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教学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0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去实施,才能做到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呢?本人结合自己近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接收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学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使新课导入生活化。以科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家,温馨的港湾》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常回家看看》,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亲子之情,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讲述自己与亲人、社会等之间发生的情感故事,并画出自己的“亲情数”。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进行探索。此时学生的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容易产生联想,产生灵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容易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要达到上述目的,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所采取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为重要。
  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样以《家,温馨的港湾》一课为例,当师生共同进入新课学习后,师生之间就开始以聊家常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围绕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说家是温馨的港湾,为什么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这一主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各自的感受,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做的。整堂课师生始终是在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情境设置生活化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因此,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我在科教版八年级上册《文明交往理为先》教学中,设置了两个直观的生活情景,一是在公共汽车上,一位中学生坐在“老弱残疾专座”上,旁边站着一位老人。二是一学生拿着一份调查问卷表向一位老人做调查:老头,填个调查表好吗?老人头也不回地走了。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感受,得出了礼貌待人就能得到他人的接纳,对人不礼貌,就会得到他人的厌恶,就会伤害他人,礼貌能帮助我们成功,使学生体验到了礼仪的重要性。这样,巧用教材内容设置情境,设置出人性化的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教学活动生活化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课堂上,教师可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新生活新起点》教学中,为了帮助新生全面了解学校,我组织了参观校园活动,课前准备好学校简介,课上让课代表做导游,教师当顾问,带领全班同学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学校。通过参观活动使思想品德课堂变得宽松、愉快,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激发了热爱学校之情。在《新集体 新面貌》一课的教学中,我组织了学生自制名片活动,让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稍硬、漂亮的纸张,在规定时间内设计自己的名片,名片设计完后,每位同学当面双手送给自己最想相识的同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认知有展现的过程,情感有渲染的过程,行为实践有亲自体验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交流和沟通。学生通过自己活动获得的感受是有血有肉的,是自己总结出来的认识,特别可信。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是指通过学习者苦苦思索而未能有所收获之时;“悱”是指通过学习者的钻研思考达到一种想说又说不出的境界。在教学时,要待到学生到达“愤悱”之地,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时,才恰到好处地进行知识点拨,使学生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火候 点拨 反中求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是指通过学习者苦苦思索而未能有所收
期刊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都是从一个小小的自信开始的,自信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目前在全国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经验:     一、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如何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我想应做到以下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生动活泼。在课堂上,教师的旁征博
期刊
教学方法的好坏,决定了教学效果,也就是决定了教学目标是否能够顺利的实现。高中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表现客观世界,传达内心思想、情感为主的美术创作活动。第二类是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侧重设计、工艺方面的美术创作活动。由于这两大类型的美术创作活动的过程有所不同。因此,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指导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一、创设有新意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上好美术鉴赏课的前提
期刊
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探索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经历、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发挥学生在数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在此,笔者就如何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过程,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以需要为前提,引发认知冲突  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激发学生思维
期刊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使课堂教学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新课程对每一个教师提出的严峻挑战。一项大规模的教育心理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几年来,一直被课堂的有效教学问题所困扰,并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要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在于设法引起
期刊
班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它是班级精神氛围的主要体现,是学生的思想作风、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以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它一旦形成,就会通过日常生活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塑造着学生的人格,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教育核心,班风的形成和成熟,一定意义上是班主任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的蕴含及体现,因此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对于班风的建设至关重要。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
期刊
好奇是儿童、少年的特点,也是科学学习的起点,只要善于引导,就能把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实验探究行为。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实验探究行为是我们每位科学教师的责任。近年来,笔者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初中实验教学的实际进行了教学尝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现就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谈一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空间,自主提
期刊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领导者,对于贯彻执行学校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育过程若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育影响就不能内化为学生的思想、信念、道德和知识。因此我们在对落后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应注意启发他们思考,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觉悟,采取和风细雨般的民主对话,真正把思想工作做到落后生的心坎上,
期刊
数学概念是用特定的数学语言和符号,以最概括、最简约的方式反映一类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共同本质属性,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然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所以投象的概念是他们往往不易掌握的。因此,概念教学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关。笔者认为,要突破这一难关,要做到“静态概念,动态演绎”,让“静态”概念在引入、理解、深化的过程“动”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使他
期刊
摘要:多给“潜能生”提供发挥的空间,多给“潜能生”一点爱,这样能够转化他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五点:第一,教师微笑面对他们,因为微笑传递信心,给人以乐观和鼓励。第二,上课多提问他们,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像孔圣人一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三,给他们留适当的作业,这是“因材施教”理念的体现。第四,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及时表扬。第五,教师和他们真诚地交朋友,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