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面对了形形色色的学生,特别是我所从事的是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生理的发育还不成熟,而心理更处在一个像“火山口”的叛逆期,在成长的过程中,闹点小矛盾,发生小冲突是常有的事,这些都少不了班主任操心。如果班主任不讲点方法、技巧,总为之纠缠不休的话,浪费时间不说,还会被琐事所累,直至筋疲力尽。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来,我发现把自己的心态调节好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班主任工作不仅仅靠勤劳,更多的是靠智慧。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申斯曾经说过的:“教育的主要在心理,生理活动观察领域内进行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开展心理诊断,才能客观地、准确地鉴别问题学生的心理病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德育工作”。多年的工作经验使我管理学生的方式也从刚当老师时常用的简单暴躁变成了更多的春风拂面。特别是对一些个性偏激、容易冲动、自我控制力比较的差的学生来说,理智的“冷处理”是一个好办法!能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冷处理”呢?就是和平时正面的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相反,在相当的一段时间之内,教育者将感情深藏在内心,对孩子既不晓之以理,也不动之以情,而是以静制动,以冷促热,让孩子在冷峻的压抑氛围中,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依靠自身的理智去战胜非理智,从而完成心理过程的转换,恢复心理常态,达到教育目的。也有人说“冷处理”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在和自己思想斗争的过程,在事件发生过后,没有了事件的当事人,没有了争执,换一个环境,心情也平复下来了,学生也容易理解老师对自己很宽容,有一首诗说得好:宽容之际看芳草,天涯何处不春风?“冷处理”让我这个班主任从琐碎的小事中解脱出来。有时教育孩子就是这样,面对一个控制力差、顽劣任性的孩子,你的大惊小怪,火冒三丈是于事无补的,如果老师死心眼,学生就难免一根筋,根本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这个时候老师大发雷霆、怒火冲天,还有可能对学生的情感造成伤害,也有损于老师的自身形象。对于学生那些非原则性的错误,错事,适当采取“冷却降温”的方法对其进行“冷处理”,有时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我接手的班级中有一个叫王鹏宇学生,事到如今,我仍然认为他不是一个心理坏的孩子,但是他身上的缺点真的叫多的不一般,上课回答问题阴阳怪气,引得同学哄堂大笑,使一些女老师根本上不了课,下课在教室和同学追逐乱跑,弄的教室乌烟瘴气,家庭作业偷工减料,周六周日打架也是常有的事,经常一下课,就被任课教师叫到办公室推给我这个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但批评了几次效果不好,下次又犯,简直就成了教师办公室里的常客。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就是属于那种个性偏激、容易冲动、自我控制力比较差,表现欲比较强的学生,对于经常违纪犯错的他,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教训他一番。迫于压力,在加上少了教室的学生,没有他的表演舞台,所以他总是答应的很痛快,认错态度也很好,但过几天他还是老样子,总是管不住自己。随着和他相处的时间长了,我发现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对他来说是不起作用的,他早已习以为常了。因为,如果批评有用的话,那他的批评已经够多的了,按理说缺点应该改了不少,但事实并非如此。该用什么办法来镇住他改变他呢?我也在不断摸索和尝试。后来,我琢磨,他好像把老师的批评当成了他向其他同学炫耀的资本,“看我多厉害,我能经常进老师的办公室,能和老师对话,办公室哪怕不教我的老师也认识我,和我开玩笑,我多有面子”,找到他的“症结”,我决定对他“冷处理”,以后对于他的违纪,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错误,我多数采用的是“不发火、不理睬、装糊涂,也不把他叫到办公室”等办法来对待。说来也怪,没有像以前那样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他了,他反而有所收敛了。还有一次,我在办公室备课,突然,我任班主任的(2)班,一个叫安福山的小女孩进来了,我抬头一看,她气呼呼的脸,看一看课程表,是英语课,马上知道是犯错误叫张老师请到办公室的,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老师把我的书丢到窗外了,我随手把玻璃杯摔在地上了,老师把我赶出来了”,这时全办公室的老师都听到了事情的原委都在看着我怎么处理。我当时火冒三丈,你还敢摔老师,真是给我这个当班主任的丢脸,猛的站起来,准备把一腔怒火全撒在她身上,那可是我雷厉风行的作风,可这次,我脑子闪过一个念头,“这件事,她有错是肯定的,但张老师的处理也有问题,学生自己肯定明白老师处理的不当,心里觉得委屈,如果这时我一股脑的朝她发火,效果肯定不好,不仅她不能认识到她的错误,而且可能因为班主任不理解她,再一次失去理智”。想到这,我平静的把她叫到墙角,递给她一支笔一张纸对她说“你好好想想整件事情的经过,你错在那里,想好了,你写下来”。一节课下来,她拿着纸过来找我说“老师,我想过了,我错了,我上课看课外书是不对的,老师管我是为了我的学习好,我还摔杯子惹老师生气,老师,我把这张检讨书给张老师,给她认个错吧”。 看着她真诚的样子,我安慰她说“没事的,老师是不会和学生真生气的,当时是在气头上,你现在认识到你的错误了,就可以了,但是你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将来 踏上工作岗位,也不太容易和同事相处。”
记得自己听过多次教育专家的讲座,他们无一例外的提到一个观点“教师发火是教师无能的表现,特别是教师不要认为你当着学生的面,批评学生,会让学生觉得你很厉害,其实学生永远和学生最亲,对你,始终是处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对立面”。一场本来的“狂风暴雨”,似乎不可避免,但由于我突然之间的冷静而化解,“冷处理”由于避开了事件发生的现场,学生很容易冷静下来,更能够听的进去老师的苦口婆心。不少优秀的教师、家长都成功地运用过这种教育方法。例如上海特级教师毛蓓蕾也曾运用“冷处理”的方法,成功地将一个屡次动手打人的孩子彻底地转变过来,成为一个学有所成的人。
几件小事,我得到许多启示。我曾经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脾气越急躁,,教育效果反而不好。尽管当时自认问这样批评教育,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殊不知很多大学生因心理上还不够成熟,易冲动、追求独立、叛逆性强,难免也会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尤其是一些比较有个性的问题学生,对老师的严厉批评,根本就不放在眼里,所以根本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这时,我觉得不妨暂时压一压内心的气愤,暂时放一放,进行一个简单的“冷处理”,常常会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要调节好自己平和的心态,做到因材施教,带着智慧和爱心、带着责任感来灵活使用“冷处理”的这一好办法,做好本职工作。我想,今后还需不断地探索,多学育人之道,在塑造学生的同时也修炼自己。
什么是“冷处理”呢?就是和平时正面的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法相反,在相当的一段时间之内,教育者将感情深藏在内心,对孩子既不晓之以理,也不动之以情,而是以静制动,以冷促热,让孩子在冷峻的压抑氛围中,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依靠自身的理智去战胜非理智,从而完成心理过程的转换,恢复心理常态,达到教育目的。也有人说“冷处理”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在和自己思想斗争的过程,在事件发生过后,没有了事件的当事人,没有了争执,换一个环境,心情也平复下来了,学生也容易理解老师对自己很宽容,有一首诗说得好:宽容之际看芳草,天涯何处不春风?“冷处理”让我这个班主任从琐碎的小事中解脱出来。有时教育孩子就是这样,面对一个控制力差、顽劣任性的孩子,你的大惊小怪,火冒三丈是于事无补的,如果老师死心眼,学生就难免一根筋,根本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这个时候老师大发雷霆、怒火冲天,还有可能对学生的情感造成伤害,也有损于老师的自身形象。对于学生那些非原则性的错误,错事,适当采取“冷却降温”的方法对其进行“冷处理”,有时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我接手的班级中有一个叫王鹏宇学生,事到如今,我仍然认为他不是一个心理坏的孩子,但是他身上的缺点真的叫多的不一般,上课回答问题阴阳怪气,引得同学哄堂大笑,使一些女老师根本上不了课,下课在教室和同学追逐乱跑,弄的教室乌烟瘴气,家庭作业偷工减料,周六周日打架也是常有的事,经常一下课,就被任课教师叫到办公室推给我这个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但批评了几次效果不好,下次又犯,简直就成了教师办公室里的常客。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就是属于那种个性偏激、容易冲动、自我控制力比较差,表现欲比较强的学生,对于经常违纪犯错的他,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教训他一番。迫于压力,在加上少了教室的学生,没有他的表演舞台,所以他总是答应的很痛快,认错态度也很好,但过几天他还是老样子,总是管不住自己。随着和他相处的时间长了,我发现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对他来说是不起作用的,他早已习以为常了。因为,如果批评有用的话,那他的批评已经够多的了,按理说缺点应该改了不少,但事实并非如此。该用什么办法来镇住他改变他呢?我也在不断摸索和尝试。后来,我琢磨,他好像把老师的批评当成了他向其他同学炫耀的资本,“看我多厉害,我能经常进老师的办公室,能和老师对话,办公室哪怕不教我的老师也认识我,和我开玩笑,我多有面子”,找到他的“症结”,我决定对他“冷处理”,以后对于他的违纪,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的大错误,我多数采用的是“不发火、不理睬、装糊涂,也不把他叫到办公室”等办法来对待。说来也怪,没有像以前那样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他了,他反而有所收敛了。还有一次,我在办公室备课,突然,我任班主任的(2)班,一个叫安福山的小女孩进来了,我抬头一看,她气呼呼的脸,看一看课程表,是英语课,马上知道是犯错误叫张老师请到办公室的,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老师把我的书丢到窗外了,我随手把玻璃杯摔在地上了,老师把我赶出来了”,这时全办公室的老师都听到了事情的原委都在看着我怎么处理。我当时火冒三丈,你还敢摔老师,真是给我这个当班主任的丢脸,猛的站起来,准备把一腔怒火全撒在她身上,那可是我雷厉风行的作风,可这次,我脑子闪过一个念头,“这件事,她有错是肯定的,但张老师的处理也有问题,学生自己肯定明白老师处理的不当,心里觉得委屈,如果这时我一股脑的朝她发火,效果肯定不好,不仅她不能认识到她的错误,而且可能因为班主任不理解她,再一次失去理智”。想到这,我平静的把她叫到墙角,递给她一支笔一张纸对她说“你好好想想整件事情的经过,你错在那里,想好了,你写下来”。一节课下来,她拿着纸过来找我说“老师,我想过了,我错了,我上课看课外书是不对的,老师管我是为了我的学习好,我还摔杯子惹老师生气,老师,我把这张检讨书给张老师,给她认个错吧”。 看着她真诚的样子,我安慰她说“没事的,老师是不会和学生真生气的,当时是在气头上,你现在认识到你的错误了,就可以了,但是你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将来 踏上工作岗位,也不太容易和同事相处。”
记得自己听过多次教育专家的讲座,他们无一例外的提到一个观点“教师发火是教师无能的表现,特别是教师不要认为你当着学生的面,批评学生,会让学生觉得你很厉害,其实学生永远和学生最亲,对你,始终是处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对立面”。一场本来的“狂风暴雨”,似乎不可避免,但由于我突然之间的冷静而化解,“冷处理”由于避开了事件发生的现场,学生很容易冷静下来,更能够听的进去老师的苦口婆心。不少优秀的教师、家长都成功地运用过这种教育方法。例如上海特级教师毛蓓蕾也曾运用“冷处理”的方法,成功地将一个屡次动手打人的孩子彻底地转变过来,成为一个学有所成的人。
几件小事,我得到许多启示。我曾经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脾气越急躁,,教育效果反而不好。尽管当时自认问这样批评教育,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殊不知很多大学生因心理上还不够成熟,易冲动、追求独立、叛逆性强,难免也会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尤其是一些比较有个性的问题学生,对老师的严厉批评,根本就不放在眼里,所以根本就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这时,我觉得不妨暂时压一压内心的气愤,暂时放一放,进行一个简单的“冷处理”,常常会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要调节好自己平和的心态,做到因材施教,带着智慧和爱心、带着责任感来灵活使用“冷处理”的这一好办法,做好本职工作。我想,今后还需不断地探索,多学育人之道,在塑造学生的同时也修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