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优质课存在的弊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enxj86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来,全国各地举行过很多各级各类的语文优质课评比(以下简称优质课评比),他们举办的主题、形式、范围或许有些差异,但其目的应该是一致的,即宣扬课改精神,引导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理念,推介课堂教学方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基于这样的目的,优质课的评比也应该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体现课改精神,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优质课评比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然而优质课评比存在的弊病也是毋庸讳言的。综合起来分析,优质课评比为人们诟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弊病之一:评比的功利化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教师个人或学校团体身上。优质课应是促进学校教学水平发展、教师能力全面提高、探索教研教改、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有效形式,而不应成为提升学校名声、教师评职称、评优评先等荣誉的硬性条件之一。纵观现今的优质课评比,其评价功能越来越弱,功利性却越来越强。学校为了打造名师,举全校教研组之力为授课教师进行研讨、听课、评课活动,并邀请专家学者、省市教研员做智囊团,对授课教师进行指点。许多授课教师为了获奖,一课成名,不惜花大量的财力、物力,请专业人士制作多媒体课件,请专家帮忙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再反复进行排练。这样的课早已不能代表参赛者个人的水平,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失去了评价该教师能力的真实性。
  而且,少数教师甚至在一课成名之后不思进取,对平时的教学教研懒于钻研、学习,对琐碎、繁重而无名利的日常工作不屑一顾,只对公开课、优质课感兴趣,只重名利而淡忘本职工作。这固然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所造成的,但不可否认优质课的功利化也起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弊病之二:教与学的关系本末倒置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 “教”服务于“学”的课改精神。而当下的优质课何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何曾体现了“教”服务于“学”的精神?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执教者在讲台上激情飞扬,评委们在台下如痴如醉,学生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热烈。这些看似“完美”的优质课堂,实际上却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教”与“学”的关系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了,学生主体地位、主体意识也丧失了。不少授课教师为了博得评委及听课教师的喝彩,为了充分显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让自己唱“主角”,学生充当了“配角”。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学生看成是为了配合好教师教学的工具。课上得成功,是“学生配合得好”;课上得不好,是“学生没有配合好”。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应该配合教师的教学,答问题要按照老师的设想作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严格地遵循课前的教学设计,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的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就像由授课教师导演的电影剧本一样,什么时候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甚至谁回答问题都有安排(七下的课文《心声》也反映了这样的现实)。他们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服务于“教”的过程,可他们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教”与“学”到底谁该为谁服务?我们努力创设的课堂情境到底是为谁服务的?是为领导、专家,还是为我们的学生?学生和老师到底应该谁配合谁?这种课上得再精彩、再热闹,也是违背课改精神——“教”服务于“学”的,也是以牺牲学生的主体精神为代价的。
  弊病之三:架空文本,追求形式,华而不实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曾在全国初中教育校长论坛上提出,“赛课之风”成就了一批教师,耽误了一批学生。他认为,当前教学改革存在着形式主义蔓延的风险,用于“赛课”的公开课是脱离教学常态的,能讲好这样一节精心准备的课,并不意味着也能讲好日常的每一节课;不少教师“靠一节课一举成名”,这是“造星”,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名师。他指出,现在很多课看上去热热闹闹、丰富多彩,学生的参与也很充分,但可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是肤浅的,很多老师备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怎么教,却没真正研究透教学内容。
  陶会长的讲话指出了优质课评比中存在的形式主义风气。的确,优质课评比中确实存在着架空文本,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问题。
  语文教学主要是文选教学,一篇又一篇的阅读文章构成了语文课程的主体,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人文素养的熏陶,都离不开文本的学习。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应该说是建立在对文本学习的平台上。因此,师生共同认真地研读文本,学习文本,应是语文课堂的根本。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去学习语言的运用,去鉴赏和评价语言运用之妙。没有对语言形式的学习与品析,语文课势必会被架空。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注重跨学科的学习”等各种新课程理念的幌子下,文本的“逃逸”现象在课堂上时有出现。
  在关注文本的基础上讲究一定的形式,并无不可。新颖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创造某种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过分追求形式,不深入文本,就会显得华而不实。因为,归根究底,形式是要为内容服务的。
  有些优质课上,教师过分追求形式多样,一味求新求异,走马灯似的变换形式,学生当主持人、导游、记者,当导演、演员;播放影片、视频……把语文优质课上成教学方法展示课、戏剧表演课、综艺节目,大大地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施。如,有位教师执教《春》一课,花大量时间让学生看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朗读有关春的古诗;听有关春天的音乐……形式是多样了,可是,却虚化了语言文字的咀嚼与体味,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把语文课变成了联欢会。这些活动使语文教学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有很多活动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文之外,教学目标达到了吗?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不得而知。
  弊病之四:教学过程的“泛情感化”
  为了营造现场气氛,打动观众,赚取眼泪,很多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常用的一招就是:煽情。如今,这一招也被我们的语文教师引进了课堂。优质课上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煽情情景,并且招数繁多,导致了语文课堂的“泛情感化”。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种提法突破了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把学生当作知识承载容器的做法,让学生在更高的文化层面上去发展自己。这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也更接近教育的实质。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课堂上关于“情感熏陶”的教学环节开始层出不穷。《目送》里,为了体现“我”目送儿子长大、目送老父亲衰老直至去世的情感,授课老师一直持有的低沉悲调语言使整节课的氛围都处于一种压抑中,这不是本课应有的气氛。我们并不否认从课本中引申、升华出某种情感,用以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思想教育的合理性,关键是这种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否则孩子们只能以虚伪的说辞或逆反的心理对待之。另外,“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不是指课文所反映的人文内容,而是指语文本身的人文本质。‘人的语文性’‘人的符号智慧’‘语言的获得’‘言说的欲望’就是语文课的人文性之所在”。许多教师把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放在课文所反映的人文内容上,这就出现了问题。语文教学只有结合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训练,适时有机地渗透情感、道德、价值观以及做人道理,才是提升学生素养的根本。一切教学上的泛情感化,并不能真正唤起学生心底的感动,泛泛地谈情感,只能导致课堂上情感教育的最终缺失。
  弊病之五:作秀让课堂失去活力
  优质课中有没有存在作秀的成分?答案是肯定的。优质课存在着一定的表演成分。剧本是现成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多次演练了的,教学环节是设计好了的。因此,优质课上,授课教师是按照预设和演练的情形进行的一场作秀,许多老师不敢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质疑,不敢让课堂在生成中构建它的光彩、美丽。即使有教师给学生发纸条,要求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写在纸上,也只是做做样子,收回的纸条,问题是早就准备好了的,或者只是作参考,教师仍然按照他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提问。尽管学生对文本有着个性化的解读,对问题有着不同的解答,有些教师表面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实际上老师还是把学生的思考引向自己准备好的答案。这样,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思想,也展现不了自己丰富多彩的个性。作秀,让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让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
  总之,语文优质课评比的功与过,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需一分为二地看待,既不能过分吹捧,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任何事物的成长都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优质课评比也是如此。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才是正确的做法。
  
  参考资料:
  [1]《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 李海林 《语文学习》 2005年第4期
  [2]《对语文优质课评比的几点反思》 饶艳
  [3]《优质课的三大误区》张际元 《学校管理》2008年第2期
  [4]《乱花渐欲迷人眼——对2005年河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的反思》 李青峰
  
  邓玉霞,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本文编校:剑 男
其他文献
艺术创作必须出新,出新是艺术创作的生命。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中学生的写作,似乎也很有道理。写作嘛,固然是在用心灵说话,但总归要说得新鲜一点儿,否则读者打不起精神来读,那还有什么意思。然而,作为学习写作的中学生所写的作文,究竟要“出新”到什么程度呢?这恐怕该得有个“度”才行。中学生作文,充其量还只是习作,还只是学着用笔把心里话说出来而已,用作家、思想家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总归是有过分之嫌。那么,我们究竟怎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精彩篇章如百花盛开,艳放其中,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便是其中一朵。它展示了
对语言表达应用,历年的全国考纲和江苏考试说明均设置了不少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  江苏自主命题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稳定的题型:一道材料定向概括题,一道造句题。  第一类:材料定向概括题  一.典型题例  例1.(2010年江苏卷·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美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全日制普通
“利朗商务男装,简约而不简单。”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词。简约而不简单是一种品位,这种品位体现在设计上细节的把握,每一个细小的局部和装饰,都要深思熟虑。艺术是相通的,这让我想到了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细节的处理。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中如果能处理好一个细节,往往会在课堂中演绎不可预约的精彩,带来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  一.你的爱总是紧紧跟随!  一个经验丰富又富有爱心的老师,他(她)每到教室总是会扫视
教材如有心,想必也会感慨世事多变,荣辱难料。在标准化考试时代,因考试多取自教材,教师授课多以本为本,字斟句酌,条分缕析,不惜挖地三尺,教材是“万千宠爱在一身”;而今时过境迁,中考、高考命题几乎全出自课外,教材中的课文似乎不再那么受人青睐,教材遂成明日黄花,风光不再,高中语文课尤其明显,课内现代文则更受冷落,形同鸡肋。  教材“失宠”“受宠”间,我们不由得想问:教材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对待它?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平台,也是引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然而,目前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中,提问无效性的问题还显得相当突出,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为了便于课题的深入研究,我做了一个学生问卷调查:1.请总结任课老师课堂上的提问,你认为他们的提问有哪些特点?2.你对老师的提问感兴趣吗?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吗?为什么?  下面
考场作文讲求扣题,记人类记叙文讲究人物描写的方法,无论记人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讲求主旨的深刻性。为此,笔者对学生的一篇记叙文进行了改写,力求从这三个方面给学生以启示。(注:修改意见见括号里的文字,修改后文字用小括号标记)  这里有美丽的风景  生命的旅途不曾停止,持续不断地向前走,但我却从不曾感到乏味,因为不管在哪一个让我疲劳的站台上,我都会看到美丽的风景,但最让我难忘的,是小学校门口的那个拐角处的
什么叫文本细读?顾名思义,就是认真、仔细、充分地阅读文本。文本细读是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一个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指运用语义学方法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述和分析。笔者现结合自身的体验,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在课堂上引领学生深度触摸文本,品味语言的芬芳,深味作者的思想,感受文本的人文意蕴,从根本上发展语文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学生质疑:师生与文本对话的切
介绍一篇散文,《初为人嫂》。  我们5位姑娘一同进纺织厂,一起当学徒,又分在同一个班组,我们年龄相当,都很漂亮。信不信由你,我们几乎是在同一个季节里找上对象的。  那是一个多情的季节,一个卿卿我我的季节。但弄不清从哪一天起,我发现自己落伍了,我与其他4个姐妹不分伯仲的优势开始裂变。  姐妹们上夜班总有人送接,姐妹们的闲暇时间总有人陪伴,姐妹们喜欢什么就有人送到眼前,姐妹们想哭想笑想出气想撒娇,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