是丰富文学知识的一个必经之路。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意义重大。但现代社会,各种书籍报刊浩如烟海,老师要知道学生读哪一类的会有所帮助,会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老师的职责还要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读书方法。关于课外阅读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现总结如下:
  1.让学生懂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中学生好奇心强,武侠小说比之枯燥的知识类读物更能让他们感兴趣,所以,老师的正确引导尤为关键,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目的,一是提高语文能力,再则拓宽视野,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要建议学生阅读一些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较强的书籍。
  2.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 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课外时间很少。所以,正确的阅读方法会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而达到课外阅读的目的。阅读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对于与学习相近的要详读,精读,对于一般的课外读物,可以略读,了解大概意思即可。
  3.要求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课外阅读时,督导学生边读边记录,对于一些精彩的语句要做摘抄,读书笔记可以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也能帮助学生在作文中加以模仿,积少成多,才能厚积薄发。同时,老师要勤于抽查,对于做得好的同学要适当的进行表扬,以起到示范作用。课外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提高写作能力,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培养了自学能力,可谓一举数得。
  综述所述,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应在课堂上做好课外学习的引导,如建议学生多看看新闻、留意身边的事物。此外,在强化巩固方面,老师可以在每周一的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本周内的所见、所闻和所学所感,以便积累、强化和巩固。总之,做好初中语文自主性学习的培养,老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只有如此,学生才能逐渐培养自学的兴趣,进而在学习中找到课外语文学习的乐趣。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应注重美育的发掘与渗透,从而激发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最终在听说读写全方面提高学生对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实现高效课堂的终极目的。  一、欣赏美文,发现美处  审美教育能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语文课本和读本中有很多充满了诗情画意,引人入胜的作品。作者把美的内容溶入到文章中,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中去,让他
本文力图通过对农科院校基础化学教学中各实践环节的整合,重组教学内容,避免重复与脱节,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写语言,好的语言往往可以拯救一个平庸的故事,让文章变得新鲜有趣,更能深化文章的内涵。写作从语言出发,可以走得很远!平时不少学生记叙文的语言,凝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说明广重制造的Х6.14m盾构掘进机 适用于软岩也适用于硬土的开掘。
本文主要从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分析理论出发,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在外国语学院开设的法律英语课程应该是“为语言而法律”,而非“为法律而语言”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点给予科学定
<正>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3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赴河北调研。尤权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
教育科学不提供指导实践的具体方法,而实践教育学并不完全是“非科学”的教育学;唯有借助于实践智慧这一中介,教育理论才能推动教育实践。追求寻觅实践智慧,这是实践教育学永不可
这里的语文学风,是指学生学习语文的风气,主要体现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习惯、目的性等几个方面。某班学生对某一学科可以喜爱,也可以厌恶;学习时可以严谨踏实,也可
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是不容置疑的。语文是中专生重要的基础公共课程,在其人生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特点,根据中专生的实际需求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去创新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  一、语文教学要突出工具性  语文要突出工具性,教学中老师课前要精心设计,课堂上要精心组织,营造一种融洽、民主的氛围,师生共同参与,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运用“启发式”教学,一定要切记“启发
新课标的实施对语文课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新思想,新理念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做才能让学生自愿去做,乐意去做,形成一种想学习、会学习的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呢?本人认为,教学中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