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的教学案例与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009su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46页—49页。
  【教学目标】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每年有12个月和每月有多少天;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知道平年和闰年,并会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学前准备】教师,日历一本、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年历。
  【教学步骤】
  
  1 谈话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1 猜一猜,老师带来一件什么东西? 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
  1.2 (出示日历)老师撕下一张,表示多长时间?如果一天撕一张,从1月1日撕到1月31日,经过了多长时间?如果撕到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呢?
  1.3 (多媒体出示)课题:年、月、日。
   评析: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老师把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猜谜语的游戏中感受“年、月、日”,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
  
  2.1 梳理旧知,集体探讨,认识“年月日”。①让学生说说已经了解的“年、月、日”知识。
   评析:让学生说说已经了解的“年、月、日”知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学生把自己了解的“年月日”知识介绍给大家,就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老师创设的这种学习情境,不仅让学生感到亲切易行,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使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②请同学们拿出课本、年历等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③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年:一年有12个月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月: 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小月:四、六、九、十一月
   二月: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
  日:31日(大月)30日(小月)28日或29日(二月)
   评析:在教学方式上,教者以自主、开放、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组内探究,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探究结果。这样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并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④抢答,看谁了解的知识最多 。a.一年有几个月?b.一个月有多少天?c.大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多少天?d.一年有多少天?e.怎么样能很快记住一个月的天数?⑤游戏:生日在大月的同学请起立,生日在小月的同学请举手。
  2.2 在观察交流中理解“年月日”。①探索二月份天数的规律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既没有站起来,也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猜他们是几月的生日?看书P49。抢答题:通过看某年二月份的天数,判断它是平年还是闰年。②观察、讨论平、闰年的出现规律。
  a.情景图出示问题:小红满8岁时,为什么才过两个生日?
   评析:有趣、新颖的问题能唤起学生探索和研究的欲望。“小红满8岁时,为什么才过两个生日?”这个特别的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成为整堂课的一个悬疑,抓住了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给主动解决问题以动力。而学习了本课的重点——闰年的知识后,问题就会解决了。
  b.观察:看一看下表,寻找规律。
  
  
  c.反馈:小组讨论发现了“四年一闰”的规律。
  d.猜想:用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e.验证假设出示: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f.质疑:1800年,1900年除以4,也没有余数,为什么是平年。出示: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评析:以“猜想——验证”的结构和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以上教学,学生猜想有依据,验证有兴趣,探究气氛浓。同时此处以学生概括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说,自始至终地将学生看作实践的主人、认识的主人,而不是仅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附庸。
  3 感想体会
  3.l 请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3.2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有以下几个问题: ①为什么二月份的天数比较特殊? ②为什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③为什么“四年一闰”?
  3.3 鼓励学生自行解答。
   评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请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用这样民主式的方法组织学习活动,学生有什么想法就说什么,留给了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 应用拓展
  
   (多媒体演示)①2003年是不是闰年?这一年的10月15日在中国的航天事业上发生了一件振奋人心的事,你们知道吗?②看到“2008年”你想到了什么?
  
  5 板书设计(同前面)
  
  【教学反思】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理念,必须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参与性、合作性,本节课的教学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5.1 尊重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年、月、日”这部分知识对于一个9岁的三级孩子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在日常生活中,在缤纷的五彩世界里,“年、月、日”的知识无处不在。因此,我没有将书本上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统统认为是新知识,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说一说已了解的年、月、日知识。但是,我也意识到,这些认识在学生头脑中可能还是零散、杂乱的,有些还是未必正确的,因此,我请学习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共同整理这部分知识。
  5.2 让学生自主探索,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本节课教学中,力求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以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回忆已掌握的有关“年、月、日”知识,思考还想了解的“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提出本节课主要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方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猜想,树立假设,经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过程,最终得出结论。
  5.3 让数学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随着社会发展,学生可多渠道接受信息。现在的孩子知识面广,他们对于数学的学习不在限于课本与课堂。在本课学习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数学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实践数学。本节课的应用拓展部分,设计的两个问题,既是生活问题,又蕴含着数学思想,同时又对学生们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希望学生了解我们祖国建设取得的骄人成绩,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长大建设祖国。反思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经过收集信息资料和深思酝酿,提出设想,发表见解,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验证,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经历过程,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期刊
小学阶段的计量工具主要有尺、量角器和天平。对于小学生来说,接触和应用最少、使用难度最大的无疑是量角器。它的难表现在:①工具的简约性,成半圆形的边缘密布着内外两圈刻度,不像尺子只有单向刻度。此外,还有中心点和零度刻度线等,每个部分都至关重要。②方法的复杂性,度量角有三步曲,即“点重合、边重合、读数”。在对量角器和角进行两步重合时,学生最是手忙脚乱、无所适从。③读数的选择性,量角器有内外两圈刻度,究竟
期刊
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及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是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使之从小就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但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让道德观念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象春风化雨般地让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发展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很明显,新课程倡导的是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
期刊
【摘 要】 每位教师都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幼儿教师总体专业水平普遍较低,教学质量不高,相当多的幼儿教师存在专业发展困惑等问题。同时,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过大,这必然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效率和从业坚定性,从而容易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不断下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浅析幼儿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及从业坚定性对职业幸福感有何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
期刊
当今的课堂不应该是封闭的,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师生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主体。这样的教学过程因为教师的教案被打破,带来了师生认知上的不平衡,这时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节外生枝”加以引导,巧妙利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寻求教学的新的平衡,使整个教学过程从有序(预设)到无序(生成),再到有序(采取相应的对策)。    1 精心预设,准备生成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有针对性地处理好
期刊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我校教师的育人观,更有效地推行全员育人工作,我设计了教师育人观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有效问卷56份。分析结果如下——  1 被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   1您是:( )   A.班主任32.14% B.任课教师67.86%,   【分析与说明】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并非是班主任的专利。2007年9月份开学时,我校开始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活动,本着“面向全体学生
期刊
【摘要】 进入初三总复习阶段必须明确复习的三个阶段,即要重视课标、教材、样题、基础;要抓好重点、热点、突破难点的专题复习;要落实综合能力训练,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复习时突出注意四个要求,即复习思想上要端正认识,面向全体;复习内容上要依标据本,夯实双基;复习方法上要研究试题,注重方法,突出重点,低付高效;复习策略上要有计划性、针对性、群体性、有效性、指导性。这样才能提高复习效果,取得优异成绩。  【关
期刊
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有效教学的今大,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变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引导作用应更多地体现在为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有诱导性的学习氛围;二要结合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使学生对学习对象、学习本身产生浓厚兴
期刊
学生自主发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质疑,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问老师、问同学,从而达到正确理解的行为。鼓励学生自主发问的情形在数学课、科学课中较为常见,而在语文课中就非常难得了。那么,语文课是否需要让学生自主发问呢?笔者认为是必不可少的,理由有二:   一是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钟启泉先生认为:“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成长。”可见,学生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