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所谓美育,就是通过形象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的教学过程,特别是语文教学,都与审美教育有不解之缘。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得美的感悟,受到美的熏陶。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言美 节奏美 韵律美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课程目标具体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肯定了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重要地位和肩负着美育的特殊使命。美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指出:“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破坏了的我们的自然(个性)的这种完整性。”这种“更高的教养”就是美育。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美感有普遍性,超越性,在教育上要特别重视美育。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
  一、发挥想象,再现文章美景
  读优美的诗文,就是体验语言文字所创造的优美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文学作品的感悟,最重要的一种心智活动就是审美想象,作品的语言文字还原为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需要想象,作品的原有画面、情境、意象衍生、迭生出新的内容也需要想象。“想象是一种心理行为,是在已有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虽具有虚构性和创造性特点,但不是无中生有。想象是感情炽烈时的产物,总是出现在某种情境之中,常将自我融入其中,生出诗的意境美,陶情冶性”。可见,想象可以使审美对象具体、鲜明、生动,使审美活动更丰富、活跃。文学作品通过想象呈现出的优美意境,更增添了作品的韵致美、情境美、诗意美。
  二、品味语言,发现文章韵味
  文字是文学作品大厦的基石,在世界语林中汉字的形、音和表意功能是出类拔萃的。汉字的笔形来自图画,美如图画,我们在幼儿教育中,就采用“看图识字”的教学法。在书法家的笔下,汉字使人在视觉上获得美感,一笔一画都寄托书者的情思,犹如人的品格,形成笔画美、结构造型美、运动和谐美,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汉语的音韵也是美。那些独立的音节,经由文学大师们的妙笔组合,发出美的节奏,回荡起美的旋律:或刚或柔,或高或低,或缓或急,错落有致,抑扬顿挫,如同音乐般优美动人。叶圣陶先生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是诗文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能随便对付……把它的滋味辨出来。”教学时,我们应当依凭文中的字、词、句,以简练、准确、形象的语言启发点拨学生,揭示语言的结构美,使其对所学文章获得整体的美的感知。
  三、创设情境,感悟美
  创设审美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审美对象。它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审美情感的熏陶起着重要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变课文中的“此情此语”为“我情我语”。创设审美情境是以视、听为核心,在多种感觉器官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为此,教师首先应十分重视朗读教学。朗读是学生初步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口到、眼到、心到”,积极感知作品,获得较多的审美认识,尤其是诗歌,朗读是学生感悟美、进入情境的重要途径。
  四、指导阅读,鉴赏美
  鉴赏美实质上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鉴赏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般说来,审美活动是从对事物中美的形象的初步感知开始的,再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时审美活动不再是对美的对象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反映的过程。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作品中美的因素,并通过自己的感知和想象,产生初步的美感。第二步,这种美感积累多了,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第三步,可以指导学生从美学角度评价一部作品,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学生的思想上已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既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又能识别生活中的假恶丑,为创造美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当然对于从美学角度鉴赏美,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不必强求,以免弄巧成拙。
  五、发挥理解,探索美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将理性因素融入直觉之中进行形象思维,即教师对课文中的美作出相应的理性判断,让学生融和理性的判断尽情阅读,边感受边辨别,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感受、理解形象美的观念,提高审美能力。这样的审美理解,正如钱钟书所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如杜甫的《石壕吏》不仅反映了封建时代人民的悲惨命运,还曲折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变化过程。它的美学价值在于将个人的命运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把个人的悲剧和时代悲剧相结合。引导学生这样理解诗的内容,就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在心灵受到震动的同时,正确理解悲剧实质。
  总之,在语文教育中贯穿审美教育是非常必要而又切实可行的。随着语文教育的深入改革,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潜移默化地净化心灵,升华感情,陶冶情操,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其他文献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对临床输血的要求,我院通过外购方式进行输血管理系统的建设.通过建设输血管理系统,保证了临床
随着药品的种类及数量越来越多,给医药监督与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又加上医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医药事故频有发生.因此,如何解决医药管理与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已成
目的探讨~(99)锝~m-硫胶体(~(99)Tc~m sulfur colloid,~(99)Tc~m-sc)联合纳米炭注射法示踪结肠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在生活实践中获取语文知识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从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研究性学习 教学现状 必要性 开展策略  现代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都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灵活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主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肩负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创新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从而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中,并在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教学方法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学习、创新
企业全称产品名称型  号 安标编号终止日期鱼台县银河泵业有限公司矿用隔爆型电动潜水泵BQX2 5 - 1 5 - 2 2 2 0 0 1 2 0 2 3 2 0 0 6 - 0 6 - 2 5鱼台县银河泵业有限公司矿
《中小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利用课文内容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充
摘 要: 作者对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一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大胆、平等地与教师交流;二是培养预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三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交流变得自由畅通;四是有效使用多媒体,焕发对话课堂的生机。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对话教学 探索研究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抓好语文阅读教学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义务教
近年,我们经常会听到高一语文教师抱怨:“现在学生的语文基础越来越不扎实,连动词、名词、形容词都弄不清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也很郁闷:“我初中时的语文还不错呀,怎么到了高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我院门诊中幼儿静脉输液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输液区进行静脉输液的幼儿200例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象,选取的时间段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