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石窟北魏壁画艺术特征探究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ch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梯山石窟又叫凉州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源头。现存规模不大,但却十分重要;虽不如后期各大石窟有名,但深入其中会发现内敛中透露着夺目的光芒,朴实线条中展现着古人精湛的画技。在自身工作经验和大量文献基础上,试分析天梯山石窟北魏时期壁画的艺术特征。
  天梯山石窟俗名大佛寺,又称广善寺,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余年历史。因山峰陡峭,登临之难,犹如攀登天梯,故名天梯山,据《武威县志》记载,于民国十六年(1927),武威发生了8级地震,陡峭的山峰在地震中被毁(1)。据《重修凉州广善寺碑铭》记载,天梯山石窟原有洞窟二十六窟(“诸佛之龛,二十有六”),地震震塌了7窟,现存19窟。《十六国春秋·北凉录》记载:“先是蒙逊王有凉土,专弘事佛,于州南百里崖内大造形象,千变万化,惊人炫目。”(2)
  公元412年,沮渠蒙逊由张掖迁都姑臧,在天梯山大造佛像,由此正式拉开天梯山石窟开凿的序幕,直至北魏时期,佛教艺术达到鼎盛。天梯山石窟首创了“凉州模式”的艺术风格,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源头,对我国早期石窟的开凿具有示范和启蒙作用。
  北魏灭北凉,虽经历政权的频繁更迭,但是河西佛教更趋兴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写的正是佛教发展的繁荣景象,而北魏就处在这个阶段。历史记载,北魏政权时间较短,但佛教兴盛,高僧辈出,他们西行求法,瞻仰圣迹,带回佛经广泛传译,在河西境内大建石窟寺,收徒讲授,弘扬佛法。天梯山石窟最早开凿于北凉,但是真正盛大的时期是从北魏开始,在多种文化融合、催化之下,形成了天梯山石窟北魏时期壁画独有的艺术风格。
  一、天梯山石窟北魏时期壁画构成
  (一)供养人
  在北魏壁画构成中,供养人是北魏壁画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梯山石窟中第八窟左壁有四层壁画,剥离出来的第一层壁画中有三身男供养人像。供养人像一般画在壁画下方,其站位均侧身而立,面朝里而定,排列成行,男列左侧,女列右侧,每一身像旁均有榜题书写本人姓名,有的还署明职衔、籍贯等。目的就是希望后代礼佛之人能够牢记自己的造像功德。由于供养人画像直接描绘了当时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是当时社会人物的真实写照,其人物形象、衣冠服饰及题记文字等,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当时的一些精神面貌和社会现象,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二)佛像
  北魏时期的画工对佛像又有了自身的理解,在北凉技艺的创作上,佛像又有了新的发展。天梯山石窟第一窟北魏壁画,佛像作小圆髻,方额长圆脸,穿绿边深红色通肩式袈裟,背后画素面单色莲瓣形通身佛光,红绿相间的圆形头光被包在佛光的里面(3)。从整体上看,北魏佛像壁画一律褒衣博带、面容清瘦、神情自若,给人以清雅秀丽的温和之感。
  (三)飞天
  天梯山石窟第一窟壁画“佛与菩萨”中,最上方有两身飞天,从形态可以看出,由北凉时期的印度人物逐渐向汉人化的方向发展,均为轻缓的动作,以女性为主,体形多呈圆弧,线条以弧形为主,其脸或长或圆,其发型以圆髻为主,均以圆光修其头,以圆髻或宝冠覆其头顶,倾身向上,肩披巾带,其带或向前,或向后,或向上,或向下,随风飘动,整体形象活泼生动,浪漫自由。
  (四)菩萨
  在天梯山石窟第一窟中心柱正面下层龛外的两侧上部,除了各画一身侧身朝里的佛像外,在佛两侧又各画一身向佛而侍的菩萨。菩萨,其发髻大圆、脸长且圆、额高且平,菩萨身材修长,帔帛交叉,表情孤傲,典型的秀骨清像。菩萨整个形象粗犷且奔放,其线条粗壮厚劲,给人以奔放、洒脱、豪迈之感,从艺术效果上看给人以清秀俊逸、超凡脱俗、飘飘若仙的感觉。
  二、天梯山石窟北魏时期壁画艺术特征
  纵观北魏时期壁画内容可以看出,其整体较为简单,相较于北凉,画面人物众多,人物形象既质朴又古雅,线条粗中带柔,柔中细,色彩以朴实为总基调。其内容构成中,以供养人、佛、飞天、菩萨等为核心,尽管北魏时期的壁画没有其它各大石窟壁画丰富的故事内容和特殊背景,但若单从艺术角度看,其拥有较高的艺术境界,透露着自然,而使其整体风貌免去世俗因素的干扰,显得更加朴实无华,显得内敛而夺目。同时,深入该时期壁画内容和历史背景可以看出,其承载了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淡然、优雅,再加上该时期佛教信众的淡雅清无,为北魏文人、僧侣及学者们等的壁画艺术行为激发了更多艺术灵感,从而衍生出天梯山石窟北魏时期独有的壁画艺术风格。基于此,就自身工作经验和相关资料文献基础上,以其造型、线描及色彩为出发点,分析该时期壁画艺术特征。
  (一)壁画在人物造型方面的艺术特征
  从北魏壁画可以看出,壁画已突破了原有的北凉壁画印度人物造型的限制,并充分结合中原人物画风,整体给人以清瘦爽朗的视觉感受,其特征总体为棱角分明、面目清秀。该时期的壁画画面人物众多,内容丰富多彩,主要以佛和菩萨为中心内容。人物神情自若,爽朗有神,面相介于圆润和消瘦之间,清新秀丽,其姿态不仅脱离世俗,或飘逸、或放达、或粗放。同北凉时期壁画印度人物的细眉长目,细腰高身,脸庞圆大的形象相比较,北魏时期的佛和菩萨,脸面呈椭圆形且瘦长,颧骨较高,额头较大,在双眼、眉骨及鼻梁上,多了白色渲染之处,壁画中人物均流畅而修长,壁画的静和姿态的动结合之处丰富而多姿,在面部晕染上以“凹凸画法”为主。
  例如天梯山石窟“无量寿佛”图,位于第八窟前壁左侧。佛像庄严肃立、面象丰圆,神情温婉恬静、衣冠服饰上明显保留着西域和印度、波斯风习。造型上除线描之外,还采用来自于西域的明暗晕染(即凹凸画法)以表现立体感。画面色调属于典型的早期风格,较为厚重、温暖、浓丽,着赭红色通肩式袈裟,有威猛除障之意。
  (二)壁画在线描方面的艺术特征
  北魏壁画线条造型突出,相较于北凉时期的壁画线条特征,更严谨和稳定,洒脱而不拘一格,秀润中隐含着细腻。在绘画技巧上,多用线描与晕染的方法,人物造型逐渐向汉人化方向发展。此时期多用土红色或淡墨为起稿线,着铁线描为定型线,此线细而联绵,多用于描绘人物的细部之处,如衣纹或轮廓之处的线条,从线条的走向和构形可以看出,构思者在绘制这些壁画时,形象生动,入木三分。北魏时期在壁画线条描绘上,其多以人物形象为依据,随人所变,随衣所变,赋予人物动感,赋予衣物质感,此时的线条更有灵性,拥有更深的劲道,拥有更加凸显的力量之美。总而言之,此阶段在线条造型上较北凉时期,线描劲健,挺拔而姿态生动,流露出虔诚豁达的神情以及生机勃勃的动式美,形态严谨而丰富,圆润之处透露出画工对线条更深的理解,细腻中隐含着更深的期许。
  例如天梯山石窟第一窟剝离出来的第二层,为北魏时期所绘制。龛内两侧各画三身“飞天”,线条流畅,着红色衣裙,绿飘带,堆发,长圆脸,身体虽然比较纤细修长,但是力量感十足。在动感线条描绘之下,更加飘逸,更加灵动,更加富有活力。
  (三)壁画在色彩方面的艺术特征
  天梯山石窟北魏壁画,拥有更加丰富的色带基调,主要以红色为主,兼有少许的绿、青和白色等颜色,在色彩上细腻、亮丽。画工为更好凸显壁画人物面部特征,让其拥有更温润和真实的质感,改进了西域人物晕染画法方式,使得人物面部显得更有立体感。深入北魏时期壁画构成可以看出,其仍处于传统画法框架内,没有偏离大方向,在色彩构成上仍在线条基础进行补色,且多以平涂为主。
  例如天梯山石窟第一窟剥离出来的第二层的北魏壁画,龛内佛光呈椭圆形,从外到里,在最外一圈用土红色作底,画青、绿、白三色相间的火焰纹。色彩鲜明而和谐,对比强烈又自然,壁画画风厚重、单纯,人物造型凝重、色调温和。
  三、结语
  处于天梯山石窟北魏壁画,在北凉印度风格的基础上,逐渐汉化,融入自身文化,不断借鉴、创新与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其在人物构形,线条的使用,及色彩的描绘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体系,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保护、利用和传承。
  (作者工作于武威天梯山石窟管理处)
  参考文献
  (1)武威县志编纂委员会,武威简史[M],武威:武威县志编纂委员会出版,1983:164 -166;
  (2)崔鸿编撰,上海印刷馆:十六国春秋;
  (3)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编著,武威天梯山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70。
其他文献
在世界考古学界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学界方面,物质文化遗产的修复一直是十分关键的话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能够为我国文物修复事业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也能够实现文物的良好保护。基于此,本文针对文物修复中新技术、新材料的高效运用策略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为相关从业人员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的协助作用。  我国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文物数量不计其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文物极容易受
期刊
笔筒为读书人而生。在笔筒的陪伴下,一代又一代讀书人寒窗苦读、执笔弄墨、考取功名。千百年来,笔筒的制作不断演进,其材质层出不穷,造型千变万化,成为文房雅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虽然未能在“文房四宝”中占得一席,但是笔筒以其工精艺巧、图案华丽、诗文可人,而让无数收藏家为之倾倒。  在文博收藏领域,笔筒之所以引人瞩目、备受追捧,重要的是在它的身上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和探究笔筒文化,在当下是
期刊
中国吉祥纹饰历史悠久,吉祥纹饰是指以象征、谐音等的手法,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装饰纹样。它的起始可上溯到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明清时,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吉祥纹饰表达四个含义“富、贵、寿、喜”——富是财产富有的表示,包括丰收;贵是权力、功名的象征;寿可保平安,有延年之意;喜,则与婚姻、友情、多子多孙等均有关。吉祥纹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已成为认知民族精神和民族旨趣
期刊
陈寅生(1830—1912)(图1),北京人(原籍大兴),名麟炳。清代著名的铜刻高手,被后世称为在墨盒上刻文字、图案的第一人。其秀才出身,精书法、擅篆刻,绘画也饶有清趣;好收藏,精鉴赏。有斋号署“妙严室”。同治初年在京师琉璃厂开设“万丰斋”墨盒店,以刻铜为业。陈寅生刻铜(图2),自书自刻,故能入妙,由此知其极擅书法,诸体俱佳。目前发现的陈寅生纸绢书法作品有多件,最早的是其24岁时所书(图3),最晚
期刊
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的湖南省博物馆,坐落于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为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其馆藏文物有18万余件,尤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以及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而该馆馆藏的几件笔筒,亦设计奇妙、造型生动。  这是该馆馆藏的一件明代竹镂雕山林人物笔筒(图1)。这件琥
期刊
我国政府十分关注儿童的未来,保护儿童的权益。1949年12月23日,当时的政务院规定每年的6月1日为华夏儿童的节日。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于1979至2019年发行的金银纪念币上,涌现出众多华夏儿童的形象。这些金银币虽在图案设计上有所不同,但皆活泼生动、寓意深远。其不仅蕴含儿童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重视儿童的培养、关心儿童的成长之主题,而且还覆盖了重大纪念性事件、绘画艺术、传统文化、民间神话、奥林匹克
期刊
几年前,承蒙收藏家师友转让藏品,多为文房类瓷器,且附有“物帐”,其中,一只晋代越窑青瓷水盂(丞),物帐标名“西晋青瓷、点褐彩双獾水盂”(见图)。通高7.3、口径4.9、腹径8.3、底径4.1厘米。  水盂施青釉,直口点褐彩,溜肩,肩部两道弦纹之间,戳印类阳光纹饰,鼓腹急下收;腹径大于通高,口径大于底径,盂下部及底无釉,平足。整器胎釉结合良好,包浆古熟,似出土已久的传世品。  引人注目的是,水盂口沿
期刊
玉器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形制、造型,在中国玉器繁多的种类中,有一种很有特点的类型——玉觹。它是一种一头尖一头缓平的具有一定弯曲弧度的玉器,与兽牙的形象有些相像。它脱胎于古代的獸牙配饰,是用来解绳结的工具,后以玉为之,逐渐向礼器转变,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意义,由解绳之义引申,象征排忧解难。下文以时间顺序为标准总结一下玉觽的发展历程。  玉觽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良渚
期刊
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博物馆展陈手段融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博物馆的展陈设计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展陈设计手段,通过互动式体验的场景设计,增强了展示信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实现了文物展品与公众的有效互动和共鸣,使博物馆的展陈内涵更加形象和生动地展现给社会公众,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不断丰富和满足了社会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需求。  互动式体验的有关概念和构成要素  互动是社会学中的
期刊
人类历史,沧海桑田,大多事物都有自己起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但唯有文化的魅力可以穿越时空限制,以极其顽强的生命力进行传承,乃至亘古长存。这一点,在河北彭城这片磁州窑的热土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今林立的窯厂正是其陶瓷文化生生不息的铁证。而在众多的磁州窑陶瓷名家中,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闫保山即为其中的佼佼者。  闫保山现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磁州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磁州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磁州窑收藏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