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把几年来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总结的一些经验和从他人那里借鉴来的一些阅读教学方法进行融合,总结出了“三点三路”的教学法。
1 理解“三点三路”是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的基础
弄清“三点三路”的意思,是运用这种教学法的前提。何谓“三点三路”,三点就是重点、难点、特点;三路就是作者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
“重点”指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着重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及其关键部分,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另一方面指通过参重点内容的教学来进行智力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难点”指问题不容易理解,掌握有困难,解决难度较大的地方。就阅读教学而言,一方面指文词艰深、语句曲折、含意隐晦的内容和语段;另一方面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时思想受阻,训练受挫,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知识点。“特点”指事物本身特有之处,独特的地方。就阅读教学而言,指课文的写作特点,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特色,不同体裁的文章,固然风格迥异;就是同一体裁的文章也各有韵味。
作者思路,指作者的构思,思考的线索,文章材料的安排顺序。教师教路,指教学的基本思路或平时所说的教学结构(教学步骤或教学过程)。学生学路,指学生的学习步骤、过程、方法,也指某项知识的方法规律。
“三点”是钻研教材的基本点,“三路”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路线。三点之中,重点:特点是相对固定的,难点是相对变化的、因人而异的。三路之中,作者思路是客观依据,教师教路是主观设想,学生学路是主客观统一的归宿。三路巧妙贯穿,创造性地落实到学路中,就可以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三点三路”教学法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最基础、最简明、最切实妥当的模式之一。
现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6课《小摄影师》为例作简要说明。这一课重点是: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课文的第7自然段写到在男孩给高尔基拍照之前,高尔基听从他的“吩咐”,而且还得了“很久很久”,开始照相时,“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所有这些细节都反映出高尔基积极配合孩子的工作。特别是“很久很久”,表明在这样长的时间里高尔基没有厌烦,反映了他对孩子怀有极大的耐心。难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课文中写到当小男孩准备给高尔基照相时,发现胶卷忘带了,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当小男孩跑回家时,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到:“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这简单的对话反映出他主动帮助男孩的一片爱心。而通过其中的“大声喊道”和“孩子,回来!”表现出高尔基想帮助孩子,又担心听不见的急切心情。再例如:课文的最后高尔基和秘书的对话,当秘书告知门外来了一家杂志社的记者时,高尔基立刻询问是不是那个男孩,当了解并不是那个男孩时,高尔基说:“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抓住“很忙”和“一定”两个关键词,就能从细节上看出高尔基心中对这个少先队员非常重视。进而从侧面反映了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爱护下一代,爱护下一代的崇高品质。因此,不难看出本文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还从文中引用了对话的不同方式,让学生通过对话读出、悟出人物情感。所以在体会作者思路展开教师教路和学生学路方面也应抓住人物对话和一些动作,细节的刻画感悟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2 掌握“三点三路”教学模式是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的关键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比较固定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是应用这种教学法的关键。“三点三路”教学模式或教学结构是:辨点探路——解疑上路——深思识路——隅反拓路。
2.1 “辨点探路”的“点”是指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路”是指作者的思路,也指教者的教学思路和学生初读课文的常规方法。就教师而言,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提示学习方法,要指点学生自学;就学生而言,要根据学习目标和教师提示的学法自学课文,掌握字词,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对不懂的问题提出质疑,并尝试辨点探路。
2.2 “解疑上路”的“疑”是指学生提出的在初读课文时不易解决的疑难问题,以及教师设置的理解课文内容的基本问题;“路”侧重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过程,回顾小结的学习方法。就教师而言要提出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问题,要组织学生读议分析、评价、小结;就学生而言,要认真阅读课文,认真思考问题,认真讨论,积极答问,以达到理解和掌握课文有关字词句段,进而理解和掌握内容的目的。
2.3 “深思识路”的“深思”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深思中心思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思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特色;深思精彩片断,品尝精妙之处。“路”侧重指理解和掌握某项知识的方法规律。就教师而言,要围绕文章中心和特点提出问题,在学生答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就学生而言,要回读课文,要分析综合,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以及运用这种写作方法的规律。
2.4 “隅反拓路”的“隅”就是类比,举一反三;“拓路”就是把深思识路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既有巩固强化的作用,又可以迁移拓宽知识面。就教师而言,要设计有关的训练,并检查评析,同时要适当布置有关的课外活动,把知识迁移到课外。就学生而言,要运用学到的知识,独立完成作业练习,使知识得到巩固,并形成技能,同进要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发展。
3 注重几个有关的问题,灵活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
阅读教学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除了要理解“三点三路”的意见和掌握教学模式内容和特点之外,有几个问题需要恰当处理。
3.1 要注意年级的特点。就年级来讲,低年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比较少,理解能力也比较低,不必直接辨点探路,可以教师点明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师可半扶半放,引导辨点探路,写作特点要讲得适当。高年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比较丰富,理解能力比较强,可能直接尝试辨点探路,“三点三路”的知识可以多讲一点。
3.2 要注意教学业课时与教学一篇课文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一课时授完一篇课文是极少的,“三点三路”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按教材和课时实际安排好,多数要从教学一篇课文的整体来考虑,不强求每一节课都要完整地体现四个环节。
3.3 注意处理好同其他教学法的关系。教学法之间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我们在运用“三点三路”教学法的同时,要恰当地用好其他教学的精华。有些教材不十分适宜运用“三点三路”教学模式,也可以应用其他教学法为主。教无定法,教贵得法。得法应理解为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有机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渗透品德教育,发展智能,提高素质。模式不可成为定式,因为教者和被教者的认识水平有差别。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一定的模式,又要适当地调整某些教学环节和步骤,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教学模式,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教学阅读课,要从本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来考虑,教者要认真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和作者思路,以此来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难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语言文字训练,重视学法指导,重视智能发展,重视有机进行思品教育。教学过程体现了这些特点,就是成功地运用了“三点三路”教学法。
1 理解“三点三路”是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的基础
弄清“三点三路”的意思,是运用这种教学法的前提。何谓“三点三路”,三点就是重点、难点、特点;三路就是作者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
“重点”指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着重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及其关键部分,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另一方面指通过参重点内容的教学来进行智力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难点”指问题不容易理解,掌握有困难,解决难度较大的地方。就阅读教学而言,一方面指文词艰深、语句曲折、含意隐晦的内容和语段;另一方面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时思想受阻,训练受挫,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知识点。“特点”指事物本身特有之处,独特的地方。就阅读教学而言,指课文的写作特点,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特色,不同体裁的文章,固然风格迥异;就是同一体裁的文章也各有韵味。
作者思路,指作者的构思,思考的线索,文章材料的安排顺序。教师教路,指教学的基本思路或平时所说的教学结构(教学步骤或教学过程)。学生学路,指学生的学习步骤、过程、方法,也指某项知识的方法规律。
“三点”是钻研教材的基本点,“三路”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路线。三点之中,重点:特点是相对固定的,难点是相对变化的、因人而异的。三路之中,作者思路是客观依据,教师教路是主观设想,学生学路是主客观统一的归宿。三路巧妙贯穿,创造性地落实到学路中,就可以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三点三路”教学法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最基础、最简明、最切实妥当的模式之一。
现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6课《小摄影师》为例作简要说明。这一课重点是: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课文的第7自然段写到在男孩给高尔基拍照之前,高尔基听从他的“吩咐”,而且还得了“很久很久”,开始照相时,“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所有这些细节都反映出高尔基积极配合孩子的工作。特别是“很久很久”,表明在这样长的时间里高尔基没有厌烦,反映了他对孩子怀有极大的耐心。难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课文中写到当小男孩准备给高尔基照相时,发现胶卷忘带了,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当小男孩跑回家时,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到:“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这简单的对话反映出他主动帮助男孩的一片爱心。而通过其中的“大声喊道”和“孩子,回来!”表现出高尔基想帮助孩子,又担心听不见的急切心情。再例如:课文的最后高尔基和秘书的对话,当秘书告知门外来了一家杂志社的记者时,高尔基立刻询问是不是那个男孩,当了解并不是那个男孩时,高尔基说:“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抓住“很忙”和“一定”两个关键词,就能从细节上看出高尔基心中对这个少先队员非常重视。进而从侧面反映了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爱护下一代,爱护下一代的崇高品质。因此,不难看出本文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还从文中引用了对话的不同方式,让学生通过对话读出、悟出人物情感。所以在体会作者思路展开教师教路和学生学路方面也应抓住人物对话和一些动作,细节的刻画感悟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2 掌握“三点三路”教学模式是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的关键
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比较固定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是应用这种教学法的关键。“三点三路”教学模式或教学结构是:辨点探路——解疑上路——深思识路——隅反拓路。
2.1 “辨点探路”的“点”是指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路”是指作者的思路,也指教者的教学思路和学生初读课文的常规方法。就教师而言,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提示学习方法,要指点学生自学;就学生而言,要根据学习目标和教师提示的学法自学课文,掌握字词,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对不懂的问题提出质疑,并尝试辨点探路。
2.2 “解疑上路”的“疑”是指学生提出的在初读课文时不易解决的疑难问题,以及教师设置的理解课文内容的基本问题;“路”侧重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过程,回顾小结的学习方法。就教师而言要提出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问题,要组织学生读议分析、评价、小结;就学生而言,要认真阅读课文,认真思考问题,认真讨论,积极答问,以达到理解和掌握课文有关字词句段,进而理解和掌握内容的目的。
2.3 “深思识路”的“深思”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深思中心思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思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特色;深思精彩片断,品尝精妙之处。“路”侧重指理解和掌握某项知识的方法规律。就教师而言,要围绕文章中心和特点提出问题,在学生答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就学生而言,要回读课文,要分析综合,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方法,以及运用这种写作方法的规律。
2.4 “隅反拓路”的“隅”就是类比,举一反三;“拓路”就是把深思识路过程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既有巩固强化的作用,又可以迁移拓宽知识面。就教师而言,要设计有关的训练,并检查评析,同时要适当布置有关的课外活动,把知识迁移到课外。就学生而言,要运用学到的知识,独立完成作业练习,使知识得到巩固,并形成技能,同进要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发展。
3 注重几个有关的问题,灵活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
阅读教学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除了要理解“三点三路”的意见和掌握教学模式内容和特点之外,有几个问题需要恰当处理。
3.1 要注意年级的特点。就年级来讲,低年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比较少,理解能力也比较低,不必直接辨点探路,可以教师点明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师可半扶半放,引导辨点探路,写作特点要讲得适当。高年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比较丰富,理解能力比较强,可能直接尝试辨点探路,“三点三路”的知识可以多讲一点。
3.2 要注意教学业课时与教学一篇课文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一课时授完一篇课文是极少的,“三点三路”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按教材和课时实际安排好,多数要从教学一篇课文的整体来考虑,不强求每一节课都要完整地体现四个环节。
3.3 注意处理好同其他教学法的关系。教学法之间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我们在运用“三点三路”教学法的同时,要恰当地用好其他教学的精华。有些教材不十分适宜运用“三点三路”教学模式,也可以应用其他教学法为主。教无定法,教贵得法。得法应理解为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有机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渗透品德教育,发展智能,提高素质。模式不可成为定式,因为教者和被教者的认识水平有差别。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一定的模式,又要适当地调整某些教学环节和步骤,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教学模式,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教学阅读课,要从本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来考虑,教者要认真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和作者思路,以此来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难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语言文字训练,重视学法指导,重视智能发展,重视有机进行思品教育。教学过程体现了这些特点,就是成功地运用了“三点三路”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