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聊课——像聊天一样的课,充满了平和的、生活的、自然的、情趣的气息,师生敞开心扉,读读文章,聊聊感悟,说说体验……”这是李振村老师对“聊课”的阐述。
聊课,能在轻松平等的环境中,有效进行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让语文课堂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特点,让语文课堂去形求本,返璞归真。“聊课”,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提倡师生间平等的对话,提倡引领学生咀嚼语言文字产生心的感悟,并乐于表达。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聊课教学感受。
课堂是学生自己的课堂,必须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跟文本进行对话,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聊”得起来。每个学生在自我研读文本时都会产生独特的感受和不同见解,而这些感受和见解如果在教师“牵读”的情况下往往是不能体现的。
笔者在教学《半截蜡烛》的时候就通过让学生细读文本,有了别样的收获。《半截蜡烛》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学生容易被故事的结局所迷惑,认为多亏杰奎琳的聪明机敏,才保住了蜡烛,保住了情报、情报站和一家人的生命。这样的认识并不错,但我感觉不全面,如何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情报能保住最大的功臣是杰奎琳,你觉得呢?请再读一读课文,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来说说你们的观点。
代表1:我們小组觉得情报最后能保住并不仅是杰奎琳的功劳,也多亏了伯诺德夫人,如果她没有把情报放到蜡烛里,情报可能早就被发现了。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伯诺德夫人也是保住情报的功臣。
代表2:我们小组也觉得伯诺德夫人是功臣之一。如果德军点燃蜡烛后,伯诺德夫人没有马上点燃油灯吹熄蜡烛,可能杰奎琳刚把蜡烛拿到手就熄灭了,这时德军就会发现蜡烛有蹊跷,从而发现里面的秘密。伯诺德夫人吹熄蜡烛的那一小会儿也为后面杰奎琳拿走蜡烛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
师:看来,同学们一致认为在保住蜡烛,保住情报这件事情上,伯诺德夫人和杰奎琳居功至伟,那么杰克呢?
这个提问引起了同学们一阵静默,一阵思索,显然,同学们对于杰克的行为还没有深入的思考。
我耐心引导:大家可以找出描写杰克的段落,再读一读,思考一下,也可以跟小组同学讨论讨论,商量一下。
代表3:我们小组觉得杰克也很了不起。当他试图想要拿走蜡烛没有成功后,淡定地去搬了一捆木柴回来,默默地等待着。其实他明白,随着时间的流逝,蜡烛即将熄灭,也意味着秘密被发现,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这一份视死如归的从容值得我们点赞。
代表4:如果杰克此时出现一些紧张、慌张,甚至搬柴的时候直接吓得不敢回去了,也会引起德军的怀疑,导致秘密的暴露。所以我们觉得杰克也是功臣。
代表5:我们发现,最后杰奎琳能成功将蜡烛拿走,是不是从杰克身上受到的启发呢?或许杰奎琳正是受到哥哥的启发,才想到借口睡觉将蜡烛成功拿走的。所以杰克同样是功臣。
…………
看着孩子们自信地侃侃而谈,听着他们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老师由衷地高兴。在课堂上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接触文本,深入地钻研文本,这样他们往往会有别样的收获。
新课标的“教学建议”要求通过平等对话,让学生在惊喜的发现、情感的共鸣、独特的感悟中将文本读“活”,读“透”,读“新”。在课堂对话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生成性资源可以利用,如果教师能敏锐地捕捉来自学生的生成性资源,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精彩会随时绽放。
教学苏教版五上《莫高窟》时,有学生提问:“莫高窟是一个景点名称,怎么课文中说‘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这里怎么用‘她’呢?‘她’不是专指女性吗?”我马上把“聊”的机会抛给了其他同学:“谁能来帮这名同学解惑呢?”有学生就说:“有个词语叫‘掌上明珠’,一般爸爸妈妈都把自己的宝贝女儿看成自己的掌上明珠。我觉得这里用这个‘她’就是把莫高窟看成了祖国的掌上明珠,也体现出了她的宝贵。”我颔首:“同学们,同意吗?”大家都惊喜万分,恍然顿悟,纷纷点头附和,我抓住学生的精彩回答马上引导:“那么莫高窟到底宝贵在哪里,可以让祖国妈妈把她当成掌上明珠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随后学生紧扣这个“她”,围绕着“明珠”这个点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品读领悟,效果颇佳。
课堂的生成性资源犹如昙花,如果老师能够及时捕捉,通过“聊”的方式无痕地引导,轻松地点拨,往往会成就一堂课的精彩。
在教学中,我们要捕捉“聊”的话题,尽可能地多给学生创造“聊”的机会,让他们尽兴地“聊”,尽情地思,让他们在“聊”中大胆表达想法,在“聊”中激发思维火花,在“聊”中完善语言表达,在“聊”中增强自信心。在课堂中创设“聊”的机会,效果往往是你预想不到的。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聊课,能在轻松平等的环境中,有效进行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对话,让语文课堂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特点,让语文课堂去形求本,返璞归真。“聊课”,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提倡师生间平等的对话,提倡引领学生咀嚼语言文字产生心的感悟,并乐于表达。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聊课教学感受。
一、充分地对话文本,让聊课更深入
课堂是学生自己的课堂,必须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跟文本进行对话,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聊”得起来。每个学生在自我研读文本时都会产生独特的感受和不同见解,而这些感受和见解如果在教师“牵读”的情况下往往是不能体现的。
笔者在教学《半截蜡烛》的时候就通过让学生细读文本,有了别样的收获。《半截蜡烛》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学生容易被故事的结局所迷惑,认为多亏杰奎琳的聪明机敏,才保住了蜡烛,保住了情报、情报站和一家人的生命。这样的认识并不错,但我感觉不全面,如何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情报能保住最大的功臣是杰奎琳,你觉得呢?请再读一读课文,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来说说你们的观点。
代表1:我們小组觉得情报最后能保住并不仅是杰奎琳的功劳,也多亏了伯诺德夫人,如果她没有把情报放到蜡烛里,情报可能早就被发现了。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伯诺德夫人也是保住情报的功臣。
代表2:我们小组也觉得伯诺德夫人是功臣之一。如果德军点燃蜡烛后,伯诺德夫人没有马上点燃油灯吹熄蜡烛,可能杰奎琳刚把蜡烛拿到手就熄灭了,这时德军就会发现蜡烛有蹊跷,从而发现里面的秘密。伯诺德夫人吹熄蜡烛的那一小会儿也为后面杰奎琳拿走蜡烛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
师:看来,同学们一致认为在保住蜡烛,保住情报这件事情上,伯诺德夫人和杰奎琳居功至伟,那么杰克呢?
这个提问引起了同学们一阵静默,一阵思索,显然,同学们对于杰克的行为还没有深入的思考。
我耐心引导:大家可以找出描写杰克的段落,再读一读,思考一下,也可以跟小组同学讨论讨论,商量一下。
代表3:我们小组觉得杰克也很了不起。当他试图想要拿走蜡烛没有成功后,淡定地去搬了一捆木柴回来,默默地等待着。其实他明白,随着时间的流逝,蜡烛即将熄灭,也意味着秘密被发现,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这一份视死如归的从容值得我们点赞。
代表4:如果杰克此时出现一些紧张、慌张,甚至搬柴的时候直接吓得不敢回去了,也会引起德军的怀疑,导致秘密的暴露。所以我们觉得杰克也是功臣。
代表5:我们发现,最后杰奎琳能成功将蜡烛拿走,是不是从杰克身上受到的启发呢?或许杰奎琳正是受到哥哥的启发,才想到借口睡觉将蜡烛成功拿走的。所以杰克同样是功臣。
…………
看着孩子们自信地侃侃而谈,听着他们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老师由衷地高兴。在课堂上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接触文本,深入地钻研文本,这样他们往往会有别样的收获。
二、巧抓课堂生成,让聊课更精彩
新课标的“教学建议”要求通过平等对话,让学生在惊喜的发现、情感的共鸣、独特的感悟中将文本读“活”,读“透”,读“新”。在课堂对话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生成性资源可以利用,如果教师能敏锐地捕捉来自学生的生成性资源,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精彩会随时绽放。
教学苏教版五上《莫高窟》时,有学生提问:“莫高窟是一个景点名称,怎么课文中说‘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这里怎么用‘她’呢?‘她’不是专指女性吗?”我马上把“聊”的机会抛给了其他同学:“谁能来帮这名同学解惑呢?”有学生就说:“有个词语叫‘掌上明珠’,一般爸爸妈妈都把自己的宝贝女儿看成自己的掌上明珠。我觉得这里用这个‘她’就是把莫高窟看成了祖国的掌上明珠,也体现出了她的宝贵。”我颔首:“同学们,同意吗?”大家都惊喜万分,恍然顿悟,纷纷点头附和,我抓住学生的精彩回答马上引导:“那么莫高窟到底宝贵在哪里,可以让祖国妈妈把她当成掌上明珠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随后学生紧扣这个“她”,围绕着“明珠”这个点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品读领悟,效果颇佳。
课堂的生成性资源犹如昙花,如果老师能够及时捕捉,通过“聊”的方式无痕地引导,轻松地点拨,往往会成就一堂课的精彩。
在教学中,我们要捕捉“聊”的话题,尽可能地多给学生创造“聊”的机会,让他们尽兴地“聊”,尽情地思,让他们在“聊”中大胆表达想法,在“聊”中激发思维火花,在“聊”中完善语言表达,在“聊”中增强自信心。在课堂中创设“聊”的机会,效果往往是你预想不到的。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