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鸿门宴》中项羽的心理变化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ur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之所以采用纪传体,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文体能刻画鲜明的形象。而学生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很少采用心理描写,而往往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果不细心分析,很难看出一个人内心的想法。
  《鸿门宴》生动地记叙了刘邦和项羽这两个集团为了争夺未来天下的领导权在宴会上勾心斗角、剑拔弩张、惊心动魄的斗争经过,场面紧张,人物内心的斗争更加激烈,如果不仔细加以分析是很难看出来的。
  《鸿门宴》上的强弱形势是一边倒的,项羽是绝对的主宰,刘邦是被宰割者,毫无还手的实力,刘邦的命运决定在项羽手中。那么项羽想不想杀刘邦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时天下群雄逐鹿,最有实力的就是刘邦和项羽,而两个人都想当皇帝,他们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当项羽听曹无伤说刘邦想当皇帝,当时就勃然大怒,当即下了命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项羽是个很自高自大的人,他并不觉得刘邦有多大本事能和他争夺天下,因此并没有把刘邦看得很重,认为对付刘邦是轻而易举的。从上面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来:“旦日飨士卒。”——明天就打,不用作什么准备。这是他在鸿门宴上不肯动手的主要原因——既然能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轻而易举地杀掉刘邦,干吗要在宴会上下手呢?这岂不惹人耻笑?我今后还怎么统领天下?因此当项伯向他保证刘邦不会做皇帝,仍然效忠于他,并亲自前来澄清误会时,这很合乎项羽的心思,因此项羽答应了。
  但刘邦的手段骗得了项伯和项羽,却骗不了足智多谋的范增。当项羽摆鸿门宴之前,范增必定劝说项羽趁机杀了刘邦,项羽应该是被范增说动了心,否则范增后来就不必使眼色、举玉玦了。(眼色的含义和玉玦的含义只有项羽最清楚。)因此刘邦前来赴宴之时项羽是充满杀机的。但刘邦的表演的确高明,他表现得极为谦卑,对项羽百般奉承,使项羽很快丧失了警惕,以至于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出卖了自己的高级间谍曹无伤。如果项羽没有主动出卖曹无伤,而使曹无伤在今后的楚汉之争时能源源不断地提供情报,那么楚汉之争的结果完全可能改写。项羽之所以出卖曹无伤,主要还是因为他自高自大不肯承认自己会上小人的当。
  正因为项羽的举棋不定,范增才敢于自作主张使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计策,意图造成既成的事实。但项羽的表现仍然是举棋不定:他若不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庄歇一歇,就可以了。他若想杀刘邦,只需找个借口让项伯歇一歇,那么项庄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杀掉刘邦,而且不需要他项羽来承担责任。但他没有阻止项伯袒护刘邦的举动。对于项羽的思想,刘邦和张良都洞若观火,因此他们都竭力争取项羽的信任,在危机关头派出了樊哙,樊哙果然不辱使命,以冒死闯帐、大斗喝酒、生吃猪腿的英雄气概打动了项羽。项羽不仅没有治樊哙的罪,反而赐酒、赐猪腿,一再称他是“壮士”。 樊哙再次为刘邦辩解,这已是第三次了(前两次是项伯和刘邦),谎言说的次数多了也可以成为真理,况且樊哙硬中有软,把项羽捧上了天看成了皇帝,这非常符合项羽的心思。项羽听了樊哙的话后“未有以应,曰‘坐’”。既然没有反驳(对刘邦的解释,项羽以曹无伤的话来反驳),那么就应该是承认了,至此项羽已彻底打消了杀刘邦的心思。
  对于项羽的心思,刘邦是看得很透彻的,他一旦觉察到项羽已经消除了对他的敌意,就立即逃走。(下转2—7版中缝)(上接2版《浅析〈鸿门宴〉中项羽的心理变化》)这也是刘邦在项庄舞剑那么危险的情况下也不逃走的原因(那时项羽对他还心存杀机)。现在项羽虽不会杀他但范增还会动手,而此行目的既已达到,他立即逃走。刘邦逃走后,张良承担了辞谢的重任,张良的确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只说了一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这句话把责任全推到项羽身上,言外之意是鸿门宴上的使眼色、举玉玦、项庄舞剑,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刘邦不辞而别的原因。项羽此时也觉得自己冤枉了刘邦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于是接受了刘邦的礼物,这意味着他已原谅了刘邦。但范增却不好骗,他一怒之下不仅击碎了刘邦送给他的玉斗,还说了一句很不明智的话:“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话明说项庄,实骂项羽,在项羽这样自高自大的人听来是很不顺耳的,这也为他们今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并最终被刘邦所利用,成功地离间了两人的关系。
  《鸿门宴》一文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含蓄特点,虽没有一字写人物内心的想法,但人物的复杂的内心活动却能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手法鲜明地表现出来,如果我们对此不加以细心揣摩,是很难看出来的,这也是许多人不会看书的原因。
其他文献
关于《我若为王》一文的主旨,有关《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长期以来明确地说:这篇课文“批判王权意识和奴才意识,这是没有疑问的”。在后面“有关资料”所引的文章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这虚拟性的奇思异想和戏剧性的突转、发现,把对君主制度、帝王思想的揭露和否定巧妙地表达出来了。”“文章的寓意也许不难理解,那就是批判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确实是这样的吗?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实有不妥之处,现对这种说法提出质疑。 
期刊
语文课堂,不仅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题方法的传授,更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纽带,使学生的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现在的语文课教学中提及情感往往让人又爱又恨,对年轻教师更是如此。爱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方面的升华正是一节课的亮点所在,是出彩的地方。可又恨它难以把握,要么很肤浅要么
期刊
一、积极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杨振宁先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这句话充分表明了兴趣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只有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逐渐养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下面列举两例。  1.榜样激趣法。古语说:“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教师本身
期刊
道德品质修养是人的立身之本,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从古至今,凡有作为者,在品德方面也都是值得称道的。长期以来,德育也一直被放在教育的首位。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国学诵读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国学诵读的内容处处体现着对学生道德修养的要求。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处。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是说人不但要有仁
期刊
散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重头戏,一般是四道题,共22分。且难度较大,失分率较高,所以它也就成为广大考生望而生畏的难题之一。大家都在关注它、研究它,并且有了一些好的方法,且行之有效。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针对学生依旧不能很好地突破高考大阅读这个难点,我能感到这大概是因为有一些方法从理论上探讨的多,具体做题实用性较差,也就是说这些方法的可操作性不强,学生不好掌握,所以学生做现代文大阅读的效果不理想。  针
期刊
1.导入语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导语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导语可简可繁,简的两三句话即可,繁的成百上千言也不多,它可以是不同教学内容的过度衔接,也可以是入情入理的诱导引发,如讲授《过万重山漫想》,可设计这样的导语:“长江三峡号称‘山水画廊’,那两岸的奇美景秀,曾引起古今中外无数文人骚客的向往与颂扬,同学们,如果你有机会去游三峡,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以此来诱发同学们的想象,让
期刊
班主任工作一直都是让人很畏惧的,因为班主任工作很多时候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刚担任班主任时,我总是很担心,怕自己做不好,不够自信。因为我知道虽然现在我们的教育理念已从应试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教育越来越偏向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领导也比较重视音体美综合素质的教学。但事实上很多学生,家长还是认为要考试的科目才重要,他们仍然对素质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只在乎成绩。有的家长甚至在听说是新
期刊
一、协调调动智力因素    1.要始终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而听说读写的关键是语感。所以,语文教学要始终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提高语感的质量和发展速度,引导学生发展语言的质感、美感、和幽默感。说话、写话、作文,表达的意思要清楚,语句要通顺,词语搭配要得当,有感情,有艺术,耐人寻味等,这是语文学习综合运用能力能力要把握的。如果课文的语句读不懂,别人说的话听不明白
期刊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意义    1.口语交际具有交往沟通的作用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包括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虽然运用口语交际会受时空的限制,但口语仍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因为以说话的方式进行交际既经济、方便又有实效,不管多么复杂的意思,人们都可以用适当的话把它说出来。  2.口语交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开放,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的大量涌入
期刊
一、要引导和激励学生多发挥想象力,多思考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又处于叛逆期,心智初开,对很多问题都开始感兴趣,但又对很多问题感到困惑,这时的他们,不会像小学生一样全盘接受老师和大人们的观点,总是努力试着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高中阶段的教师,如果不掌握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还是一味地灌输式教学,必然会激起学生的反感,达不到所想要的目的。
期刊