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该说,一台标准的电脑输入设备并不是特别多,键盘、鼠标、手写笔是我们最常见的,而伴随电脑系统最久的应该是键盘了。
世上第一台电脑的诞生有着庞大的身躯,它的体积足足占满了一个大厅,然而,这个庞然大物没有键盘,控制计算机是通过人工来操纵各种开关的闭合来实现的。
这台机器在需要输入各种数据时,就用穿孔纸带和穿孔卡片来实现,也许这就是键盘的一种雏形,但从外观上看却与键盘一点“亲缘”关系也没有。
从外观上看,电脑键盘与打印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的确如此。当1956年麻省理工学院开始研究与实验直接使用键盘来控制电脑时,借鉴的正是打字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电脑键盘是从英文打字机键盘演变而来的。
最早的电脑键盘
键盘最早出现在电脑上是以“电传打字机”的形象展现的。
“电传打字机”是大型计算机和小型计算机时代最主要的电脑交互输入输出设备,这种键盘没有今天电脑键盘那么多功能,实际上它几乎和全尺寸的打字机键盘是一样的,电木塑料下面是机械的按键结构,这种设计也为最初的电脑键盘所继承。
在这个时期,由于个人电脑的体积还很小,所以流行的设计是将键盘直接做在主机上,著名的APPLEⅡ系列电脑就是这样的结构。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显示器成熟了,电传打字机逐步退出了电脑的世界,而键盘从此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设备。
QWERTY键盘字母排列之谜
也许你对于初次接触电脑键盘还记忆犹新,那些字母为什么不按照26个英文字母来进行排列,反而被打乱了?
其实,提出这个“创意”的人已经不知道名字了,大家只知道他是打字机之父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的妹夫。
电脑键盘源于打字机,而早在1714年,英、美、法、意、瑞士等国人就相继发明了各种形式的打字机,最早的键盘就是在这个时期用在了那些技术还不很成熟的打字机上。直到1868年被后人誉为“打字机之父”的美国人—肖尔斯获打字机模型专利之后不久,又设计出现代打字机的雏形,并首次规范了键盘,即现在的“QWERTY”键盘。
为什么要将键盘规范成现在这样的布局呢?
电脑史告诉我们,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由于打字机是全机械结构的打字工具,如果打字速度过快,某些键的组合就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肖尔斯是个报馆编辑,那时,打字机已经成为报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办公用品,为了将前方打仗的消息尽快传达,肖尔斯对于打字机卡键问题很是恼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肖尔斯去请教他的妹夫—一名数学家兼学校教师帮忙,他的妹夫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在键盘上把那些常用的连在一起的字母分开,这样击键的速度就会稍稍减慢,也就会减少故障的发生。
肖尔斯乐意采纳了他妹夫的意见,找来一本字典,粗略地统计了英语中哪些是最常用的字母,然后重新安排了字母键的位置。他把所有常用字母之间的距离都排得尽可能远一些,让手指移动的过程尽量延长。
于是键盘上字母的QWERTY布局开始出现,这种方法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从而最大限度放慢敲键速度,以免卡键。几年后,即1873年,肖尔斯就把装有此键盘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机投放市场。
QWERTY键盘按键布局方式毫无效率可言,甚至后来有人评价这是“最愚蠢的发明”。
比如,许多打字员用惯了右手,此时如果让他们使用QWERTY键盘,左手却要负担一半以上的工作。两小指及左无名指是最没力气的手指头,可又要频频使用它们。排在中列的字母,使用率仅占整个打字工作的三分之一。因此,为了打一个字,时常要上上下下移动手指头。
虽然日后也有改良过的打字机不断地出现,但是奇怪的是,QWERTY键盘从1860年一直被沿用至今。
有关键盘的花絮
QWERTY键盘的排序方式直到盲打出现才提高了效率。
1888年美国举行全国打字公开比赛,法院速记员马加林按照明确的指法分工展示了他的盲打技术,错误只有万分之三,使在场的人惊讶不已。他的表演令观众大开眼界,人们第一次看到“盲打”的威力:马加林能够不看键盘,双手并用飞快地击键。
据说马加林因此获得奖金500美元。从此以后,很多人都效仿这种盲打。盲打技术的出现,使得击键速度满足了日常工作需要。
其实在肖尔斯推出QWERTY键盘后,他的这种杂乱无章的排序无法给公众一个合理的理由,于是他耍了一个花招,说这样安排是最科学合理的,可以加快人们的打字速度。
当然他的这种说法已经被英国打字机发展史方面的权威人士定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欺骗活动之一”,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奇怪的是那些与肖尔斯设计不同的、更为科学的键盘竟然被历史淘汰,人们习惯于使用这种编排古怪的键盘。
比尔·盖茨曾用这种键盘来说明什么叫“事实上”的标准:“英语打字机和计算机键盘上排字母的顺序是QWERTY,没有一条法律说它们必须这样排列,但它们却行之有效,大多数用户会执着于这种标准。”
时至今日,计算机键盘的机械问题已消失,而我们却要沿用19世纪的旧设计,继续大伤脑筋去强记26个不规则位置的应用字母,虽然不合理却没人去改变。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位小人物肖尔斯的妹夫,有些遗憾的是,我们至今也无法查证这位“键位设计者”的名字。
世上第一台电脑的诞生有着庞大的身躯,它的体积足足占满了一个大厅,然而,这个庞然大物没有键盘,控制计算机是通过人工来操纵各种开关的闭合来实现的。
这台机器在需要输入各种数据时,就用穿孔纸带和穿孔卡片来实现,也许这就是键盘的一种雏形,但从外观上看却与键盘一点“亲缘”关系也没有。
从外观上看,电脑键盘与打印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的确如此。当1956年麻省理工学院开始研究与实验直接使用键盘来控制电脑时,借鉴的正是打字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电脑键盘是从英文打字机键盘演变而来的。
最早的电脑键盘
键盘最早出现在电脑上是以“电传打字机”的形象展现的。
“电传打字机”是大型计算机和小型计算机时代最主要的电脑交互输入输出设备,这种键盘没有今天电脑键盘那么多功能,实际上它几乎和全尺寸的打字机键盘是一样的,电木塑料下面是机械的按键结构,这种设计也为最初的电脑键盘所继承。
在这个时期,由于个人电脑的体积还很小,所以流行的设计是将键盘直接做在主机上,著名的APPLEⅡ系列电脑就是这样的结构。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显示器成熟了,电传打字机逐步退出了电脑的世界,而键盘从此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设备。
QWERTY键盘字母排列之谜
也许你对于初次接触电脑键盘还记忆犹新,那些字母为什么不按照26个英文字母来进行排列,反而被打乱了?
其实,提出这个“创意”的人已经不知道名字了,大家只知道他是打字机之父克里斯托夫·拉森·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的妹夫。
电脑键盘源于打字机,而早在1714年,英、美、法、意、瑞士等国人就相继发明了各种形式的打字机,最早的键盘就是在这个时期用在了那些技术还不很成熟的打字机上。直到1868年被后人誉为“打字机之父”的美国人—肖尔斯获打字机模型专利之后不久,又设计出现代打字机的雏形,并首次规范了键盘,即现在的“QWERTY”键盘。
为什么要将键盘规范成现在这样的布局呢?
电脑史告诉我们,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由于打字机是全机械结构的打字工具,如果打字速度过快,某些键的组合就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肖尔斯是个报馆编辑,那时,打字机已经成为报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办公用品,为了将前方打仗的消息尽快传达,肖尔斯对于打字机卡键问题很是恼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肖尔斯去请教他的妹夫—一名数学家兼学校教师帮忙,他的妹夫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在键盘上把那些常用的连在一起的字母分开,这样击键的速度就会稍稍减慢,也就会减少故障的发生。
肖尔斯乐意采纳了他妹夫的意见,找来一本字典,粗略地统计了英语中哪些是最常用的字母,然后重新安排了字母键的位置。他把所有常用字母之间的距离都排得尽可能远一些,让手指移动的过程尽量延长。
于是键盘上字母的QWERTY布局开始出现,这种方法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从而最大限度放慢敲键速度,以免卡键。几年后,即1873年,肖尔斯就把装有此键盘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机投放市场。
QWERTY键盘按键布局方式毫无效率可言,甚至后来有人评价这是“最愚蠢的发明”。
比如,许多打字员用惯了右手,此时如果让他们使用QWERTY键盘,左手却要负担一半以上的工作。两小指及左无名指是最没力气的手指头,可又要频频使用它们。排在中列的字母,使用率仅占整个打字工作的三分之一。因此,为了打一个字,时常要上上下下移动手指头。
虽然日后也有改良过的打字机不断地出现,但是奇怪的是,QWERTY键盘从1860年一直被沿用至今。
有关键盘的花絮
QWERTY键盘的排序方式直到盲打出现才提高了效率。
1888年美国举行全国打字公开比赛,法院速记员马加林按照明确的指法分工展示了他的盲打技术,错误只有万分之三,使在场的人惊讶不已。他的表演令观众大开眼界,人们第一次看到“盲打”的威力:马加林能够不看键盘,双手并用飞快地击键。
据说马加林因此获得奖金500美元。从此以后,很多人都效仿这种盲打。盲打技术的出现,使得击键速度满足了日常工作需要。
其实在肖尔斯推出QWERTY键盘后,他的这种杂乱无章的排序无法给公众一个合理的理由,于是他耍了一个花招,说这样安排是最科学合理的,可以加快人们的打字速度。
当然他的这种说法已经被英国打字机发展史方面的权威人士定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欺骗活动之一”,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奇怪的是那些与肖尔斯设计不同的、更为科学的键盘竟然被历史淘汰,人们习惯于使用这种编排古怪的键盘。
比尔·盖茨曾用这种键盘来说明什么叫“事实上”的标准:“英语打字机和计算机键盘上排字母的顺序是QWERTY,没有一条法律说它们必须这样排列,但它们却行之有效,大多数用户会执着于这种标准。”
时至今日,计算机键盘的机械问题已消失,而我们却要沿用19世纪的旧设计,继续大伤脑筋去强记26个不规则位置的应用字母,虽然不合理却没人去改变。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位小人物肖尔斯的妹夫,有些遗憾的是,我们至今也无法查证这位“键位设计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